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认识郑老师的人,都会被他爽朗的笑声所吸引,被他热情的推荐所感动,更会折服于他的活力。只要聊到绘本和儿童画,郑老师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他会很迫不及待的想向人分享他的发现和感动,然后又会延伸并联想出各种充满创意的好点子。
这本《儿童画的力量------绘本阿公看儿童画台湾》有着郑老师对儿童画的喜爱和执着,更有对儿童的疼爱与对儿童艺术教育的期许,里面的画作是花费郑老师半世纪时间的收藏,更记录着郑老师投入儿童艺术教育工作的辉煌成果。
郑老师八十岁了,但他对于喜爱事物总是精力充沛的去执行各项事务,投入所有的心思,就像个孩子一样,即使是二十岁的年轻人看到也是自叹弗如啊!
希望大家看了这本书,都能重回儿时那快乐无忧的时光,都能重拾画笔享受挥洒的乐趣,并能和孩子一起共同经历、体验创作的美好和无穷的魅力。
作者简介
郑明进(资深儿童图画书推广者)
1932年出生于台北市,台北师范艺术科毕业。曾任国小美术教师25年,重视幼儿的美术教育,身兼编写、翻译、编辑和引荐推广的多重角色,是台湾儿童图画书推广的启蒙师,也是台湾儿童美术教育的先趋。
他常受邀担任绘画比赛评审,也不时在报章杂志上介绍国内外着名的图画作家,受邀为图画书撰写导读评论,并活跃于台湾各地的演讲,引领读者欣赏图画书的奥妙,进而促成许多国际瞩目绘画交流的大型活动,因此被童书界封为「台湾儿童图画书教父」。
唸童诗.看童画
人物画之美、生活画之美 12~13
节庆画之美、动物画之美 14~15
动物画之美、昆虫画之美 16~17
画交通工具之美、故事画之美 18~19
幻想画之美、线画之美 20~21
水墨画之美、版画之美 22~23
绘本阿公说画
人物画之美 26~33
生活画之美 34~37
节庆画之美 40~43
动物画之美 44~47
昆虫画之美 48~51
风景画之美 52~57
交通工具之美 58~61
故事画之美 62~65
幻想画之美 66~69
线画之美 70~75
水墨画之美 76~79
版画之美 80~83
绘本阿公教画
蜡笔画 86~87
铅笔画 88~89
色铅笔画 90~91
签字笔和彩色笔画 92~93
水彩画 94~97
广告颜料画 98~99
版画 100~103
贴画和多种素材拼贴画 104~105
直线画 106~107
曲线画 108~109
光影 110~111
留白 112~115
点描法 116~119
色彩的运用 120~123
画出创意童年
在沃土上成长_谈绘画对儿童的重要性 126~129
用小手画出心中的大世界 130~133
如何带领孩子欣赏画作并创作 134~137
推荐序
他为儿童画着迷,他叫做郑明进,是我台北师范艺术科的学长,大我十岁,曾经在二次大战结束前,受过完整的日本小学教育,是一个狂热份子,一个对儿童美育的狂热份子。
我无法告诉你,他是因为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而爱上儿童画?还是因为爱上儿童画,而无法从美术教育工作上退休下来!尤其是近年,因为「成公」的关系,被孙女在图像阅读方面的成长现象所感动,更使他对美术教育产生欲罢不能的冲动。
在多年的美术教育工作中,透过教学活动,担任评审以及订阅的书报中,他收集了许许多多台湾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儿童画。他在儿童画中发现许多有趣的事,也享受儿童画带来的快乐,所以……
他被儿童画的天真无邪迷住!
他被儿童画的大胆活泼感动!
儿童画内蕴的生命力,让他雀跃,手舞足蹈。
儿童画内容的多样性,让他兴奋,口沫横飞。
所以每次开会,他随手的大布袋里总是有一些想与人分享的儿童画杰作。他想把他对儿童画的狂热,感染到朋友身上。所以他自己的图画作品也赤裸裸的採用如儿童画一般大胆而鲜明的原色。在他自己的图画作品里,那些线条,也都像好动的孩童一般跳跃着,四处乱闯。
儿童文学美术工作者◎曹俊彦
作者序
五十多年来,我时常在台湾各地以「儿童画的认识与欣赏」为主题来演讲。
至于什么是「儿童画」?我认为:
.儿童画是孩子们的内心话语。
.儿童画是孩子们的诗句。
.儿童画是孩子们的自白与自传。
.儿童画是孩子们的脑海中摄影的影像。
.儿童画反映了孩子们对自己生活和社会环境的掌握,对世界的看法及期望。
我在这本书里的「绘本阿公说画」单元,特别把我在台北市龙山国小和西门国小亲自指导的儿童画当中,选出最具代表的作品,作为我自己在美术教学上的成果报告。
我也在书中以不同主题把台湾儿童们各自对台湾的风光、生活情趣所见所闻,选出了好多值得欣赏的作品加以解说,期望小朋友们、父母和老师们能从中发现台湾是多么美丽的一个宝岛。
郑明进
我一直对历史题材的小说兴趣不大,觉得那些人物和事件离我们太遥远了,很难产生共鸣。但是,读了熊召政的《城南旧事》之后,我彻底改变了看法。这本书以台湾日治时期台北城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小女孩阿蝶的成长故事。它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惊心动魄的剧情,却用一种细腻的、充满怀旧的笔触,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情世故。我记得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在高中,那时候的我,对历史的了解还很有限。但是,这本书却让我对那个时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仿佛看到了阿蝶在城南街头玩耍的身影,看到了她和伙伴们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看到了她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这本书也让我开始思考,什么是家乡,什么是文化,什么是身份认同。它让我明白,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事情,更是我们现在的基础,是我们未来的方向。它也让我更加珍惜我们所拥有的文化和传统,更加热爱我们的家乡。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小说,更是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一扇了解台湾历史和文化的窗口。
评分说实话,我一直不太喜欢读那些“大道理”的书,觉得太枯燥乏味了。但是,读了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之后,我彻底改变了看法。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却用一种平淡的、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群年轻人的迷茫、孤独和爱情。我记得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大学,那时候的我,也正处于迷茫和困惑的年纪。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在哪里。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的真实写照。我看到了渡边彻也的孤独和迷茫,看到了直子的脆弱和敏感,看到了绿子的奔放和热情。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他们的身上。这本书也让我开始思考,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死亡。它让我明白,人生没有绝对的答案,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寻找。它也让我学会了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脆弱,接受自己的迷茫。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段人生经历,一段心灵的洗礼。
评分读完《小王子》后,我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那种纯粹的孤独和对成人世界的失望,像一颗小石子,时不时地硌着心。这本书的文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不是在教导我们什么,而是用一种诗意的、充满童真的方式,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审视我们所处的世界。我记得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在小学,那时候的我,只觉得小王子很可爱,很勇敢,他离开自己的星球,去寻找朋友,去探索宇宙,这对我来说,充满了吸引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理解了小王子所代表的意义,他代表着我们内心深处那个永远不会泯灭的童真,代表着我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代表着我们对爱的渴望。这本书也让我开始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它让我明白,重要的东西,往往是肉眼看不见的,只有用心才能体会。我常常会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朋友们,尤其是那些在生活中感到迷茫、困惑的人,我相信,这本书一定能给他们带来一些启发和慰藉。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让我们在迷失的时候,找到方向。
评分最近在图书馆翻到了一本老旧的诗集,是余光中的《乡愁》。虽然书页有些泛黄,字迹也有些模糊,但那些诗句,却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照亮了我的心房。余光中先生的诗,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童年的回忆,对人生的感悟。他的诗,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读起来让人回味无穷。我特别喜欢他的《乡愁》,那句“小的时候,乡愁是一首母亲哼唱的摇篮曲”,简直是经典中的经典。它让我瞬间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回到了那个充满温暖和爱的家。我也喜欢他的《听》,那句“听见雨声,听见风声,听见树叶的沙沙声”,让我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余光中先生的诗,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情感的流露,一种心灵的表达。它让我明白,诗歌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哲学。我打算把这本诗集带回家,放在床头,每天睡前读几首,让那些诗句,陪伴我度过每一个夜晚。
评分最近迷上了日本作家宫西达生的绘本,尤其是《小熊宝宝绘本》,简直是育儿神器!我家宝贝现在一岁半,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这套书的画面色彩鲜艳,线条简洁,非常符合宝宝的审美。而且,故事的内容也特别贴近宝宝的生活,比如吃饭、睡觉、洗澡、穿衣服等等,让宝宝很容易产生共鸣。最让我惊喜的是,这套书的语言非常简单,重复性很高,非常适合宝宝学习语言。每次我给宝贝读这套书的时候,她都会很认真地听,然后跟着我一起说,虽然说得不是很清楚,但是她很开心。而且,这套书还培养了宝宝的良好习惯,比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自己收拾玩具等等。我觉得,这套书不仅仅是一套绘本,更是一套育儿指南。它让我明白,育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耐心、细心和爱心。它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宝贝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因为时间过得太快了,转眼间,她就长大了。我打算把这套书一直保存下去,等到她长大以后,再给她读一遍,让她回忆起童年的美好时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