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針對過去十餘年急速進步的高輸齣LED晶片的製作技術和採用各種螢光體的白光LED光源,就製作工藝、特性評價及其照明特性以及最新的實用化製品,從基礎到應用領域,進行瞭詳細的論述。全書內容新穎、涵蓋範圍廣泛、概念清晰,最明顯的特色在於所討論的內容都源於技術研發和産品製作之尖端。
讀者可從中瞭解到,生産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先進白光LED固態照明元件和器具,要涉及到的層麵與技術、需使用的關鍵材料要如何掌握技術絕竅,同時還論述瞭目前的技術發展水平及發展動嚮、産業的前景趨勢等。此類書籍在坊間並不多見,極適閤工程技術人員和理工科大學生、研究所等專業人士研究閱讀。
◎內容麵嚮學者、工程師和理工科大學及研究所師生。
◎摒除繁瑣理論分析和公式推導,本著作使用大量圖錶,力求圖文並茂、通俗易懂。
◎本書內容新穎,涵蓋範圍廣,觀念清晰,具前瞻性。
作者簡介
田民波
學曆:
清華大學 工程物理係
經曆:
日本京都大學國傢公派訪問學者
日本Kyoto Elex株式會社 特邀研究員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係 教授
現職: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係 教授
呂輝宗
現職:
建國科技大學電子工程係副教授
學曆:
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係博士
溫坤禮
現職:
建國科技大學教授(灰色係統分析研究室)
颱灣灰色係統學會秘書長
計量管理期刊理事
學曆:
逢甲大學本科畢業
逢甲大學碩士畢業
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係統組博士
前言
第一章 白光 LED 發光原理 1
1.1 LED 及相關材料 2
1.1.1 LED 的發光原理 2
1.1.2 LED 相關材料 6
1.2 LED 的基本知識 11
1.2.1 LED 的基本結構和基本方程 11
1.2.2 內部量子效率 16
1.2.3 光取齣效率 19
1.2.4 配光特性 22
1.2.5 工作電壓 23
1.2.6 發光光譜 25
1.2.7 熱設計 28
1.3 藍光 LED──實現白光 LED 照明之起點與關鍵 29
1.3.1 LED 早期發展簡介 29
1.3.2 藍光 LED 的發展 30
1.3.3 藍光 LED 元件結構 31
1.3.4 製作藍光 LED 元件關鍵技術 40
第二章 白光 LED 照明之研發與展望 45
2.1 利用 LED 照明技術之研發 46
2.2 白光 LED 照明特徵與最新技術 50
2.2.1 白光 LED 之種類與特徵 50
2.2.2 構造與配光特性及發光效率 56
2.2.3 最新技術動態與節能照明技術 61
2.2.4 色調可變的白光 LED 照明光源 64
2.3 應用産品與市場動態及技術研展預測 66
第三章 白光 LED 照明的種類及其特徵 71
3.1 以藍光 LED 為基礎的白光 LED 72
3.1.1 以藍光 LED 為激發的白光 LED 發光原理與構造 72
3.1.2 白光 LED 的效率 81
3.1.3 照明用高光通量白光 LED 的開發 85
3.1.4 白光 LED 顯色性的改善 88
3.1.5 正在普及的半導體固體照明 92
3.2 以近紫外 LED 為基礎的白光 LED 94
3.2.1 近紫外激發螢光體變換型白光 LED 研發與光品質 94
3.2.2 近紫外激發白光 LED 的特徵與其他方式的比較 95
3.2.3 近紫外 LED 及其所激發的白光 LED 應需要的材料特性 99
3.2.4 近紫外激發白光 LED 的發光效率和損失 101
3.2.5 高顯色性近紫外激發白光 LED 的現狀 107
3.2.6 高附加值光源 113
第四章 白光 LED 照明之關鍵技術 115
4.1 螢光體 116
4.1.1 從螢光體看白光 LED 的曆史 117
4.1.2 白色 LED 的構成及特徵 118
4.1.3 白光 LED 照明用螢光體之性能 120
4.1.4 對應於藍光 LED 的螢光體 121
4.1.5 對應於紫外或近紫外 LED 的螢光體 131
4.2 LED 材料 133
4.2.1 作為 LED 材料的螢光體 133
4.2.2 灌封用樹脂材料 145
4.3 內部量子效率之評價方法 154
4.3.1 LED 的效率 154
4.3.2 內部量子效率的導齣法 155
4.3.3 內部量子效率導齣方法的檢測實驗 158
4.4 封裝材料與封裝技術 165
4.4.1 炮彈型 LED 166
4.4.2 炮彈型 LED 的封裝材料 171
4.4.3 炮彈型 LED 的封裝技術 180
4.4.4 錶麵安裝(SMD)型 LED 187
4.4.5 SMD 型 LCD 的元件構造 188
4.4.6 SMD 型 LED 的封裝技術 189
4.5 多晶片白光 LED 的種類及其特徵 194
4.5.1 LED 的發展與多晶片 LED 194
4.5.2 多晶片方式與單晶片方式的比較 197
4.5.3 多晶片 LED 的構造及特徵 202
4.5.4 多晶片 LED 的應用現狀 206
4.5.5 多晶片 LED 的發展前景 207
第五章 外延基闆和封裝基闆 209
5.1 外延基闆 210
5.1.1 各種外延基闆材料 210
5.1.2 基闆材料開發的變遷 211
5.1.3 藍寶石單晶 213
5.1.4 GaN 基闆 223
5.1.5 SiC 基闆和 AIN 基闆 225
5.1.6 氧化鎵基闆 227
5.2 封裝基闆 230
5.2.1 大功率 LED 封裝工藝進展 230
5.2.2 新型大功率 LED 封裝離不開封裝基闆 237
5.2.3 高熱導基闆的分類和特點 238
5.2.4 熱傳遞的數學物理模型 240
5.2.5 高熱導聚閤物基復閤材料基闆 245
5.2.6 金屬基闆(IMS) 251
5.2.7 陶瓷基闆 254
5.2.8 陶瓷直接覆銅闆(DBC) 258
5.2.9 其他類型的散熱基闆 258
第六章 白光 LED 照明的顯色、色彩評價技術 261
6.1 顯色性評價的基礎 262
6.1.1 顯色性與評價方法 262
6.1.2 顯色性評價方法的變遷 264
6.1.3 CIE/JIS 顯色性評價方法 265
6.2 顯色、色彩評價的課題與白光 LED 的顯色應用 272
6.2.1 顯色評價數及其存在的問題 272
6.2.2 色彩 274
6.2.3 條件等色(metameism,條件配色同色異譜) 283
6.2.4 利用 CIELAB 對白光 LED 的評價 287
6.2.5 可變色 RGBCYM 白光 LED 292
6.3 小結 297
第七章 白光 LED 照明的應用開發 303
7.1 光源特徵及設計方麵的題課 304
7.1.1 關注外形的設計 304
7.1.2 關注照度的設計 307
7.1.3 關注光流量的設計 309
7.1.4 關注壽命的設計 310
7.1.5 關注效率的設計 310
7.1.6 關注顯色性的設計 312
7.2 技術突破 314
7.2.1 導熱及散熱技術 314
7.2.2 壽命預測技術 317
7.2.3 如何減低色偏差與非均勻性 321
7.2.4 如何減低眩光(glare) 324
7.3 LED 照明器件開發的趨勢 328
7.3.1 LED 器件的應用實例 329
7.3.2 LED 照明器具的價格 330
7.4 小結 331
第八章 白光 LED 照明的技術革新、經營戰略與國際標準化 333
8.1 技術革新與國際競爭力 334
8.2 白光 LED 光源與傳統光源的比較 341
8.3 新市場開拓與企業的經營模式 345
8.3.1 藍光激發白光 LED 345
8.3.2 近紫外激發白光 LED 348
8.3.3 市場的變化 350
8.4 如何應對國際標準化 353
8.4.1 標準化簡介 353
8.4.2 各國應對國際標準化的方針 354
8.5 小結 358
參考文獻 359
白光 LED 照明技術常用縮略語注釋
不得不說,《白光LED照明技術》這本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我原本對LED照明的瞭解就停留在“節能”、“環保”這些標簽上,對它背後的技術細節知之甚少。翻開這本書,我纔意識到原來小小一個LED燈泡裏蘊含著如此豐富的學問。它詳細解釋瞭LED的發光機製,從PN結的形成到載流子的注入,再到光子的産生,一步步剖析,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逐漸領悟。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光衰”和“壽命”的章節,書中通過對材料特性、工作溫度、驅動電流等因素的深入分析,揭示瞭影響LED壽命的關鍵所在,這對於我評估和選擇LED産品至關重要。我之前總覺得LED燈壞得很快,現在纔知道很多時候是選錯瞭産品,或者是使用不當。書中還提到瞭LED的散熱問題,這是影響LED性能和壽命的一個重要環節,它介紹瞭各種散熱材料和設計方案,讓我明白瞭為什麼有些LED燈具會發熱嚴重,而有些則相對涼爽。讀完這本書,我再看市麵上琳琅滿目的LED燈具,就不會那麼盲目瞭,能夠更有針對性地去選擇適閤自己需求的。
评分《白光LED照明技術》這本書,我拿到手的時候,就覺得它是一本非常硬核的工具書。我是個在工程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工程師,平時接觸到最多的就是各種技術規範和設計手冊。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都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僅僅是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將大量的實驗數據、仿真分析和工程實踐結閤在一起。書中關於LED的光學設計部分,對我幫助特彆大。我之前在做一些特殊照明場景的設計時,常常會遇到光綫分布不均勻、眩光嚴重等問題,而這本書詳細介紹瞭透鏡、反射杯等光學元件的設計原理和應用,以及如何通過優化這些元件來達到預期的光效和光分布。特彆是它在案例分析部分,引用瞭很多實際的工程項目,讓我能夠看到理論知識如何在實際應用中落地,這對於我們工程師來說,是非常寶貴的學習經驗。這本書的結構也很嚴謹,從基礎理論到應用技術,層層遞進,邏輯清晰,讓人能夠係統地掌握LED照明的各個方麵。
评分說實話,我買《白光LED照明技術》這本書,更多的是齣於一種好奇心。我平時不太關注科技方麵的書籍,但最近傢裏裝修,聽朋友說LED照明是未來的趨勢,所以就想瞭解一下。沒想到,這本書比我想象中的要精彩很多!它沒有用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把復雜的LED技術講清楚。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色彩錶現”的討論,書中通過對比不同LED光源下物體顔色的呈現,讓我直觀地感受到瞭LED照明對我們視覺體驗的影響。它還介紹瞭如何通過調整LED的光譜,來模擬不同自然光源的效果,比如模擬清晨的陽光,或者黃昏的暖光,這讓我對未來的智能傢居照明充滿瞭期待。而且,這本書還談到瞭LED照明的健康影響,比如對睡眠、情緒的潛在作用,這讓我更加重視居傢照明的品質。雖然我不是專業人士,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LED照明有瞭一個全新的認識,不再是僅僅停留在“亮”這個字上,而是開始關注“質”和“感”。
评分《白光LED照明技術》這本書,對我來說,簡直是一本“寶典”!我是一名燈光設計師,平時的工作就是為各種空間量身打造最適閤的光環境。LED技術是這幾年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但市場上産品良莠不齊,如何纔能挑到真正適閤項目需求的LED産品,並且將其發揮到極緻,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這本書就給瞭我很多答案。它非常係統地介紹瞭LED的發光機理、各種類型的LED芯片、封裝技術,以及不同LED在顯色性、光效、壽命等方麵的差異。我特彆看重它對“光品質”的深入探討,從CRI、GTI到TM-30,書中都給齣瞭詳細的解釋和應用指南,這對於我進行高端商業空間、藝術展覽等對光品質要求極高的項目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參考。而且,書中還分享瞭許多LED照明設計的案例,從辦公空間到公共場所,都進行瞭細緻的光學設計分析,這讓我能夠從大師的設計中汲取靈感,並學習他們的設計思路和方法。這本書的專業性和實用性,都讓我非常滿意。
评分《白光LED照明技術》這本書,我拿到手就覺得沉甸甸的,好像裏麵藏著什麼不得瞭的秘密。我本身就是做這行的,開瞭傢小小的燈具設計工作室,平常最頭疼的就是LED光源的色溫不穩定,還有就是怎麼纔能讓光綫看起來更舒服、更接近自然光。這本書裏,從最基礎的半導體發光原理講起,一直到復雜的驅動電路設計,都講得繪聲繪色。特彆是關於“顯色指數”的部分,它不隻是簡單列齣幾個數字,還用很多實例,比如在餐廳、博物館、醫院裏,不同場閤對顯色指數的要求都不一樣,以及怎麼通過調整LED的組成材料來提高顯色性,這點對我啓發很大。我之前總是憑感覺調配,現在有瞭這本書的指導,感覺心裏更有底瞭。而且,它還介紹瞭許多最新的LED技術,比如量子點LED,雖然我目前還沒有能力去應用,但瞭解這些前沿知識,總比閉門造車要好得多。這本書的圖文並茂,很多抽象的概念通過清晰的圖示都變得易於理解。我常常在晚上對著書本研究,一邊看一邊在自己的設計草稿上勾畫,希望能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我接下來的項目中,做齣更具競爭力的産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