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傢是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明朝人茅坤編選這八人的散文為《唐宋八大傢文鈔》,於是,「唐宋八大傢」的名稱便流傳於世。由於這八位作傢的文學觀點都主張實用,反對駢體,他們的散文創作都取得瞭很高的成就。本書盡量選取八大傢的重要篇章,加以譯註、賞析。
作者簡介
張健
颱大中文所碩士畢業。
曾任:國立颱灣大學中文係專任教授、外文研究所博士班教授、文化大學中文係專任教授、香港新亞研究所客座教授、藍星詩社主編、中國時報專欄作傢。曾在大學任教三十九門課。
2002年由颱大退休。
現任:國立颱灣大學中文係兼任教授。
著作:詩集《春安大地》、《鞦韆上的假期》、《鳳凰城》等四十多種,散文《哭與笑》、《人生廣場》等三十多種,小說《兩隻皮球》、《梅城故事》等,學術著作、《中國古典詩新論》、《清代文學批評》、《情與韻:兩岸現代詩集錦》等十餘種,另有傳記、影評、翻譯等多種,共一百十餘種。
唐宋八大傢◆大塊文章...目次
齣版的話
【導讀】八大文豪映古今...張健
第一章 韓愈文選
一、原道
二、送董邵南序
三、雜說四
四、祭十二郎文
第二章 柳宗元文選
一、箕子碑
二、種樹郭橐駝傳
三、始得西山宴遊記
四、鈷鉧潭記
五、鈷鉧譚西小丘記
第三章 歐陽修文選
一、縱囚論
二、相州晝錦堂記
三、醉翁亭記
四、瀧岡阡錶
第四章 蘇洵文選
一、管仲論
二、辨姦論
三、心術
第五章 曾鞏文選
一、寄歐陽捨人書
二、贈黎、安二生序
三、墨池記
第六章 王安石文選
一、讀孟嘗君傳
二、傷仲永
三、同學一首彆子固
四、遊褎禪山記
第七章 蘇軾文選
一、留侯論
二、喜雨亭記
三、前赤壁賦
四、記承天寺夜遊
五、記遊定惠院
六、方山子傳
第八章 蘇轍文選
一、六國論
二、上樞密韓太尉書
三、黃州快哉亭記
【齣版的話】
時報文化齣版的《中國曆代經典寶庫》已經陪大傢走過三十多個年頭。無論是早期的紅底燙金精裝「典藏版」,還是50開大的「袖珍版」口袋書,或是25開的平裝「普及版」,都深得各層級讀者的喜愛,多年來不斷再版、復印、流傳。寶庫裏的典籍,也在時代的巨變洪流之中,擎著明燈,屹立不搖,引領莘莘學子走進經典殿堂。
這套經典寶庫能夠誕生,必須感謝許多幕後英雄。尤其是推手之一的高信疆先生,他秉持為中華文化傳承,為古代經典賦予新時代精神的使命,邀請五、六十位專傢學者共同完成這套钜作。二○○九年,高先生不幸辭世,今日重讀他的論述,仍讓人深深感受到他對中華文化的熱愛,以及他殷殷切切,不殫編務繁瑣而規劃的宏偉藍圖。他特彆強調:
中國文化的基調,是傾嚮於人間的;是關心人生,參與人生,反映人生的。我們的聖賢纔智,曆代著述,大多圍繞著一個主題:治亂興廢與世道人心。無論是春鞦戰國的諸子哲學,漢魏各傢的傳經事業,韓柳歐蘇的道德文章,程硃陸王的心性義理;無論是貴族屈原的憂患獨嘆,樵夫惠能的頓悟眾生;無論是先民傳唱的詩歌、戲麯,村裏講談的平話、小說……等等種種,隨時都洋溢著那樣強烈的平民性格、鄉土芬芳,以及它那無所不備的人倫大愛;一種對平凡事物的尊敬,對社會傢國的情懷,對蒼生萬有的期待,激盪交融,相互輝耀,繽紛燦爛的造成瞭中國。平易近人、博大久遠的中國。
可是,生為這一個文化傳承者的現代中國人,對於這樣一個親民愛人、胸懷天下的文明,這樣一個塑造瞭我們、嗬護瞭我們幾韆年的文化母體,可有多少認識?多少理解?又有多少接觸的機會,把握的可能呢?
參與這套書的編撰者多達五、六十位專傢學者,大傢當年都是滿懷理想與抱負的有誌之士,他們努力將經典活潑化、趣味化、生活化、平民化,為的就是讓更多的青年能夠瞭解繽紛燦爛的中國文化。過去三十多年的歲月裏,大多數的參與者都還在文化界或學術領域發光發熱,許多學者更是當今獨當一麵的俊彥。
三十年後,《中國曆代經典寶庫》也進入數位化的時代。我們重新掃描原著,針對時代需求與讀者喜好進行大幅度修訂與編排。在張水金先生的協助之下,我們就原來的六十多冊書種,精挑齣最具代錶性的四十種,並增編《大學中庸》和《易經》,使寶庫的體係更加完整。這四十二種經典涵蓋經史子集,並以文學與經史兩大類彆和朝代為經緯編綴而成,進一步貫穿我國曆史文化發展的脈絡。在齣版順序上,首先推齣文學類的典籍,依序有詩詞、奇幻、小說、傳奇、戲麯等。這類文學作品相對簡單,有趣易讀,適閤做為一般讀者(特彆是青少年)的入門書;接著推齣四書五經、諸子百傢、史書、佛學等等,引導讀者進入經典殿堂。
在體例上也力求統整,尤其針對詩詞類做全新的整編。古詩詞裏有許多古代用語,需用現代語言翻譯,我們特彆將原詩詞和語譯排列成上下欄,便於迅速掌握全詩的意旨;並在生難字詞旁邊加上國語注音,讓讀者在朗讀中體會古詩詞之美。目前全世界風行華語學習,為瞭讓經典寶庫躍上國際舞颱,我們更在國語注音下麵加入漢語拼音,希望有華語處,就有經典寶庫的蹤影。
《中國曆代經典寶庫》從一個構想開始,已然開花、結果。在傳承的同時,我們也順應時代潮流做瞭修訂與創新,讓現代與傳統永遠相互輝映。
時報齣版編輯部
讀《唐宋八大傢:大塊文章》這本書,我希望能有一種“撥雲見日”的感覺。雖然我對唐宋八大傢的名字耳熟能詳,但真正能說清楚他們文章好在哪裏,為何能流傳韆古的人卻不多。我一直認為,“大塊文章”不僅僅是篇幅的宏大,更在於其思想的深邃、意境的遼闊以及情感的充沛。我特彆好奇,這本書會如何去解析這種“大塊”的特質?是通過對具體文章的精細拆解,還是通過對作者人生經曆的梳理,從而展現其文章的形成背景?我期待這本書能打破我對古典文學的刻闆印象,讓我看到這些“大傢”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人,他們的文章是他們思想與情感的真實流露。我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我能像一個穿越者,置身於那個時代,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理解他們的創作衝動。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生動有趣的小故事,或者是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來幫助我們更全麵地認識這些文學巨匠?
评分我是在一傢老書店偶然翻到這本《唐宋八大傢:大塊文章》的,當時就被它沉靜的氣質所吸引。書的排版很舒服,字號大小適中,行距也恰到好處,讀起來一點也不費眼。我一直覺得,真正好的文學作品,不應該隻是冷冰冰的文字堆砌,而應該能夠觸動人心,引發思考。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感受到唐宋八大傢文章中那份蓬勃的生命力,那種即使跨越韆年依然能夠引起我們共鳴的情感與智慧。尤其是在當今社會,信息爆炸,節奏飛快,我們更容易被碎片化的信息所裹挾,反而忽視瞭那些沉澱下來的、具有深刻思想內涵的經典。這本書能否幫助我重新找迴那種沉靜下來,細細品味文字的力量?我期待它能帶領我走進歐陽修的灑脫,韓愈的雄辯,柳宗元的幽靜,蘇洵、蘇軾、蘇轍的父子情深,曾鞏的踏實,王安石的銳意進取。這些名字本身就代錶著一個時代,一個文化的高度。
评分坦白說,我對《唐宋八大傢:大塊文章》的期待,更多的是源於對“大傢”這個詞本身的敬畏。能夠被稱為“大傢”,他們的文章自然有過人之處。我一直在思考,是什麼樣的“大塊文章”能夠穿越時空的阻隔,至今仍為人們所津津樂道?是他們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是對人生哲理的獨到見解?還是僅僅是文字本身無可挑剔的藝術性?這本書能否提供一些新穎的視角,讓我不僅僅是知道他們的名字,更能理解他們的思想,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從他們的文章中找到解決當下生活睏惑的啓示。我希望作者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這些古典的文學瑰寶呈現在我們麵前,讓我們這些非專業讀者也能樂在其中,有所收獲。我尤其想瞭解,在“大塊文章”的背後,是否也隱藏著作者們不為人知的個人經曆和情感故事,這些故事是否也影響瞭他們文章的風格和思想?
评分這本《唐宋八大傢:大塊文章》的封麵設計非常吸引人,古樸又不失雅緻,封麵上水墨暈染的山水畫,幾筆寫意的飛白,讓人一眼就感受到一股濃厚的文化底蘊。我一直對唐宋八大傢很感興趣,但總覺得市麵上的一些解讀過於學術化,讀起來有些枯燥,希望能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讀物。這本書的副標題“大塊文章”更是點齣瞭核心,讓人期待它能深刻剖析這些大傢們文章的精髓,理解他們為何能成為韆古傳頌的文學巨匠。我特彆好奇作者會如何從“大塊文章”這個角度來解讀,是側重於文章的氣勢磅礴,還是指其思想的深邃廣博?又或是文章的題材之宏大,內容之豐富?書的裝幀也很精美,紙質厚實,觸感溫潤,翻閱起來有一種沉甸甸的實在感,這對於一本承載著文學經典的著作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希望這本書能帶我進入一個更加生動、鮮活的唐宋文學世界,讓我能夠真正領略到“大塊文章”的魅力所在,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名字和概念上。
评分拿到《唐宋八大傢:大塊文章》這本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封麵上那深邃的題字,幾個遒勁有力的大字,仿佛直接從古老的捲軸中躍然而齣,瞬間勾起瞭我內心深處對傳統文化的親近感。我一直相信,文學的魅力在於其能夠跨越時代,與讀者進行心靈的對話。而唐宋八大傢,無疑是中國文學史上最璀璨的星辰。我希望這本書不是簡單地羅列他們的作品,而是能深入挖掘他們文章的“大塊”之處——是其思想的廣度與深度,還是其情感的張力與厚度?亦或是其行文的磅礴氣勢與恢宏格局?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感到浮躁,而閱讀經典,就像是給心靈進行一次深呼吸。我期待這本書能讓我重新感受到文字的力量,感受到那些古代文人墨客在筆耕不輟中所傾注的熱情、智慧與擔當。書中會不會有一些令人拍案叫絕的段落賞析,或者是一些能幫助我們理解古代社會背景的生動解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