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绘画、创作、逐梦、生活
从轮椅看世界,虽只有100公分的高度
郑铃比许多正常人走得更远、做得更多
为自己开启无限可能
她可以做到,你也可以!
「每一次的旅行,
顺着自己唿吸的频率,
照着自己的步调前进,
将所看到的、所经历的,
一点一滴的累积,为自己的世界增加色彩。」
在这本图文创作中,郑铃以轻盈的文字和独特的画风分享游历台湾大城小镇、到长滩岛挑战潜水、只身与看护去印度旅行、雪梨和东京无障碍旅游的见闻,引人徜徉于缤纷、充满想像力的创作世界;梦想有一天成为国外驻村艺术家的她,勇于逐梦的身影也跃然纸上。
作者简介
郑铃
从小罹患嵴髓性肌肉萎缩症,不仅打破医生说她「活不过成年」的预言,更用仅剩十分之一肌力的右手拿起画笔,屡获大奖,设计作品备受各界肯定;喜好接触不同的事物,即使坐轮椅,仍克服重重挑战,到国内外自助旅行,她说:「旅行和绘画在我内心某种程度是相同的,长时间与画布为伍是在检视自己的内心,到了陌生环境才深刻体会到自我的感受。」现为艺术创作者、绘本插画作家。
获奖:
第二届中华区插画奖,最佳出版插画奖,优秀奖
台北市教育局终身学习行动达人奖
中华民国第二届全国终身学习楷模
第二届光之艺廊创作暨新秀奖,创作奖
第五届北富银身心障碍才艺奖,梅花奖
入选朱铭美术馆艺术长廊创作
绘本《看不顺眼》荣获台湾绘本协会第一届个人风绘本文学奖,佳作
绘本《眼睛的房间》荣获文建会第九届文荟奖绘本组,第二名
插画合作:台湾微软合作佈景主题设计、HTC手机桌布授权
【序1】选择飞翔,选择梦想 王 杰
【序2】很不一样的……用心去旅行 陈莉茵
【序3】美丽的人生风景 陈翠华
【序4】实现自我最棒的典范 杨玉欣
【序5】美丽与美力 翟敬宜
【热情推荐】
真诚、生动的启发 王莲晔
处处惊奇,无限精采 白秀雄
勇敢与淡定 陈治华
挑战超级任务 徐缊莹
勇于活出自我 罗慧如
【自 序】旅行与绘画都是让自己内在成长
【序 曲】
出走的理由
小地方大发现
【自家附近】22岁才开始转大人
【搭捷运】 充满想像力的旅程
第一次泡足汤──北投
夜弄土地公──内湖
【搭低底盘公车】走访城市角落
古蹟导览──迪化街
到早市吃传统台式餐点──南机场
户外写生──公馆宝藏巖
【搭复康巴士】预约半日游
体验染布DIY──三崃老街
熟悉的地方,不同的收获──淡水天元宫
【搭计程车】山之巅.水之涯
在朱铭美术馆创作壁画──金山、万里
【搭火车】 来趟小旅行
没有预约的旅程──基隆
流浪的感觉──七堵
【搭飞机】 热气球飞行
台湾美丽的后花园──台东
坐飞机玩世界
【澳洲】 第一次自助旅行──雪梨
【日本】 无障碍天堂──东京
【菲律宾】 毕生难忘的挑战──长滩岛
【印度】 想去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捷布、阿格拉、德里
出国准备清单
交通资讯
推荐序2
很不一样的……用心去旅行
看起来恬静婉约的郑铃,拿起笔来无论绘画或写作,总是才气盎然,令人惊艳;原来观察力敏锐的她有第三只眼,我想那是她「长时间与画布为伍,检视自己的内心」,在反省、学习的过程中,她征服了恐惧与疾病共处,「专注地去思考解决问题,专心做想要做的事情」;于是她又选择克服万难去旅行,以十分之一的肌力,描绘心灵感受的图腾,在不一样的旅行经验里,她总能找到新方向,与内心对话,对不同的环境、文化、人、事、物,以及自己的生命都产生了不同的体认。
看到这么难得可贵的作品付梓,非常欣慰的是,郑铃「心境在最低潮,总有转折的机会」,选择参加了罕见疾病基金会的绘画班。我们认为:「疾病,或许是生命的本质,但绝非生命的全部」,因而推动绘画、歌唱、写作、旅游等病患服务,希望为罕病患者的生活开另一扇门、窗,以及另一条道路的努力,在此得到最诚挚与珍贵的回应。
旅行是寻常人唾手可得的机会与经验,然而对于总是被旅行团拒绝,只能自助的身障者而言,则需要坚韧的毅力与勇气,加上随缘而安的欣然淡定,其实,最、最、最需要两肋插刀的好友鼎助。郑铃的幸运与感恩,想来无言可喻!她的用心与感动在文字与绘图作品中展现无遗,令读者会心而神往不已,并不由得思索:自己可曾「用心去旅行」?
陈莉茵(罕见疾病基金会创办人)
推荐序3
美丽的人生风景
郑铃的旅游日记是一种生命纪实,其中的可贵很难用三言两语来表达,读这本书的心情,像是在逆风中依然选择飞翔的豪情壮志,内容又有绘画的创作和细腻忠实的影像纪录,更加添了对作者的感佩。
如果我们想一探郑铃内心世界和其对自我的追求,就让郑铃的绘画引领我们开始探索,她从困惑中一步步地走出自己的人生风景,是深刻而动人的,真实地面对身体和心灵的对话,接受恐惧是一个勇敢的开始,在绘画中进行自我的剖析是艺术家必经的历程,唯有经历这个阶段,才能有更上层楼的创造,郑铃的创作非常生动表现这种勇者的生命姿态。
在她获得光之艺廊的创作奖之后,我们有许多合作的活动,也一起到上海展览,多次相处后,发现认真又乐于分享的她,热心公益、脸上笑容可掬,谈话时笑声朗朗,一种由内而外的美丽,让人忍不住要发出赞美和祝福。
这是一个追求幸福感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有限环境里,寻找出此生无憾的内在满足,我想,郑铃给了大家最好的示范。
陈翠华(台湾身心障碍艺术发展协会理事长)
推荐序4
实现自我最棒的典范
因为疾病和环境的障碍,迫使郑铃国中之后再也无法行走,放弃上大学的愿望。「放弃」是病友们必修的一门课,但是在放弃生命中诸多的东西之后,郑铃并没有放弃自己,更没有放弃对生命无限可能的想像。她在极有限的身体功能下,靠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虽然这份好奇对许多人来说不值得一提,例如,第一次去买排骨便当,感觉到店里熙来人往的人潮,感觉到炸排骨锅炉的温度和香气……,这是郑铃在22岁那年,有了电动轮椅才有的经验。她的「感觉」不只是感受,更是对这个世界的惊叹,对生命的欢唿。
「好奇」也许可以领人天马行空地烂漫奇想,无论是坐热气球升空或潜入海里和热带鱼共游或是到另一个世界自助旅行,但若真要实现,勇气、毅力和智慧就是漫长而又随机的考验了。对于重度肌肉萎缩症的朋友来说,长途旅行对体力的耗损及身体的难受不适,绝不是一张张美丽照片和优雅文字那般的浪漫简单,往往是身体疲累狼狈,心理却如久逢甘霖般急切贪心(但事实是,眼大肚皮小)地渴望游览每个景点,同时又与照顾者之间的互动张力更为上紧发条的复杂紧张(因为照顾者需要快速适应各种无法预期的障碍和环境,并协助障碍者料理生活及活动所需,身心压力其实是更大的)。郑铃如何安住于其中,自在享受于其中,又从中提供我们哪些启发呢?本书能够给我们一些答案。我期待郑铃下一步的探险,这是身心障碍者社会参与,实现自我最棒的典范。
杨玉欣(立法委员)
推荐序5
美丽与美力
去年夏天,第一次与郑铃相遇。握到她的手,细看她的眉眼,觉得她美丽又温柔。
等听完她说自己的故事,方知温柔女子早练出了六块肌。绘画、旅行、潜水、坐热气球……似乎任何梦想都难不倒她,任何挫折都休想把她困在轮椅的方寸之间。
曾是医生口中活不过成年的孱弱女孩,郑铃的生命转机,在于服用了神奇的维他命「L」──学习(Learning)。当她有了第一台电动轮椅,第一次鼓足勇气走进绘画教室,用肌力只剩十分之一的右手完成第一幅绘本作品,聪慧的她很快明白,人生将从此不一样。
学习的养分果然迅速转化为创意能量,温暖慧黠、真诚轻快的画风,让郑铃的作品渐受瞩目且多次获奖。但她的才情显然不止于此,看了《坐轮椅也要旅行》,更惊艳于她对生活的细致体悟,对人生际遇的释然珍惜。
郑铃在文化大学推广部上绘画课时,我们经常在学校相遇,每次都听她开心地说又去上了这个课那个课。2011年冬天,学校推荐她参选教育部的全国终身学习楷模,亦顺利入选,为「快乐学习,改变人生」做了美丽示范。此刻,若你正要翻开第一页,请务必心存好奇,探索其间的温柔坚定,就能与我一样,看见阳光向你招手。
翟敬宜(中国文化大学推广教育部讯息传达中心主任)
作者序
旅行与绘画都是让自己内在成长
当学生的时候,面对选择题,有一种解答方法,
是删除法,就是删除不必要的答案。
开始知道天生拥有不一样的躯体,
在人生路上,老天已经帮我删除了许多选项,
虽然选择机会比较少,却使我面对眼前的问题,
可以专注地去思考解决,以及专心做想要做的事情。
我一直觉得坐轮椅不代表只能待在家里,什么都不能做,
应该是和一般人一样,可以做有趣的活动。
外在的限制某个角度是困扰,但将困扰、问题一点一点地解决,
无形中增加自己的信心,也发现其实挑战就是征服自己内心的恐惧。
想想在同一时刻,一同与我唿吸,地球上其他地方的人正发生什么事,
旅行,是让我看看不一样的世界,从中能学习或感受到什么的方式,
尤其面对不一样的价值观,更能审视自己,开始做些改变及懂得感恩。
最后感谢我的爸爸,还有好友们Daphne、Vincent、Wendy给我很大的支持力量,总编辑俞寿成、副总编辑苗天蕙给我机会分享及美术设计大石和幕后人员的辛苦。
**评价四:** 我一直对旅行有着近乎狂热的热爱,但说实话,我从未真正从“行动不便”的角度去思考过旅行的可能性。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作者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讲述了她每一次的出发与抵达。她没有使用华丽辞藻,而是用最朴实、最真诚的语言,记录下旅途中的点滴。那些关于寻找坡道、等待电梯、或者在拥挤的车站寻找合适位置的片段,读起来格外有代入感。我发现,原来即使是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背后都蕴含着作者的智慧和坚持。更让我感动的是,她并没有将自己置于一个受害者或被同情的角色,而是用一种极其积极、甚至带有几分俏皮的态度去面对挑战。她鼓励读者去尝试,去探索,去相信自己的能力。她对自然风光的描绘也同样令人心驰神往,无论是山川湖海,还是市井小巷,她都用独特的视角去捕捉那些最动人的美。读完这本书,我脑海中闪过许多想去的地方,那些曾经因为“可能的不便”而打消的念头,现在都变成了跃跃欲试的冲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旅行指南,更是一本关于勇气、关于爱、关于生命力量的赞歌。
评分**评价三:** 收到这本《坐轮椅也要旅行》的时候,我内心是很复杂的。作为一名长期照顾家中长辈的人,我深知行动不便所带来的种种挑战,也曾无数次想过,如果他们能够像我一样自由地旅行该有多好。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它让我看到了,即使是需要轮椅的协助,旅行也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作者的文字细腻而真挚,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一点点地剖析了轮椅旅行的方方面面。她没有渲染苦难,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如何克服困难,如何找到解决方案上。从无障碍设施的查找,到交通工具的选择,再到住宿的安排,每一个环节她都考虑得非常周全,并且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建议。我尤其欣赏她对待不同文化的开放和尊重,她能够融入当地的生活,去体验最真实的风土人情,而不是走马观花。书中的那些照片,虽然没有华丽的滤镜,却充满了生活的温度,记录了她最真实的笑容和最感动的瞬间。这本书让我对“旅行”有了更深的理解,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自我挑战,更是一种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评分**评价一:** 读完这本书,脑海里涌现出好多关于旅行的美好画面。虽然我行动上没有太多不便,但有时候也会因为一些小小的障碍而打消出行的念头,比如天气不好、行李太多、找不到合适的交通工具等等。这本书就像是给我打了一剂强心针,让我意识到,只要心怀对远方的渴望,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作者的文字里充满了力量和智慧,她分享的那些克服困难的经历,不是抱怨,而是充满韧性和乐观的分享,让我看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尤其是那些关于如何规划行程、选择住宿、与当地人交流的细节,真的非常实用,完全可以借鉴到我自己的旅行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描写在某个偏僻小镇遇到的那位热情的老奶奶,那种跨越语言和文化的温暖互动,让我觉得旅行的意义不仅仅是看风景,更是与人相遇,感受人情味。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旅行”这两个字,它不该是少数人的专利,不该被任何 physical 的束缚所定义。它更应该是一种态度,一种探索世界、连接内心的方式。读完之后,我立刻翻出了我的旅行清单,迫不及待地想计划下一次的出走。
评分**评价二:** 天哪,我真的要为这本书疯狂打call!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充满励志色彩但可能略显沉重的故事,结果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作者的文笔太有画面感了,读起来就好像自己也坐上了轮椅,和她一起穿越在陌生的城市街道,感受异域的风土人情。她并没有回避轮椅带来的不便,反而用一种极其幽默风趣的方式描绘出来,那些小小的尴尬、意外,都化作了旅途中可爱的插曲,让人忍不住捧腹大笑。比如她写到在一个老旧的火车车厢里,如何巧妙地躲避那些陈旧的阶梯,或者在拥挤的市场里,如何用眼神和手势和摊主沟通,这些场景都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最重要的是,她展现了一种非常积极的生活态度,即使面对身体的限制,也从未放弃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她对美食的描述也让人垂涎欲滴,感觉隔着书本都能闻到食物的香气。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旅行,更是关于如何活出精彩,如何不被任何标签所定义。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生活充满热爱,或者正在经历低谷的朋友们,这本书一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力量。
评分**评价五:** 老实说,拿到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我总觉得,关于“轮椅旅行”,应该会是那种充满励志感言、但缺乏实际指导的内容。然而,《坐轮椅也要旅行》完全颠覆了我的这种刻板印象。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巧妙,她不像是在“教导”你,而更像是和你分享一位老朋友的旅行日记。她会详细地描述自己在某个地方遇到的困难,以及她是如何巧妙地化解的,这些经验分享都非常具有操作性。比如,她会提到如何预定带有无障碍设施的酒店,如何选择适合轮椅通行的景点,甚至是如何在外国的餐厅里点餐,这些细节都体现了她的细致和用心。最让我惊喜的是,她并没有回避旅行中可能出现的“尴尬”时刻,反而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来讲述,让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学到了应对的智慧。她笔下的风景,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因为饱含了她真挚的情感而格外动人。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旅行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目的地,更在于旅途中的每一个遇见,每一次成长。它鼓励我们,无论面对何种限制,都应该勇敢地迈出脚步,去感受这个世界的广阔与美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