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的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领会到了什么。」─Henry David Thoreau
设计无所不在,不管是你有没有兴趣,日常生活中都少不了它。
无论是谁,在尝试以一种新语言进行沟通的时候,都必需得先完整了解这种语言的基本规则;也就是说,必须要了解该语言的组成方式,包括定义、功能与使用方法等才可以用完善的方式深入对谈。
《设计的语言》这本书不仅是针对平面设计有兴趣的人所撰写的一本手册,而是让所有和设计相关的人以及专业,包含学生、设计师、美编、编辑…等任何会接触到设计的人都可以借由透过阅读本书,深入了解平面设计语汇的基本元素与法则,知道这些要素包括哪些、为何重要、以及如何有效使用的方法。
目前市面上类似的设计书大多将焦点和内容侷限在学生族群身上,往往只是为了阐述一个基础概念。但是「设计的语言」突破思维,立分为26个章节,理同英文的26个字母,从视觉传达元素中最简单纯粹的「点」、最具说服力的「线」、借由艺术来获得生命的「型体」、永恆动能又不断改变的「光线」、最具冲击以及沟通能力的「颜色」、「平衡」、「对比」、「比例」…等,包含了历史设计里程碑(例如,彼得贝伦斯与AEG公司的品牌,赫伯特拜伦与包浩斯杂志等)来详解其中元素,以及探讨其中重要设计原则。
「设计的语言」和市面上的设计书完全不同,它跨越了学生经验的界限,纳入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设计师作品,让读者能够看到这些成功的设计师怎么将这些基本法则运用在作品上。由于同时检验了学生与专业人士的作品,这本完整的设计手册终将会成为一本更具意义、更让人印象深刻且更具启发性的参考工具,是你绝对不能错过的一本跨世纪好书。
感谢以下的设计师、设计事务所和设计学校提供制作此书素材:
AdamsMorioka Inc.
American University of Sharjah
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Atelier Pastille rose
Blok Design
C+G Partners LLC
Carbone Smolan Agency
Collins
Rodrigo Corral Design
Louise Fili Ltd.
Form
John Gall
Hilmo
Jog Limited
Landor Associates
Miriello Grafico
Monnet Design
Mother Design
The Office of Paul Sahre
Pentagram
Laurent Pinable
Poulin + Morris Inc.
Sagmeister Inc.
School of Visual Arts
Sense Team
SpotCo.
Studio Sonda
Sussman/Prejza & Company
Triboro Design Solution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Volume Inc.
Wolff Olins
Catherine Zask
作者简介
理查波林
理查波林是Poulin + Morris Inc.的共同创办人、设计总监与负责人。Poulin + Morris Inc.以纽约市为据点,是一间享誉国际的跨领域设计顾问公司。
波林的作品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刊物和书籍中,不只受美国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收藏,更曾获得许多机构颁奖肯定,如美国建筑师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美国平面设计协会、《应用艺术》杂志(Applied Arts)、《传达艺术》杂志(Communication Arts)、《创意评论》杂志(Creative Review)、《Graphis》杂志、《ID》、《Print》、环境视觉设计学会、出版物设计学会、字体艺术指导俱乐部、以及洛杉矶、纽约和旧金山的艺术总监俱乐部等。
他深受环境视觉设计学会(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Graphic Design,简称SEGD)的肯定,获颁相当于该机构最高荣誉终生成就奖的荣誉会员;在过去也曾经担任美国平面设计协会纽约分会的主席与董事。此外,他在艺术史方面的研究,亦获得葛兰姆艺术研究基金会的补助。
自西元1992年起,波林就在纽约市视觉艺术学院任教,之前亦为柯柏联盟学院的兼任教授。波林也曾经在卡内基美隆大学、马里兰艺术学院、麻萨诸塞艺术学院、北卡罗莱纳州州立大学、西蒙斯学院、雪城大学、艺术大学与辛辛那堤大学等任教。
目前波林与他二十一年的人生伴侣居住在纽约市和纽约州柯林顿科纳斯。
刚拿到《设计的语言》这本书时,我其实是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我是一个程序员,平时的工作重心都在代码逻辑和功能实现上,对所谓的“设计”总觉得有些遥不可及,甚至有些不屑。觉得那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而我更关注“雪中送炭”。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仅仅是前几页,我的想法就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作者并没有上来就讲花里胡哨的设计技巧,而是从一个非常根本的角度切入——“信息传递”。他用一种非常直观的比喻,将设计比作一种“视觉语言”,就像我们说话有词汇、有语法一样,设计也有其内在的表达规则。这让我瞬间茅塞顿开,原来那些让我觉得“好看”的设计,背后都有着一套严谨的逻辑在支撑,并不是随意的堆砌。书中对“形式追随功能”的解读,更是让我这个程序员醍醐灌顶。我开始反思,我在写代码时,是否也应该更加注重代码的可读性、结构性,这不也是一种“设计”吗?这本书让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设计并非是艺术家的专利,它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是我们工作中最核心的部分。
评分老实说,我并不是一个设计领域的专业人士,我是一名市场营销从业者。我一直觉得,市场营销的核心在于“传播”,而“设计”只是传播的辅助工具,是负责“包装”的。所以,当我的同事推荐《设计的语言》给我时,我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期待。然而,这本书却彻底刷新了我对设计与营销之间关系的认知。作者用非常清晰且有力的论证,证明了设计本身就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引导力”。他解释了为什么一个精心设计的广告能吸引更多目光,为什么一个用户友好的产品界面能提升用户留存率。书中关于“视觉叙事”的章节,更是让我看到了设计的另一种可能性——它不仅仅是静态的图形,更可以是一个动态的故事,一个能够触动人心、激发行动的强大引擎。我开始意识到,设计不是营销的“装饰品”,而是营销战略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组成部分。这本书让我对如何与设计师协作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未来的营销活动有了新的灵感和方向。
评分《设计的语言》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思维的“洗礼”。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相对感性的人,在做决策或者判断的时候,更多依赖的是直觉和个人喜好。但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一直以来的一些“直觉”,其实都暗含着一些普遍的设计原则。作者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设计案例的剖析,揭示了人类在视觉感知上的共性,以及这些共性如何被巧妙地运用到设计中,从而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情感连接”的部分,书中解释了为什么有些设计能让我们感到温暖、信任,而有些则让我们感到疏离、不安。这不再是模糊的“感觉”,而是有具体的设计手法和理论支撑的。我开始尝试用书中的视角去审视我周围的一切,从咖啡馆的菜单到手机的APP界面,我能更清晰地看到设计背后的意图和它所想要传达的信息。这本书让我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待设计,也让我意识到,优秀的设计不仅仅是美观,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与用户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情感共鸣。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对“设计”这个概念模糊不清,总觉得它只是漂亮的图标、酷炫的排版,或者是某种玄之又玄的天赋。但《设计的语言》却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设计拆解、重塑,让我看到了它背后那些深刻的逻辑和规律。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一步步引导我深入设计的肌理,从最基础的视觉元素,到复杂的叙事结构,再到最终的情感连接,每一个环节都解释得鞭辟入里。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沟通”的论述,它颠覆了我对设计的认知,让我明白设计并非自我表达,而是与用户进行一场富有同理心的对话。当看到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时,我常常会恍然大悟,原来那些让我们心动的、让我们产生共鸣的作品,并非偶然,而是遵循着一套清晰可循的“语言”体系。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它避免了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将知识点巧妙地融入引人入胜的叙述中。我读完第一部分,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尝试将书中的理论应用到我自己的小项目里,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是前所未有的。
评分作为一个对美学有着天生追求,但又苦于没有系统学习过设计理论的人,《设计的语言》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的“及时雨”。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对某些色彩搭配、布局结构有着天然的敏感,但却无法用清晰的语言来表达,更不用说将其系统化地应用于实践。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它没有直接灌输我“该怎么做”,而是引导我“为什么这么做”。从最基础的点、线、面,到更复杂的对比、重复、平衡,书中都给出了详尽的解释和生动的案例。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意图”的阐述,它让我明白,每一个设计元素的选择,都应该服务于最终的沟通目的。这让我意识到,我之前的一些“感觉”,其实就是潜意识里对这些设计原则的应用。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对美的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一套可以遵循的“思维框架”,让我能够更有意识、更有目的地去创造和表达。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双“设计之眼”,能够看到隐藏在事物背后的规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