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曾由名导演李岳峰拍成连续剧,在公视播出,创下高收视率与巨大回响
一个关于岛屿台湾,关于你我的故事。 全书不着一个「爱」字,却写尽了人间的大爱,委婉而深情。 故乡,其实都会是他乡,在高唱融和却矛盾纠缠的现代, 这个故事让我们在泪光中发觉,爱——才是不分族群的归乡!
「后山」是花东地区的俗称,作者吴丰秋以故乡──花莲为时空背景,从日据终战时期,经二二八事件,以至白色恐怖时代,写出居住在这里的族群:台湾人、外省人、原住民,而间插日本人、美国人之间小人物的故事,他们在此相遇、认识、寄託希望以及相爱,反照出台湾族群的集体命运、情感与记忆。
作者简介
吴丰秋
一九四二年底生于花莲﹔十二岁开始发表诗作和散文。毕业于大同工学院电机系。离乡后即参与台湾民主运动,历二十年未能返台。现旅加拿大,经营自动控制生产事业。在台湾各报发表过〈海妻〉〈秋天的惆怅〉〈蒲公英〉〈压岁钱〉〈茶客〉〈平安符〉〈运转手〉及〈作堆〉等短篇小说。《后山日先照》是他的第一篇长篇小说。
序
他们在此相遇、希望与爱--关于《后山日先照》
花莲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特别得好像不是在台湾这块岛屿之上。
对于从小生长在台北的我而言,花莲的干净、开阔、宁静与优雅,充满了异国的情调。蔚蓝浩瀚的太平洋,使人不禁想起了西雅图,停泊港口的船只,将要航行向未知的远方。但若是一走进花莲市镇,深入大街小巷,却又会发现处处是古朴的木造日式住宅,日本料理店,日本人的好礼、爱美与洁癖,根深柢固地在花莲人身上留存了下来。
但花莲的特别,还不止于此。
原住民、外省人、客家人、闽南人,在花莲各自佔据相当的人口比率,没有哪一个族群享有独大的权力。而除了原住民之外,大多数的人口都属于新移民,移居来此,不过才两三代而已,时间虽然短促,却也使得花莲人特别具有包容力以及开阔性。因此,花莲不仅是台湾的缩影,它更兼容并蓄了台湾殖民史的多重样貌,多种族群的交流互动,就在中央山脉与海岸山脉的俯抱之间,在这块被称为「后山」的狭长土地上。
《后山日先照》所记述的,就是如此独特的花莲,甚至可以说,是如此独特的台湾。从后山,反照出来的却是台湾族群的集体命运、情感与记忆。作者吴丰山以朴素而诚恳的笔法,刻画出生长在故乡土地上的小人物们,雨绸、雅贞、雅慧、耕土、耕竹、北印、再添,许许多多的脸孔,彷彿就是出自于左邻右舍,他们一一被文字召唤,打开家门,走出来,沿着宁静的街道,走到山边、溪边、海边,然后彼此相遇,认识,寄託希望,以及相爱。
小说中的主角,多半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老百姓,他们不同省籍,不同姓氏血缘,不同出身背景,但却同样诞生在一个多苦多难的时代里,流离飘亡,因缘际会之下,来到了后山,在这里落户,札根,共同默默抵御着戒严时期的政治压迫,相互扶持。在他们的心目中,族群没有藩篱,省籍和语言更不是障碍,他们唯一控诉的敌人,不是彼此,而是嗜食权力的统治阶层,是无情的白色恐怖。因此在吴丰山笔下的二二八,是一场独裁者的专断暴行,绝非本省人与外省人的相残。而令人动容的是,面对现实的肃杀逼迫,在不同族群却同是「受害者」的小人物之间,那股自然流露的互助与互爱。
吴丰山在海外从事民主运动多年,曾经因为政治因素,二十年之久无法回到台湾,浓厚的乡愁与使命感,促使他写下了这本书,也因此,这本小说没有当前流行的前卫技巧,也没有华丽雕琢的文藻,但他的写作意图却是至为诚恳的,出自于土地与记忆的殷殷召唤,而这本小说的成就也是至为广阔的,涵括了台湾复杂的族群迁徙、认同与历史记忆。公共电视选择将它改拍成电视剧,不仅让更多的台湾人看见了花莲,同时也让大家从花莲中看见了自己,看见了这块岛屿的共同身世与命运。
花莲文学向来自铸一格,杨牧和王祯和的作品,均吸纳花莲多种族群文化的嘉年华美学,最能代表这一岛屿边缘──背山面海的特殊位置,而《后山日先照》则是以纪实的笔法,架构出一部后山住民的命运史诗。所以「台湾」岂如某些政客所言,仅止于单一的定义而已?台湾错综复杂的身世,纠葛缠绕的历史,原本深埋在土地之中,如今已透过文学家之笔,一一还原浮现而出,正等待我们去阅读,去发现,去理解,并因此更加珍爱这座岛屿上的人们,所曾经携手共同走过的生活。
郝誉翔
这本书的名字《后山日先照:一个关于岛屿台湾,关于你我的故事。》,光是念出来,就有一种浓浓的台湾味,让我立刻感到亲切。尤其“后山日先照”这几个字,仿佛能闻到海边特有的咸湿空气,看到阳光洒在太平洋上的金色光芒,那是一种属于台湾东部的独特意象。它给我的感觉,就像是黎明前最宁静的时刻,却又充满了即将到来的活力和希望。而“一个关于岛屿台湾,关于你我的故事”,则让我明白,这本书不仅仅是描绘风光,更是要走进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我期待它能够展现出台湾人民的生活百态,那些我们熟悉的画面,比如早市的喧闹,巷弄里的童年回忆,或者是在某个平凡的下午,一杯茶、一本书的宁静。我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这片“岛屿台湾”的独特韵味,融入到“你我”的故事里,让我们在阅读中,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台湾这片土地的温度,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情感。这本书,感觉就像是一封来自台湾的,写给每一个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你我”的信。
评分《后山日先照:一个关于岛屿台湾,关于你我的故事。》这本书的题目,就像是一道充满东方美学的题词,让人一眼望去,便能感受到一股温婉而深沉的气息。“后山日先照”,这是一种意境,一种象征,它让我联想到台湾东部那片被大海环绕的土地,在每一个清晨,都比西部更早地迎接第一缕阳光。这种“先照”的感觉,仿佛预示着一种新的开始,一种蓬勃的生机,也可能是一种不为人知的独特魅力。而“一个关于岛屿台湾,关于你我的故事”,则将这种意境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它告诉我们,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台湾这片土地的地理风貌,更重要的是,它将聚焦于生活在这座岛屿上的普通人,描绘他们的生活状态、情感起伏,以及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的种种经历。我对于作者如何将“岛屿台湾”的宏大背景,与“你我的故事”这样个体化的视角相结合,感到非常好奇。是会通过某个家族的兴衰,来折射时代的变迁?还是会通过几个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物,来展现台湾社会的多样性?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来一种深刻的触动,让我们在阅读中,不仅能看到台湾的风景,更能感受到台湾人民的心跳。
评分当我在书店看到《后山日先照:一个关于岛屿台湾,关于你我的故事。》这本书时,题目瞬间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特别是“后山日先照”这几个字,总让我联想到台湾东部的太平洋海岸,那种日出时分,金光万丈、海面波光粼粼的壮丽景色,仿佛是希望与新生的象征。而“岛屿台湾”,则将故事的舞台锁定在了这片我深深眷恋的土地。更让我动容的是“关于你我的故事”这句话,它暗示着这本书不仅仅是宏大的叙事,更是贴近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我非常好奇作者将如何描绘我们这些“你我”的故事。是那些在大城市里为了生活奔波的年轻人?还是在乡村默默耕耘的老一辈?是那些关于家庭的温暖,还是关于友谊的珍贵?是那些在历史洪流中留下的印记,还是那些在时代变迁中悄然改变的生活习惯?这本书的题目就给我一种强烈的感觉,它试图连接起这片土地的宏大叙事和我们每个人的微小个体,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共鸣,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那“后山日先照”一样,带来一种温暖、一种启发,让我们重新审视这片土地,以及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命轨迹。
评分《后山日先照:一个关于岛屿台湾,关于你我的故事。》这个书名,充满了诗意,同时也紧扣着台湾这片土地的特质。“后山日先照”这几个字,立刻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画面:台湾东部海岸,在日出时分,金色的阳光最先洒满大地,那种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景象,仿佛象征着一切美好的开端。而“岛屿台湾”则明确了故事的发生地,这片我们生活、成长、留下无数足迹的土地。最让我感到共鸣的是“关于你我的故事”这句话,它将宏观的地理环境与微观的个体经历巧妙地连接起来,暗示着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风景,更是关于人,关于我们这些生活在这座岛屿上的普通人的生活。我非常好奇作者会如何捕捉到“你我”的真实情感,会通过怎样的叙事方式,来展现我们在台湾这片土地上的独特经历。是关于那些在时代变迁中的坚守?还是关于那些在平凡日子里的温暖?这本书的题目,给我一种强烈的期待感,它仿佛在说,这是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而我,也迫不及待地想去读懂它。
评分当我看到《后山日先照:一个关于岛屿台湾,关于你我的故事。》这个书名时,立刻就被它所蕴含的意境所吸引。特别是“后山日先照”这几个字,总能勾起我关于台湾东部海岸的联想,那种在清晨时刻,阳光率先照耀在太平洋上的景象,充满了希望和生命力。它不仅仅是一种地理上的描述,更是一种象征,一种对于美好事物永恒追求的写照。而“岛屿台湾”则点明了故事的发生地,这片我们熟悉而又充满故事的土地。最让我心动的是“关于你我的故事”这句话,它将宏大的地理背景与个体化的情感体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我觉得这本书将讲述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共鸣的真实生活。我非常好奇作者会如何描绘我们这些“你我”,会通过怎样的笔触,勾勒出我们在台湾这片土地上的喜怒哀乐,我们的奋斗与成长,我们的爱与希望。这本书的题目,就给我一种深刻的触动,仿佛它是一封邀请函,邀请我深入了解这片土地,更深入地了解我自己。
评分《后山日先照:一个关于岛屿台湾,关于你我的故事。》这个书名,一下就吸引了我。尤其是“后山日先照”这四个字,总能让我联想到台湾东部那片海阔天空的景象,日出时分,金色的光芒第一时间洒在海面上,那种蓬勃而又宁静的美感,仿佛代表着一种希望和新生。而“岛屿台湾”更是直接点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理背景,这片孕育了我们无数故事的土地。最让我心动的是“关于你我的故事”这句话,它暗示了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宏观的历史或地理,更是要深入到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去描绘我们共同的经历、情感和记忆。我非常好奇作者会以怎样的方式来讲述“你我”的故事,会通过哪些具体的场景和人物,来触动我们内心的共鸣。是那些我们曾经一起经历过的社会变迁?还是那些在平凡日子里闪闪发光的温暖瞬间?这本书的题目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和人文关怀,让我对即将展开的故事充满了期待,仿佛它是一面镜子,能让我看到自己,看到我们共同的生活,看到这片土地的灵魂。
评分《后山日先照:一个关于岛屿台湾,关于你我的故事。》这个书名,就像一首轻柔的诗,又像是一幅水墨画,瞬间就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情感。特别是“后山日先照”,它描绘的不仅仅是台湾东部独特的自然风光,更是一种意境,一种在宁静中孕育着无限生机和希望的画面。它让我想起那些关于台湾东部的美丽传说,也让我想起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而“一个关于岛屿台湾,关于你我的故事”,则将这幅壮丽的画卷,拉近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它告诉我,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地理,更是关于人,关于我们这些生活在这座美丽岛屿上的每一个“你我”。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如何将台湾这片土地的独特印记,与我们平凡生活中的点滴情感融为一体。是关于那些在海边长大的孩子的童年?还是关于那些在城市里打拼的年轻人的梦想?是关于家庭的温馨,还是关于社会的变迁?这本书的题目,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归属感和亲切感,仿佛它是在邀请我,一起走进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
评分看到《后山日先照:一个关于岛屿台湾,关于你我的故事。》这个题目,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许多画面。我尤其喜欢“后山日先照”这个意象,它充满了台湾东部特有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每当我想到这句话,就会想起台湾东海岸那片蔚蓝的太平洋,以及清晨时分,第一缕阳光如何温柔地唤醒这片土地。这种“日先照”的感觉,象征着希望、生机和一种独特的东方美学。而“岛屿台湾”则清晰地定位了故事发生的舞台,这片承载了我们太多回忆和情感的土地。最吸引我的是“关于你我的故事”这句话,它将宏大的地理背景与我们每个人的个体经历紧密地联系起来,暗示着这本书将讲述的是我们这些生活在这座岛屿上的人们,真实而动人的生活故事。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捕捉到“你我”的共同记忆,会通过哪些细节来展现台湾人民的生活状态、情感变化,以及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我们所经历的种种挑战与温情。这本书的题目就给了我一种强烈的共鸣感,仿佛它是在对我说:“这是你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后山日先照:一个关于岛屿台湾,关于你我的故事。》就已经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我尤其喜欢“后山日先照”这几个字,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台湾东部海岸,在晨曦微露时,第一缕阳光洒在太平洋上的壮丽景象。这片土地,对于很多住在西部的我来说,总是带着一丝神秘和遥远,但也正是这份遥远,勾勒出了它独有的风貌。书名里的“岛屿台湾”更是直接点出了核心,台湾,这个我们生活了半辈子的土地,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文化和情感。而“关于你我的故事”,则将这份宏大的地理和历史背景,拉近到了每一个读者的心中,让我不禁好奇,作者会如何将这片土地的故事,与我,与你,这些生活在这座岛屿上的人们的故事,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是不是会描绘出我们熟悉的街景,我们一起经历的时代变迁,我们共同的情感体验?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张邀请函,邀请我去重新认识这片我从小长大的土地,去发现那些我曾经忽略的细节,去感受那些我曾经习以为常的温暖。我期待它能带我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那些我们共同的过去,或者,也能让我站在未来的某个节点,回望现在的我们,以及我们所处的这个岛屿。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感觉是书的封面设计就非常有质感,那种淡淡的复古色调,加上笔触细腻的插画,仿佛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某个年代,让我想起了童年时在老家阁楼里翻箱倒柜寻找旧照片的心情。题目《后山日先照:一个关于岛屿台湾,关于你我的故事。》也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后山日先照”这四个字,总让我想起小时候听长辈说的关于台湾东部山区黎明景象的描述,那是一种在静谧中孕育着无限生机的力量。而“岛屿台湾”和“关于你我的故事”这样的组合,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台湾这片土地的地理风貌,更重要的是,它要讲述的是我们这些生活在这座岛屿上的人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我特别好奇作者会如何捕捉到“我们”的日常,那些在平凡生活中闪耀着光辉的瞬间。是关于那些在巷口卖早餐的阿姨,还是关于那些在城市角落里默默奋斗的年轻人?是关于那些世代传承的手艺,还是关于那些在时代洪流中悄然改变的生活方式?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让我看到一个更立体、更真实、更触动人心的台湾,一个充满人情味和烟火气的台湾,一个让我能够从中找到自己身影的台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