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血色的美人黄昏
二○○九年英国女作家希拉蕊.曼特尔出版了《狼厅》,获得英国文学界最高荣誉的曼布克奖。《狼厅》是以狼喻人,讲的是都铎王朝亨利八世休掉第一任妻子凯瑟琳皇后时的权力乱局,权力与色欲纠缠,人性的沉沦使得相互利用与斗争公开上演,加上宗教因素的介入,使得亨利八世的离婚纷争简直成了权力斗争与政教混乱的轴心。
而现在,《狼厅》的第二部曲《血季》又再推出,它的英文原书名为Bring up the Bodies,谈的是亨利八世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Anne Boleyn, 1507-1536)和四个所谓的「姦夫」涉及不贞及叛国,因而被关进伦敦塔监狱侦讯、审判、定罪、处死的过程。而就在一五三六年五月十九日处死安妮.博林后,只隔了十一天,亨利八世就在五月三十日第三次结婚,娶了第三任妻子珍.西摩(Jane Seymour, 1509-1537)。
因此,《血季》是本残酷之书,堂堂的一国君王,对他的皇后居然可以如此说翻脸就翻脸,而且一定要砍掉她的脑袋才如意称心。亨利八世是英国进入绝对王权阶段的第一个君王。他在休掉第一任妻子凯瑟琳皇后的过程中,将枢机主教及首席国务大臣沃尔西,以及人文学者和接任的首席国务大臣汤玛斯.摩尔当成了陪葬;而在处决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的过程中,则有更多人成了他权力及欲望的祭品,也有一大群功狗像枢密大臣克伦威尔等人帮他办好这一切祭坛的准备工作。亨利八世休掉第一任妻子和斩首第二任妻子的残酷故事,乃是十六世纪英国宫廷宫闱祕史中最让人颤慄的史事。但亨利八世对凯瑟琳和安妮.博林的残酷无情从此就结束了吗?并没有!一五四○年一月六日,他四度结婚,娶了克里夫斯的安妮(Anne of Cleves),但只半年他就在当年七月将她休掉;刚休了妻,七月二十八日他就五度结婚,娶了凯瑟琳.霍华(Catherine Howard),但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一年多,一五四二年二月十三日他就以偷情养汉的不贞罪名,将她斩首。把妻子休掉或斩首已成了他的习惯。当一个君王拥有绝对的王权,他就可以用绝对的权力对待臣子,也可以用绝对的权力对待妻子。他这种绝对权力所造成的权力滥用,还差一点就用到子女身上。 因此,为了对都铎王朝亨利八世的时代有更多理解,俾能进入《狼厅》和《血季》这两本着作的真实世界,我们必须回溯亨利八世其人、其妻、其子女的另一面了。
纨裤君王亨利
亨利八世(Henry VIII, 1491-1547)乃是都铎王朝第一位君王亨利七世之子,因为他的哥哥亚瑟(Arthur Tudor, 1486-1502)早夭,他遂能在亨利七世卒后,以十九岁之龄继任登基,在位时间几乎长达三十八年。根据宫廷编年纪录家霍尔(Edward Hall)的纪录,后人知道亨利八世乃是身材壮硕,皮肤白皙,喜欢掷枪射箭,唱歌舞蹈、角力、跳涧、会吹萧笛,也会弹大键琴,甚至会自己写歌,是个动静皆宜的玩家。
根据宫廷正史的记载,亨利八世非常喜欢骑马,他在马鞍上度过了许多日子。一五二四年,有次他和好友萨福克公爵骑马比试游戏,由于未把面盔拉下,差点坠马死掉。一五二五年,他首次放鹰打猎,经过一个大水沟,他想用一根桿子撑桿跳过,结果头部先着地的掉进烂泥中,差点呛死。一五三六年,他四十四岁,有次比武为戏,结果连人带马摔倒,马压在他身上,使他整整两个小时失去了意识,侍从们都以为他已死亡。由此已可看出亨利八世自认勇敢,自命风流的纨裤特质。他很喜好法国宫廷及贵族的服装及仪容,还规定以法文为宫廷语言。安妮.博林之父为汤玛斯.博林(Thomas Boleyn),乃是英国驻法兰西大使,因此安妮.博林是很有法国气质的美女,深深吸引了亨利八世。一五二九年,她在宫廷走红,亨利八世即深深迷恋着她,不但经常送珠宝礼物,并常一起骑马打猎。一五三一年,两人开始睡在一起,一五三二年安妮.博林怀孕,这时亨利八世开始着手安排与凯瑟琳皇后离婚。由于教宗拒绝接受他的离婚要求,亨利八世遂将英格兰教会脱离罗马教廷,并自封为英格兰教会的最高权威,然后于一五三三年一月与安妮.博林祕密结婚,六月正式封后,九月七日产下女婴伊莉莎白。
六个妻子,两个断头
因此,亨利八世在一五○二年哥哥亚瑟早夭后,于一五○九年登基,同年娶寡嫂凯瑟琳为妻,这时他十九岁,开始体会到情欲世界的乐趣。一个年轻体面的国王,在贵妇围绕的环境下,有着太多投怀送抱的情欲诱惑,养成了他日益纨裤的特质;他不错的体质也使他深信自己能儿女众多,家世繁衍。这种对自己的生殖力的信心,遂使得他宠爱任何女性,除了追求情欲的乐趣外,若对方不能在生殖力上使他满足,便立刻失去他的宠爱。凯瑟琳皇后在一五一二年曾产一子,但只活了两个月即告夭折,一五一六年二月又产一女玛丽。此后凯瑟琳的肚皮再也没有动静,这乃是亨利八世离婚休妻的理由。在他的离婚理由里,他自我否定地认为他娶寡嫂为妻乃是不合法的婚姻,这意谓着他认为玛丽是不合法婚姻的产物,一度企图取消玛丽的继承权。
亨利八世在一五三三年五月与凯瑟琳正式离婚,离婚前的一五三三年一月二十五日即已和安妮.博林祕密结婚。但安妮除了一五三三年九月生了伊莉莎白外,在一五三四年及一五三六年两度小产。安妮的两次小产,已使她失去宠爱,亨利八世把兴趣转向珍.西摩。就在一五三六年五月十九日处决安妮.博林后的第二天,亨利八世与珍.西摩订婚,五月三十日结婚。根据各种记载,娇小白皙美丽的珍.西摩,由于死得早,而且替亨利八世生了唯一合法的儿子爱德华六世,珍.西摩似乎是亨利八世的最爱。可惜她生爱德华六世时,伦敦正发生瘟疫,亨利八世到外地避难,珍.西摩自己单独生产,由于难产而切开子宫。她于一五三七年十月十二日生下爱德华六世后,自己只活了十二天,于十日二十四日逝世。除了爱德华六世这个唯一有皇室继承权的儿子外,在和凯瑟琳皇后离婚前,亨利八世有一情妇布朗特(Elizabeth Blount),她也替亨利八世生了一子亨利.费兹罗伊(Henry Fitzroy),他从小即被封为索玛斯特公爵和里奇蒙公爵,但他也不长寿,一五三六年即逝,只活到二十岁。由此也可看出亨利八世没有儿子命。他与第四任妻子离婚,第五任妻子被处死,第六任妻子凯瑟琳.派尔(Catherine Parr),她们都没有留下一子半女。
但人生真的很难论,愈是相信自己会子孙繁衍的,愈没有儿子命;而母亲被休掉或被处死,自己也差点被取消皇室继承权及处死的女儿,却以不同的方式为母亲报了仇。这都是亨利八世一五四七年死后发生的事,他当然已无法亲眼看到。
亨利八世在位将近三十八年,一五四七年一月二十八日逝世,由他和珍.西摩所生的唯一男性继承人爱德华六世继位。爱德华六世登基时年仅九岁,由他的舅舅爱德华.西摩(Edward Seymour)任辅佐顾命大臣。爱德华任内,受到正统派贵族的左右,取消了同父异母两个姐姐玛丽和伊莉莎白的皇室继承权。如果爱德华六世可以活更久,英国史上将不会有玛丽一世女王和伊莉莎白一世的时代。但爱德华六世这个小孩皇帝只在位六年半,即因肺病夭折,于一五五三年七月六日死亡。他死后,保守的贵族们支持亨利八世最年轻的妹妹玛丽和她的丈夫杜塞特子爵亨利.格雷(Henry Grey)所生的女儿珍为女王。珍女王登基时仅十六岁,是个美丽聪明的小女生。但那个时候,多数贵族都反对王权落到亨利八世的旁系血亲手中,认为应由他和第一任妻子凯瑟琳皇后所生的玛丽继位,于是珍女王只当了九天女王,就被宫廷政变所推翻,她和丈夫吉尔德福.杜德立(Guildfond Dudley)都被关进伦敦塔监狱,一五五四年二月十二日被以叛国罪处死。
血腥玛丽与伟大的伊莉莎白一世
珍女王即英国史上的「九世女王」。她死后,亨利八世和第一任凯瑟琳皇后所生的玛丽才苦尽甘来。玛丽年幼时,她的母亲已经失宠,亨利八世也将这段婚姻视为非法,并意图取消玛丽的皇室继承权。但珍女王被处死后,玛丽于一五五三年十月一日登基,她乃是英国史上的第一个真正女王。她在信仰上从母,乃是个天主教徒,而那时英国教会已脱离天主教,改信英国的新教,而新教的那些贵族当年即对她和她的母亲百般迫害。于是玛丽登基成为玛丽一世女王后,遂向新教贵族们讨回旧帐,在她女王任内,总计火刑了二八三名新教徒,人称她为「血腥玛丽」。她也下嫁给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因此在名义上菲利普二世也成了英国国王。但玛丽一世女王也不长寿,她只在位五年四个月,即于一五五八年十一月十七日因流行性感冒去世。玛丽一世女王在她女王任内,新教徒不满,有多次叛乱企图,她同父异母的妹妹伊莉莎白也被卷入,关进了伦敦塔监狱,伊莉莎白也自认必死。但玛丽一世女王毕竟还是不忍心做下血亲相残的罪行,她后来释放了伊莉莎白,在她死亡前,她甚至恢复了伊莉莎白的皇室继承权,同意死后由伊莉莎白继承王位。于是,伊莉莎白于玛丽一世女王逝世当日登基,她就是英国史上最伟大的伊莉莎白一世女王,在位四十四年四个月。她的母亲安妮.博林当年被以乱伦、不贞、叛国的罪名斩首。伊莉莎白背负着母亲的原罪,少女时极尽屈辱,连皇室继承权也被取消,甚至还进了伦敦塔监狱,但这样一个苦命的女儿,却成了一代圣君。她以另一种方式替母亲报了仇!她等于也向亨利八世证明,有她这样一个女儿,胜过十个百个儿子。
我对伊莉莎白一世女王甚为敬佩,她因为背负了母亲的原罪,从小都在戒护下生活,养成了她善于自我保护和自求上进的生活方式。她会多国语文,甚至还能以拉丁文到剑桥大学面对一群学者公开演讲。她刻苦用功,有识人之能,当她成为女王,遂能尽展所长。她一五八八年亲自穿了铠甲上前线督战,矢言与士兵共存亡,因而大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她任内文治武功都极彪炳,纵使在世界史里亦不多见。人们想着她的功业,当记得她被关进伦敦塔监狱,与死亡擦身而过时所写的诗句:此刻以监狱为证,枯凋的命运∕业已加诸我身,快乐我则放弃。∕它使得罪恶不再发生∕都在铁窗之外,而里面则是我的纯真∕我的无辜得以保存∕而可免于那些足以致命的事。
对于亨利八世,无论读《狼厅》或《血季》,我们对他这个人都很难再说什么。他无情无义,残忍而自以为是,英国文豪作家狄更斯对他就评价曰:「坦白说,他是个让人最无法忍受的恶徒,是人性的耻辱,也是英国历史上的血块污斑及脏痕。」至于安妮.博林,根据正史记载,她美丽但却骄傲张狂,她得意时不知节制,这乃是她树敌极多的原因。因此当她失宠,几乎人人喊打,这乃是她的罪名愈变愈大的原因。在专制社会,美人难有善终,她的结局悽惨,只有让后代的人去凭弔了!
南方朔
知名文化评论家
| 哇,真的太久没有读到让人如此酣畅淋漓的历史小说了!《狼厅二部曲:血季》这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肃杀之气,但读起来却是一部层层剥开的宫廷权谋剧。作者希拉里·曼特尔简直是天才,她把16世纪的英国王室,尤其是那个风云变幻的都铎王朝,描绘得活灵活现,仿佛你就是那个时代身处其中的一员。尤其是对克伦威尔这个人物的塑造,实在是太立体了。他不是那种脸谱化的奸臣,也不是单纯的权臣,而是一个有着复杂动机、深沉智慧,甚至偶尔流露出人性温情的一面。看着他在国王亨利八世身边,如同走钢丝般处理着政治斗争、宗教改革、宫廷密谋,那种步步为营,算无遗策的感觉,真的让人看得惊心动魄。 曼特尔的文笔不是那种华丽辞藻堆砌的风格,而是非常沉稳、内敛,但细节描绘却极其到位。她能让你感受到王宫里空气中弥漫的香料味,听到宴会上杯盘的碰撞声,甚至闻到扑面而来的马匹的气息。她笔下的对话,更是充满了张力,字里行间都是机锋,一句一语都可能牵扯到生死。你仿佛能看到那些重要人物,比如亨利八世那暴躁易怒的脾气,安妮·博林的野心勃勃,以及克伦威尔如何以他独特的智慧和策略,在这些复杂的人物关系中游刃有余。这本书不是那种快节奏的商业小说,它需要你静下心来,慢慢品味,去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生存法则。每一次翻开,都像是进行一次穿越,一次深入历史肌理的探险。
评分老实说,之前对克伦威尔的印象,大多来自于一些史书的记载,感觉他是个非常功利、冷酷的政治家。《狼厅二部曲:血季》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曼特尔笔下的克伦威尔,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挣扎的普通人,尽管他身处权力漩涡的中心。她用非常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纠结,以及他在面对人生重大抉择时的痛苦。 书中对于16世纪英国社会的描绘,也是非常生动。你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信仰、价值观,以及他们是如何在宗教改革和政治斗争的双重冲击下,努力生存下去的。作者在细节上的考究,令人惊叹。无论是宫廷的奢华,还是市井的喧嚣,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在阅读历史,更是在感悟人生。
评分《狼厅二部曲:血季》这本书,简直就是一部让人欲罢不能的权力交响曲!曼特尔的写作功力,真的是让我叹为观止。她能够将那个时代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描绘得清晰明了,又不失其中的惊心动魄。克伦威尔这个人物,在这本书里被赋予了灵魂。你能够看到他如何从一个卑微的出身,一步步爬上权力的巅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所经历的挣扎、思考和蜕变。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人物塑造上的细腻。她没有给人物贴标签,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感受他们的复杂性。比如,亨利八世的暴躁、多疑,安妮·博林的野心、魅力,以及克伦威尔的智慧、隐忍,都通过作者的笔触,变得鲜活起来。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独特,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的流畅性。读起来,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亲眼目睹着那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
评分我一直对英国都铎王朝的历史非常感兴趣,但很多历史书籍都过于学术化,读起来有些枯燥。《狼厅二部曲:血季》这本书,简直就是我期待已久的那个存在!曼特尔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好,不会让人觉得拖沓,但又足够给读者时间去理解和感受。她将16世纪的英国宫廷,那种充满了阴谋、背叛、权力斗争的氛围,描绘得淋漓尽致。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对克伦威尔这个人物的塑造。她并没有简单地将他描绘成一个野心勃勃的佞臣,而是深入挖掘了他作为一个人,是如何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做出选择。他的智慧、他的果断、他的圆滑,以及他身上那种不屈的精神,都让我感到非常佩服。而且,她对人物情感的描绘,也非常细腻。你看得到克伦威尔在面对困境时的焦虑,在获得成功时的喜悦,甚至在失去亲人时的悲痛。这些情感的真实流露,让这个历史人物变得更加鲜活。
评分坦白说,《狼厅二部曲:血季》这本书,真的让我对历史小说这个类型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往读过的历史小说,要么过于侧重史实,让人觉得沉闷,要么就过于虚构,失去了历史的厚重感。但曼特尔的书,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厨师,将历史的食材处理得恰到好处,既保留了原有的风味,又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她对克伦威尔的刻画,可以说是这本小说的灵魂。你不是在看一个历史人物的传记,而是在体验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他的思考,他的挣扎,他的成功,他的失败。 尤其是书中对于宗教改革的描绘,我感觉非常震撼。那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宗教变革,更是对整个社会结构、思想观念的一次颠覆。克伦威尔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他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周旋于各种势力之间,保护自己,推进改革,这些细节都处理得非常精彩。你能够感受到那种时代洪流的冲击力,以及个体在其中渺小而又关键的作用。而且,作者的语言非常有画面感,读的时候,我经常会脑海里自动生成一些场景,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感受着那些人物的命运。
评分这本书,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史诗级的宫廷权谋大戏!《狼厅二部曲:血季》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历史故事,更是在探索人性的复杂和权力的运作。曼特尔的笔触非常老练,她能够将庞杂的历史事件,通过克伦威尔这个核心人物的视角,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而又引人入胜的故事。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对话的描写。那些看似平淡的对话,实则充满了暗流涌动,字里行间都可能透露出人物的真实意图,或者隐藏着潜在的威胁。通过这些对话,你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不同人物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他们在权力博弈中的明争暗斗。而且,作者对于历史细节的考究,也是令人惊叹的。她对于当时的服饰、建筑、饮食、礼仪等等,都有细致的描述,这些都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极强的真实感,让读者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时代。
评分老实说,刚开始接触《狼厅二部曲:血季》的时候,我有点担心它会像很多历史小说一样,变成枯燥的史实堆砌。但当我真正沉浸进去之后,才发现这是我多虑了。曼特尔的叙事手法非常独特,她并没有按照严格的时间线来推进故事,而是更注重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的流动。这种非线性的叙事反而更加引人入胜,因为它更能展现出克伦威尔这个角色复杂的心路历程。你能够看到他如何从一个卑微的出身,一步步登上权力的顶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内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于权力运作的描绘。她没有回避政治斗争的残酷和黑暗,反而将其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那些为了权力而进行的阴谋、背叛、牺牲,都真实得让人不寒而栗。但与此同时,她又展现了克伦威尔身上那种冷静、务实的一面,他懂得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如何在乱世中把握机会。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在了解历史,更是在思考人性。为什么人们会为了权力不择手段?在巨大的压力和诱惑面前,人的底线在哪里?这些问题,都在书中得到了深刻的探讨。
评分读完《狼厅二部曲:血季》,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历史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曼特尔笔下的都铎王朝,充斥着各种灰色地带,充满了人性的复杂和道德的模糊。克伦威尔,这个在历史上常常被贴上“奸臣”标签的人物,在这本书里却被赋予了全新的解读。你看到了他的野心,也看到了他的无奈;你看到了他的手段,也看到了他的考量。这种立体化的塑造,让我对这个角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理解和同情。 而且,作者在细节上的打磨,简直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她对当时英国社会生活的描绘,从贵族的奢华宴会,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都细致入微。你仿佛能够闻到空气中飘散的食物香味,听到教堂的钟声,感受到冬日的寒冷。这些细节并非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更好地构建那个时代的氛围,让你更好地理解人物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所面临的选择。读这本书,就像是进行一次沉浸式的历史体验,非常过瘾。
评分我想说,《狼厅二部曲:血季》这本书,真的是让我重新认识了“历史小说”这个词的含义。它不是简单的故事复述,而是对历史人物进行深刻的解读,对时代背景进行细致的还原。曼特尔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她能够用一种近乎于心理分析的方式,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 克伦威尔这个角色,在这本书中被描绘得非常立体。他不是一个完美的英雄,也不是一个纯粹的恶棍。他有他的优点,也有他的缺点。他为了生存和实现自己的目标,不得不做出一些看似不那么光明正大的事情。但是,你又能够理解他,甚至同情他。作者在描写他与亨利八世的关系时,那种微妙的平衡,以及克伦威尔如何在这种关系中左右逢源,真的写得太精彩了。读这本书,就像是在经历一场智力与情感的双重盛宴。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关于权力、野心和人性的教科书!《狼厅二部曲:血季》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人是多么渺小,但同时,一个有智慧、有魄力的人,又能在其中掀起多大的波澜。克伦威尔这个角色,实在是太吸引人了。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也没有绝对的正义感,但他身上那种坚韧不拔、目标明确的特质,以及他在复杂局势中展现出的超凡的政治智慧,都让人为之着迷。 曼特尔对人物心理的洞察,尤其是我觉得最了不起的地方。她不会直接告诉你人物在想什么,而是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通过他们之间的对话,让你自己去体会。这种“留白”的处理方式,反而让人物更加真实、更加有深度。比如,在描绘克伦威尔与亨利八世之间的关系时,你能够感受到那种君臣之间微妙的平衡,以及克伦威尔如何通过迎合、劝谏、甚至有时暗中操纵,来维持自己的地位和推进自己的计划。这种权力博弈的描写,真的写得太精彩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