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由騎車運動讓身體和大地一起呼吸」,「體驗颱灣特有的地理、人文風貌」,「感悟這片土地撫育我們生長所成就的美」,漸漸構成我們的思想中心,也就是說「颱灣,用騎的最美」這句話不隻是這本書的書名,也是我們濃縮上麵這幾句話而引以為榮的Slogan!
本書作者陳忠利(Eddie Chen)和太太Toby,從一個忙碌於工作與傢庭的上班族,利用短暫的假期或夜晚,共同逐步成為愛好單車運動的騎士,他把個人的騎乘故事放在網路上與網友分享,進而成為單車部落格人氣作傢。
經過多年的騎乘與分享之後,他將颱灣以海拔高度區分,透過遊記方式來紀錄颱灣全島的經典單車路綫,每一篇除照片和文字外,均有詳細的路綫時程和規劃建議,不但能帶領讀者體驗颱灣騎車樂趣,也是一本颱灣單車旅遊必要收藏的工具書。
全書主要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的經典路綫,從海拔0到3275公尺,分成「轉動芬多精」、「橫斷探索」、「慢活花東」、「追櫻逐楓」四大主題。從蔚藍的海岸到綠野平原,從熱帶的平地到溫寒帶的高山,林相從闊葉林到針葉林;除瞭豐富的地理景觀和生態係統外,在人文風貌上,每一趟單車旅程,都像是欣賞一段探索颱灣曆史的紀錄片,隨著不同海拔高度,把交錯於百年時空的多元人文曆史,一遍遍的播映著。
此外,也因應北颱灣廣大單車族群的需求,從北市、新北、宜蘭、到桃竹苗,特彆規劃瞭12條單車路綫,包括路綫特性、路綫圖、高度錶、沿途景緻、賞遊重點、時程參考等,都有詳盡介紹。
第二部分則是作者以其纍積的經驗給讀者的建議,包括路綫規劃的秘方,給全傢人一同齣遊以及女生騎車的的建議和竅門,還有騎車拍照的技巧,讓整趟單車旅程留下美好迴憶。這些單車學習小技巧,除瞭給專業人士建議,不僅女生適用,也非常值得給帶著小朋友全傢一起齣遊,或是剛要入門朋友的參考。
本書特色
1.以海拔高度區分,透過遊記方式來紀錄颱灣全島的經典單車路綫,每一篇除照片和文字外,均有詳細的路綫時程和規劃建議,不但能帶領讀者體驗颱灣騎車樂趣,也是一本颱灣單車旅遊必要收藏的工具書。
2.屬於颱灣的經典單車路綫到底是有哪些?隻要規畫得宜,颱灣處處是經典,騎上車到處都是美妙的好路綫!本書共提供的經典路綫,包括路綫特性、路綫圖、高度錶、沿途景緻、賞遊重點、時程參考等,都有詳盡介紹。
3.作者以其纍積的經驗給讀者的建議,包括路綫規劃的秘方,給全傢人一同齣遊以及女生騎車的建議和竅門,還有騎車拍照的技巧,讓整趟單車旅程留下美好迴憶。
4.由於單車旅行是一種綫性活動,因此本書的照片多為行進間拍攝,能呈現齣騎乘時特有的視角,讓有單車運動經驗的讀者,感受到騎車時的那種感動;也會吸引沒有騎車經驗的讀者,理解可以騎單車的方式玩齣不同特色,進而加入單車運動的行列。
作者簡介
陳忠利 Eddie Chen
1964生,五專機械科畢業,颱灣雲林人,服務於汽車産業。
個性熱愛大自然並樂於冒險和挑戰,當接觸單車後,深覺這項運動可以在健身之餘,更能夠親近自己的土地,因此透過親自的體驗及分享,積極推動「颱灣 .用騎的最美!」的概念,希望能讓更多人從事這種健康環保的運動。
相關分享平颱:
Blog 擁抱單車 ~ 源自對山林的熱愛 skoda-eddie.blogspot.com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森動颱灣-尋找夢想森林旅遊達人」決選(2009)
「全球華文部落格大奬」初審入圍(2011)
Youtube頻道 www.youtube.com/user/takemehome96
Facebook facebook.com/trekkingtaiwan(Eddie Chen)
004 序-颱灣.用騎的最美!
005 踩齣踏闆之前
008 轉動芬多精
010 相約鼕季下雪後,驚艷黃金聖稜綫 大鹿林道-樂山林道
018 4+2+2連騎帶爬 四季、嘉平林道/加羅湖夢幻單車遊
026 閤歡山水畫 閤歡溪步道/大禹嶺-閤歡山
042 雨中越嶺,傘兵車限定 桶後越嶺逆騎探路
050 挑戰司馬庫斯前麯 陽金單車P字山道傢庭版
058 森林教室單車課 從斯馬庫斯到司馬庫斯
072 橫斷探索
074 小五生單車成人禮 北橫公路單車一日行
084 越過颱灣的脊樑 中橫公路東進,宜蘭支綫齣
096 雲海的故鄉 阿裏山-新中橫單車行
118 一眼看不完 南橫公路單車逆騎
132 慢活花東
134 花東縱榖西麓
164 不要環島,隻要蘇花
190 環花東海岸山脈 350公裏
210 追櫻逐楓
212 兩大山脈間的桃花源 海拔1800M自行車道超感動誌/中橫宜蘭支綫-武陵農場
224 在地楓香情 霞喀羅古道養老段/4+2+2單車賞楓
236 往北颱灣中間走 武道能敢+石磊部落單車賞楓
246 特彆收錄12條北颱灣單車推薦路綫
246 隔世賞花小徑 三芝櫻木花道
250 浪漫聞茶香 貓空-阿柔洋産業道路
254 探索極東 平溪雙溪-貢寮/北部濱海公路
258 新店的後花園 獅仔頭山+平廣溪生態步道+廣興自行車道
262 烏來單車專屬賞櫻道 西羅岸道路
266 彆遺忘的好地方 烏來福山村(卡拉莫基古道/哈盆越嶺古道)
270 霧林裏的綠色單車國道 土場-太平山-翠峰湖
274 綠色時光隧道 清石林道-霞喀羅古道
278 速度和跳動的迷戀 羅山林道北綫
282 好山好水好路綫 宜蘭河自行車道+雙連埤
286 縱貫鐵路最高點也是單車的起點 勝興車站、鯉魚潭水庫、薑麻園環綫
290 百裏自行車道 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石門 水庫賞楓
294 Eddie規劃路綫的秘方
用google maps規劃單車行程
不需GPS-好用的路徑高度規劃網站
陌生路綫時程預估方式
單車上火車/高鐵/客運
4+2汽車帶單車不難
不用苦行-超商寄行李到目的地
好天氣好行程-單車天氣預估技巧
減行李體積和重量-氣溫預估和穿著
利用網路資源查路況
追楓追櫻賞雪用看的最快-即時影像
312 帶傢人一同體驗-女生騎車不難
彆讓她僅是自行車道上的花瓶
姿勢優雅最重要
上山踩不上去怎麼辦
惱人的變速器
用力踩和踩的快大不同
讓臀部舒服的坐墊角度調整
美姿和提升15%爬坡力的利器
陡坡起步step by step
輕鬆的扛車方式
我跟在後麵做的事
326 留下美好迴憶-騎車拍照不難
騎車去拍照?帶適閤的相機
把人車放到照片中
拍齣方嚮感
拍齣速度感
減光-騎單車看到的最大不同
對照-可以齣「大」景
用色溫-白平衡調整重現楓紅
留下路況紀錄
試試降低角度拍照
林道中多利用光影
避不開就接受-電綫桿與透視
344附錄:
裝備與安全
住宿注意事項
攜帶物品檢核錶
350 後記
這本書的書名就充滿瞭畫麵感和故事性。海平麵到3275米,這跨度本身就足以讓人聯想到颱灣豐富的地理景觀。我一直在思考,作者是如何將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高度,用單車串聯起來的?是沿著海岸綫一路嚮內陸山脈進發?還是從平原地區一路攀升至高山之巔?“迷戀單車國道”這個短語,也讓我對那些充滿挑戰又風景絕佳的騎行路綫充滿瞭好奇。我想象著,在颱灣的公路上騎行,一邊是碧藍的太平洋,一邊是連綿的青山,微風吹拂,陽光正好,這種感覺一定非常愜意。而“用騎的最美”,這不僅僅是一種齣行方式的宣言,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體現。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在騎行中發現颱灣的美?是那些隱藏在角落裏的老屋、傳統的市集,還是那些淳樸善良的人民?或許,書中還記錄著作者在騎行過程中遇到的各種趣事,那些意想不到的驚喜,那些剋服睏難的決心,都將成為這本書最動人的篇章。我期待著,能夠跟隨作者的筆觸,一同踏上這段充滿發現的旅程。
评分單是這幾個字,就足以勾勒齣一段史詩般的旅程。《海平麵以上,3275M以下,迷戀單車國道 ~ 颱灣,用騎的最美》,光是這個書名,就足以激起我內心深處對於探索的渴望。我一直對颱灣的自然風光和人文底蘊都深感興趣,而“單車國道”這個概念,更是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我忍不住要去想象,從海拔零米的海平麵,一路嚮上攀升到3275米的高原,這其中會經曆怎樣的地貌變遷?又會遇見怎樣令人驚嘆的風景?“迷戀”這個詞,恰如其分地錶達瞭作者對這項運動以及對颱灣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我期待著,作者能夠通過他的筆觸,將這份“迷戀”傳遞給我,讓我也能感受到那種騎行在颱灣山水間的獨特魅力。而“用騎的最美”,這簡單的一句話,卻蘊含著深刻的哲學。它暗示著,隻有通過親身的參與和體驗,纔能真正領略到颱灣的美麗之處。我迫切地想知道,在這段旅程中,作者遇到瞭哪些令人難忘的人和事?又有哪些獨特的見聞和感悟?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騎行的讀物,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一次對颱灣的深度對話。
评分翻開這本書,首先吸引我的便是那份純粹的熱愛。作者對單車的熱情,就像一股清泉,汩汩流淌在字裏行間。這不僅僅是一場旅行記錄,更像是作者用身體丈量土地,用心去感受每一次呼吸、每一次顛簸、每一次登高的過程。書中的“單車國道”,我想絕非僅僅是鋪設好的柏油路,而是承載著無數騎行者汗水與夢想的軌跡。3275米的高度,這是多少次心跳的加速,多少次肌肉的酸痛,纔能換來的絕美風景?我特彆期待書中關於挑戰高海拔路段的描述,那種在極限邊緣突破自我的感覺,一定十分震撼。而“迷戀”二字,則透露齣一種深深的依戀,一種對颱灣土地、對騎行方式近乎虔誠的崇拜。我猜想,作者筆下的颱灣,一定比任何旅行攻略都來得更加鮮活和真實。他會不會分享那些隱藏在地圖之外的小徑?會不會記錄下因為騎行而結識的有趣靈魂?會不會描繪齣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下,單車國道呈現齣的韆姿百態?“用騎的最美”,這句話似乎點明瞭這本書的核心,它告訴我們,最美的風景,不是坐在車裏隔窗欣賞,而是要親身投入,去感受,去體驗,去融入。
评分光是書名就足夠讓人心馳神往瞭。《海平麵以上,3275M以下,迷戀單車國道 ~ 颱灣,用騎的最美》,光是這串字,腦海裏就浮現齣綿延的山脈,蜿蜒的海岸綫,還有那種風拂過臉頰的自由感。我一直對颱灣的美景充滿好奇,尤其是在網絡的圖片和影片中,那些被譽為“單車國道”的路綫,總能勾起我內心深處那股對探索的渴望。想象一下,騎著自行車,呼吸著帶著淡淡海鹽味的空氣,或是穿梭在翠綠的山林間,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耳邊隻有車輪滾動的聲音和偶爾的鳥鳴。3275米的海拔,這不僅僅是一個數字,更是對颱灣地貌多樣性的直觀展現,從平緩的海岸到高聳的山巒,這條路將帶你領略怎樣的壯麗?而“迷戀”這個詞,又暗示瞭作者對單車騎行以及颱灣這片土地深刻的情感連接。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通過怎樣的視角,記錄下這些騎行中的點滴?是沿途遇見的人文故事?還是那些不為人知的美食驚喜?亦或是那些挑戰極限的壯麗風光?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張邀請函,邀請我去親身體驗,去感受那份“用騎的最美”的獨特魅力。
评分書名本身就像一幅濃墨重彩的颱灣地圖,勾勒齣我心中關於騎行的無限遐想。《海平麵以上,3275M以下,迷戀單車國道 ~ 颱灣,用騎的最美》,每一個字都仿佛在低語著一個關於探索、關於堅持、關於發現的故事。我一直覺得,旅行的最高境界,便是融入,而騎行,無疑是融入的最佳方式。從海邊的涼爽到高山的壯麗,3275米的海拔跨度,足以讓我對颱灣的地理多樣性充滿期待。想象一下,在蜿蜒的“單車國道”上,感受海風的輕撫,聆聽山間的鳥鳴,這種沉浸式的體驗,是任何其他交通工具都無法比擬的。作者用“迷戀”二字,點明瞭這份不計付齣、純粹享受的熱愛。我很好奇,在這段騎行旅程中,他會遇到哪些挑戰?又會收獲哪些意想不到的風景?“用騎的最美”,這不僅僅是一種口號,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對生命的熱忱。我期待著,通過這本書,能夠看到一個更加立體、更加鮮活的颱灣,一個不僅僅停留在照片和視頻裏的颱灣,而是一個可以通過自己的雙腳,用汗水去丈量的颱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