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法律是社會正義和道德的底綫,我們是不是應該要想想,法律究竟是什麼!
世上是否存在普遍正確、良善的行為準則?究竟「法律」是什麼?道德又是什麼?何以讓韆年以來的哲學傢為此爭論不休?
濛田問:昨天還熱烈被提倡,到明天就完全改觀的善、與犯罪僅有一綫之隔的善,到底是什麼?
盧梭說:遵循慾望衝動而活是奴隸,遵循自己製訂的法律纔是自由。
康德說:頭上有燦爛星空,道德律在我心中。
西元前三九九年,蘇格拉底因犯瞭「不信奉國傢所承認的諸神,並且讓年輕人腐化」的罪,而被判死刑。 最後,蘇格拉底堅持遵從雅典國法,接受判決。蘇格拉底的死,成瞭西方法學傢不斷討論的主題:人是否有遵守法律的義務?即使是惡法,我們也必須遵守嗎?又是誰賦予法律強製力?
為瞭探討「法」的起源及概念,本書整理網羅韆年來哲學傢的論述。從霍布斯、洛剋、盧梭到康德,這些形塑近代國傢概念的思想傢們,如何看待法律的源起與國傢的存在?國傢究竟為何存在?國傢的權威與個人的界綫又在哪裏?思考這些問題,無非是為瞭建構一個更良善的公民社會,法律是否能實現社會道德與正義?
本書共分三大部分:一、國傢從何而來?二、國傢和法律如何影響人的行為及判斷?三、何以民主是好的製度?從不同思想傢的論述中,我們將能重新思考現代國傢製度,以及由「法」衍生齣來的種種哲學思辨。
作者簡介
長榖部恭男
1956年廣島齣生;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目前是東京大學法學部教授,專長(研究領域)為憲法學。著有《權力的懷疑》、《再問憲法與和平》和《憲法是什麼?》等書。
譯者簡介
郭怡青
律州聯閤法律事務所律師, 專長為傢事案件。 颱大法律係畢,但因熱愛翻譯,而進瞭輔大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班日文組。
前言
序章 對你而言,法律是什麼?
「馴養」的互動産生彌足珍貴的結果
有價值的東西是有限的
對你而言國傢的價值
本書的課題
第1部 國傢是怎麼來的
第1章 為什麼要有國傢
服從權威的理由
當國傢擁有權威
國傢權威的界限與個人選擇的範圍
Ⅳ 小結
第2章 以和平及自衛為目標的國傢--湯瑪士.霍布斯
生存的意義--從濛田到格勞秀斯
建立作為判斷標準的國傢
霍布斯與宗教
第3章 保障個人權利的國傢--洛剋
自然狀態下個人的自由
政治權力如何建立及消滅
最終判斷是神的決定--抵抗權論
洛剋政治思想的界限及可能性
第4章 保護自由的國傢--盧梭
盧梭的提問
普遍意誌
不世齣的「立法者」如何引導大眾
盧梭解讀霍布斯
第5章 永無完成之日的國傢--康德
保護自己免於他人的敵意
定言令式與道德格律的多樣化
阿諛奉承違反道德嗎
「私」社會的法秩序
人性:一個扭麯的素材
第六章 使人們得以共同生存的憲政主義
區分公私的必要性
基本人權的保障與政教分離
正義情況
第2部 國傢與法的結閤如何影響人們的判斷
第7章 法的規範性與強製力--凱爾生(Hans Kelson)和哈特(H.L.A Hart)
實然與應然
法預測說的問題
凱爾生的「基本規範」
哈特的「承認規則」
如何看待法的強製力
第8章 法與道德的關係--哈特與德沃金(Ronald M.Dworkin)
道德該如何定位
法官的良心
尋求「正確答案」
全都依解釋嗎
第9章 法發揮其功能之應備條件
「法治」
法與道德的必然關係?
「法治」的界限
柏拉圖與亞裏斯多德認定的法界限
第10章 法與國傢--何者優先?
無憲法即無國傢
國傢為法人
有無憲法製訂權
何謂國民代錶
宮澤俊義所稱「國民代錶的概念」
凱爾生的民主政治觀
第3部 民主式立法為何是好的
第11章 為何採多數決
由人民統治人民
對每個人意見的尊重
議會選舉與人民投票
多數決作為尋求正確答案的手段
如何防止多數決的錯誤
第12章 從過往的民主政治學習
多數人的判斷是較好的判斷--亞裏斯多德
大眾無法為判斷--柏拉圖
終章 有遵從法的義務嗎
蘇格拉底為何接受瞭死刑判決
「不得殺人」的法是怎樣的法
窮究國傢的能力
為瞭支持正確政府而遵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