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人閱史

讀人閱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百年前流言蜚語,正恨無人洗刷
亂世下孤傲豪傑,冷看灰飛湮滅
王賡為瞭幽會陸小曼而丟失地圖
東北淪陷時,張學良還與鬍蝶共舞
賽金花夜夜私會瓦德西於儀鑾殿
這些繪聲繪影的傳言,竟然都不是真的!
在晚清至民國的混沌世局裏,誰能看清曆史真相?

  細究二十位風流纔子、傾國佳人、鴻儒碩彥,以及叛國逆賊的精彩人生!

  「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梁鼎芬,以「直言」聞名,因上書彈劾李鴻章而丟官失妻,成為小說傢諷刺取笑的題材,而這位前清官員的際遇,正是中國官場浮沉無定的縮影。

  中華民國第一任外交部長陸徵祥,曆經日本對華二十一條閤約的「簽字」及巴黎和會的「拒絕簽字」的「國恥」煎熬,最終放下一切,遠渡比利時「贖罪」,成為一名隱居的神父。

  八國聯軍攻打中國,北京城盛傳賽金花與聯軍統帥瓦德西情事,半世紀之後,年近七十的賽金花纔說:「人們大都好奇,報館的人和讀報的人更甚,如果我對他們說真話,他們一定不信,還以為我不肯老實說,我隻好鬍謅一些來打發他們,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九一八事變,東北五省一夕失守,報紙喧騰,謂張學良與鬍蝶共舞。其實鬍蝶於時已戀有聲,事變之夕,鬍蝶並未離開上海,此與一二八事變,謠言陸小曼與王賡者,事齣一轍。美人禍水,常被後人歪麯描畫,點綴曆史。

  成功策劃高宗武、陶希聖叛離汪精衛的黃溯初,一見到高便指著鼻子罵:「一個乾政治的人,頭腦要和冰一樣的冷,熱情要和火一般的熾。惟其冷纔可以沉思觀變,惟其熱纔能當仁不讓。目前你看到草案的苛酷,纔感到犯瞭不可饒恕的罪惡。其實你離開重慶那一天,便已撒下瞭毀滅的種子。」一語震醒瞭兩人的愛國心,當下「棄暗投明」。

  魁儒傑士、巨蠹神奸、巾幗英妙、山市隱淪、草莽豪俊,層齣不窮,

  或懷利器而通顯,或抱絕學而潛藏,或夤緣而緻青雲,或孤芳而溷塵土。

  這些人與事,或有一德之足式,或有一藝之堪賞,或有一言之可傳。

  蔡登山秉持對文學史料的熱情,上窮下究奔查多年,蒐羅龐雜的史料、日記、手稿、信函與報章舊刊,逐篇考辯推敲,還原百年前事件真相,從清末的張謇、瀋壽與餘覺的糾結情事、賽金花女扮男裝遊中南海的經過,到民初張學良、馬君武、汪精衛等名人的生平概略,集結成二十篇情景生動的曆史傳記,為上世紀初難解的冤屈與難堪,留一筆遲來的公評。

  多少人物,多少往事,在「雨打風吹」下,已「風雲流散」瞭,但曾經轟動過的國仇傢恨、真情假意,都在紙上輾轉重生。

作者簡介

蔡登山

  1954年生,颱灣颱南人,淡江大學中文係畢業。曾任高職教師、電視颱編劇,年代及春暉電影公司企劃經理、行銷部總經理。沉迷於電影及現代文學史料之間,達三十餘年。

  1993年起籌拍《作傢身影》係列紀錄片,任製片人及編劇,將史料與影像融於一爐。四年間完成魯迅、周作人、鬱達夫、徐誌摩、硃自清、老捨、冰心、瀋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傢心靈風氣之先。該係列紀錄片並榮獲1999年廣播電視教育文化金鍾奬。

  著有:《電影問題.問題電影》、《往事已蒼老》、《人間四月天》、《許我一個未來》、《人間花草太匆匆》、《人間但有真情在》、《傳奇未完--張愛玲》、《百年記憶》、《魯迅愛過的人》、《另眼看作傢》、《張愛玲色戒》、《何處尋你--鬍適的戀人及友人》、《梅蘭芳與孟小鼕》、《民國的身影》、《那些纔女們》、《名士風流》、《繁華落盡——洋場纔子與小報文人》。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前言:多少往事堪重數
情在可解不可解之間--張謇與瀋壽
梁鼎芬的丟官與失妻
文廷式的革職與脫險
李審言與樊樊山的文稿風波
可愛者不可信——也談賽金花瓦德西公案的真相
從外交總長到修道院神父的陸徵祥
林紓的幕後英雄--魏易
紅顔未必禍國——也談「趙四風流硃五狂」的硃湄筠
馬君武風流韻事多
汪精衛的退婚與結婚
「高陶事件」的幕後策劃者——黃溯初
黃侃與老師章太炎及劉師培之間
洪深大鬧大光明戲院事件
「退兵隻為輿圖失」嗎?——王賡獻地圖考辯
風雲纔略係興亡--也談蔣廷黻的婚姻悲劇
以英文寫作的溫源寜
東北奇人馮庸和他的大學
一代報人——程滄波其人其文
儲安平的婚姻悲劇
佳人已屬沙吒利--「標準美人」徐來與黎錦暉的離閤

圖書序言

可愛者不可信——也談賽金花瓦德西公案的真相

賽金花真有其人,但她的暴享盛名,卻是完全因為一部小說和兩首長詩而獲取的。一部小說是指曾樸(孟樸)的《孽海花》;兩首長詩是指樊增祥(樊山)的前、後《彩雲麯》。但是不管小說或是詩歌,它們都是文學作品,不等同曆史或傳記,其中自有想像誇張的情節。但世人多昧於事實而不察,而後來據之而演繹的戲劇、電影更是踵事增華、加油添醋,背離事實也就越來越遠瞭。「可愛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愛」,而其中言之鑿鑿的「賽金花與瓦德西情史」,更可說是「彌天大謊」。

一九〇一年四月十八日深夜,中南海儀鑾殿失火,瓦德西倉皇從行捨的窗子裏跳齣,魏紹昌說他赤身隻挾帶瞭德皇頒給他的「帥笏」。後來穿的軍服靴子都是營中的官佐藉給他的。這次大火中,德軍的一名參謀長燒死,儀鑾殿全部燒光。這把大火也為謠言大加其油,因為瓦德西狼狽逃齣火場是當時眾所周知的事實,於是好事之徒便把「帥笏」想像為賽金花的肉體,變成瓦德西抱著賽金花穿窗而齣瞭。也許這個繪聲繪色的謠言特彆聳人聽聞,當即吸引瞭不少騷人墨客,紛紛為此吟詩賦詞,清末名士樊樊山所作的《後彩雲麯》,尤負盛名,傳誦一時。其中有「誰知九廟神靈怒,夜半瑤颱生紫霧。火馬飛馳過鳳樓,金蛇舕舚燔雞樹。

此時錦帳雙鴛鴦,皓軀驚起無襦袴。小傢女記入抱時,夜度娘尋鑿壞處。撞破煙樓閃電窗,釜魚籠鳥求生路。一霎秦灰楚炬空,依然彆館離宮住。」之句,論者諛之為「詩史」,比之為吳偉業之《圓圓麯》。怎知史實並不如此,樊山作此詩,也不過是憑空想像罷瞭。寫有《花隨人聖盦摭憶》的黃鞦嶽就曾問樊山怎見得瓦德西裸體抱賽金花,從火焰中躍窗而齣?樊山說:「想當然耳。」齊如山說有次跟樊山談天,他偶問到《後彩雲麯》,樊山趕緊說,遊戲筆墨,不足以登大雅之堂,窺其意,似不欲人再說,大有後悔之意。齊如山認為「儀鑾殿失火,確有其事,但是極小的一件事情,這樣的火,若在彆處,實在算不瞭什麼,大傢也就不值得注意瞭。因為適在瓦帥住所,故當時北京城內就都知道瞭,再說,這樣高級的統帥,住所內外,整夜都有站崗巡邏之官兵,一經有火,當然就立刻可以發覺,那能等到詩中說的那樣厲害呢。」同時期的詩人冒鶴亭在〈《孽海花》閑話〉也說:「乃儀鑾殿起火,樊雲門作《後彩雲麯》,遂附會瓦德西挾彩雲,裸而齣。俗語不實,流為丹青,因是瓦德西迴德,頗不容於清議,至發錶其剿拳日記,以反證明。彩雲即不與瓦德西接,原不得謂之為貞,但其事則莫須有也。」

又過瞭三十年後,人老珠黃的賽金花再度「爆紅」。瑜壽(著名報人張慧劍)的《賽金花故事編年》一書中說:「一九三三年(民國二十二年癸酉)賽金花七十歲,在北京。因為此時生活太窮苦,請求北京公安局免收她住屋的房捐大洋八角。有人替她寫瞭一個呈文,曆述她在庚子八國聯軍時代怎樣救過人,以強調她有免捐的資格。這個呈文,偶然被一個報館記者拿去登報,立刻震動瞭北京社會,並且傳播到全國各地,賽金花再度成為一個新聞人物瞭。」那是被北平《小實報》的記者管翼賢發現,立即前往賽傢採訪,在報上大加炒作。隨後各方名人絡繹不絕去看她,猶如欣賞齣土的古玩;連在上海的「性學博士」張競生都寫信與她談風論月。一時大批「賽金花訪談記」齣爐,包括劉半農、商鴻逵師生採訪整理的《賽金花本事》、曾繁的《賽金花外傳》,都是這時期的産物。

但大眾興趣所在,仍然是那一段瓦賽情史。在這件事情上,賽金花本人的敘述顛三倒四,自相矛盾。例如她對劉半農與商鴻逵自述身世時,完全未提及在歐洲是否與瓦德西相識;而在曾繁採訪她之後所寫的《賽金花外傳》中她就明白錶示二人是老相識:「他和洪先生是常常來往的。故而我們也很熟識。外界傳說我在八國聯軍入京時纔認識瓦德西,那是不對的。」在有些訪談中,賽金花全盤否認「瓦賽情史」:「我同瓦的交情固然很好,但彼此間的關係,確實清清白白﹔就是平時在一起談話,也非常地守規矩,從無一語涉及過邪淫。」她強調的是她的俠義行徑:八國聯軍在北京城中肆意殺人,她便嚮瓦德西進言,稱義和團早就逃走,剩下的都是良民,實在太冤枉。瓦德西聽後下令不準濫殺無辜,因此保全瞭許多北京百姓。奇怪的是,有的時候她又會誇耀瓦德西乃是裙下之臣。如《羅賓漢》的記者遜之採訪她時,她便說:「時瓦德西知餘下堂,嚮餘錶示愛情,餘愛其人英勇,遂與同居三、四月之久。」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