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素人:台湾宗教、精神、价值与人格

台湾素人:台湾宗教、精神、价值与人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历史流动着,台湾人的精神与价值也同时鲜明地存在着,并影响着台湾人的现在及未来。

  长年来,媒体不断地报导如陈树菊、拾荒者、清寒人等等,赞誉着那些「台湾素人」。新近如中国作家来台,乃至杂志专题报导,也对台湾关于「善」的一面印象深刻,不得不赞叹台湾最美的风景就是「人」。

  从小到大,身为台湾人,总是隐约或明显感受到一股对比或者对峙的文化拉扯,明与暗、强与弱、中心与边缘、表象与内在、统治与被统治等等,敌对中有和善、善意中有恶图。

  自2011年起,作者陈玉?期待任何台湾人与草根基层,大家一齐来合撰「台湾人志」,在此先行访谈了四位素人,他们分别为自在自得的郭自得先生、阳光开朗的文化企业家杨博名先生、讲究医疗美学的黄文龙医师以及泛观音信仰的许淑莲女士。从个案当中,陈玉?不仅试图逐次勾勒出台湾人内秀于心的精神与人格,找回经由「草根善行」所启发的台湾人文特征。借由访谈,同时也梳理自身过往的历史。

  除了人物撰写之外,对于形塑台湾「无功用行」的文化原理,及台湾的宗教信仰、价值系统,台湾精神人格及其文化底蕴,本书皆有精辟的探讨。

作者简介

陈玉峰

  1953年生,台湾云林北港人。现任玄奘大学宗教学系客座教授。
  曾任大学教授、大学副校长、总统文化奖得主、保育运动草根先锋等等。

陈玉峰教授历年着作(前卫出版):
  【台湾植被志】卷一《总论及植被带概论》
  【台湾植被志】卷三《亚高山冷杉林带与高地草原》(上)
  【台湾植被志】卷三《亚高山冷杉林带与高地草原》(下)
  【台湾植被志】卷四《桧木雾林带》
  【台湾植被志】卷五《台湾铁杉林带》(上)
  【台湾植被志】卷五《台湾铁杉林带》(下)
  【台湾植被志】卷六《阔叶林(1)南横专册》
  【台湾植被志】卷六《阔叶林(2)》(上)
  【台湾植被志】卷六《阔叶林(3)》(下)
  【台湾植被志】卷八《大甲镇植被》
  【台湾植被志】卷九《物种生态志》
  《阿里山:永远的桧木雾林原乡》(与陈月霞合着)
  《自然学习者的教育观》
  《台湾生态与变态》
  《火龙119:阿里山1976年大火与迁村事件初探》(与陈月霞合着)
  《21世纪台湾主流的土石乱流:台湾山地灾变以及灾后人造孽》
  《告别世纪》
  《自然印象与教育哲思》
  《台湾山林与文化反思》
  《土地伦理与921大震》
  《人文与生态》
  《台湾生态悲歌》
  《台湾生态史话15讲》
  《前进雨林》
  《印土苦旅:印度.佛教史笔记》
  《山.海.千风之歌》
  《玉峰观止:台湾自然、宗教与教育之我见》
  《山灾地变人造孽:21世纪台湾主流的土石乱流》
  《台湾素人:台湾宗教、精神、价值与人格》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自序与题献
代序一/杨博名先生素描
代序二/医者黄文龙
代序三/台湾美丽宝岛

辑一台湾的素人
01 郭自得先生─自在自得的无禅禅师
02 杨博名先生─侧写阳光、净土的文化企业家
03 黄文龙医师─医疗美学剪影
04 许淑莲女士─泛观音信仰的莲花化身

辑二台湾精神价值的底蕴
05 观音佛祖─侧说台湾宗教信仰
06 台湾的宗教信仰、台湾精神或人格及其文化底蕴─图片解说辑
07 1930年代日本人对台湾宗教惯习的见解简介─读李岳勋前辈《禅在台湾》的

提註
08 从《吠陀》到佛教的旁註
09 佛传与佛陀
10 十二有支与无支
11 跑江湖

附录
01 台湾生态暨环教学院筹设(山林书院)─陈玉峰教授声明
02 「山林书院」及台湾自然生态暨环境教育计画规划草案

图书序言

自序与题献

  许多台湾人好得「他妈的好」、「好到爆」、「好到不行」。4~5年来笔者再度勘旅全球之后,还是觉得有些台湾人实在是「夭寿好」,也就是好到不可理喻、不可思议、荒谬、荒唐!这样的台湾人通常只有一个问题:不知道自己有多好!绝大部分的人更不了解、不理解台湾人为什么这么好,遑论其根源从何而来?

  感受到此等台湾氛围的外国人、台湾人常常莫名所以,挤得出的形容词常只是「热情、纯真、善良……」,事实上却是找不到合适的字词之所致,而无法道破其底蕴。新近如中国作家来台,乃至杂志专题报导等,都对台湾「特别是善的一面」感受「冲击很大」,不得不赞叹「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风清气正」而「怀念那种文化气质」。长年来,传媒也不断报导着像陈树菊、拾荒者、清寒人等等,包括捧着16万元去国库捐输的老农,赞誉台湾多如牛毛的「纯粹利他主义者」,然而,如是赞美仍然不明所以,仍然不了解陈树菊只是「倒霉」被报导出来的案例!

  另一方面,笔者由小至大,隐约或明显感受台湾人受到两股明暗、强弱、中心与边缘、表象与内在、统治与被统治等等对比或对峙的文化拉扯或推挤,敌对中有和善、善意中有恶图,时分时合、时竞时和,故以生物学对偶基因比喻为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

  后来,经由对台湾宗教文化、价值系统的探讨之后,笔者认为台湾不仅是150多万年来,地球4次冰河、间冰期生物的诺亚方舟,台湾也是约1,052年(北宋迄今)以降,中国两次遭受外来政权统治,国难与民族意识、教难(大乘佛教)与蜕变(万教归一)之最佳避难地,而且,得力于「有唐山公,无唐山妈」的混血,台湾原住民纯朴的天性,赋予禅宗文化在台湾实践了「无功用行」的最佳新生地,将闽南即将式微的禅神髓,以水牯牛之姿,应现出台湾人迄今最最精彩的「饶益众生不望报;代众生受诸苦恼;所做功德尽以施之」的精神与人格,也就是非生物性,状似无性繁殖的无善之善、无德之德,没有宗教形式的宗教,经由草根善行不断感染、启发的台湾人文特征。

  凡此无善之善、无功用行的「利他主义」却因在属灵面向未能提昇,主体性尚未充分觉悟,且未能汇聚成为台湾民族的象征,更致命的是,以外来政权排山倒海的阻绝、分化、扭曲,台湾精神未能衔接上台湾土地与自然山林生态系,好让天文、地文、人文、生文贯串,故而李前总统只能慨叹「奴隶当久了,建不了国!」(註:有可能李前辈自己也不明所以),许多台湾人也从来含恨而终。

  近来笔者发奋、发愿,要以余生微薄心力,为台湾千秋万世打造地基,故而筹划「山林书院」,且于2012年7月25日开办第一梯次高雄营队(合计8天;尔后将再度不断进行体制内、外教育);而为阐述台湾文化的底蕴,打破4百年来的隐性文化宿疾,自2011年起,期待任何台湾人、草根基层,大家齐来合撰《台湾人志》,笔者在此先抛出访谈郭自得先生(非直接)、杨博名先生、黄文龙医师、许淑莲女士等4篇人物侧传,试图由个案,逐次勾勒台湾精神、人格的底蕴,找回本然与自觉,并试图为世代衔接失落的环节。

  除了人物撰写之外,对于形塑台湾无功用行的文化原理,先总说以〈观音佛祖─侧谈台湾的宗教信仰〉一文,辅助以〈台湾的宗教信仰、台湾精神或人格及其文化底蕴图片解说辑〉(註:相关叙述请参阅拙着陈玉峰,2012,玉峰观止─台湾自然、宗教与教育之我见,前卫出版社);至于〈1930年代日本人对台湾宗教惯习的见解简介〉,乃《玉峰观止》一书的延续;〈从《吠陀》到佛教的旁註〉、〈佛传与佛陀〉、〈十二有支与无支〉等文,则是从另一角度学习佛法或反思;短註〈跑江湖〉只是台湾诸多禅语的一例。

  如是,集结为本书。感恩台湾天文、地文、人文、生文;感恩郭自得先生(往生;贤嗣郭长生教授)、杨博名先生、黄文龙医师(黄玉珠女士)与许淑莲女士的垂教,没有他(她)们的典范撑起本书骨肉,则笔者只是空谈。

  最后,笔者要向苏振辉董事长致意!谨以本书,题献苏振辉 董事长

陈玉峰合十
2012.8.8于大肚台地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