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的美好
喜欢拍照的你,正面临有时间却没题材可拍,有题材却没时间可拍的窘境吗?如果你有这样的困扰,不妨试试微距摄影吧!微距摄影的入门门槛不高,受到时间、天候的限制也少,你不必跋山涉水「冲景」,也不用担心因为气候变化难以预测而「槓龟」。只要有一点点空暇的时间,哪怕是中午的休息时间,也能在路边的小公园,享受摄影的乐趣。
本书以浅显直白的文字,一看就懂的示意图,解说微距摄影的点点滴滴。作者更在本书中大方分享多年来从事微距摄影的私房秘诀,是一本一窥微距生态摄影不容错过的参考书。
本书精采内容包括:
.相机的基本操作设定技巧
.各种预算组合的微距器材搭配
.如何在路边的公园找到拍摄主题
.生动构图,捕捉完美角度
.简单易懂的闪灯补光技巧
.跳灯、环闪、离闪补光的应用时机
作者简介
王铭沧
.现职联合晚报美术编辑
.文化、实践大学推广教育部Indesign、摄影课程讲师、万能科大专技讲师
.曾任广告公司设计/杂志社美编/摄影等工作
.摄影师,黑白暗房
.1962年基隆市出生,酷爱咖啡、相机、DVD...与影像有关事物。
.20岁开始从事黑白暗房及商业摄影。
.30岁以后从事广告设计及杂志、报纸美编,电脑绘图书籍着作等工作。
.40岁的时候写了第一本Illustrator(9.0)
.50岁玩生态微距摄影
.2010年5月/个人摄影展
义大利阳光下的形与色(文化大学延平分校)
.2010年8月/台湾生态密码摄影联展(台北诚品敦南店)
PART I|基本操作
使用傻瓜相机拍微距
认识区分测光的种类
了解快门与光圈的连动性
光圈最锐利的位置是8
使用连拍模式拍移动中的昆虫
追踪飞行中的昆虫
选择P、S、A、M操作模式
设定相机的白平衡
使用小道具加强白平衡
自动?手动?微距的最佳对焦方式
使用近拍模式
使用类单眼的近拍模式
习惯手动对焦的好处
「动手」改变现场环境的可能性
感光度与杂讯的关系
随时改变画面构图
确定对焦位置在哪里
PART II|器材篇
衣服可以考虑这样穿
十万元以内玩微距摄影
单眼相机不是唯一
类单眼拍微距
类单眼的景深变化
用一般镜头拍微距
近摄镜的功能
接写环也来掺一咖
快扣近摄镜头帮你更贴近
接写环是长镜头的好麻吉
脚架以外的选择
观景放大镜让东西变得更大
贴近危险物种的镜头
手动模式追踪连续动作
PART III|行动出击
现在,我才开始玩微距
我的生态摄影态度
不是山里才有虫
兼顾构图与光源
捕捉完美角度
一年之季在于春
冬天照样出击
一日之计在于晨
往下找?往上找?虫虫在哪里?
走!都市丛林找生态
突破保护色
如何拍摄低角度的昆虫?
搞定高高在上的昆虫
小虫虫一直动来动去的,怎么拍?
捕捉动态或连续画面
取景和构图有什么不一样?
根据主题决定直式或横式构图
黄金构图
牛眼构图
昆虫也是有目光的
捕捉最完美的画面
用身体克服装备的不足
有时候也该「手脚并用」一下
挑战微距的极限
抢拍阴暗角落的虫虫
追踪虫虫的成长过程
PART IV|灯光篇
顺光?逆光?最美的光源在那里?
外接闪光灯比一比
自然光 PK 闪灯
使用自然光的最佳时机
补光以外,消除阴影有一招
善用内建闪灯
不同灯具的色彩有差别
使用不同灯具的景深效果
闪不闪差很大
跳灯和环型闪灯的效果不一样
闪光灯的光源距离
离闪,为背景补光
多重光源创造平衡光源
这么多种灯,一台相机怎么装得下?
记得多补一盏灯
解决阳光下反差太大的阴影
PART V|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寻蜂记
寻蛙记
枯木记忆
写在后面
当我拿到这本《好摄成瘾谈微距摄影》时,首先被它低调奢华的设计所吸引。封面上的那个小小的、但细节极其丰富的图案,就预示着这本书将带领我们进入一个不一样的视觉世界。我一直觉得,微距摄影是一种“发现美”的艺术,它让我们看到平时肉眼无法捕捉的细节,那些隐藏在平凡事物中的奇妙之处。这本书的内容,从介绍基础的微距镜头选择,到深入探讨景深控制的艺术,再到如何巧妙运用自然光和人造光来塑造微观世界的氛围,都写得非常详尽。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拍摄思路”的讲解,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拍”,更启发你“为什么这么拍”,以及如何从一个简单的拍摄对象中挖掘出故事和情感。我之前总觉得微距摄影就是拍花草虫鱼,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即使是生活中的普通物品,比如一枚纽扣、一滴水珠、一块布料的纹理,在微距镜头下都能呈现出令人惊叹的美感。这本书让我对摄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一种与被摄对象进行深度对话的过程。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感都非常棒,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透着一股专业的气息。我特别喜欢这本书的排版设计,图片与文字的搭配恰到好处,不会让人觉得信息过载,也不会觉得过于单调。我之前尝试过几次微距摄影,但总是拍不出那种“惊艳”的效果,要么焦点模糊,要么主体不突出,要么色彩失真。这本书的出现,感觉像是一盏指路明灯。我尤其对其中关于“抖动控制”和“对焦技巧”的章节非常感兴趣,因为这确实是我拍摄微距时的两大难点。书中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和图示来讲解,让我茅塞顿开。比如,它提到的如何利用辅助工具来稳定相机,以及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精确对焦,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技巧,是我在其他地方很少能看到的。而且,这本书并没有局限于枯燥的技术讲解,而是穿插了作者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趣事和挑战,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我感觉这本书不仅能教会我技术,更能激发我对微距摄影的热情,让我重新审视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细微之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我,那是一种深邃的蓝色,仿佛邀请人潜入微观世界的神秘海洋。我本身对摄影就有浓厚的兴趣,但一直以来都是拍摄一些宏大的风景或者日常的人像,总觉得缺少了一些“灵气”。偶然在书店翻到这本书,书名《好摄成瘾谈微距摄影》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平时就喜欢琢磨着怎么把生活中不起眼的小物件拍出大片感,这本书听起来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种“秘籍”。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光是目录就让我心潮澎湃,从光线运用到景深控制,再到后期处理技巧,似乎涵盖了微距摄影的方方面面。我尤其期待关于如何捕捉动植物微距细节的章节,想象一下,能把一只小小的瓢虫翅膀上的纹路拍得栩栩如生,或者把露珠折射出的小小世界定格下来,那该是多么令人震撼的成就感!这本书的文字风格也给人一种亲切感,没有那些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充满了摄影师的个人感悟和实践经验,这对于我这种实践派的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让我的镜头开始一次奇妙的微观探索之旅。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风格非常细腻,仿佛作者是以一种极其温柔的笔触,引导读者走进那个充满惊喜的微观世界。我平时对摄影的热爱,更多体现在对生活细节的捕捉上,所以微距摄影自然而然地就成了我最感兴趣的领域。这本书的内容,从解释微距摄影的定义和魅力,到讲解不同焦段镜头的特点,再到如何处理微距摄影中常见的“虚化”问题,都写得非常细致入微。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拍摄计划”的讨论印象深刻,它提醒我,在按下快门之前,需要对拍摄对象、光线环境以及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对于避免盲目拍摄、提高出片率至关重要。这本书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光线”在微距摄影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照亮主体,更是塑造形态、烘托气氛的关键。我迫不及待地想把书中的一些拍摄心得应用到我的实际创作中,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事物中的非凡之美,并用我的镜头将它们定格下来,与大家分享。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专业且接地气”。我是一位有着多年摄影经验的业余爱好者,尝试过不少摄影书籍,但像《好摄成瘾谈微距摄影》这样,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充满实践指导的书籍并不多见。它从最基础的设备选购,到进阶的光影处理,都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创意构图”的章节,它打破了我以往的思维定式,教我如何用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和呈现微观世界。比如,书中提到的一些反常规的景别运用和色彩搭配,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我一直认为,好的微距作品不仅仅在于清晰度和细节,更在于它能否触动观者的情感,能否讲出一个属于微观世界的故事。这本书正好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方法。它让我明白,微距摄影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细节的敬畏。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拥有了一个经验丰富的摄影导师,时刻在我身边指导我,让我少走弯路,更快地提升我的微距摄影水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