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媽媽.年輕媽媽必讀
本書想要告訴大傢的既不是過去的知識,也不是對未來遙遠的期待,而是目前全世界最新的動態以及治療方法。所有的最新研究報告都告訴我們,口腔的疾病所帶來的影響絕不是隻局限於口腔內,而是會引起全身內髒和骨骼的疾病,所以不要輕忽口腔衛生的健康。
書中雖然提到瞭許多最新的治療方法和科技,但是預防牙醫學的篇幅卻佔瞭一半以上。治療方法和科技都可以再進步,唯獨「預防重於治療」的概念隨著醫學的進步,內容變得比以前更具體,更容易施行。預防不會隨著時代的潮流改變,而這一切都要從正確的刷牙方法開始做起。—陳維斌
作者簡介
陳維斌
1953年颱灣颱北市齣生。
學曆:西門國小、大同中學、建國高中畢業
颱北醫學大學牙醫學係牙醫學士、日本大學齒學部分子生物學博士
日本先進植牙醫療學會專門醫師
曆任:廣島大學齒學部補綴第二教室(固定補綴學)駐院醫師
平和福祉衛生學院非常勤講師
現任:不二牙醫診所 (颱北市南京東路一段二號三樓之一) 院長
專利:2012「牙周病預防牙刷」新型專利權,證書號碼M435862
其他創作
著書:說書看日本
著述:颱灣當代雜誌:日本文化係列,包可花食經連載
颱灣OPEN月刊:「國際療望颱」專欄
日本僑誌:「包可花專欄」、「說書看日本」專欄等
音樂:1996年創辦日本颱醫人音樂會
2007颱北國傢音樂廳作詞作麯歌麯發錶會
2008入圍第19屆金麯奬傳統藝術類最佳作詞人奬
2009詞麯作品「濁水溪溪水濁」公認為雲林樂章
2010個人專輯「流轉時光」由上揚唱片齣版
2011東京個人音樂作品演唱會
《零下一歲開始刷牙》書後私語
說實在的,寫這本書並沒有經過長期計畫,就像我做的一些事情一樣,都是想到瞭就馬上付諸實行,沒有去刻意去顧慮到底會不會有成果。所以寫這本書的目的很單純,就是覺得颱灣的社會已經進步到需要有一些廣泛的牙科預防醫學的知識,而傳播這些很容易付諸實行的知識必須有人來起個頭。
我長期住在日本,所以這些知識都是長期在日本所纍積的,其中除瞭一小部份和我的博士論文有關聯以外,絕大多數都是一般性的共識。日本是一個很刻闆的社會,隻要有一條軌道在眼前,基本上大傢就會沿著這條軌道往前走。很少會有人去懷疑這條軌道是誰製定的,是怎麼來的。尤其牽涉到醫學這種專門知識的領域,隻要具有權威性的組織有所主張,自然就會有人去舖軌道,自然而然的一般的醫療工作者就會走在軌道上。
這本書所寫的牙科預防醫學也有一條軌道可循,而軌道的源頭是一個權威性的組織,那就是世界衛生組織。一般人看世界衛生組織所提齣來的牙科預防醫學綱領,隻會讓人覺得很空洞,不知道有甚麼實質的意義存在,但是這些綱領一旦經過學術機關的研討或者牙科相關企業的點石成金以後,就會化身成為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具體內容。
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不論蛀牙還是牙周病都是經由傳染而來的。蛀牙和牙周病就像不小心傳染到感冒一樣,都不是與天俱來而是由外界傳染而來。不同之處在於感冒的病菌可以經由身體的免疫力將之消除,而蛀牙和牙周病的病菌卻是揮之不去。
所以大傢都養成瞭和蛀牙以及牙周病共生的習慣,反正治也治不好,反正死也死不瞭,反正大傢都有不是隻有我。也因此很少人去思考如何減少互相傳染的機會,也很少有人去思考治療方法可以和感冒一樣從病菌下手,而不是隻用外科的手法來改善癥狀。
誰都知道感冒是可以預防也可以吃藥治療的,天氣一有變化都會聽到有人提醒:『要小心不要得到感冒噢!』
你一得到感冒,立刻有人關心:『趕快去看醫生,要好好吃藥噢!』
像感冒這種小病大傢都小心萬分,可是會影響一輩子生活型態的蛀牙和牙周病倒是大多數人都掉以輕心。理由很簡單,因為感冒會小病變大病。
蛀牙是小病嗎?小蛀牙還好,如果蛀到無法咬東西,那就是大病。
牙周病是小病嗎?牙周病是大病!牙周病會引起心肌梗葉、老人肺炎、骨質疏鬆、早産兒,會加重糖尿病。這些與生老病死息息相關的疾病,如果說有一部份原因是來自牙周病,牙周病當然是大病。
『真的嗎?我怎麼沒聽說過牙周病是百病之源?』沒聽過並不奇怪,因為能夠確認牙周病菌和這些疾病的因果關係,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的事情瞭。基因學者在進入二十一世紀時送給全世界的禮物,就是美國總統柯林頓很驕傲地嚮全世界宣布:
『人類的基因地圖已經畫齣來瞭!』
有瞭基因地圖,纔能夠正確的解析齣從病巢採取的病菌原來是牙周病菌。
而當病菌學者認識瞭牙周病的嚴重性以後,這十年來便有一門新的科學産生,叫做「牙周內科」。「牙周內科」是專門研究預防牙周病菌進入體內以及針對牙周病菌治療牙周病的學問。
將來有一天,治療牙周病的方法可能變成這樣;
『醫生,最近得瞭牙周病請給我開個藥方。』
『好,你要喝牛奶還是要吃雞蛋?』
這不是天方夜譚,而是事先將改造牙周病基因的藥劑投入牛或雞的體內,令所産的牛奶或雞蛋含有預防牙周病疫苗的方法。
這本書主要想傳達的就是這些最新的牙科預防醫學概念,而這些概念所依據的是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所提齣來綱領。有瞭概念以後,本書更進一步的利用這些概念提齣一些具體的牙科預防醫學方法。
「零下一歲開始刷牙」,這個書名乍看之下也許有點耐人尋味,然而如果讀畢全書,一定會讓自己以及身邊的小寶寶能夠減少許多口腔內甚至全身疾病的痛苦。更重要的是,未來媽媽或者初為人母媽媽如果能夠早一點開始實行書中所說的重點,隻要好好照顧小寶寶到三歲為止,甚至有可能會讓小寶寶一生免於蛀牙的痛苦。
不二牙醫診所院長 陳維斌
說實話,我平常買書真的很少會主動去買這種“保健須知”類的,總覺得會很枯燥、很說教。但“零下一歲開始刷牙”這個書名,還有“0-99歲”的跨度,反而激起瞭我的好奇心。颱灣這邊的生活節奏快,大傢好像都很忙,很多健康議題,除非真的齣現問題,否則很容易被忽略。我的孩子現在小學,每次去看牙醫,醫生都會強調刷牙的重要性,但說實在的,我們做父母的有時候也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很多時候我們自己刷牙的習慣也不是那麼完美,又怎麼能很好地去引導孩子呢?這本書如果能用一種比較輕鬆、貼近生活的方式來講解,比如用一些小故事、生活中的例子,來告訴我們為什麼牙齒保健這麼重要,以及具體怎麼做,我可能會更容易接受。我尤其關注書中會不會提到一些關於“國民口腔健康”的數據或者趨勢,讓我們瞭解一下颱灣地區大傢在牙齒健康方麵普遍存在哪些問題。如果能附帶一些實用的工具,比如如何選擇適閤自己牙齒狀況的牙膏、牙刷,甚至是一些牙科診所的選擇建議,那就更棒瞭。畢竟,健康的牙齒不僅影響吃飯,還會影響一個人的形象和自信,這一點在颱灣這種注重外在形象的社會裏,可能就更加凸顯瞭。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真的很直接,也很吸引人。“零下一歲開始刷牙”,這讓我有點好奇,究竟是怎麼個“零下一歲”法?是說在媽媽懷孕期間就要開始注意嗎?感覺這是一種非常超前的健康觀念。我身邊有很多朋友也剛生瞭寶寶,大傢都在討論怎麼給孩子喂輔食,怎麼選奶粉,但好像很少有人會這麼早就開始關注牙齒的事情。這本書如果能解答我這個疑問,並且詳細說明不同月齡、不同發育階段的寶寶,在牙齒護理方麵有哪些細微的差彆和注意事項,那絕對會讓我眼前一亮。而且,99歲這個年齡跨度,實在是太全能瞭!颱灣現在高齡化社會越來越明顯,很多長輩的牙齒健康問題也越來越普遍。我自己的阿嬤,她現在因為牙齒不好,很多東西都吃不瞭,看起來也消瘦瞭很多。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針對老年人的牙齒保健建議,比如如何清潔假牙,如何緩解口乾舌燥,甚至是如何通過飲食來輔助牙齒健康,那真的就是一本“傳傢寶”級彆的書瞭。我希望這本書的內容不會太過於學術化,能夠用普通人都能聽懂的語言,講述牙齒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輕鬆愉快地實踐。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的蠻有意思的,"零下一歲開始刷牙" 這個標題就直接抓住瞭我的目光。颱灣這邊其實很多新手爸媽在育兒這塊都非常注重,尤其是在寶寶的健康方麵。小寶寶的牙齒護理,老一輩的觀念可能還在說“乳牙掉瞭會長新的”,但現在大傢越來越知道,從小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對孩子一生都非常重要。我記得我兒子剛開始長牙的時候,我跑遍瞭藥局和婦幼用品店,想找最適閤寶寶的牙膏和牙刷,那時候真的覺得信息好雜亂,不知道該怎麼選。這本書如果能把這些都講清楚,比如什麼時候開始刷牙最恰當,用什麼樣的工具,甚至是一些寶寶不配閤刷牙怎麼辦的小妙招,那絕對是造福廣大父母的福音。而且,標題還說瞭“0-99歲”,這真的很全麵,感覺不隻是給小朋友看的,連我們這些三十多歲、四十多歲,甚至傢裏的爺爺奶奶,都可以從中找到實用的信息。特彆是我們這些平常可能不太注意牙齒保健,覺得“反正老瞭就那樣”的人,這本書的齣現,或許能喚醒大傢對牙齒健康的重視。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有一些關於預防蛀牙、牙周病的方法,還有針對不同年齡段的牙齒健康風險的提示。有時候覺得,牙齒的問題一拖再拖,最後搞得看牙醫又痛又花錢,如果早點知道怎麼預防,那該多好啊!
评分當我在書店的架子上看到這本《零下一歲開始刷牙:0-99歲的牙齒保健須知》,我當下就覺得,這簡直就是我一直以來都在尋找的那本書!我是一名全職媽媽,平時最關心的就是孩子們的健康,而口腔健康,尤其是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我覺得是重中之重。我兒子今年剛滿四歲,最近開始對刷牙這件事有點排斥,每次都要軟磨硬 Commencez,弄得我精疲力盡。我特彆希望能從這本書裏學到一些真正有效的方法,讓刷牙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而不是一場“拉鋸戰”。而且,這本書的適用年齡範圍也太廣瞭吧!0-99歲,這簡直就是一部“國民牙齒寶典”!我經常會思考,我們這一代人的牙齒健康,是不是很大程度上也受到瞭小時候成長環境和習慣的影響?我希望這本書不隻是教怎麼刷牙,更能從科學的角度,解釋清楚為什麼某些食物對牙齒不好,以及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比如青少年時期、孕期、老年期,牙齒會麵臨哪些獨特的挑戰,又該如何應對。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圖文並茂的講解,讓復雜的知識變得更容易理解,那就更完美瞭。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配色和字體設計,我感覺挺舒服的,不像是那種硬邦邦的醫學書籍,反而有點親切感。我在網上偶然看到這本書的介紹,第一反應就是“哇,太及時瞭!”。我傢裏有兩個小孩,一個還在讀幼兒園,一個剛上小學。每次帶他們去牙醫那裏做檢查,醫生總是不厭其煩地強調刷牙的正確方式,我每次都在旁邊點頭如搗蒜,迴傢卻發現,自己可能也做不到百分之百的正確。而且,傢裏的長輩,像我婆婆,她就經常跟我說,她年輕的時候根本沒人在乎什麼刷牙,年紀大瞭牙齒掉光瞭,吃飯都不方便。聽她這麼說,我總覺得是不是我們這一代太矯枉過正瞭?但這本書從“零下一歲”就開始講,又一直講到99歲,這個跨度真的很大,讓我覺得它不像是一本隻針對某個特定年齡段的指南,而是更全麵地覆蓋瞭人生的各個階段。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會不會提到一些關於兒童牙齒發育的常見問題,比如地包天、牙齒不齊等等,有沒有一些早期乾預的建議。還有,對於我們這些成年人,尤其是每天忙著工作、帶孩子,可能壓力很大,生活作息也不規律的人,牙齒健康方麵有哪些容易被忽視的風險?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些簡單易行的日常保健方法,那就太好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