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梦想,使不可能变成可能,改变你命运的一本书!
汇集12位卓越追梦人的人生故事——
吴兴国、蔡明介、余光中、汉宝德
翁启惠、杨玉欣、张广达、吴炫三
刘炯朗、黄荣村、李昌钰、王文兴
来自学术界、企业界、艺文界等领域的12个人生故事,
带你领略成功人士非凡的智慧与阅历,
因他们的视野远远高过一般人,
他们的见解的确能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树立引领年轻人规划个人未来发展之典范。
我从前一直很懊丧自己的成长,后来发觉自己竟然可以有这么大幅度的跨越,突然之间我的悲剧变成了喜悦。──吴兴国
资源永远是有限的,你要专注于机会而非问题,也就是说要注意绩效与贡献, 而不只是在解决眼前的问题。──蔡明介
启发我创作生命的,古典文学是主流,是上游;现代文学是下游;西方文学,是一个强大的支流。──余光中
绝不局限思考面向,善用横向思考创造崭新见地,终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汉宝德
从事任何事,唯有胸怀兴趣与热忱才能坚持不懈,才能得到成就与满足。──翁启惠
遭逢困境际遇之后,须想出一些应对方式或是更深层的思维,帮助自己跳跃现状,让自己能够释怀,然后继续好好地生活。──杨玉欣
年轻朋友们要适当地注意西方的学术发展脉络,努力建立我们自己的文史知识体系,找出我们自己的价值取向。──张广达
有所求的人就会不自在,人要自在的话,先得让自己生活得很简单。──吴炫三
只要花点时间,有些事情你做熟了,读书也会读得很顺,考试也会考得很顺,关键在于你是否恰当地安排生活而已。──刘炯朗
只要你不遗忘,历史就不会遗忘你,而我们就能从这里获得教训。──黄荣村
火车开到你面前,你不上车,你想等下一班,或许就没有下一班了。人的一生只有几个机会,遇到这几个机会一定要抓紧。──李昌钰
我认为什么人都可以写小说,只要你有时间。有时间阅读,这是第一,阅读比写作还重要;然后有时间勤写。──王文兴
跨界古今中外的剧艺传奇
吴兴国
跨越传统戏曲、现代剧场、舞蹈、电影以及电视的全方位表演艺术家。创办当代传奇剧场,他的作品不仅在传统戏曲的改革与传承上,有着杰出的贡献,国际之间对他的艺术成就更是推崇备至。英国《泰晤士报》评论:「吴兴国让我们想起英国着名演员劳伦斯.奥立佛」;日本《读卖新闻》赞许他:「作品深厚有力, 演出的层次非常丰富,技巧高超」;对于他一人扮演十角的《李尔在此》,德国《明镜报》更是以「伟大」盛赞之。他在艰困的艺术表演环境之下,一次次凭着热忱
胸怀人文精神的管理者
蔡明介
从屏东的乡下到台北的大都市,从化工系到电机系,在累积了业界经验后出国留学,再返台创业。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看似顺遂的生命旅程,实则遭逢不少崎岖与挫折,就像一场永无止尽的拳击赛,没有休息的时刻,必须迎战接连到来的竞争。他以理工人的角度,兼融经济学与管理学的观点,形塑出独特的人生视角,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挑战。
冶文言、白话与英文于一炉
余光中
年少时期因为战乱,从南京大学转到厦门大学, 再由厦门大学辗转踏上椰林大道的年轻诗人,如今已然是鹤发白眉享誉国际的文学家。余光中不仅右手能写「诗」,左手能写「散文」;「评论」和「翻译」更是他写作「四度空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就。有着「语言魔术师」美誉的余光中,对于中文西化的问题尤其敏感,十分坚持「……要体会母语跟外文、跟西方文字是如何不同,我们的写作才会更像中文,而不让外文的语法牵着鼻子走。」
建筑艺术的三位一体
汉宝德
因缘际会踏上建筑之路,汉宝德一路摸索,从犹豫怀疑到最后找到自己对建筑的一套理念。虽曾想过放弃,但命运之神却留住他。汉宝德认为建筑是实用、是安全也是艺术。透过建筑人特有的「横向思考」,汉宝德看见这门「专业」又不完全是「专业」,因为唯有透过实践与设计的过程才能找到建筑真正的位置。
真知灼见的科学家
翁启惠
好奇与热忱,开启中研院院长翁启惠迈向学术研究殿堂之大门。以基础研究为职志,积极参与科学法规的制定与推动,全心全意打造优良的学术环境,以培养杰出人才为第一要务。羁旅多年,毅然决然放弃优渥待遇,回国参与公共服务。对台湾的未来深怀期许与希望,实为年轻学子之优良典范。
永不退缩的生命斗士
杨玉欣
担任台湾弱势病患权益促进会祕书长、罕见疾病基金会代言人,同时当选第八届立法委员的杨玉欣,即使身患罕见疾病﹁三好氏远端肌肉无力症」,导致全身肌肉逐渐萎缩、无力, 必须仰赖轮椅行动, 却始终不向命运的困顿低头,永远秉持乐观勇敢的态度,冲破每个惊险的人生关卡。为了让世人正视罕见病友的处境,她贡献一己之力,制作广播节目《角落欣世界》,并且获得广播金钟奖的肯定。
时代巨变中的淬砺
张广达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了挫折, 应该磨练自己,学会抱持心地的宁静,以在逆境中取得必要的人生教训。人生正要起头却因时代逆转而遭遇重挫的张广达,长时间付出沉痛的代价,却也因此而获得深切的人生体悟。
飞往童年的班机
吴炫三
爱在风筝上涂鸦的乡下少年,蜕变为国际知名艺术家,吴炫三从不做长程规画,努力经营每一个「现在」,这是他强劲的生命力、丰沛创意的来源。飞往非洲大陆前,他想寻回童年的蝶影蛙鸣,纵使数度濒临死亡边界,仍坚持探索最原始的艺术;而今誉满四海,吴炫三还不打算停步,他要持续不断地挑战自我,直到全世界的人都认识他──来自台湾的画家。
穿越古今中外的梦
刘炯朗
人文与科技的完美结合,刘炯朗以电机领域为专业,却能以「梦」为课题穿梭古今、贯连中西,提出「死生」之大哉问。「广泛的兴趣、深入的探索、敏锐的触角、丰富的联想、苛求的完美、谦卑的努力」,刘校长一生秉持这六项读书态度治学,深信学无止息,只要有时间和活力, 永远能进步、成长。
勇蹈火线的浪漫学者
黄荣村
胸怀求知的浪漫精神,亦能为捍卫公义激起一腔热血,走过风起云涌的学运岁月,投身人道工作的永续事业。为实践理想,心理学家黄荣村屡次进出学界、政界,积累丰富的经历,却仍保有当年仰卧椰林大道,为思考宇宙原点夜不能寐的初心。从少年时的一场梦出发,黄荣村逐步探索人生的密码、站上学术的浪尖、揭开生命的幕帘。
使不可能变成可能
李昌钰
自认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使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李昌钰,从警五十多年,坚守自我的理想,知道自己的界限,并从中发挥最大的能力。自幼失怙的他,一辈子感念母亲的辛劳,信守对母亲的承诺,一步一脚印地完成许多人认为遥不可及的梦想。
解文学魔力以慢读
王文兴
王文兴是知名的现代小说家,虽然作品不多,但篇篇都是现代文学史上重量级的作品。在这个讲求速度的时代,他以「慢写」闻名,一天只写三十个字,小说《家变》写了七年,《背海的人》更是长达二十三年字斟句酌的惊人之作;在人人盼望速读的今日,他反其道而倡「慢读」,并订出「一小时一千字,一天不超过两小时」的理想读书速度, 认为慢读才是阅读的不二法门,唯有慢读,才能读出作者的精心安排,读出文学作品字里行间的「magic」。
作者简介
吴兴国
吴兴国是跨越电影、电视还有传统戏曲、现代剧场以及舞蹈的全方位的表演艺术家。现任当代传奇剧场艺术总监,国立台湾艺术大学表演艺术研究所专任教授。曾荣获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连续三度荣获文艺金像奖最佳生角奖以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奖。出身复兴剧校,专攻武生,以优异成绩保送中国文化大学的戏剧系,期间加入云门舞集。他创立「当代传奇剧场」,导演及主演多出融合舞台剧和京剧的作品,创作多出来自于西方莎士比亚和希腊悲剧经典改编的戏剧作品,成为传统戏曲艺术发展和创新掌旗的「先锋」人物。吴兴国曾经受到英国泰晤士报高度的推崇他:「吴兴国使我们想起英国着名演员劳伦斯.奥立佛」。日本的读卖新闻也赞赏他:「作品深厚有力,演出的层次非常丰富,技巧高超」。当代传奇剧场复团的作品《李尔在此》,吴兴国一人饰演十个角色,德国的《明镜报》以「伟大」盛赞之。
蔡明介
蔡明介是联发科董事长,国立台湾大学电机系毕业,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电机硕士,拿到硕士学位后,工研院正好有一项IC专案,蔡明介顺利录取,成为台湾半导体工业到RCA取经的先驱。从工研院、联电,再到联发科,从工程师转变为企业舵手。他是当时候做IC设计的五个代表之一,他可以说是IC设计龙头之一,后来他在工研院待了几年以后,就跟曹兴成一起到了联华电子,然后在联华电子一待就待了14年,历经各种职务,后来从联华电子带着IC设计整个出来,创办了联发科,有人称他是台湾 IC设计的教父,在台股蝉连股王宝座长达3年,为台湾科技界写下传奇与历史。
余光中
余光中是知名作家、诗人,现为国立中山大学讲座教授,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余光中不仅右手能写「诗」,左手能写「散文」;「评论」和「翻译」更是他写作「四度空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就,享有「语言魔术师」的美誉。出版着译约五十种,其中散文有十种,作品列入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设有华文课程的大学、中学的教科书。他对现代文学影响既深且远,遍及两岸三地的华人世界。他精通英语及多种外文,包括德语、西班牙语等。曾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主任兼英语研究所所长、国立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系主任、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美国西密西根州立大学英文系副教授。荣获十大杰出青年、吴三连文学奖、国家文艺奖、美西华人学会文学成就奖、广州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散文家奖。
汉宝德
汉宝德是着名的建筑师及建筑学者。成功大学建筑系学士,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硕士,普林斯顿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曾任东海大学建筑系主任、中兴大学理工学院院长、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担任馆长、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的董事长,中华民国博物馆学会理事长、世界宗教博物馆馆长、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当代艺术基金会董事长等等,现任世界宗教博物馆荣誉馆长、汉光建筑事务所主持人、总统府资政等。获得多项殊荣: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建筑奖、教育部颁一等文化奖章、中华民国建筑学会建筑奖章、国家文艺奖第一届的建筑奖、国立台湾大学荣誉博士、中国建筑传媒奖:杰出成就奖。
翁启惠
翁启惠中央研究院院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的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专长生物化学、有机及合成化学,特别是醣蛋白研究。曾任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化学系教授 、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院化学讲座教授、日本理化研究所尖端科学醣科技研究所主任。2006年接下李远哲李院长的棒子,成为中央研究院的第九任院长。曾任研究院的科学谘询委员、行政院科技顾问、国科会委员、生技中心董事、台大跟清华的特聘讲座教授等职。曾获美国总统青年化学家奖、国际醣化学奖、美国总统的绿色化学奖、美国化学会有机合成奖、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艺术及科学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
杨玉欣
杨玉欣担任台湾弱势病患权益促进会祕书长、罕见疾病基金会代言人,当选第八届立法委员的杨玉欣,即使身患罕见疾病「三好氏远端肌肉无力症」,导致全身肌肉逐渐萎缩、无力,必须仰赖轮椅行动,却始终不向命运的困顿低头,永远秉持乐观勇敢的态度,冲破每个惊险的人生关卡。为了让世人正视罕见病友的处境,她贡献一己之力,制作广播节目《角落欣世界》,并且获得广播金钟奖的肯定。曾获多项荣誉:周大观文教基金会热爱生命奖章,人间卫视新闻专辑社会光明面报导优等奖,中央社十大潜力人物奖,广播金钟奖社会服务节目奖、社会服务节目主持人奖等。
张广达
张广达是政治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讯研究员,中央研究院院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曾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宾州大学的客座教授、法兰西学院国际讲习教授、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国立台湾大学高等研究院研究讲座教授。获法国亚洲学会荣誉会员、法国巴黎高等实验学院历史语言学部荣誉博士学位。他通晓多种外语,在中亚史,中外文化交流史方面的权威,本身经历就是一部中国现代史。
吴炫三
吴炫三国际知名的艺术家,以原始艺术的抽象表现为其个人风格。在绘画,在雕塑,在陶艺方面,都很有成就,作品广为世界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所收。曾前往非洲、中南美洲、北极、大洋洲等地的蛮荒地区旅游写生,作品在台湾、美国、加拿大、巴西、法国、荷兰、西班牙、义大利、瑞士、南非、日本、韩国、中国、俄罗斯都展出过。曾获十大杰出青年、吴三连文艺奖、中山文艺奖、国家文艺奖,以及法国艺术文化骑士勋章。
刘炯朗
刘炯朗是国际知名资讯学者,麻省理工学院电脑研究所博士。曾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伊利诺大学任教,曾任伊利诺大学香槟校区助理副校长职务,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现为集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理工大学荣誉教授、香港城市大学荣誉教授、国立成功大学电机工程学系李国鼎科技讲座教授、国立清华大学蒙民伟荣誉讲座教授、东海大学博雅书院荣誉书院长。近年更悠游于写作、广播、演讲等领域,着作获开卷好书奖、图书金鼎奖等多项奖项。
黄荣村
黄荣村为心理学家,现任中国医药大学的校长。从学士读到博士都就读台大心理系,曾任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国立台湾大学心理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央研究院社科所合聘研究员、国立台湾大学教育学程中心主任、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人文及社会科学发展处处长、行政院政务委员、行政院九二一震灾灾后重建推动委员会执行长、教育部部长等职务。
李昌钰
李昌钰是刑事鑑识专家,曾任康乃狄克州警政厅长、现任康州纽海文大学终身教授。纽约大学生化所博士,之后李博士投入刑事鑑定科学,在纽海文任教,取得终身教职并且担任系主任,他所创建的纽海文大学的鑑识科学,可以说是现在世界上鑑识学权威的一个系所。李昌钰出任康乃狄克州警政厅刑事鑑定化验室主任、康州警政厅厅长,是美国第一位出任州级警政首长的华裔人士。李博士曾经在美国各州和全世界十七个国家参与调查重大刑案,并且经常到各地讲学和培训刑事侦查人员,侦办的很多刑事案件,都成为全球刑事案件的范例,媒体非常推崇李博士,认为他是现代的福尔摩斯、现代的包青天,华人的神探,还有犯罪的克星。历年来获得超过八百个奖项,获三十多个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是四十余所大学特聘讲座教授,也获选上世纪最后十年当中最有影响力的一百位亚裔人士之一。
王文兴
王文兴是知名的现代小说家,早在高中时期就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同时开始写小说。大学就读台湾大学外文系,曾与白先勇等人创办《现代文学》杂志。曾赴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作家工作室从事研究,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后在台大外文系及中文系任教,直到2005年退休。王文兴下笔谨慎,所以作品很少,只有《十五篇小说》的短篇小说集,以及《家变》、《背海的人》两部长篇小说。《家变》闻名天下,现在翻成了英文等多种版本,由于他把西洋文学的技巧充分运用在小说中,不但发掘了中国文字的多义性,也改变了传统台湾小说的叙事方式,这种小说形式的创新倍受肯定。获国家文艺奖,台大名誉博士, 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骑士勋位。
序∕李嗣涔
跨界古今中外的剧艺传奇
吴兴国
胸怀人文精神的管理者
蔡明介
冶文言、白话与英文于一炉
余光中
建筑艺术的三位一体
汉宝德
真知灼见的科学家
翁启惠
永不退缩的生命斗士
杨玉欣
时代巨变中的淬砺
张广达
飞往童年的班机
吴炫三
穿越古今中外的梦
刘炯朗
勇蹈火线的浪漫学者
黄荣村
使不可能变成可能
李昌钰
解文学魔力以慢读
王文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