圖解符號學

圖解符號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黃鼎元
图书标签:
  • 符号学
  • 语言学
  • 文化研究
  • 传播学
  • 图像学
  • 视觉文化
  • 理论
  • 图解
  • 学术
  • 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人類透過符號理解世界,賦予世界意義,並成為這個世界中的一部分。

  符號學是近年來越來越受重視的一門學科,其具有跨領域及整合性的特色,並可在不同領域內受到應用。本書目的是被當作進入符號學理論的入門:前三章我們以簡潔的方式介紹符號學的基本理論及發展歷史;後四章則對此加以應用,並特別介紹符號倫理學這個目前正在醞釀,有關符號學發展的一個方向。基於這個目的,本書的結構設計如下:

  符號學的基礎 符號學的應用 符號學的未來
  第一章
  符號學的基礎概念 第四章 宗教符號學 第七章
  符號倫理學
  第二章 符號學發展史 第五章 社會符號學
  第三章 符號、邏輯與意義 第六章 空間符號學

  理解符號學時,不僅將之理解為一門科學,而且被理解為一種在人類學領域內發展起來的態度與取向,從而將符號學建立為符號倫理學,以利成為一種新的人文主義。期使對此有興趣的讀者,可藉本書探詢及理解遍布我們生活周遭符號所代表的意義及帶來正面的啟發與應用。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圖解符號學》的图书的详细简介,内容不涉及该书的实际主题,但力求详尽、自然。 --- 图书名称:圖解符號學 图书简介 引言:视觉时代的解码之旅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图像、标志和符号包围。从城市交通的指示牌到社交媒体上的表情符号,从古老的象形文字到复杂的科学图表,符号无处不在,它们是跨越语言和文化的桥梁。然而,我们对这些视觉元素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层的使用,而鲜少探究其背后的深层结构与运作机制。 《圖解符號學》正是一部致力于揭示这层神秘面纱的导览手册。它并非一本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一场深入浅出的视觉解码之旅。本书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系统性的梳理和生动的图解,帮助读者建立一套科学的分析框架,从而更敏锐、更深刻地理解我们所处的符号世界。 第一部分:符号的基石——结构与分类 本书的开篇,奠定了理解符号学的理论基础。我们首先探讨了“符号”的本质定义,区分了其与“图像”、“标记”和“指示物”之间的微妙界限。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引入了经典的符号学分类体系,详细阐释了不同学派对符号的界定,如索绪尔的能指与所指,以及皮尔斯的表征、对象和解释项三大要素。 【详细展开】:我们将符号的分类细化为十大维度,例如,基于其与所指对象的关系,我们将符号划分为: 1. 相似型符号(Iconic Signs): 侧重视觉上的模仿或再现,如地图、肖像画。 2. 指示型符号(Indexical Signs): 强调因果或物理连接,如烟雾指示火灾,或脚印指示行踪。 3. 约定型符号(Symbolic Signs): 完全依赖社会共识和文化约定,如语言文字、国旗颜色。 每一类别都配有大量的历史案例和现代实例进行对照解析,确保读者能够清晰地分辨和辨识不同符号的运作逻辑。我们特别设置了“辨析实验室”环节,通过一系列的对比练习,训练读者的“符号敏感度”。 第二部分:符号的生命周期——生成、流变与消亡 符号并非一成不变的实体,它们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地被创造、使用、演变,甚至被遗忘。本书的第二部分聚焦于符号的动态过程。 符号的生成与编码: 探讨了人类如何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象的符号表达。我们研究了原始社会的岩画如何演变为早期的文字体系,以及现代商业设计如何通过色彩心理学和几何形态来“编码”特定的情感信息。例如,为什么某些特定的曲线组合会被普遍认为是“动态”的,而某些棱角分明的结构则被定义为“稳定”?这些编码背后的认知科学原理被详细剖析。 符号的流变与跨文化迁移: 符号在跨越地域和文化边界时,其意义往往会发生有趣的漂移。本书通过详尽的案例研究,展示了某一特定符号(例如,某种几何图案或动物形象)在不同文明中的意义演变轨迹。我们深入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符号如何被“借用”、“混搭”乃至“误读”,并探讨了由此产生的文化张力与融合现象。 符号的解构与重构: 现代社会中,符号的生命周期被极大地加速。大众传媒和数字技术使得符号的意义可以被迅速地解构和重塑。《圖解符號學》提供了工具箱,教导读者如何剥离符号的表层意义,探寻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权力结构,从而实现对信息的主动权。 第三部分:符号的实践应用——场景化的深度剖析 理论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实践之中。本书的第三部分将抽象的理论模型应用于具体的、我们日常接触的领域,展示符号学在不同学科中的强大解释力。 1. 建筑与空间符号学: 探讨了建筑的立面、布局、材料选择如何向使用者传达关于权力、功能和归属感的无声信息。我们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公共空间的设计语言,以及商业建筑如何利用符号系统来引导人流和消费行为。 2. 媒体与叙事符号学: 深入剖析电影、广告和新闻报道中符号的组合运用。我们不仅仅关注镜头语言或画面构图,更关注这些元素如何共同构建起一个特定的叙事世界,并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对现实的认知。 3. 身份与时尚符号学: 服装、配饰,乃至身体的修饰,都是个人与群体进行符号交流的重要载体。本章节分析了时尚潮流的兴衰背后,隐藏的社会阶层、亚文化归属和性别表达的符号代码。 结语:成为一个更清醒的符号阅读者 《圖解符號學》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一位清醒的、具备批判性思维的符号阅读者。在一个被视觉符号主导的世界里,不被轻易地操纵和误导,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看待世界的全新视角——一个充满层次、肌理和深意的符号宇宙。阅读本书,就是学习用“符号的眼睛”重新审视你周围的一切,从而掌握理解世界的密码。 --- 目标读者群体: 传播学、设计学、艺术史、社会学、人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与研究者;对视觉文化、广告营销、媒体分析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以及任何希望提升自身信息解读能力的学习者。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黃鼎元


  輔仁大學哲學系博士班畢業,現職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全人教育課程中心助理教授級專案教學人員。

  專長包括知識論、符號學、宗教哲學、專業倫理與人生哲學。

  著作包括《圖解知識論》(五南出版社,2021)、《知識論》(五南出版社,2019)、《圖解基督教》(五南出版社,2018)、《科技與工程倫理》(東華書局,2017,與葉文冠、陳德興合著)、《哲學概論》(新文京開發,2016),及多篇期刊與會議論文。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符號學的基本概念
UNIT 1.1 符號學是什麼? 002
UNIT 1.2 幾種對於符號學的不恰當想法 004
UNIT 1.3 符號學在討論上的困難? 006
UNIT 1.4 符號解讀理論 (一):取代的意義載體 008
UNIT 1.5 符號解讀理論 (二):能指與所指 010
UNIT 1.6 符號解讀理論 (三):符號學三角形 012
UNIT 1.7 符號解讀理論 (四):符號學四邊形 014
UNIT 1.8 組合與聚合 016
UNIT 1.9 歷時性與共時性 018
UNIT 1.10 語言語言及其任意性 020
UNIT 1.11 文本與系統 022
UNIT 1.12 指號作用 024
UNIT 1.13 符碼與元語言 026
UNIT 1.14 周圍世界的概念 028
UNIT 1.15 周圍世界與建構主義 030
UNIT 1.16 符號學的生物領域與發展 032

第二章 符號學發展簡史
UNIT 2.1 符號學發展的歷史脈絡 036
UNIT 2.2 希臘羅馬時期:以Aristotle為例 038
UNIT 2.3 Augustine 040
UNIT 2.4 Roger Bacon 042
UNIT 2.5 Ockham及十四世紀前後的士林哲學系統 044
UNIT 2.6 John Thomas Poinsot(1589-1644) 046
UNIT 2.7 John Locke 048
UNIT 2.8 C. S. Peirce 1839-1914 050
UNIT 2.9 Peirce的範疇論 052
UNIT 2.10 F. de Saussure  054
UNIT 2.11 Jakob von Uexküll 056
UNIT 2.12 Ernst Cassirer (一) 058
UNIT 2.13 Ernest Cassirer (二) 060
UNIT 2.14 布拉格學派與Roman Jakobson 062
UNIT 2.15 結構主義 064
UNIT 2.16 Paul Ricoeur 066
UNIT 2.17 Roland Barthes 068
UNIT 2.18 Thomas Sebeok 070
UNIT 2.19 Chomsky:1957年的觀點 072
UNIT 2.20 Chomsky:1965年的觀點 074
UNIT 2.21 Umberto Eco 076
UNIT 2.22 Jacques Derrida 078

第三章 符號、邏輯、與意義
UNIT 3.1 符號作為意義載體 082
UNIT 3.2 意義的意義 084
UNIT 3.3 意義的建構:當我們開始溝通時 086
UNIT 3.4 符號的意義與語言的關係 088
UNIT 3.5 任何語詞符號均承載意義 090
UNIT 3.6 意義與主體際性 092
UNIT 3.7 符號作為意義的呈現 094
UNIT 3.8 意義的發展 096
UNIT 3.9 邏輯系統作為一種符號系統 098
UNIT 3.10 形上學的基本概念 100
UNIT 3.11 三段論證 102
UNIT 3.12 邏輯與計算 104

第四章 宗教符號學
UNIT 4.1 宗教與符號 108
UNIT 4.2 宗教結構 110
UNIT 4.3 世界觀的結構與符號化 112
UNIT 4.4 神聖空間 114
UNIT 4.5 神聖時間與節期 116
UNIT 4.6 宗教禮儀作為符號的概念 118
UNIT 4.7 儀式範例:聖事 120
UNIT 4.8 儀式中的獻祭 122
UNIT 4.9 宗教語言 (一) 124
UNIT 4.10 宗教語言 (二) 126
UNIT 4.11 宗教語言 (三) 128
UNIT 4.12 宗教的惡 130
UNIT 4.13 神話的符號性質 132
UNIT 4.14 創世洪水的範例 134
UNIT 4.15 褻瀆的概念 136
UNIT 4.16 禁忌的宗教符號 138
UNIT 4.17 宗教符號的生活範例 (一):飲食 140
UNIT 4.18 宗教符號的生活範例 (二):衣著 142
UNIT 4.19 神祕經驗:宗教符號的應用極致 144
UNIT 4.20 宗教符號詮釋的爭議歷史範例:聖像之爭 146
UNIT 4.21 作為範例之神聖數字 148
UNIT 4.22 死亡與永生 150

第五章 社會符號學
UNIT 5.1 社會與社會符號學 154
UNIT 5.2 身體的符號學 156
UNIT 5.3 身體與語法表達 158
UNIT 5.4 懲罰與規約 160
UNIT 5.5 性與符號建構 162
UNIT 5.6 Freud (一) 符號建構 164
UNIT 5.7 Freud (二) 符號應用與批判 166
UNIT 5.8 性別符號 168
UNIT 5.9 性慾的書寫與形象 170
UNIT 5.10 反語言的概念 172
UNIT 5.11 反語言的範例:陰謀論 174
UNIT 5.12 陰謀論的反語言符號 176
UNIT 5.13 知識的社會性 178
UNIT 5.14 社會的符號控制:教育階級的符碼複製 180
UNIT 5.15 教育論述結構化 182
UNIT 5.16 教育場域內的象徵符號控制 184
UNIT 5.17 Lytoard:知識作為語言遊戲 186
UNIT 5.18 符號互動論 188

第六章 空間符號學
UNIT 6.1 空間符號學是什麼? 192
UNIT 6.2 作為意義表達的空間 194
UNIT 6.3 站立於世界中央點的人類 196
UNIT 6.4 當曠野作為倫理意義的符號 198
UNIT 6.5 曠野空間的環境倫理學 200
UNIT 6.6 空間的顛倒問題 202
UNIT 6.7 空間與權力:圓形監獄 204
UNIT 6.8 監獄空間的權力建構 206
UNIT 6.9 監獄空間與身體規約 208
UNIT 6.10 學校內部的權力要件 210
UNIT 6.11 教室的權力符碼 212
UNIT 6.12 城市空間的符號問題 214
UNIT 6.13 空間的正義問題 216
UNIT 6.14 指向未來的空間 218

第七章 符號倫理學
UNIT 7.1 符號倫理學的基礎 222
UNIT 7.2 全球化視野下的符號學系統 224
UNIT 7.3 物理指號作用 226
UNIT 7.4 植物指號作用 228
UNIT 7.5 動物指號作用 230
UNIT 7.6 人類指號作用 (一) 232
UNIT 7.7 人類指號作用 (二) 234
UNIT 7.8 誤解符號的人類 236
UNIT 7.9 符號真正作用 238
UNIT 7.10 建立符號倫理學 240
UNIT 7.11 從符號學到符號倫理學的範圍與拓展 242
UNIT 7.12 關於符號倫理學的結語:這是一種如何的學問? 244

參考資料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178465
  • 叢書系列:圖解系列
  • 規格:平裝 / 264頁 / 17 x 23 x 1.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前言

  符號學是近年來越來越受重視的一門學科,其具有跨領域及整合性的特色,並可在不同領域內受到應用。面對此一重要的學科,坊間雖有許多關於符號學的著作,但大致上分為兩大類(或可以說是兩個極端):一種是純應用的,列舉大量符號作為例證,但對於原理較少提及;另一類則是純理論的,解釋眾多專業理論術語,卻離讀者生活相較甚遠。透過理論對一特定對象加以解釋者,多半是以論文形式出版:前半部說明符號學的基本理論,後半部應用這樣的內容對理論加以應用──但是論文並非讀者一般喜聞樂見的閱讀形式。

  為此,這本書的目的是被當作進入符號學理論的入門:前三章我們以簡潔的方式解釋符號學的基本理論及發展歷史;後四章則對此加以應用,並特別介紹符號倫理學這個目前正在醞釀,有關符號學發展的一個方向。基於這個目的,本書的結構設計如下:

  符號學的基礎
  符號學的應用
  符號學的未來

  第一章 符號學的基礎概念
  第四章 宗教符號學
  第七章 符號倫理學
  第二章 符號學發展史
  第五章 社會符號學
  第三章 符號、邏輯與意義
  第六章 空間符號學

  雖然作者依據上述結構撰寫本書,但是有些主題橫跨多個不同符號學領域:例如Michel Foucault著名的著作《監視與懲罰》,既涉及社會符號學,又與空間符號學有關;Mircea Eliade這位宗教學者的研究既是宗教符號學又是與空間符號學重疊。在這樣的情況下,讀者可能會在不同章節發現相類似的討論──差別在於較為深入或僅是概略提到而已。

  為能幫助讀者理解或應用理論,在各章節內我們安排的形式為:左頁的文字是以理論為主,而右頁盡可能希望以實際的範例,或是以圖表的方式,幫助讀者理解左頁理論的應用及內容。這些案例可能是某些與此議題相關的符號,或是某本著作,也可能是哲學家所提出的原則。這樣的安排其實是要說明,符號的應用與理解都有其背後的理論基礎。

  即便只是作為符號學的入門書,這本書還是有以下的限制,敬請讀者見諒:

  1. 這本書並非理解符號學的百科全書,所以不論在編排或取材上都有所限制。尤其符號學常常是應用的部分雖然有趣但過於隨意,理論的部分嚴謹卻不易入手。或許讀者可以透過這本書,瞭解簡單但實用的符號學理論基礎。

  2. 各章節的安排上,包括內容的取捨,都與作者能力有限彼此相關:例如作者有限自身能力與專業,並未在書內加入傳播符號學這一重要領域。而每一章的內容為何要放置這些主題,為何其他主題沒有被放在這章主題中,都與編排上的邏輯順序有關。

  3. 重要符號學家的名字,文中出現時都以英文為主:因為許多重要的符號學家,其中文譯名尚未統一。例如法國學者Paul Ricoeur,既有譯為呂格爾,又有譯為利科。為避免讀者因受譯名干擾影響,文中一律以英文表示其原名。

  本書的完成在實務上是因在輔仁大學人生哲學,及哲學概論課程中的討論與應用所啟發,出版方面則有賴五南出版社黃惠娟小姐及同仁們的協助,在此特別致謝。最後也願出版的喜悅和自己所愛的家人朋友分享。願榮耀歸與神。

黃鼎元
2022.02.20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說,我對那種把所有東西都塞滿字體的書是抱持著敬謝不敏的態度的。台灣的出版市場上,圖文比例非常重要,讀者普遍期望在視覺上是享受的。如果《圖解符號學》真的名副其實,我希望它的版面設計是極簡、留白充足,讓每個圖例都能「呼吸」。我猜測,它可能不會只是單純的「圖配文」,而是圖本身就是一種敘事。或許會有流程圖、概念圖、甚至是一些歷史演變的時間軸圖。我希望作者在選擇圖例時,能展現出高度的品味和精準度,而不是隨便找幾張網路圖片拼湊了事。如果能看到不同符號在不同時代、不同媒介上的變形與演化,那種視覺上的震撼和知識上的遞進感,會讓我非常滿意。總之,視覺呈現的品質,決定了這本書的「入門門檻」高不高。

评分

哇,這本《圖解符號學》聽起來就超級吸引人,我身為一個對生活周遭充滿好奇心的台灣人,看到這種結合了「圖解」跟「符號學」的書名,馬上眼睛就亮了。我猜啦,這本書肯定不是那種死板板、文縐縐的學術專論,不然怎麼會用「圖解」這個字眼呢?在台灣,我們很重視視覺化的學習,畢竟生活節奏快,沒時間在那邊啃厚厚的理論。我期待它能用大量清晰的圖表、案例,把那些抽象的符號、符碼的意義,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地拆解開來。比如說,像是我們在路上看到的各種交通標誌、店家的招牌設計,甚至是LINE貼圖裡面的表情符號,背後到底藏了多少文化密碼和溝通邏輯?我希望這本書能帶我跳脫出單純的「看見」,進入到「理解」的層次,讓我以後走在西門町的街上,看到那些繽紛的廣告看板時,不再只是被動地接收訊息,而是能主動去解讀設計師想傳達的潛在訊息。這種知識帶來的「頓悟感」,才是閱讀的最高享受啊,對吧?

评分

買書有時候很憑感覺,但如果這本《圖解符號學》的作者是位在學術圈內頗有建樹、但又願意放下身段跟一般大眾溝通的專家,那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就有保障了。我非常好奇,作者會如何平衡「學術的嚴謹性」與「大眾的易讀性」。台灣的讀者,特別是文科背景的學生或對設計有興趣的上班族,他們需要的不是純粹的理論證明,而是「如何應用」的實戰經驗。我期待書裡能有「案例分析」單元,可能是分析某個經典電影的海報設計,或是某個國際品牌的Logo演變史。這種「實例拆解」的章節,能讓讀者馬上將書中學到的概念,套用到他們每天接觸到的實際情境中,從而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如果它能成功地搭建起理論與實務之間的橋樑,那就值得我掏錢收藏了。

评分

說真的,現在市面上很多所謂的「速成」或「入門」書籍,讀完之後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像蜻蜓點水一樣,知識很散,抓不住核心。我個人是比較偏好那種結構完整、邏輯嚴謹,但表達方式又很親民的書。如果這本《圖解符號學》真的做到了「圖解」,那它成功的一半就有了。我猜測,它應該會從最基礎的「指示性符號」(例如:廁所標誌、禁止標誌)開始,然後逐步深入到「文化符號」(像是龍的意象在東西方文化中的差異),甚至可能還會觸及到「視覺傳達設計」的原理。我特別想知道的是,作者如何將原本很學理的索緒爾、皮爾斯那些理論,用台灣讀者能快速吸收的語言來轉譯。如果書裡能多舉一些跟台灣本土文化相關的例子,比如廟宇建築上的雕刻、傳統習俗中的色彩運用,那就太棒了!畢竟,文化脈絡是理解符號的關鍵,如果只是拿歐美的案例來套用,總覺得少了那麼一點點在地共鳴的溫度。

评分

身為一個會關注生活品味的朋友,我對任何能提升「觀察力」的書籍都有種莫名的執念。你看,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被無數的符號轟炸,從手機APP的圖標到網紅使用的濾鏡,都在形塑我們的認知。我期望這本書能像一副「透視鏡」,讓我能看穿這些符號背後的權力結構、意識形態,或是商業企圖心。如果它能提供一套分析的工具箱,讓我能用更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那些看似無害的視覺語言,那就功德無量了。例如,當一個產品廣告不斷使用「藍色」和「白色」,那是不是在試圖暗示「科技感」或「純淨感」?這本書如果能系統性地教我辨識這些潛在的心理暗示,對我未來做任何決策(不論是買東西還是投票)都會有極大的幫助。它不該只是一本知識書,更應該是一本「思辨工具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