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派对》(The Garden Party)是在凯瑟琳的弟弟于1915年去世后那段时间所写的。那时凯瑟琳写的几个故事背景都设定在纽西兰家乡,讲述世纪交替那个年代的故事。《花园派对》这个故事的场景是在榭里丹家的豪宅和花园,显然是以她自己的家为雏型,那是一栋座落在威灵顿提那克里路75号的大房子,她于1898年到1903年居住于此。故事中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举办的花园派对,也是作者在年少时期常会见到的社交场面。就在榭里丹家忙着张罗花园派对之际,年少的女儿萝拉得知住家旁边有一个工人往生了。这件事让她感到不安,她觉得应该取消派对,以示尊重。这个故事做了一个强烈的对照──派对上一派光鲜亮丽、尊贵奢华、生气勃勃,相对于工人家中的黑暗、贫穷和死亡。
《六便士铜板》(Sixpence)讲的则是班道家的事,班道家对他们调皮的儿子弟奇,一向比较温和包容,但时当一位访客说出自己如何对孩子严加管教之后,班道家对儿子的态度就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后来发生了一件小事情,让班道先生和儿子的关系,就此产生了变化。
上述这两个故事,是很典型的现代小说,描绘出一个小小的件事,会如何深刻地影响到故事人物的想法和行为。
Helbling文学读本(Helbling Readers)简介
共出版十余本,分两大套:
● Helbling Classics(经典英文文学改写)
● Helbling Fiction(当代原创英文小说)
《Helbling文学读本》为一套最优质的英文分级阅读读本,英语难易度由初级衔接到中级。
全系列皆随书附赠全文朗读MP3。
内文编排精美,採用彩色印刷,全文穿插精美插图,单元设计丰富。
除了精彩的小说之外,另编写有:
1.About the Author(作者简介):介绍作者,帮助认识创作背景。
2.About the Book(本书简介):介绍故事内容概要,帮助了解故事的背景与旨意。
3.Before Reading(阅前活动):设计各种问题和活动,帮助暖身,启发各种探讨与学习。
4.After Reading(阅后练习):设计各种深入的问题和题目练习,帮助复习内容,加深英语的学习印象。
5.Test(测验):有些读本在阅毕之后,设计有各种测验题目,包括文意测验和英语练习等。
6.Translation(中译):完整的英文故事翻译,帮助理解文意。
7.Answer Key(解答):针对「阅前活动」、「阅后练习」和「测验」,提供解答。
8.随文讨论:在故事行文中,另设计有针对内文情节的问题探讨,帮助做启发性的思考。
作者简介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Katherine Mansfield Beaumon
1888年10月14日出生于纽西兰的威灵顿,出身于一个中产阶级的殖民者家庭。她在学生时代便开始创作,还曾在两份学校期刊上发表过小说。1903年,她搬到伦敦,在皇后学院念书,到了1906年才又回到纽西兰。从伦敦回来之后,她不太能适应纽西兰单调的生活,最后她说服父亲每年给她一百镑的生活费,让她回到伦敦。
她在伦敦时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一直到了1909年,搬到德国,才开始积极写作。1911年,她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在德国公寓》(In a German Pension)。她也开始为《Rhythm》杂志写小说,并且和杂志社的编辑John Middleton Murry相恋,两人后来于1918年结婚。
1915年10月,她的弟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丧生,这件事情改变了她的生活和写作。弟弟过世后,她的很多小说转而以儿童和儿时回忆为主。D. H. 劳伦斯(D H Lawrence )和维吉尼亚.吴尔夫(Virginia Woolf)都和她有不错的交情,吴尔夫曾说,曼斯菲尔德的创作,「是唯一不会让我心生嫉妒的作品」。
凯瑟琳一生多病。1918年,她被诊断出罹患肺结核,1923年,死于肺结核,年仅35岁。凯瑟琳公认是20世纪一位伟大的短篇小说作家。
About the Author
About the Book
The Garden Party
Before Reading
The Garden Party
After Reading
Sixpence
Before Reading
Sixpence
After Reading
TRANSLATION
ANSWER KEY
我一直觉得,优秀的短篇小说就像一扇扇精致的窗户,透过它们,我们可以窥见人性的幽微,体味生活的百态。而曼斯菲尔德,这位被誉为“现代短篇小说之母”的作家,她的作品更是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精湛的笔触而闻名。当我看到这本《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的出现,心中涌起的不仅是欣喜,更是一种久违的对文学的渴望。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书页,去感受那些细腻的情感描写,那些在日常琐碎中闪耀的人性光辉。不知道这本书收录了曼斯菲尔德哪些经典篇章?是《花园派对》中那种表面奢华下的冷漠现实,还是《陶塑像》里微妙的情感纠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忠实地保留曼斯菲尔德独特的叙事风格,那种不着痕迹的幽默,那种欲说还休的张力。更重要的是,我期待这些故事能够引发我内心深处的共鸣,让我重新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与他人的情感联系。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像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评分我喜欢那些能够触及内心深处,引发思考的文学作品,而曼斯菲尔德无疑是这类作家的翘楚。她的短篇小说,总是能够以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剖析人性的复杂,揭示社会现实的无奈。我猜想,这本《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一定收录了她最精华的作品,那些能够让我们在阅读后久久不能平静,甚至重新审视自己过往经历的故事。我期待在这些小说中看到对女性命运的深刻描绘,对社会阶层差异的细腻刻画,以及对个体情感困境的精准捕捉。我相信,曼斯菲尔德的作品之所以能够跨越时空,至今仍能引起共鸣,正是因为它触及了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体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性,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也许,在某个平凡的故事里,我能找到解决自己内心困惑的钥匙,或者仅仅是在共情中获得一丝慰藉。
评分这本《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包含的MP3音频,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如今生活节奏快,很多人和我一样,碎片化时间占了很大一部分,阅读实体书有时会显得奢侈。而有了MP3,我就可以在通勤路上、在做家务时,甚至在睡前,都能“听”故事。我特别好奇,这次的MP3是由哪位优秀的朗读者来演绎?是一位声音富有磁性的男士,还是嗓音温婉的女士?不同的声音,往往能赋予文字不同的生命力。我期待朗读者能够准确地把握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语调、情感和节奏,将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细微之处,通过声音的力量传递给我。也许,某个微妙的停顿,一个轻微的叹息,都能让故事的感染力翻倍。而且,MP3的加入,也让这本书的受众群体大大扩展,无论是阅读能力稍弱的读者,还是视力不佳的长者,都能通过听觉来享受曼斯菲尔德的文学魅力。这是一种非常贴心的设计,也体现了出版方对读者体验的深度考量。
评分这本《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真是让我惊喜连连!我一直对经典文学改写题材很感兴趣,而这次的选择更是出乎意料地好。首先,这套书的“25K彩图经典文学改写”这个定位本身就足够吸引人,意味着它并非简单地将名著“嚼碎”后塞给读者,而是会以一种更具艺术性和现代感的方式去重新演绎。我特别期待看到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如何在新的视觉语境下焕发出别样的光彩。是采用国画的写意,还是现代插画的奔放?是色彩斑斓的童话风格,还是写实主义的细腻描摹?这些都让我充满了好奇。而且,“改写”二字也暗示着可能在叙事结构、人物解读甚至结局上都会有所创新,这对于已经熟悉原著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和品味经典。至于“25K”这个尺寸,虽然不直接影响内容,但往往预示着一种精致和便携,方便随时随地沉浸在故事的世界里。总而言之,单凭这个“彩图经典文学改写”的标签,我就已经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相信它会是一次既有知识性又不失趣味性的阅读体验。
评分这次的《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以“25K彩图经典文学改写+1MP3”的形式呈现,单从这个介绍来看,就充满了现代出版的匠心和对读者的诚意。我一直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应该只是被束之高阁的古籍,而是应该以更具时代感、更易于接受的方式融入我们的生活。而“彩图改写”的模式,在我看来,就是一种极好的尝试。它在保留原著精神内核的同时,通过视觉化的语言,让那些可能略显晦涩或年代久远的文字,变得更加生动、鲜活。这就像是在给经典穿上新衣,既保留了原有的韵味,又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让年轻一代读者更容易亲近。而“MP3”的配置,更是对当下快节奏生活的一种回应,它提供了更多元的阅读选择,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文学的享受无处不在。这套书的定位,显然是面向那些既追求阅读品质,又注重阅读体验的读者,我对此非常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