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流動著,颱灣人的精神與價值也同時鮮明地存在著,並影響著颱灣人的現在及未來。
長年來,媒體不斷地報導如陳樹菊、拾荒者、清寒人等等,贊譽著那些「颱灣素人」。新近如中國作傢來颱,乃至雜誌專題報導,也對颱灣關於「善」的一麵印象深刻,不得不贊嘆颱灣最美的風景就是「人」。
從小到大,身為颱灣人,總是隱約或明顯感受到一股對比或者對峙的文化拉扯,明與暗、強與弱、中心與邊緣、錶象與內在、統治與被統治等等,敵對中有和善、善意中有惡圖。
自2011年起,作者陳玉?期待任何颱灣人與草根基層,大傢一齊來閤撰「颱灣人誌」,在此先行訪談瞭四位素人,他們分彆為自在自得的郭自得先生、陽光開朗的文化企業傢楊博名先生、講究醫療美學的黃文龍醫師以及泛觀音信仰的許淑蓮女士。從個案當中,陳玉?不僅試圖逐次勾勒齣颱灣人內秀於心的精神與人格,找迴經由「草根善行」所啓發的颱灣人文特徵。藉由訪談,同時也梳理自身過往的曆史。
除瞭人物撰寫之外,對於形塑颱灣「無功用行」的文化原理,及颱灣的宗教信仰、價值係統,颱灣精神人格及其文化底蘊,本書皆有精闢的探討。
作者簡介
陳玉峰
1953年生,颱灣雲林北港人。現任玄奘大學宗教學係客座教授。
曾任大學教授、大學副校長、總統文化奬得主、保育運動草根先鋒等等。
陳玉峰教授曆年著作(前衛齣版):
【颱灣植被誌】捲一《總論及植被帶概論》
【颱灣植被誌】捲三《亞高山冷杉林帶與高地草原》(上)
【颱灣植被誌】捲三《亞高山冷杉林帶與高地草原》(下)
【颱灣植被誌】捲四《檜木霧林帶》
【颱灣植被誌】捲五《颱灣鐵杉林帶》(上)
【颱灣植被誌】捲五《颱灣鐵杉林帶》(下)
【颱灣植被誌】捲六《闊葉林(1)南橫專冊》
【颱灣植被誌】捲六《闊葉林(2)》(上)
【颱灣植被誌】捲六《闊葉林(3)》(下)
【颱灣植被誌】捲八《大甲鎮植被》
【颱灣植被誌】捲九《物種生態誌》
《阿裏山:永遠的檜木霧林原鄉》(與陳月霞閤著)
《自然學習者的教育觀》
《颱灣生態與變態》
《火龍119:阿裏山1976年大火與遷村事件初探》(與陳月霞閤著)
《21世紀颱灣主流的土石亂流:颱灣山地災變以及災後人造孽》
《告彆世紀》
《自然印象與教育哲思》
《颱灣山林與文化反思》
《土地倫理與921大震》
《人文與生態》
《颱灣生態悲歌》
《颱灣生態史話15講》
《前進雨林》
《印土苦旅:印度.佛教史筆記》
《山.海.韆風之歌》
《玉峰觀止:颱灣自然、宗教與教育之我見》
《山災地變人造孽:21世紀颱灣主流的土石亂流》
《颱灣素人:颱灣宗教、精神、價值與人格》
自序與題獻
代序一/楊博名先生素描
代序二/醫者黃文龍
代序三/颱灣美麗寶島
輯一颱灣的素人
01 郭自得先生─自在自得的無禪禪師
02 楊博名先生─側寫陽光、淨土的文化企業傢
03 黃文龍醫師─醫療美學剪影
04 許淑蓮女士─泛觀音信仰的蓮花化身
輯二颱灣精神價值的底蘊
05 觀音佛祖─側說颱灣宗教信仰
06 颱灣的宗教信仰、颱灣精神或人格及其文化底蘊─圖片解說輯
07 1930年代日本人對颱灣宗教慣習的見解簡介─讀李嶽勛前輩《禪在颱灣》的
提註
08 從《吠陀》到佛教的旁註
09 佛傳與佛陀
10 十二有支與無支
11 跑江湖
附錄
01 颱灣生態暨環教學院籌設(山林書院)─陳玉峰教授聲明
02 「山林書院」及颱灣自然生態暨環境教育計畫規劃草案
自序與題獻
許多颱灣人好得「他媽的好」、「好到爆」、「好到不行」。4~5年來筆者再度勘旅全球之後,還是覺得有些颱灣人實在是「夭壽好」,也就是好到不可理喻、不可思議、荒謬、荒唐!這樣的颱灣人通常隻有一個問題:不知道自己有多好!絕大部分的人更不瞭解、不理解颱灣人為什麼這麼好,遑論其根源從何而來?
感受到此等颱灣氛圍的外國人、颱灣人常常莫名所以,擠得齣的形容詞常隻是「熱情、純真、善良……」,事實上卻是找不到閤適的字詞之所緻,而無法道破其底蘊。新近如中國作傢來颱,乃至雜誌專題報導等,都對颱灣「特彆是善的一麵」感受「衝擊很大」,不得不贊嘆「颱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風清氣正」而「懷念那種文化氣質」。長年來,傳媒也不斷報導著像陳樹菊、拾荒者、清寒人等等,包括捧著16萬元去國庫捐輸的老農,贊譽颱灣多如牛毛的「純粹利他主義者」,然而,如是贊美仍然不明所以,仍然不瞭解陳樹菊隻是「倒黴」被報導齣來的案例!
另一方麵,筆者由小至大,隱約或明顯感受颱灣人受到兩股明暗、強弱、中心與邊緣、錶象與內在、統治與被統治等等對比或對峙的文化拉扯或推擠,敵對中有和善、善意中有惡圖,時分時閤、時競時和,故以生物學對偶基因比喻為顯性文化與隱性文化。
後來,經由對颱灣宗教文化、價值係統的探討之後,筆者認為颱灣不僅是150多萬年來,地球4次冰河、間冰期生物的諾亞方舟,颱灣也是約1,052年(北宋迄今)以降,中國兩次遭受外來政權統治,國難與民族意識、教難(大乘佛教)與蛻變(萬教歸一)之最佳避難地,而且,得力於「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混血,颱灣原住民純樸的天性,賦予禪宗文化在颱灣實踐瞭「無功用行」的最佳新生地,將閩南即將式微的禪神髓,以水牯牛之姿,應現齣颱灣人迄今最最精彩的「饒益眾生不望報;代眾生受諸苦惱;所做功德盡以施之」的精神與人格,也就是非生物性,狀似無性繁殖的無善之善、無德之德,沒有宗教形式的宗教,經由草根善行不斷感染、啓發的颱灣人文特徵。
凡此無善之善、無功用行的「利他主義」卻因在屬靈麵嚮未能提昇,主體性尚未充分覺悟,且未能匯聚成為颱灣民族的象徵,更緻命的是,以外來政權排山倒海的阻絕、分化、扭麯,颱灣精神未能銜接上颱灣土地與自然山林生態係,好讓天文、地文、人文、生文貫串,故而李前總統隻能慨嘆「奴隸當久瞭,建不瞭國!」(註:有可能李前輩自己也不明所以),許多颱灣人也從來含恨而終。
近來筆者發奮、發願,要以餘生微薄心力,為颱灣韆鞦萬世打造地基,故而籌劃「山林書院」,且於2012年7月25日開辦第一梯次高雄營隊(閤計8天;爾後將再度不斷進行體製內、外教育);而為闡述颱灣文化的底蘊,打破4百年來的隱性文化宿疾,自2011年起,期待任何颱灣人、草根基層,大傢齊來閤撰《颱灣人誌》,筆者在此先拋齣訪談郭自得先生(非直接)、楊博名先生、黃文龍醫師、許淑蓮女士等4篇人物側傳,試圖由個案,逐次勾勒颱灣精神、人格的底蘊,找迴本然與自覺,並試圖為世代銜接失落的環節。
除瞭人物撰寫之外,對於形塑颱灣無功用行的文化原理,先總說以〈觀音佛祖─側談颱灣的宗教信仰〉一文,輔助以〈颱灣的宗教信仰、颱灣精神或人格及其文化底蘊圖片解說輯〉(註:相關敘述請參閱拙著陳玉峰,2012,玉峰觀止─颱灣自然、宗教與教育之我見,前衛齣版社);至於〈1930年代日本人對颱灣宗教慣習的見解簡介〉,乃《玉峰觀止》一書的延續;〈從《吠陀》到佛教的旁註〉、〈佛傳與佛陀〉、〈十二有支與無支〉等文,則是從另一角度學習佛法或反思;短註〈跑江湖〉隻是颱灣諸多禪語的一例。
如是,集結為本書。感恩颱灣天文、地文、人文、生文;感恩郭自得先生(往生;賢嗣郭長生教授)、楊博名先生、黃文龍醫師(黃玉珠女士)與許淑蓮女士的垂教,沒有他(她)們的典範撐起本書骨肉,則筆者隻是空談。
最後,筆者要嚮蘇振輝董事長緻意!謹以本書,題獻蘇振輝 董事長
陳玉峰閤十
2012.8.8於大肚颱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