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大家读2012年年度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
十二岁的混血儿,艾美,暑假时到台湾的外婆家玩。一天凌晨,艾美发现后山有奇异的火光相互追逐。她好奇的出去观看,认识了同龄的少女刘影木,两人成了好朋友,艾美也因此经常出入刘家。
有一次艾美跟影木出门,遇上一群不良少年。这些少年似乎都有超能力,幸好,影木的哥哥允祁出手救了她们,也因此,艾美知道刘家人都会法术。更让人惊讶的是,艾美发现自己体内似乎也有着神奇的能量,只是她不会施展。于是,刘家人带领艾美修炼,教她使用自己的能量。
后来,艾美发现那群不良少年,其实是一群狗精,他们正准备进行一场害人的计画,而首脑正是黑鱼精赵禔。赵禔告诉艾美,他的原始身分,是古代宋朝的皇子,在一场王储争夺中,被李妃杀害,丢到水池里,于是灵魂附在黑鱼身上,修炼成现在的模样。他知道艾美拥有特殊的神力,希望借由这神力帮他完成统治天下的大业,可是艾美不答应,还积极展开对抗赵禔的行动...
得奖记录 推荐序
点燃孩子心中想像力的蜡烛
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洪兰
《西游记》是我儿子的启蒙书,从小到大,他每天都要拿起来读一下。想不到就在一九九七年,《哈利波特》出来后,《西游记》从此被放在一边。
我很不解,我觉得《西游记》比《哈利波特》好看多了,不但想像力丰富,文辞优美,还有很多中国的传统价值观。我问他为何喜新厌旧?他说:《西游记》里都是古人,《哈利波特》里的人物年龄、讲的话、用的词、生活的习性跟他差不多,他很认同;而有了认同,自然会产生同理心。这样的同理心使得发生在哈利波特身上的事情好像发生在他身上一样,所以他会跟着书中的人物一起紧张、欢乐、悲哀,因此他比较喜欢看《哈利波特》。
我当时想,好可惜,台湾怎么没有人写像这样的小说呢?我们的想像力一点也不比外国人差,我们还有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狐狸精、九头鸟、千里眼、顺风耳……光是妖怪就比西方的女巫多上几百倍,如果有人写,一定强过《哈利波特》。
我很高兴,现在终于看到一本国人所写的奇幻小说了。这位作者的想像力完全不输给《哈利波特》的罗琳。作者把主角订在十二岁,很聪明,这正是作梦的年龄,我儿子看《哈利波特》时,也刚好十二岁。这本书像《哈利波特》一样,老少咸宜,我今年六十五岁,拿起来看也是一直看到完才放下。作者利用中国传统的投胎转世、前世今生等观念,劝人行善,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观念巧妙融入故事中,寓教于乐。
我喜欢女主角艾美,因为她美丽、善良、彬彬有礼,却又古道热肠,敢见义勇为。到第二集时,更喜欢艾美的妈妈庄姝——她是一只善良的鸟精,为了报答救她一命的主人,甚至愿意牺牲已修炼到不死的人身,重入轮回,那段爱情写得荡气回肠,很令人感动。
我母亲以前常说「人善就美」,真是没错,善的人慈眉善目,看起来就舒服。庄姝又善又美,她看到有只红嘴相思鸟被关在笼子里,就想去救牠,差一点赔上自己的性命。当你看到这里时,就会恍然大悟,为什么艾美这么爱打抱不平了,原来这是她妈妈的遗传。作者在第一集中,埋下许多伏笔,到后面慢慢揭开面纱,设计得很好。
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历史,我想孩子会很喜欢,因为读历史最好的方式就是看历史小说。我们的课本限于篇幅,只有骨架,孩子实在不容易记得几千年来的皇帝和朝代,但透过小说就不一样了,元朝末年,群雄并起,中国大乱,有一大堆人名要背,考试时常张冠李戴,把陈有谅、张士诚弄错。当年我的同学在念这一段时,痛苦不已,但是我没有,因为野史看多了,他们不再是书本上的人名,而是活生生的好汉,所以读起历史一点不吃力。本书中穿插的历史虽然不多,但父母若有心,也可以讲出很多相关的历史故事来,如从「黑鱼精」就可以带出「狸猫换太子」。
民国五十年代,初中联考曾有个作文题目叫「假如教室像电影院」,现在想「假如课本像武侠小说」,我们的孩子会不会快乐些?我们鼓励孩子发挥他的想像力去作白日梦,我更鼓励作家帮孩子写激发他们想像力的故事书来。吴承恩一直是我心中的伟人——中国第一大文豪,他给了无数孩子快乐的童年。假如我们请学生举一个全中国小孩一听到名字都会笑的人物,非孙悟空莫属。
吴承恩走了几百年,一直没有吴承恩再出现,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希望有人能像吴承恩一样,继续点燃孩子心中想像力的那根蜡烛,让阅读永远是件快乐的事。
作者序
延续童年的欢乐幻想∕陈郁如
一定有人想问我,妳不是都在画画、开画展吗?怎么忽然想到写小说?
其实,对我来说,也不算忽然,我一向喜欢看书,记得小时候,每次月考完,我最想得到的奖赏就是去书店买新书。在没有电脑没有网路的年代,看书是我最大的乐趣。每次看到作者可以用文字,将主角的个性,故事的场景,紧凑的剧情淋漓尽致的描写出来,都觉得非常过瘾。对我来说,画画跟书写,虽然使用的素材不同,一个是颜料,一个是文字;呈现的面向也不同,一个涂抹在画布上,一个印刷在纸张上;但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用来表达作者心中的想法、意念、情绪以及感受的。
那,在这套书中,我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很单纯的,我想给孩子们一个有趣的故事。
随着成长的过程,孩子们会发现:要遵守的规定越来越多,面对的现实越来越残酷——原来人类不能飞翔,小猫不会跟你说话,小精灵并不存在,药房里也找不到长生不老的药草……可是在故事里,我们可以让想像力跟着作者的笔触翱翔,随着书中主角的经历,置身在迷人的故事情节当中。
这几年,我和孩子一起看了很多奇幻小说,我们都被书中丰富的想像力深深吸引,不管是《哈利波特》里的魔法学校,《黄金罗盘》里的守护精灵,还是《墨水心》里可以进出书本的特异功能,都让人神游其中,再三回味。放下书本后,孩子们甚至还会去壁橱找出所有的扫把,看看哪一枝可以带人飞上天,或吵着要买一只宠物,希望牠跟自己有心电感应,要不就大声念出书里的句子,希望把里面的黄金念出来……
这些有趣的故事,延续了我们童年的欢乐幻想。
阅读这些精采的故事,我们很自然的熟悉了巫师、精灵、吸血鬼、飞龙、独角兽等等神话角色。但同时,我不禁想到,我们自己的元素呢?在东方神话中,我们也有很多丰富的角色,他们各有神通,法力无穷。只不过,像孙悟空、猪八戒这样老少皆知的角色并不多,很多人甚至没听过穷奇、狻猊、赑屃、相柳等神兽精怪,更不用说熟悉牠们的长相与个性了。
所以,我想写一部属于我们自己的少年奇幻小说,用我们的人名、地名,而不是拗口的西方词组;用我们的古老元素;用我们熟悉的文化来撰写。
在这个故事中,我安排了一个混血小女生艾美,她暑假来台湾游玩,无意中认识一群动物精,经历了一场意想不到的冒险故事。从小,我就特别喜欢《白蛇传》凄美的情节,于是刻意安排故事主角不是人类,而是动物。这些动物借由道家「修炼」的过程,拥有人性,进而拥有人的形体——这个梗不仅有趣,也是西方奇幻素材中所没有的。
而这些动物在「修炼成精」的过程中,历经了不同的人类历史朝代,因为本性有善有恶,修炼的目标也各有不同,结下许多错综复杂的恩恩怨怨;成精后,加上幻化成人形的角色与背景,让我在书写时得以延伸更多细节,穿梭古代与现代,从现实世界写到奇幻世界,可以挥洒的空间无穷宽广。
同时,我找来《拾遗记》里的「影木果实」贯穿整个情节,也使用《山海经》、《神异经》等古代神话书册里的角色来丰富这个故事。在书写的过程中,我一边找资料,一边吸收这些「新的旧知识」,深深希望,经由这个故事,可以介绍给孩子们(甚至大人)更多东方古老的奇幻角色,让读者知道,除了龙啊,凤啊,麒麟啊,我们的古老传说与典籍里,还记载着许许多多玄妙的神兽精怪。
学校的教科书已经够僵硬了,坊间的励志丛书也随处可见,因此,虽然在故事中,我融入不少历史典故,像是北宋徽宗的时代背景、晋惠帝何不食肉糜的来由;也介绍了不少古代的文物,像是玉器、砚台、瓷器、多宝格、香包……等等,但我选择用幽默的笔调呈现,让读者得以自然感受我们古老文化的美妙之处。
尤其是故事中,混血的少女主角对中华文化一知半解,以她对语言的误解,还有她的眼光跟角度来看待阴阳五行,运气练功等东方传奇,自然会产生不少趣味的对话,所以这部小说即使篇幅很长,但充满了轻松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
这部小说分成三集呈现,阐述了一个完整的长篇故事,但每一本又有各自的结局。
第一集用第三人称的方式,讲述少女艾美来到台湾,认识了外婆的邻居,后来发现他们的真实身分,居然是动物精!艾美跟这家人相处愉快,却无意中卷入另一群动物精的阴谋策画,奋力抵抗之余,也意外发现了自己的身世之谜。
第二集的主角换了人,叙述手法也改成第一人称。在这一集里,我将故事背景带到中国古代,描述女主角(鸟精),与男主角(人类)几世相遇相知的故事。当中,也交代了其他动物精的来历,解释他们彼此间发展出来的亲情、友情与爱情,还有面对邪恶狼精时的携手合作与努力。读者看完这集之后,就会对艾美的身世有了详细的了解。
第三集的主角仍是艾美。承接前两集,这次她将来到一个神祕的地方,展开另一段瑰丽奇幻的视野,挽救心爱的亲人,完成她的使命。
很多人告诉我,不要写长篇故事,因为台湾小孩没有时间跟耐心阅读厚厚的书。可是我不相信,当三大本的《墨水心》,七大本的《哈利波特》可以在台湾热卖,我绝对相信,台湾的小孩有这样的深度、这样的能力,去阅读这样一部,属于我们自己的奇幻小说。希望读者可以从这套小说中找寻到乐趣,唤醒童年时期的欢乐幻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