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调

反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11台北国际书展大奖得主李炜新作!
  一本,无意时尚、无暇传统、无视市场、无关老套的、西方文化散文集

  从二十世纪到中世纪,倒流的时光,反转的音调
  将西方文化里最经典,却又鲜为人知的东西,介绍给读者
  在这个已不再关注纯艺术、纯文学、纯哲学的时代,一个学者如果想要取悦大众,唯一能做的不外乎是评论那些家喻户晓的人物,阐释那些众所周知的作品,重述那些老掉牙的话题。

  结果,绝大多数讨论艺术、文学、哲学的相关书籍都没什么新意,总是重复着那几个人、那几桩事,好像除此之外,没什么别的好说。

  许多被大众忽略的艺术家、作家与哲学家其实都是一流的,他们的才华与成就绝不亚于那些老是被吹捧上天的人物。这也是李炜写这些文章的主要目的:不是──至少不完全是──因为他喜欢与流行唱反调,而是因为他觉得有必要,把这些值得认识、甚至深究的人物、轶事,介绍给更多的读者。

作者简介

李炜

  出生于台北,靠优异的数学成绩进入芝加哥大学,后转读文学系,开始苦修英、法、德、义、拉丁以及古希腊语。近年长住大陆,并于上海《书城》杂志发表多篇文章。出版有《4444》等书。

译者简介

陈青

  四川外语学院毕业,主修英语语言文学翻译。二○○五年毕业后常住上海,一直从事专职翻译工作,迄今已译有数百万字。

于是

  居于上海,写字为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着有小说散文四五本,译作十数本,包括《美与暴烈:三岛由纪夫的生与死》、《杜马岛》、《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等。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13、在哲学的边缘
12、双情记
11、愚人动物园
10、死胡同里的冷幽默家
9、月亮上最高的人
8、魔鬼与天使
7、致命的完美
6、哀郁的文字玩家
5、灰色手记
4、失败的脱身术
3、职业恶人
2、黑暗之旅
1、后记
0、进一步的参考读物

图书序言

在哲学的边缘
一间老人院的小病房。屋子里摆着的,都是出自同一名作家之手的书作。
住在这儿的人早就不再阅读了。大多数时间他都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莫名地焦躁不安。他已经到了老年痴呆症晚期。
在他情绪特别差的时候,唯一能宽慰他的就是把那些书放在他手里,指指封面上的作者姓名。这时他往往会瞇起眼睛,一脸疑惑却又天真的表情,有时还会触摸名字的每个字母,似乎不明白那些符号代表着什么。
尽管如此,这总能让他安静良久。阅读一定曾是他最爱的消遣,所以他才会不停地抚弄这些书本,即便他已不记得自己这样做的原因,甚至不记得自己就是它们的创作者。
这是好些年前发生在巴黎的事了。

时光再倒转六十年,慕尼黑,同一个人。
他信步走在城市中,像块新海绵一样,拚命吸纳周遭的一切新鲜事物。
在感受视觉和听觉冲击的同时,他仍试着保持敏锐的批判力。这么做并非是要评判德国。不,他所有的责难都指向自己的祖国罗马尼亚,那里的「落后」和「渺小」一直使他苦恼。现在,望着一向现代、激进的德国,他更感到自己国家的微鄙。
于是,他开始在一篇篇杂志文章中赞扬德国的新任总理。「在当今的政治家里,没有谁能比希特勒让我更认同、更崇敬」,其中一篇文章这样开头,而结尾更令人咂舌:

希特勒对政治斗争投入了火热的激情,并为一整套被民主与民族主义贬抑得毫无意义的价值观注入新生。我们都需要这样一种神奇的魅力,因为有太多惹人生厌的真理从未迸发出火花。

这番结论就算没让布加勒斯特的编辑部破口大骂,也让他们感到极为不解。在向这名年轻作家邀稿时,他们指明要的是针对德国国内刚发生的大规模杀戮的报导。这一系列在「长刀之夜」(Nacht der langen Messer)做出的凶杀案是为了争夺纳粹党的控制权,而下令的正是那位「向政治斗争投入了火热激情」的先生。
但这位来自罗马尼亚的年轻作家非但没写预定的新闻报导,反而发出了一封公开的「情书」。显然他觉得几十宗谋杀案不算什么。喋血不但没有破坏希特勒在他眼里的神奇魅力,还可能将它抬得更高。哪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不佩服一个敢说敢做的「男子汉」?

听起来这像个单纯的道德故事:一名固执己见的纳粹同情者最终得到了报应,尽管正义之轮在转了六十多年之后才发挥作用。
如果要从这个角度来解读萧沆(E. M. Cioran)一生中的这两个场景,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样的理解淡化了他在此期间的所有成就,让这一切变成「罪行」与「惩罚」二者之间的小插曲。
这种理解还会引申出萧沆本人绝不会认同的一个观点:世间存在着某种对善恶赏罚分明的法则和秩序。
在萧沆看来,「不公正统治着全宇宙……在这个屠宰场里,袖手旁观和拔刀相助都同样毫无意义。」

说句公道话,萧沆究竟做了什么,要受到谴责,遭到报应?除了他二十二至二十三岁期间在德国匆忙完成的一系列文章,还有那本在他年仅二十五岁就出版的《罗马尼亚变形记》。尽管这本书已经是他出版的第三部大作,而且在他漫长的写作生涯中还不断会有新书面世,这本却留下了不可抹灭的印象。在萧沆所有的着作当中,唯独这一本得到了全面且系统的研讨,也只有这一本发出强烈唿吁,要让一位无情的独裁者来彻底转变罗马尼亚,消灭一切阻挡变革的人事物,无论是犹太人还是民主本身。
换句话说,这不是一本能让任何作者事后感到骄傲的书。所以萧沆在近七十岁时才会说:「一名作者要是在初出茅庐时做过些蠢事,就会像一个有着不堪过往的女人,永远都得不到宽恕和遗忘。」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