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纪录余英时先生谈自己年幼生活、
青少年时期、学生时代及学思历程的访谈集。
余英时先生是国际知名学者,也是克鲁格奖唯一的华人得主。
学术思想博大精深,研究范围纵横三千年中国思想史,
在中国史学研究有极为开创性的贡献。
本书由作者陈致通过访问,
呈现余英时先生的学思历程。
内容包括余英时先生的治学途径、经历、研究方法和重点,
以及学术、思想、人文等各方面的观点。
2006年12月,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余英时教授荣获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克鲁格奖。该奖项颁发给诺贝尔奖所未覆盖的人文学科领域中有杰出成就的学者,以肯定他们在学术研究中的终身成就。
余英时先生是在前后三届获奖的五位学人中唯一的华人学者,余先生在中国思想史研究上的成就为中外学术界所公认。
作者陈致通过访问,记录了余先生治学的途径、经历、方法和重点,以及他对学术、思想、人文等各方面的看法等。
全书分为:「直入塔中,上寻相轮」、「宗教、哲学、国学与东西方知识系统」、「治学门径与东西方学术」、「为了文化与社会的重建」四章,书末附录余英时先生迄为今止的完整着作目录。
我走过的路(余英时)
直入塔中,上寻相轮
克鲁格奖
政治、党争与宋明理学
清代考据学:内在理路与外部历史条件
最后一位风雅之士:钱钟书先生
以通驭专,由博返约:钱宾四先生
国学与现代学术
学问与性情,考据与义理
「直入塔中」与「史无定法」
「哲学的突破」与巫的传统
「内向超越」
胡适的学位与自由之精神
民族主义与共产主义
人文边缘化与社会担当
西方汉学与中国学
宗教、哲学、国学与东西方知识系统
儒家思想的宗教性与东西方学术分类
国学、「国学者」与《国学季刊》
哲学与思想:东西方知识系统
哲学与抽象的问题
文化热与政治运动
知识人:专业与业余
治学门径与东西方学术
哈佛读书经验
早岁启蒙与文史基础
先立其大,则小者不能夺
洪煨莲(业)与杨联陞
俞平伯与钱钟书
学术与爱国主义
取法乎上
西方汉学与疑古问题
为了文化与社会的重建(刘梦溪访谈)
关于钱穆与新儒家
学术不允许有特权
学术纪律不能违反
「天人合一」的局限
怎样看「文化中国」的「三个意义世界」
学术立足和知识分子的文化承担
「经世致用」的负面影响
中国学术的道德传统和知性传统
中国传统社会的「公领域」和「私领域」
中国历史上的商人地位和商人精神
如何看待历史上的清朝
东西方史学观念和研究方法的异同
最要不得的是影射史学
文化的问题在社会
社会的问题在民间
后记
余英时教授着作目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