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新版除了包括一般「国际金融」教科书所会介绍的内容,另外探讨开放程度提高对一国总体经济表现的影响,并用不少篇幅介绍财务金融理论与衍生性金融商品。同时,也新增许多实例,如美国次级房贷风暴的原因、1980年代下半期台湾与日本的「资产泡漠」与1997年的「东亚金融海啸」,已加深读者对本书内容的理解。
本书与时俱进,更新图表数据以及章后习体,并透过为数不少的「政策笔记」、「管理笔记」与「线上笔记」,提供读者理论应用与讨轮的实例。
编译者序 i
第 1 单元 国际收支与汇兑 1
第 1 章 与世界经济同步:国际贸易、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 3
1.1 为何了解国际货币与金融是必要的 4
1.2 国际经济整合:国际贸易及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性 4
1.3 国际收支 10
1.4 国际交易的例子及它们如何影响国际收支 18
1.5 金融帐与资产的国际交易 20
本章摘要 24
本章习题 25
第 2 章 外汇市场 27
2.1 汇率与外汇市场 28
2.2 强势货币或弱势货币:有效汇率 33
2.3 外汇套利 36
2.4 外汇的需求与供给 37
2.5 购买力平价 44
本章摘要 50
本章习题 51
第 3 章 汇率制度:从过去到现在 53
3.1 汇率制度 54
3.2 金本位制度 55
3.3 布列敦森林制度 58
3.4 浮动汇率制度 64
3.5 现行其他型式汇率制度 68
3.6 何种汇率制度较佳:固定或浮动 74
本章摘要 76
本章习题 77
第 2 单元 国际金融工具、市场与机构 79
第 4 章 远期外汇市场与国际金融套利 81
4.1 外汇风险 82
4.2 远期外汇市场 83
4.3 国际金融套利 86
4.4 未避险利率平价 94
4.5 外汇市场效率 100
4.6 国际金融市场 101
本章摘要 102
本章习题 103
第 5 章 利息收益、利率风险与衍生性证券 105
5.1 利率 106
5.2 利率差异:超额报酬与未避险利率平价失灵 114
5.3 实质利率与实质利率平价 117
5.4 避险、投机与衍生性证券 120
5.5 常见的衍生性证券和它们的风险 124
本章摘要 135
本章习题 136
第 6 章 国际银行业务与中央银行 139
6.1 金融中介的国际面向 140
6.2 国际支付与金融系统风险 144
6.3 银行监理与资本规定 151
6.4 中央银行 155
6.5 中央银行的主要功能 158
本章摘要 164
本章习题 165
第 7 章 国际金融架构与新兴经济体 167
7.1 国际资本流动 168
7.2 资本市场自由化与国际金融危机 177
7.3 汇率制度与金融危机 181
7.4 国际金融架构是否需要重新设计 185
本章摘要 187
本章习题 188
第3单元 汇率与国际收支的决定 191
第 8 章 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传统分析法 193
8.1 传统分析法的共通特色 194
8.2 进出口与外汇供需 194
8.3 弹性分析法 199
8.4 吸纳分析法 205
本章摘要 212
本章习题 213
第 9 章 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货币分析法与投资组合分析法 215
9.1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216
9.2 管理汇率:外汇干预 220
9.3 国际收支与汇率决定理论中的货币分析法 227
9.4 货币分析法的应用:两国模型 231
9.4 汇率决定理论中的投资组合分析法 234
本章摘要 242
本章习题 243
第 4 单元 开放经济总体经济学与政策分析 247
第 10 章 开放经济体系 249
10.1 衡量经济体系的表现:国内生产毛额与物价指数 250
10.2 实质所得与支出:IS线 256
10.3 实质货币余额市场:LM线 274
10.4 国际收支:BP线以及IS-LM-BP模型 282
本章摘要 286
本章习题 287
第 11 章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经济政策 291
11.1 政策目标 292
11.2 资本移动的角色 297
11.3 固定汇率制度与资本不完全移动 301
11.4 固定汇率与资本完全移动 311
本章摘要 320
本章习题 321
第 12 章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经济政策 323
12.1 浮动汇率制度与资本不完全移动 324
12.2 浮动汇率制度与资本完全移动 329
12.3 固定汇率对浮动汇率 336
本章摘要 347
本章习题 348
第 13 章 物价水准、实质产出与经济政策的制定 351
13.1 总合需求 352
13.2 总合供给 365
13.3 实质产出、物价水准以及经济政策的制定 375
13.4 经济政策制定的法则与权衡 379
本章摘要 388
本章习题 390
第 5 单元 全球化下国内与多国政策的制定 393
第 14 章 全球化下国内经济政策的制定 395
14.1 政策分派问题 396
14.2 在僵固工资与价格下,汇率对政策行动的反应:汇率过度调整 400
14.3 开放与产出─物价膨胀关系:全球化如何改变政策效果 404
14.4 开放与物价膨胀 412
14.5 新兴开放经济总体经济学与其政策意涵 414
本章摘要 418
本章习题 420
第 15 章 政策协调、货币同盟与汇率目标区 423
15.1 国际相互依赖 424
15.2 资本完全移动下的国际政策协调 426
15.3 国际政策协调的正反意见 430
15.4 货币同盟的经济分析 437
15.5 国际通用货币 441
15.6 汇率目标区 443
本章摘要 447
本章习题 448
名词解释 451
编译者序
本书译自J. P. Daniels和D. D. VanHoose的Internation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Economics, 3e., Thomson, 2005, 一书,并进行增删。删除的内容包括IMF及World Bank等与台湾较无关系的国际组织,Eurobonds和Euronotes等特定金融工具,以及像online foreign exchange services等一般台湾读者较不熟悉的例子。增加的内容则包括「美国次级房贷风暴的成因」,台湾与日本在1980年代下半期的「资产泡沫」,以新台币为例说明名目与实质有效汇率指数,改写原书的「东亚金融风暴」,以台湾读者较为熟悉的例子取代原书部分例子〈例如以台湾为例说明大麦克指数〉,并增加每一章的习题。这些增删主要是希望能够提高本书对台湾读者的可读性。
原书的内容相当丰富且与时俱进,其与一般「国际金融」教科书的差异以及特点包括:
1. 开放程度提高对一国总体经济表现的影响与国际政策协调的效果(第5单元)。
2. 以较多的篇幅介绍财务金融理论与衍生性金融商品(第4章)。
3. 透过为数不少的「政策笔记」、「管理笔记」、「线上笔记」与网路应用题,提供读者理论应用与讨论的实例。
4. 每章开头列举「本章探讨主题」,让读者一开始即能对每章内容有一清晰的概念。
在2000年代,台湾经济仅温和成长,表现不如中国、印度与中南美洲和东欧等地区的部分新兴经济体,不少国人因而透过共同基金等方式进行海外投资。在全球化与资本移动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对不少人而言,国际金融知识也因此变得日益重要,希望本书具有奠定国际金融知识基础的功能。
本书在编译期间,承蒙中央大学经济系马慧娟与张雅琪两位助教热心协助,在此致上最诚挚的谢意。
王铭正
2010年10月
于中央大学研究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