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困惑》,介绍普京第二任期和梅德韦杰夫任期俄国民主化的新动向,特别是在主权民主论下出现一党独大的现象,显出后共产主义国家民主化之维艰。
民主化的俄罗斯,不再是依靠马克思列宁的意识形态,而是要在市场机制与全球化的浪潮中,寻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最新反思。他们都要追求一个美好的明天,但也要从过去和当下的历史教训中,发现新的自己与新的世界。
作者简介
白嗣宏
1937年生,河南省开封市人。1961年毕业于苏联国立列宁格勒大学(现已改名为国立圣彼得堡大学)语言文学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俄国文学、戏剧、国情、文化研究。
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外国艺术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国际文化书院院务委员、苏联新闻社编审、苏联外交大学和莫斯科国际工商科学院教授等。发表有文艺研究和评论、外国文学翻译作品、国际时事评论、散文、随笔、短篇小说等。
序
新俄道路的见证 白嗣宏
今年是俄罗斯走上正式民主化的二十年。作者于1988年10月应苏联新闻社邀请前来莫斯科工作,任职编审,开始在俄国的又一段生活。前一段,作为一个尚未开窍的高中毕业生,毫无生活经验,于五十年代奉派留苏,渡过了五年无忧无虑的大学时代。
这个时期,恰逢苏共二十大开启的「解冻」正在发酵,渐渐渗透到苏联生活的各个领域,恰好作者所学的专业又是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的文学与戏剧,听到见到许多在国内无法知道也无法理解的事物。在学校里时常听苏联同学介绍,某某作家刚刚解放。某某教授刚从流放地归来。求学所在的列宁格勒大学语文系教授古科夫斯基,普希金研究专家,就是1957年重返讲坛的。对初到苏联学习的一代青年学生(十八九岁),都是闻所未闻的新事物。当初看到的一些电影,如《第四十一个》、《雁南飞》、《晴朗的天空》;看到的一些新戏剧,如《祝你平安》、竟有「马列主义现在不时髦」台词的《五个黄昏》,都感到十分意外。虽说在日常生活中感到轻松,但是并没有真正认知变化的深度。意识里只有朦胧的觉悟。
作者1961年毕业后回国工作。历经「反修」教育,「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思想解放,反思,改革开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辩论,清理精神污染,反对自由化,人道主义的辩论,看清一些问题。1988年10月来到苏联,又恰逢戈巴契夫推动的苏联改革。公开性和新思维,成了公众主要的话题。
苏联在他领导下首次进行直选人民代表,第一届全苏人民代表大会上民主派与保守派的激烈搏斗,全国空巷,天天守在电视机旁观察代表们就国是民生大大小小问题进行辩论,开放党禁报禁,全民公决,许多过去不敢想像的事,就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一人一票直选国家领导人,更是新鲜。那些苏共党员出身的民主健将,激情澎湃的演说,对国家命运的痛惜,令人难以忘怀。苏联的瓦解,民主派炮打白宫,保守派冲击国家电视中心,事事关系俄国的命运。
新俄诞生的苦难历程,民生的崩溃,社会意识的更换,价值体系的变化,历历在目。近年来俄国归位,体制变化,经济发展,从集权制度改造成民主国家,重归大同世界,仍然都是俄国思想界不停探讨的对象。作为一个经历两个社会主义大国数十年来的变迁,背负两种文化的薰陶,大半生的经历,提供了更多一些参照系数,对后集权后共产主义国家俄罗斯现实的见证和思考,也许具有别样的意义。
这里,俄国民主化的路线图,从其当代国家发展来看,先是戈巴契夫的解构集权,结束冷战,开始引进普世价值,对西方的支持和援助抱一定的希望。其中发生过由前苏联克格勃领导的武装政变,但是三天之后就烟消云散,苏联式的集权主义体制复辟犹如南柯一梦。彻底打破集权主义、走向民主的是从叶利钦掌权之后开始的。无论政治还是经济,叶利钦前半期都是依赖亲西方的所谓「改革少壮派」,既有奔向市场经济的「震盪疗法」,也有大民主的政治改造。即所谓的「动盪十年」。2000年新年伊始,普京登上俄国总统宝座,开始一系列整顿工作,採取许多措施,强调俄国特色,加强从上到下的垂直集权体系,撤销民选地方首脑,反对全盘西化,提出「主权民主」理论,防止西方国家干涉俄国内政。主权民主论要求在民主化的过程中,考虑本国历史、文化、社会意识、民众接受等具体因素,反对照搬西方民主道路和外部强加给俄国西方民主概念。从「普世民主」到「主权民主」,就是俄国从后苏联或者后共产主义国家过度到民主社会正在走的路。本书评论和描述的事实,就是这个过程的见证。下一步,俄国将会走向由中左和中右两党争取掌权的政治体制。值得注意的是,两党都有克里姆林宫的后台。冷眼旁观,中左的背景可能是普京;中右的背景可能是梅德韦杰夫。这也可能是明年俄国总统大选中出现疑似两党竞争的先兆。目前中右的政党还没有形成,但是近来梅德韦杰夫已经要求大富豪普罗霍夫出面主持已经存在但软弱无力的正义事业党(俄文中正义与右是同一个词)。
这里的文章,大部分在《亚洲週刊》发表过。现在按时间顺序编排成两本书,使读者可以更方便把握俄国二十年来的变迁,更易品尝俄罗斯这杯鸡尾酒,以助看懂当代俄罗斯。第一本为《从集权到民主》,反映俄国的叶利钦时代和普京第一任期俄国民主化的多种面貌。第二本为《民主的困惑》,介绍普京第二任期和梅德韦杰夫任期俄国民主化的新动向,特别是在主权民主论下出现一党独大的现象,显出后共产主义国家民主化之维艰。因此可以说,俄国民主化的道路还在演变中。
忧国忧民的《亚洲週刊》总编邱立本先生,坚持独立思维和重视俄国这面镜子;知俄学者、策划编辑章海陵先生亲自动手出题目和编辑,就是这些文章的动力。在此感谢这份文缘。
这本书的标题“民主的困惑:看懂俄罗斯之二”在我看来,充满了引人深思的意味。俄罗斯,这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却又充满矛盾的国家,其政治体制的演变始终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民主”作为一个复杂的概念,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其实现路径和表现形式差异巨大。我特别好奇作者将如何解构俄罗斯在民主化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是历史遗留的权力结构,是经济发展的模式,还是文化心理的因素?“之二”这个副标题,也让我猜测作者可能在前作中已经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而这本书将是对俄罗斯民主进程更深入、更细致的剖析。我希望作者能够运用严谨的学术方法,结合生动的案例,为读者呈现一个立体而真实的俄罗斯,让我们能够摆脱刻板印象,更深刻地理解其政治发展的逻辑,以及普通俄罗斯人民在追求民主过程中的真实想法和选择,从中获得一些关于民主本身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民主的困惑:看懂俄罗斯之二”让我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兴趣,尤其对“困惑”这个词感到共鸣。我一直认为,民主并非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妥协的复杂过程。俄罗斯,这个拥有丰富历史和复杂地缘政治的国家,其民主化的道路更是充满了引人深思的课题。我非常好奇作者将如何剖析这些“困惑”,是深入探究历史遗留的政治遗产,还是着眼于当下俄罗斯社会的现实挑战?是分析制度层面的不足,还是触及文化心理的根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叙事的视角,带领我看到俄罗斯人民在追求民主过程中的真实挣扎和思考,理解那些看似难以理解的政治选择背后可能存在的逻辑。副标题“看懂俄罗斯之二”也暗示了这是一个系列作品,或者是在前作基础上的深化,这让我对其内容的研究深度和严谨性有了更高的期待。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发现一些能够帮助我更全面、更客观地理解俄罗斯政治现实的线索,摆脱刻板印象,真正走进俄罗斯的内心世界。
评分读这本书,我期待的是一次深刻的自我认知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我对俄罗斯的了解,多半来自于碎片化的新闻报道和影视作品,而“民主的困惑”这个标题,则精准地戳中了我在理解这个国家政治发展时常常感到模糊和无力的地方。民主,这个看似普世的理念,在俄罗斯这个拥有独特历史背景和文化基因的国家,究竟会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是制度的移植问题,还是价值观的冲突?是外部的干预,还是内部的张力?“看懂俄罗斯之二”这个副标题,让我感觉作者并非仅仅满足于表面的观察,而是试图构建一个更系统、更深度的分析框架。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穿越历史的迷雾,去探究那些塑造了俄罗斯政治文化的核心要素,理解其在民主探索中所经历的反复与挣扎,并从中获得一种更具洞察力的视角,来解读当下俄罗斯的政治格局,也从中反思民主本身在不同语境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甚至可能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产生新的思考。
评分这是一本我期待已久的书,尤其是“民主的困惑”这个书名,直接点燃了我对俄罗斯政治和社会议题的兴趣。我对俄罗斯的印象总是复杂而多面的,既有雄伟的文化遗产和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也有令人费解的政治选择和曲折的民主化道路。这本书的“之二”副标题,暗示着作者可能对俄罗斯的政治转型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或许是对前作的补充和深化,或者是在某个特定时期内对俄罗斯民主进程的回顾与反思。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挖掘导致俄罗斯在民主化道路上充满“困惑”的根源,是历史遗留问题?是地缘政治的压力?是国内社会结构的影响?还是民族文化特质的体现?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不同于主流媒体的视角,带领我拨开迷雾,更清晰地看到俄罗斯政治光谱的全貌,理解其内部的张力与矛盾,以及普通俄罗斯人在民主转型中的真实经历和选择。我相信,只有深入理解一个国家“困惑”的由来,才能更理性地看待其发展,也才能更深刻地认识民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尤其是“民主的困惑”,立刻吸引了我。我一直觉得,俄罗斯这个国家,无论是在历史长河中,还是在当下的国际舞台上,都充满了神秘感和复杂性。关于它的政治体制,关于它的人民,关于它的未来,似乎总是有太多的谜团。而“民主”这个词,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解读方式,尤其是在俄罗斯这样有着深厚帝国历史和经历过剧烈社会变革的国家,民主的实现和发展,无疑会伴随着一系列独特的“困惑”。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通过这本书,为我们揭示这些“困惑”的来源和表现形式。是历史的惯性?是经济发展的挑战?是文化观念的差异?还是地缘政治的压力?“看懂俄罗斯之二”这个副标题,也让我觉得作者并非泛泛而谈,而是经过深入的研究和长期的观察,希望这本书能成为理解俄罗斯政治和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帮助我拨开迷雾,看到一个更真实、更立体的俄罗斯,也从而引发对民主本身更深入的思考。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个充满疑问的俄罗斯形象,这正是我一直以来对这个国家最直观的感受。“民主的困惑”这个书名,精准地捕捉到了我内心深处对俄罗斯政治发展路径的疑虑。在经历了苏联解体后的转型时期,俄罗斯的民主化进程似乎陷入了某种停滞甚至倒退,这种复杂性并非简单的“好”与“坏”可以概括。我特别关注“之二”这个副标题,它暗示了作者可能在更早的作品中已经对俄罗斯进行过深入的探讨,而这一本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和深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更具分析性的视角,去揭示俄罗斯在民主实践中所面临的深层次困境,例如,是国家权力过大,还是公民社会力量薄弱?是历史文化传统对现代民主制度的阻碍,还是外部地缘政治环境的挤压?我期待作者能够凭借其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细致的田野观察,为读者构建一个立体而真实的俄罗斯图景,让我们能够摆脱单一的解读模式,更深刻地理解这个国家在追求民主道路上的艰难与曲折,也从中反思民主本身在不同文化土壤中的适应性和演变。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被封面设计吸引了,简约而不失力量感,似乎预示着内容并非轻松易读的读物,而是需要沉下心来仔细品味的。我一直认为,理解一个国家,尤其是像俄罗斯这样地域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新闻报道或者片面的解读上。俄罗斯的政治和社会变迁,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复杂的现实因素交织。这本书的副标题“看懂俄罗斯之二”,让我联想到这可能是一个系列的研究,对俄罗斯的解读并非一家之言,而是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深入的分析。我对“民主的困惑”这个主题尤为感兴趣,因为民主本身就是一个多义且充满争议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语境下,其内涵和外延都有所不同。俄罗斯在后苏联时代试图建立的民主制度,无疑经历了无数的曲折和挑战,这本书很可能就是作者对这些挑战的详细剖析。我希望作者能够带领我进入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去探究那些隐藏在政治事件和公众舆论之下的深层原因,了解俄罗斯人民在民主进程中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以及那些塑造着他们政治认知的关键因素。
评分这本书我早就听说了,一直想找机会读一读,特别是“俄罗斯之二”这个副标题,感觉内容会很深入,不像市面上那些泛泛而谈的介绍。我对俄罗斯的历史和政治一直很感兴趣,总觉得它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性的国家,它的发展路径总是让人难以捉摸。这本书的名字“民主的困惑”更是直击要害,民主这个概念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在俄罗斯这样一个拥有深厚帝国传统和经历过剧烈社会变革的国家,民主的实现和发展必然伴随着许多挑战和困境。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梳理这些“困惑”的,是侧重于历史的渊源,还是着眼于当下的现实?是分析制度层面的问题,还是探讨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因素?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俄罗斯在民主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真实困境,而不是简单地将其标签化或者脸谱化。期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俄罗斯民族深刻的洞察和人文的关怀,也能从中汲取一些思考,关于民主的普适性与特殊性,以及在不同土壤中生根发芽的可能性。
评分读这本书,我希望能够深入理解俄罗斯这个国家在民主化进程中所遇到的独特挑战。俄罗斯的历史进程充满戏剧性,从沙皇俄国到苏联,再到后来的联邦时期,每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塑造了其独特的政治文化。而“民主”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其内涵和实现方式也千差万别。这本书的“民主的困惑”这个主题,无疑触及到了俄罗斯转型时期最核心也最棘手的问题。我希望作者能够带领我穿梭于历史的经纬,解析那些塑造了俄罗斯政治格局的关键事件和人物,理解那些在 democracia 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反复和摇摆,究竟是由于哪些深层次的原因。是缺乏坚实的民主基础?是强大的国家权力传统?还是外部环境的影响?我渴望从书中获得一种更全面、更 nuanced 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将俄罗斯的政治现状归咎于某个单一因素。这本书的“看懂俄罗斯之二”副标题,也让我对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新鲜的观点和深刻的洞察,帮助我解构那些看似难以理解的俄罗斯现象。
评分当看到“民主的困惑:看懂俄罗斯之二”这个书名时,我立刻被吸引住了。我对俄罗斯这个国家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它拥有悠久而跌宕起伏的历史,其政治体制的演变更是充满了戏剧性。尤其是在后苏联时代,俄罗斯在民主化道路上的探索,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这正是“困惑”所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分析这些“困惑”的根源,是历史遗留的集权主义传统?是经济结构性的问题?还是民族心理和社会认同的复杂性?“之二”这个副标题,也暗示了这是一个系列的研究,或者是在前作基础上进行的深化,这让我对作者的研究深度和视角有了很高的期待。我渴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清晰地理解俄罗斯政治发展的逻辑,看到其内部的张力与矛盾,以及普通俄罗斯人在民主转型中的真实感受和选择。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俄罗斯,更是关于民主在不同文化和历史土壤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它能够帮助我们以更开阔的视野去审视世界各国的政治发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