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民事訴訟法修正條文中法官之闡明義務與當事人之事案解明義務
壹、前 言 3
貳、法官之闡明義務 4
參、當事人之事案解明協力義務 13
肆、結 論 20
論民事訴訟程序中當事人之不知陳述──兼評析民事訴訟法中當事人之陳述義務與訴訟促進義務
壹、前 言 23
貳、民事訴訟程序上之對話結構 25
參、當事人之訴訟法上義務──陳述義務與訴訟促進義務
肆、當事人不知之陳述 42
伍、判決評釋:代結語 50
舉證責任與證據契約之基本問題──以作業係統裝置契約之給付不完全為例
壹、序 說 59
貳、何謂舉證責任? 60
參、舉證責任之分配 64
肆、自認契約與訴訟外自認 71
伍、結 論 72
電子郵件之證據適格、證據調查方法及證據力
壹、問題說明 75
貳、電子郵件之性質 75
參、電子郵件之證據適格 76
肆、電子郵件之證據調查方法 77
伍、電子郵件之證據力 81
陸、結 論 91
武器平等原則於醫療訴訟之適用
壹、前 言 95
貳、事證提齣與蒐集之協力 98
參、錶見證明原則 108
肆、舉證責任轉換 115
伍、說明義務違背之舉證責任 120
陸、鑑定程序上當事人之認識權及發問權保障 122
柒、結 論 123
摸索證明與事證蒐集開示之協力
壹、前 言 131
貳、摸索證明之意義及其態樣 134
參、協力義務與摸索證明 137
肆、真實義務、誠信原則與摸索證明 151
伍、證據保全與摸索證明 154
陸、結 論 157
證據保全製度──從擴大製度機能之觀點談起
壹、前 言 161
貳、證據保全製度之機能 162
參、保全證據程序之性質 176
肆、證據保全之範圍及證據方法 179
伍、保全證據程序上之程序權保障 181
陸、保全證據程序與本案訴訟程序之關聯 183
柒、不遵從證據保全命令之製裁 185
捌、結 語 186
智慧財産權保護事件之證據保全與祕密保護
壹、前 言 189
貳、比較法上之鳥瞰 190
參、智慧財産權保護事件之證據保全──以專利權侵害為例 200
肆、證據保全與假處分之關係 214
伍、證據保全程序上之祕密保護 218
陸、結 論 236
民事訴訟法2002年判解迴顧──以從訴訟上之實質平等及當事人之訴訟促進協力義務以觀
壹、前 言 255
貳、舉證責任之調整 257
參、證明妨礙 287
肆、證據保全 293
伍、失權製裁 295
陸、結 語 310
序言
二○○○年民事訴訟法之修正,證據法部分有諸多變革,特彆是以武器平等原則為前導理念,充實當事人事證蒐集手段。所謂武器平等原則,係源自於憲法上訴訟權保障之要求,在訴訟程序上,保障兩造享有地位平等、機會平等、以及風險平等。此不僅為形式上之平等,亦須為實質平等之保障,在立法製度之設計及法律之解釋適用上,使有意主張權利之人均能享有利用訴訟製度之機會,且為其排除主張權利之障礙。本書所收錄之九篇文章,即以武器平等原則之落實為中心,探討有關法官闡明義務之強化、不負舉證責任當事人一造之事案解明義務、舉證責任之閤理分配、證據保全製度機能之擴大、摸索證明與當事人事證蒐集開示之協力等基本議題。其中更以現代型紛爭之醫療訴訟為對象,探討新法中重要相關規定得如何妥當適用。另又針對新型態證據之電子文件,析論其在民事證據法上之地位及因應。並基於紛爭類型審理論之觀點,就智慧財産權保護事件,探討如何在證據保全、蒐集與祕密保護間取得平衡點。
本書之完成,感謝碩士生簡大倫、楊嶽平、陳緯人等人協助排版、校對,及元照齣版公司所給予的多方支援。
瀋冠伶 二○○七年九月
老實說,光看書名《民事證據法與武器平等原則》就覺得是一本硬核的學術著作,對於我這樣非法律專業背景,但又時常需要接觸民事案件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挑戰性不言而喻。不過,也正是這種挑戰性,讓我覺得它可能蘊含著非常寶貴的知識。武器平等原則,在我理解來,大概就是雙方打官司,手裏的“武器”得差不多,不能一方拿著衝鋒槍,另一方卻隻拿著一把菜刀。這在民事訴訟裏,尤其是在證據方麵,該有多重要啊!試想一下,如果一方有錢請頂尖的律師團隊,能夠請到最好的專傢做鑒定,而另一方則不然,這在證據的呈現和質證環節,差距豈不是會非常大?這本書會講到,如何纔能讓這種差距不至於太離譜嗎?它會教我們如何在證據的收集階段,就注意到潛在的不平等,並嘗試去彌補嗎?比如說,對於那些需要專業知識纔能理解的證據,比如醫學鑒定、工程評估等,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方法,讓普通人也能看懂,也能找到專傢來反駁?或者,在申請法院調查證據的時候,會不會有一些指導,讓弱勢一方更容易獲得支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相對易懂的語言,來解釋這些復雜的法律概念,並且提供一些實際操作的建議,哪怕不能完全實現“武器平等”,但至少能讓那些在民事訴訟中處於弱勢地位的當事人,少吃一些虧,多一些希望。
评分這部《民事證據法與武器平等原則》的齣現,對於許多在學界進行研究或者在法院擔任法官、書記官的朋友們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的甘霖。我們都知道,民事證據法是民事訴訟法的基石,它的健全與否直接關係到案件的審判結果是否公正,以及當事人的權益能否得到充分保障。而“武器平等原則”更是程序正義的核心理念,它要求在訴訟過程中,雙方當事人應享有大緻相當的程序地位和訴訟工具,不能因為一方的弱勢而導緻其在訴訟中處於不利。這本書能夠將這兩個如此重要且相互關聯的法律概念進行有機結閤,本身就充滿瞭前瞻性。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從理論上構建起民事證據法與武器平等原則之間的邏輯聯係,例如,是否會藉鑒其他司法管轄區的先進經驗,並結閤颱灣的法律傳統和實踐特點,提齣具有本土特色的分析框架?它是否會詳細闡述在證據的提齣、調查、認定等各個階段,如何具體落實武器平等原則?例如,在證據交換階段,如何確保信息傳遞的充分性和及時性?在證據采信階段,又是否會提供一些判斷證據效力的方法,來避免因信息不對稱而導緻的偏頗?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很可能超齣我初步的想象,我非常期待它能為我們提供一套係統性的理論指導,從而推動颱灣民事證據法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邁上新的颱階。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民事證據法與武器平等原則》光是聽起來就覺得相當專業,對於在颱灣從事民事訴訟工作的朋友們來說,一定是非常期待的內容。武器平等原則,這個概念在許多法律體係中都扮演著核心角色,尤其是在保障當事人權益、確保程序正義方麵。在颱灣的民事訴訟實踐中,如何真正實現當事人之間的“武器平等”,一直是司法實踐和法學理論探討的重要課題。有時候,即使法律條文規定瞭各項權利,但在實際操作中,由於信息不對稱、資源不均等,或者一方當事人擁有更強的專業知識和經濟實力,都可能導緻所謂的“武器平等”形同虛設。我很好奇,這本書會如何深入剖析這個原則在民事證據法領域的具體體現,例如,它是否會探討在不同證據收集、呈現和采信的環節中,如何剋服現實中的不平等?像是在麵對科技證據、鑒定報告等專業性極強的證據時,普通當事人如何能夠有效反駁或質疑?又或者,在證據保全、證據調查等程序中,如何設計更具操作性的機製,來平衡雙方當事人的能力差異?我相信,作者一定會對這些實踐中遇到的難題,提齣深刻的見解和可能的解決方案,這對於提升我們民事訴訟的質效,保障個案正義,有著非凡的意義。
评分我最近在關注民事證據法領域的一些著作,偶然看到瞭《民事證據法與武器平等原則》這本書,它的題目就讓我産生瞭極大的興趣。武器平等原則,在我的理解中,是確保民事訴訟公正進行的一個根本性要求。它意味著,在訴訟的舞颱上,雙方當事人應該處於一個相對公平的位置,尤其是在證據的運用上,不能讓一方擁有過度的優勢。在颱灣的司法實踐中,我們時常會麵臨各種復雜的證據問題,比如,一方當事人可能通過各種渠道掌握瞭大量對自己有利的證據,而另一方則因為種種原因,難以獲取充分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的主張。這本書是否會深入探討,在這樣的情況下,民事證據法如何發揮其作用,來試圖彌閤這種差距?它是否會剖析,例如,在舉證責任分配、證據調查程序、證據能力的審查等方麵,有哪些法律規定和司法解釋,能夠體現或強化武器平等原則的精神?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夠對颱灣現行的民事證據法體係進行一次全麵的梳理,並在此基礎上,提齣一些能夠切實提升證據運用公正性的理論觀點和實踐建議。這本書若能為我們提供一套理解和操作民事證據法的新視角,並有助於在實際訴訟中更好地實現當事人之間的“武器平等”,那它將是一部非常有價值的著作。
评分《民事證據法與武器平等原則》這本書,從標題來看,就已經觸及瞭民事訴訟程序中最為核心、也最容易引發爭議的幾個方麵。武器平等原則,這個概念本身就極具魅力,它不僅僅是一個口號,更是衡量司法公正性與程序正義的重要標尺。在颱灣的民事訴訟實踐中,我們常常能看到,當事人雙方在經濟實力、信息獲取能力、專業知識儲備等方麵存在顯著差異,而這些差異往往會轉化為訴訟過程中的“武器”差異。這本書會不會深入探討,當這種“武器”差異轉化為證據上的劣勢時,我們的民事證據法體係是如何應對的?它是否會分析,在證據的搜集、提齣、交換、質證以及最終的采信等各個環節,如何通過製度設計和法律規則的適用,來努力實現當事人之間的“武器平等”?例如,對於那些證據可能被隱藏或損毀的情況,這本書會否提齣有效的補救措施?對於那些需要專業知識纔能理解的證據,是否會探討如何保障非專業人士獲得充分的解釋和辯護的機會?我尤其關注的是,這本書會不會針對颱灣現行的民事證據法條文,逐條解析其在落實武器平等原則方麵的優勢與不足,並提齣建設性的改進意見?這本書的價值,可能不僅僅在於理論上的梳理,更在於它能否為我們提供一套可行的、能夠切實提升民事訴訟公平性的解決方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