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紀錄餘英時先生談自己年幼生活、
青少年時期、學生時代及學思曆程的訪談集。
餘英時先生是國際知名學者,也是剋魯格奬唯一的華人得主。
學術思想博大精深,研究範圍縱橫三韆年中國思想史,
在中國史學研究有極為開創性的貢獻。
本書由作者陳緻通過訪問,
呈現餘英時先生的學思曆程。
內容包括餘英時先生的治學途徑、經曆、研究方法和重點,
以及學術、思想、人文等各方麵的觀點。
2006年12月,普林斯頓大學東亞係餘英時教授榮獲美國國會圖書館頒發的剋魯格奬。該奬項頒發給諾貝爾奬所未覆蓋的人文學科領域中有傑齣成就的學者,以肯定他們在學術研究中的終身成就。
餘英時先生是在前後三屆獲奬的五位學人中唯一的華人學者,餘先生在中國思想史研究上的成就為中外學術界所公認。
作者陳緻通過訪問,記錄瞭餘先生治學的途徑、經曆、方法和重點,以及他對學術、思想、人文等各方麵的看法等。
全書分為:「直入塔中,上尋相輪」、「宗教、哲學、國學與東西方知識係統」、「治學門徑與東西方學術」、「為瞭文化與社會的重建」四章,書末附錄餘英時先生迄為今止的完整著作目錄。
我走過的路(餘英時)
直入塔中,上尋相輪
剋魯格奬
政治、黨爭與宋明理學
清代考據學:內在理路與外部曆史條件
最後一位風雅之士:錢鍾書先生
以通馭專,由博返約:錢賓四先生
國學與現代學術
學問與性情,考據與義理
「直入塔中」與「史無定法」
「哲學的突破」與巫的傳統
「內嚮超越」
鬍適的學位與自由之精神
民族主義與共産主義
人文邊緣化與社會擔當
西方漢學與中國學
宗教、哲學、國學與東西方知識係統
儒傢思想的宗教性與東西方學術分類
國學、「國學者」與《國學季刊》
哲學與思想:東西方知識係統
哲學與抽象的問題
文化熱與政治運動
知識人:專業與業餘
治學門徑與東西方學術
哈佛讀書經驗
早歲啓濛與文史基礎
先立其大,則小者不能奪
洪煨蓮(業)與楊聯陞
俞平伯與錢鍾書
學術與愛國主義
取法乎上
西方漢學與疑古問題
為瞭文化與社會的重建(劉夢溪訪談)
關於錢穆與新儒傢
學術不允許有特權
學術紀律不能違反
「天人閤一」的局限
怎樣看「文化中國」的「三個意義世界」
學術立足和知識分子的文化承擔
「經世緻用」的負麵影響
中國學術的道德傳統和知性傳統
中國傳統社會的「公領域」和「私領域」
中國曆史上的商人地位和商人精神
如何看待曆史上的清朝
東西方史學觀念和研究方法的異同
最要不得的是影射史學
文化的問題在社會
社會的問題在民間
後記
餘英時教授著作目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