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調

反調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2011颱北國際書展大奬得主李煒新作!
  一本,無意時尚、無暇傳統、無視市場、無關老套的、西方文化散文集

  從二十世紀到中世紀,倒流的時光,反轉的音調
  將西方文化裏最經典,卻又鮮為人知的東西,介紹給讀者
  在這個已不再關注純藝術、純文學、純哲學的時代,一個學者如果想要取悅大眾,唯一能做的不外乎是評論那些傢喻戶曉的人物,闡釋那些眾所周知的作品,重述那些老掉牙的話題。

  結果,絕大多數討論藝術、文學、哲學的相關書籍都沒什麼新意,總是重復著那幾個人、那幾樁事,好像除此之外,沒什麼彆的好說。

  許多被大眾忽略的藝術傢、作傢與哲學傢其實都是一流的,他們的纔華與成就絕不亞於那些老是被吹捧上天的人物。這也是李煒寫這些文章的主要目的:不是──至少不完全是──因為他喜歡與流行唱反調,而是因為他覺得有必要,把這些值得認識、甚至深究的人物、軼事,介紹給更多的讀者。

作者簡介

李煒

  齣生於颱北,靠優異的數學成績進入芝加哥大學,後轉讀文學係,開始苦修英、法、德、義、拉丁以及古希臘語。近年長住大陸,並於上海《書城》雜誌發錶多篇文章。齣版有《4444》等書。

譯者簡介

陳青

  四川外語學院畢業,主修英語語言文學翻譯。二○○五年畢業後常住上海,一直從事專職翻譯工作,迄今已譯有數百萬字。

於是

  居於上海,寫字為生,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係,著有小說散文四五本,譯作十數本,包括《美與暴烈:三島由紀夫的生與死》、《杜馬島》、《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等。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13、在哲學的邊緣
12、雙情記
11、愚人動物園
10、死鬍同裏的冷幽默傢
9、月亮上最高的人
8、魔鬼與天使
7、緻命的完美
6、哀鬱的文字玩傢
5、灰色手記
4、失敗的脫身術
3、職業惡人
2、黑暗之旅
1、後記
0、進一步的參考讀物

圖書序言

在哲學的邊緣
一間老人院的小病房。屋子裏擺著的,都是齣自同一名作傢之手的書作。
住在這兒的人早就不再閱讀瞭。大多數時間他都躺在床上,翻來覆去,莫名地焦躁不安。他已經到瞭老年癡呆癥晚期。
在他情緒特彆差的時候,唯一能寬慰他的就是把那些書放在他手裏,指指封麵上的作者姓名。這時他往往會瞇起眼睛,一臉疑惑卻又天真的錶情,有時還會觸摸名字的每個字母,似乎不明白那些符號代錶著什麼。
盡管如此,這總能讓他安靜良久。閱讀一定曾是他最愛的消遣,所以他纔會不停地撫弄這些書本,即便他已不記得自己這樣做的原因,甚至不記得自己就是它們的創作者。
這是好些年前發生在巴黎的事瞭。

時光再倒轉六十年,慕尼黑,同一個人。
他信步走在城市中,像塊新海綿一樣,拚命吸納周遭的一切新鮮事物。
在感受視覺和聽覺衝擊的同時,他仍試著保持敏銳的批判力。這麼做並非是要評判德國。不,他所有的責難都指嚮自己的祖國羅馬尼亞,那裏的「落後」和「渺小」一直使他苦惱。現在,望著一嚮現代、激進的德國,他更感到自己國傢的微鄙。
於是,他開始在一篇篇雜誌文章中贊揚德國的新任總理。「在當今的政治傢裏,沒有誰能比希特勒讓我更認同、更崇敬」,其中一篇文章這樣開頭,而結尾更令人咂舌:

希特勒對政治鬥爭投入瞭火熱的激情,並為一整套被民主與民族主義貶抑得毫無意義的價值觀注入新生。我們都需要這樣一種神奇的魅力,因為有太多惹人生厭的真理從未迸發齣火花。

這番結論就算沒讓布加勒斯特的編輯部破口大罵,也讓他們感到極為不解。在嚮這名年輕作傢邀稿時,他們指明要的是針對德國國內剛發生的大規模殺戮的報導。這一係列在「長刀之夜」(Nacht der langen Messer)做齣的凶殺案是為瞭爭奪納粹黨的控製權,而下令的正是那位「嚮政治鬥爭投入瞭火熱激情」的先生。
但這位來自羅馬尼亞的年輕作傢非但沒寫預定的新聞報導,反而發齣瞭一封公開的「情書」。顯然他覺得幾十宗謀殺案不算什麼。喋血不但沒有破壞希特勒在他眼裏的神奇魅力,還可能將它抬得更高。哪個雄心勃勃的年輕人不佩服一個敢說敢做的「男子漢」?

聽起來這像個單純的道德故事:一名固執己見的納粹同情者最終得到瞭報應,盡管正義之輪在轉瞭六十多年之後纔發揮作用。
如果要從這個角度來解讀蕭沆(E. M. Cioran)一生中的這兩個場景,那就大錯特錯瞭。這樣的理解淡化瞭他在此期間的所有成就,讓這一切變成「罪行」與「懲罰」二者之間的小插麯。
這種理解還會引申齣蕭沆本人絕不會認同的一個觀點:世間存在著某種對善惡賞罰分明的法則和秩序。
在蕭沆看來,「不公正統治著全宇宙……在這個屠宰場裏,袖手旁觀和拔刀相助都同樣毫無意義。」

說句公道話,蕭沆究竟做瞭什麼,要受到譴責,遭到報應?除瞭他二十二至二十三歲期間在德國匆忙完成的一係列文章,還有那本在他年僅二十五歲就齣版的《羅馬尼亞變形記》。盡管這本書已經是他齣版的第三部大作,而且在他漫長的寫作生涯中還不斷會有新書麵世,這本卻留下瞭不可抹滅的印象。在蕭沆所有的著作當中,唯獨這一本得到瞭全麵且係統的研討,也隻有這一本發齣強烈呼籲,要讓一位無情的獨裁者來徹底轉變羅馬尼亞,消滅一切阻擋變革的人事物,無論是猶太人還是民主本身。
換句話說,這不是一本能讓任何作者事後感到驕傲的書。所以蕭沆在近七十歲時纔會說:「一名作者要是在初齣茅廬時做過些蠢事,就會像一個有著不堪過往的女人,永遠都得不到寬恕和遺忘。」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