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战乱时代、南部贫苦家庭,
亲耳听到228事件悲惨的枪声,
目睹新旧币值带来的社会动盪,
蔡墩铭教授见证了近代台湾这80年的变化,
内心有许多不轻易对外说出的深刻感受。
直到这部亲笔写下的回忆录完成,
蔡墩铭教授以史笔、以良知,
更以知识人的严谨态度,
完成这部大河传记,
这是真正民间立场的台湾近代史。
蔡墩铭教授的内心世界,内敛、克制,
但对于台湾的情感澎湃汹涌,
他关心民主与人权,
过去他专注于学术、评论,
在80岁时,他借着这部回忆录,尽吐心中块垒,
以土生土长的台湾人观点,
用良心写亲身经历的台湾。
序
本人出生于台南市,当时是日据的1930年代。不久台湾进入战时体制,本人在小学将要毕业时,台南市遭到美机轰炸,虽保住一命,但住家被烧,无处可居,不得不与父母过着流浪生活。加以台湾在二战时期物资缺乏,生活困苦,日本据台当局实施配给制度,使人民勉强可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准,但当时台湾仍维持法治,社会治安保持良好。二战结束,国民党政府派人接管台湾,台湾人认为同族统治会比异族统治好,但事实证明,愿与事违,台湾从此进入无法无天的人治时代,加以物价日日高涨,人民生活陷入极端痛苦。此时本人因耽误考期而进入初商就读,被烧房屋就地重建而成为危屋,勉强可以居住,不幸遇到二二八事件,军警不时入侵家内,查东查西,人民毫无隐私可言,使本人的求学充满恐惧,尤其家境一直无法改善,本来在日据时期担任小公务员的家父,在国民党接管台湾后被裁员而告失业在家,难以生活,父母必须从事小生意维持家计。
本人不到20岁失去家父,经济来源断绝,此时本人就读台大法律系,希望将来推广法治保障人权。虽经济失去来源,但勉强以投稿维持学生生活,求学过程还算顺利,甚至超出本人原先计画,念完研究所,最后出国留学,取得学位后任教母校。此一并不平顺的早期生活,最后如愿以偿,返回母校任教,有一点奇蹟,因此有人鼓励我将我的一生经过写成回忆录。不过写一本回忆录不应仅限于回忆个人经历的大小事项,而应将整个本人所处时代的回忆,尤其坊间缺少台湾人所写的真正台湾近代史,因此本人希望本人回忆录亦可充分反应本人所生活的苦难时代,使其亦成为一部民间出版的台湾小史,以土生土长台湾人的观点记述本人所经历不断转变的台湾,以供后人参考。在此要特别感谢鼓励我写回忆录的翰芦图书出版公司发行人洪诗棠先生,如果没有他的鼓励与关心,可能没有本书的出版。
本书之出版承蒙吴文正博士悉心校对,在此谨志谢意!
台湾大学名誉教授
蔡墩铭 谨识
2012年5月1日
我之所以对这本书爱不释手,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来审视台湾的发展历程。作者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将自己置身于历史的洪流之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他没有回避那些艰难的时刻,也没有夸大那些辉煌的成就,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记录下他对过去的回顾和反思。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历史不仅仅是属于大人物的故事,也属于每一个平凡的个体。他的回忆,是对自己人生的梳理,也是对那个时代的回望,更是一种对当下社会的反思,非常有启发性。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仿佛也参与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作者是一位退休教授,他的学识和阅历自然不必说,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保持着一颗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心,以及一种不加修饰的坦诚。他笔下的台湾,不再是我们常在新闻中看到的刻板印象,而是充满了人情味、故事感和复杂性。他分享的那些与家人、朋友、学生之间的点滴,那些对社会事件的独特解读,都让我对台湾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就像一位老朋友,在你疲惫的时候,静静地陪你坐下,分享他的人生智慧和生命感悟,让你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一份宁静。
评分作为一名对台湾历史和文化略有了解的读者,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共鸣。作者的叙述非常生动,他不仅仅是在陈述事实,更是在描绘场景,让你仿佛置身其中,亲眼目睹那些历史事件的发生,亲身感受那些时代氛围的变迁。他对于社会议题的讨论,也充满了睿智和深刻。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鲜活的台湾,一个充满故事、充满情感的台湾。他个人的回忆,也折射出整个时代的脉络,非常有价值。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位老者,静静地坐在你面前,为你讲述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他所见证的那个时代的变迁。作者用他平和而睿智的语言,将一段段尘封的往事娓娓道来。他没有回避历史的复杂性,也没有掩饰人生的无奈,而是以一种豁达的态度,记录下他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许。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更加生动的台湾,一个充满故事、充满情感的台湾。他的个人回忆,也折射出整个时代的脉络,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温度”。作者的叙述充满了人情味,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事件,都显得那么生动而鲜活。他没有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来讲述历史,而是将自己置身于其中,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用自己的思考去解读。这种个人化的叙述方式,使得这本书具有了一种独特的魅力。它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另一面,看到了那些在时代洪流中挣扎、奋斗、欢笑、流泪的普通人的故事。这本书充满了智慧和感悟,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沉浸其中的书。作者的文字有一种魔力,能够将你带回到那个特定的时代,让你亲身感受当时的氛围,亲身体验当时的经历。他不仅仅是在讲述历史,更是在讲述一个生命在历史中的轨迹。他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对人情世故的体悟,都充满了智慧和深度。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鲜活的台湾,一个充满故事、充满情感的台湾。他个人的回忆,也折射出整个时代的脉络,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真实”。作者没有刻意去雕琢文字,也没有追求戏剧性的冲突,他只是用最朴实、最真诚的语言,记录下他所经历的一切。这种真实,使得这本书具有了一种强大的感染力。读的时候,你不会感到任何距离感,仿佛就坐在他身旁,听他讲述那些陈年的往事。他对社会变迁的观察,对人性善恶的洞察,对人生起伏的体悟,都显得那么自然而深刻。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时代的面貌,也映照出人生的况味,让人回味无穷。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深切地感受到,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而人生是最深刻的教材。作者以他八十年的生命历程,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他分享的不仅仅是台湾的历史,更是他对生命、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思考。他的回忆录,没有华丽的包装,没有虚假的渲染,只有一颗赤诚之心和对往事最真挚的回忆。这本书就像一杯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越品越能体会其中的甘醇。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人生的意义。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在于,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在时代的洪流中,如何坚守自己的信念,如何在困境中寻求出路。作者并非是那种站在风口浪尖上的风云人物,他更像是一棵扎根于台湾土壤的树,默默地见证着风雨,也默默地生长。他的回忆录,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诚和思考,却足以打动人心。他记录的那些琐碎的生活细节,那些不易察觉的情感波动,那些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都构成了这本回忆录最宝贵的财富。它提醒我们,历史并非只有伟大的事件,更有无数平凡个体的生命轨迹,而这些轨迹,同样值得被铭记。
评分这是一本能让你坐上时光机,穿越回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的书。作者以他近八十载的人生阅历,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鲜活的台湾社会变迁图景。从民国时期的动荡不安,到戒严时期的压抑与转型,再到如今的多元开放,每一个时期都被他用细腻的笔触一一展现。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在阅读一段历史,更像是在听一位长者娓娓道来,那些书本上冰冷的文字,在他的笔下变得有温度、有血肉。他没有选择宏大叙事,而是将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巧妙地融合,让你在感受时代洪流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个体命运的跌宕起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