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潮晒台湾

蔡澜潮晒台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蔡澜先生亲身介绍台湾美食、文化及风土民情。幽默风趣,不得不看。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炒米粉了,古时台湾人娶媳妇,先叫她炒一碟米粉,做得有心机又好吃,已看出她人品不错。当代主妇不精厨艺,能与家婆和平共处已翘一指,惟有去餐厅吃。和台湾人谈炒米粉,他们一定会说自己的妈妈或老婆炒得最好,切莫与他们争论,你又没吃过,辩些甚么?微笑待之,最好。

  所谓的切仔面,和「切」无关,这个切字是台语,广东话的渌一渌的意思。通常是用一个竹箩,面放了面,又用另一个竹箩压住面,放进滚汤中煲了一下,即食。分干的和汤的,我最喜欢前者。干的切仔面中还混了韭菜和豆芽,放进碗中,淋酱油膏和卤香的肉碎,肉碎面很多猪油,和面拌了一拌,即能上桌。当然,少不了一茶匙的味精,台湾小贩,用味精绝不手软。

作者简介

蔡澜

  祖籍广东潮州,出生于新加坡,从小住在戏院楼上,自小受电影熏陶。父蔡文玄先生,战争年代移居南洋,以诗人着称;母洪芳聘女士,小学校长。蔡澜14岁在《南洋商报》发表第一篇文章,16岁离开新加坡,到日本留学专攻电影,并在日本为邵氏电影工作。之后在纽约、汉城、印度、尼泊尔各地流浪。1963年,22岁的蔡澜定居香港,任邵氏电影公司制作经理,十多年后任嘉禾电影公司副总裁,曾监制一系列成龙的电影。80年代起至今出版逾六十本着作,种类包括游记、人物、食经、笑话、人生哲学等。92年在亚洲电视与倪匡和黄霑主持清谈节目,轰动一时。97年在无线电视主持旅游节目,非常受欢迎。94年开始染指饮食业,包括生产自创的食品及饮评,以及经营食肆。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台北.基隆
三大---10
幽默---12
二十三小时---14
福州菜---16
上海老天禄---18
长荣---20
古月---22
麻油腰只---24
意面王---26
米粉---28
正体字---30
修改---32
没用---34
不贵---38
吃甚么---40
满意---42
补白---44
高兴---48
古早味---51
不虚此行---54
阿里不达太监羊---58
土鸡城---60
原住民餐---62
「金都餐厅」序---66
三分俗气---69
切仔面---70
鼎泰丰---73
基隆夜市---79

台南.高雄
至爱台南菜---84
品宴---87
阿勇师---90
在台湾过中秋---92
杨哥杨嫂肉粽---94
浒苔---96
赤崁---98
澎湖之旅---104

台东.台中
台东---114
又见台东---118
陈协和碾米厂---120
小美雪糕---122
台中---124
糖姬---126
台中之旅的广告---128

吃在台湾
台湾炒米粉---136
味精精---138
乌鱼子---140
薄饼吃法---142
内脏文化---144
内脏的饮食文化---146
虱目鱼---150
南投县---156
金瓜食谱---162
八仙果---167
酱油膏---169
钻石晚餐---171
办桌菜---173
古庙前的婚宴---178
行销高峰会---183

趣在台湾
街头剧---190
店名---192
狗的强姦案---194
台湾版《台週刊》---196
信心十足---199
可怜---201
败金女---203
请安---205
台湾牌万岁---207
古龙和吃---209
拜访蔡志忠---211
拜访胡志强---213
拜访黄元石---215

图书序言

三大
到台北去介绍吃的,一般上大家都知道大餐厅没甚么比得上香港,还是一些街边小食有味道。

所以吃来吃去,都是龙山寺和士林夜市的大牌档。我上次和国泰公司的一群朋友去,就到士林,发现水准已经低落。龙山寺也是一样,结果大失所望,扫兴地回来。

这回教精了,只选些百年老店,虽说不如从前好,但烂船总有三斤铁,坏不到哪去。

先到最古老的「青叶」 ,地道食物还是那么精彩,与我在三十年前吃的差不多。典型的饭前小食腌蚋仔,一连大嚼两碟。

在天母的一家鹅肉老店,一天卖两百只,卖完收档。除鹅肉,其他的小菜像绿竹也做得好,老板对食物的要求,水准很高。

台北的好处在于大街小巷中,一定有吃早餐的档口,要了一碗切仔面,也和老店的味道没甚么两样,也拍了下来。

上阳明山上吃野菜,全是些香港见不到的。现採现炒,美味得很,尤其是那家小店做的酒煮土鸡,酒精虽已蒸发,但食物醉人。

在北投开了一家叫「阮厝」的,富田园风味,可以在店内浸完温泉后喝杯店主泡的山茶,再吃饭。「阮厝」这两个字在台语唸起来是「我家」。老板说,既然到了我家,我做甚么你们就吃甚么,菜是当天买到最新鲜的材料做的,不能点。当然是听他的。

又去新竹吃米粉和贡丸,小贩把一粒猪肉丸在桌上一摔,果然弹得起来,而且还弹起很高,不同地方又吃了一顿地道的客家菜。

回到台北,去老店「京兆尹」吃甜品。

拍节目之前,已找遍台北,要吃最古老的台菜,叫「瓣桌」,如果吃不完那么多道菜可以叫「半桌」。但一直找不到,以为已经绝了种,在最后一天给我发现了一家,得到三大:大喜、大擦一顿、大功告成。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