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披头四遇见猫王:陶爸的西洋老歌城市嬉游记

当披头四遇见猫王:陶爸的西洋老歌城市嬉游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披头四
  • 猫王
  • 西洋老歌
  • 音乐史
  • 文化
  • 城市漫步
  • 怀旧
  • 流行音乐
  • 音乐旅行
  • 陶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陶爸的美国音乐之旅,串连美西到美东五大音乐城市,记录所行所听所经历。包括探访名人故居、秀场、剧院、纪念馆,并回顾自己一生与音乐的关系。

  本书介绍许多丰富的音乐知识与旅游资讯,陶爸以一贯幽默自然的文风,用一首首老歌和一个个流行音乐人物,带我们全程经历了一趟西洋老歌之旅。

  陶爸与音乐:

  初中(建中)二年级开始接触西洋流行音乐,并开始跟当年的吉他大王江明旺学吉他。还跟同学组了个Michael合唱团(多年以后才发现,当年团员自取的英文名字居然都叫Michael)。结果玩音乐玩到留级一年,高三照玩。

  40岁后演戏,还当上音乐剧男主角,曾参与表演工作坊、果陀剧团等的演出。1999年在王伟忠安排下,在台北之音电台开了节目,节目的名称就叫「On The Road Again」,一直做了7年DJ,介绍西洋老歌。对西洋老歌及歌手知之甚详。

  走访的五大音乐城市:

  旧金山.布兰森(Branson).孟斐斯(Memphis) .纳许维尔(Nashville) .纽奥良(New Orleans)

  2005年夏天,陶爸夫妇从美国摇滚乐及蓝调发源地曼菲斯、乡村音乐发源地那许维尔,再到爵士音乐的发源地纽奥良,一路探访;2012年重游旧地,将回忆与沿途见闻交互对应,从中呈现出陶爸的音乐素养、人生观,并分享一则又一则旅行中感动的小故事。

  探访的名人故居、秀场、剧院、纪念馆:

  猫王、桃丽.巴顿(Dolly Parton)、汉克.威廉斯秀、安迪.威廉斯(Andy Williams)的Moon River Theater、Bobby Vinton 的Blue Velvet Theater、B.B.King、矿工的女儿Loretta Lynn、路易士.阿姆斯壮、保罗麦卡尼、日昇之屋(The House Of The Rising Sun),兼及两趟在英国的Beatles、Eagles故地之旅。

本书特色

  1. 结合音乐与旅行,主题稀有:介绍陶爸钟爱的3处代表性音乐发源城市,以第一人称,以一贯幽默笔调,写他逛游这些城市的种种发现与心情。

  2. 美国音乐城市朝圣地图、相关资讯:收录该城市出生或发迹的重要歌手唱片封面、生平介绍,以及该城市闻名的音乐庆典,作者亲访的周边特色餐厅、旅馆简介。有兴趣的乐迷,除了能寻着陶爸的导览路线,更多了知识性的学习。

  第一手照片摄影:本书图文并茂,呈现陶爸独特的旅行视角与观察,比文字旅游书有更多想像空间及韵味,带读者重游现场,更有临场感。

作者简介

陶传正

  他不只是企业人,也拥有电台DJ、舞台剧、偶像剧演员、旅游专栏作家等头衔;
  他出国不坐商务舱、不住五星级饭店,只爱当背包客、住平价民宿;
  他的主业是奇哥董事长,副业是游山玩水的生活实践者。

  奇哥有限公司董事长,1946年出生,父亲为国丰实业创办人陶子厚。陶传正25岁接手父亲负债十几亿的食品和纺织等事业群,28岁创立奇哥公司,为事业和债务奔忙;46岁以后,他陆续接演舞台剧、电视剧、当DJ、写作、自助旅行。

  自言:没歌可唱就演戏;没戏可演就在家写游记。也是《商业周刊》「董事长嬉游记」的专栏作家。个人网址:www.facebook.com/#!/taobatravel。FB关键字搜寻:陶爸。

  【得奖事蹟】
  1999年因华视剧场《出走》,入围金钟奖单元剧最佳男主角
  2009年9月因公视人生剧展《想画》,入围金钟奖迷你剧集最佳男主角
  2010年荣获中国文艺奖章─影剧表演奖的殊荣

  【电台主持】
  1999年至2007年,在台北之音电台主持「On The Road Again」、「台北週末乐陶陶」、「Back To The 70」、「陶爸On The Road」等西洋音乐节目。

  【杂志旅游专栏】
  商业周刊旅游专栏《董事长嬉游记》、「陶冶」季刊 (奇哥发行)

  【着作】
  《名人下午茶—陶传正时间》2000/ 8出版(劲报)
  《陶爸戏人生:Fun轻松世界大不同》2010/ 4出版(时报文化)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音乐史、文化变迁与个人回忆的深度探讨之作的简介,内容不涉及您提到的书名中的任何元素。 乐音回响的百年孤寂:一部关于爵士、摇滚与现代精神的流变史 《乐音回响的百年孤寂》 并非一部传统的音乐教科书,它是一次跨越世纪的声波旅行,一次对现代性如何被音乐塑造、又如何反噬音乐本身的深刻追问。本书以一种近乎考古学的细致,剖析了二十世纪西方流行音乐从诞生之初到步入数字纪元前夜的内在肌理与文化脉络,聚焦于声音如何成为一代人集体意识的载体,以及技术革新对艺术本体的颠覆性影响。 本书的核心论点在于:现代流行音乐的每一次重大转型,都映射着社会结构、经济模式以及个体精神状态的剧烈震荡。 作者摒弃了简单的流派时间线叙述,转而采用“主题切片”的方式,深入挖掘了几个关键的文化交汇点。 第一部:蓝调的根基与失落的伊甸园 开篇深入探究了二十世纪初期,特别是美国南方,蓝调音乐的诞生与演变。这不仅仅是关于音乐形式的分析,更是对美国“大迁徙”时期,被边缘化群体在城乡剧变中所体验的结构性压抑与精神释放的考察。作者细腻描绘了乡村蓝调如何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工业噪音交织,形成了早期的城市蓝调,并探讨了这种根源性叙事(Root Narrative)如何为日后所有现代流行音乐提供了情感和结构上的母体。重点分析了早期唱片工业(78转唱片时代)的局限性与传播的意外性,这些限制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强化了音乐的现场感与地域色彩。 第二部:节奏的革命与理性的崩塌 本书的第二部分将焦点投向了战后时期,探讨了早期摇滚乐、比波普爵士乐(Bebop)以及节奏布鲁斯(R&B)的交汇点。作者认为,这是一个“理性的崩塌”时期,音乐开始系统性地挑战固有的和声规则与社会禁忌。 爵士乐的“现代性焦虑”: 深入分析了以查理·帕克和迪兹·吉莱斯皮为代表的爵士乐手如何将音乐复杂化、内向化,以应对二战后对确定性的怀疑。比波普不再是简单的舞蹈音乐,它成为了知识分子和先锋艺术的宣言,预示着流行文化内部的“精英化”倾向。 摇滚乐的身体政治学: 相较之下,早期摇滚乐则代表了对“异化劳动”和“社会规范”的身体反抗。作者侧重分析了唱片制作技术,特别是磁带录音和高保真(Hi-Fi)技术的普及,如何使得音乐的“侵略性”得以在家庭客厅中大规模复制,从而完成了文化符号的去中心化。 第三部:声场的拓扑学与录音棚的炼金术 进入六十年代,本书进入了本书最具技术与哲学思辨的部分——录音室作为乐器的主导地位的确立。作者细致描绘了多轨录音技术(Multi-track Recording)的出现,如何彻底解放了作曲家和制作人。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一次本体论的转变:音乐不再是现场表演的忠实记录,而是独立于物理空间之外的、在时间轴上被精心编织的艺术品。本书详述了电子乐器、效果器(如失真、哇音踏板)如何从新奇的实验室设备,蜕变为构建新音乐世界观的必备工具。 作者着重分析了概念专辑(Concept Album)的兴起,指出这些作品不再是单曲的简单堆砌,而是企图以音乐的叙事结构来重构听者的感知框架,试图在高度碎片化的现代生活中提供一个完整的“意义宇宙”。 第四部:合成器时代的迷宫与后现代的回响 最后一部分,本书探讨了合成器技术(Synthesizer)的普及以及朋克(Punk)运动的短暂爆发如何共同构成了对“宏大叙事”的终结。 合成器的谱系学: 作者追溯了模拟合成器到数字合成器(MIDI协议)的发展历程,指出这种技术进步带来了音乐制作的民主化,但同时也带来了“情感的稀释”。当所有声音都可以被精确模拟、无限编辑时,声音的“稀有性”和“人性温度”何去何从? 朋克的反乌托邦审美: 朋克被视为对七十年代音乐工业过度复杂化、技术至上的直接反动。本书分析了朋克音乐的粗粝美学和DIY精神,并非简单的复古,而是一种对过度“精炼”的现代文化的反胃。它通过拒绝技术上的完美,试图重新找回摇滚乐诞生之初那种原始的、未被驯化的能量。 结论:回声的未来 《乐音回响的百年孤寂》最终回归到对当代音乐环境的反思:在流媒体平台主导的算法时代,当我们面对无限供给的音乐时,我们如何定义“经典”?声音的“流变性”是否最终导向了意义的“扁平化”?本书以一种审慎而充满敬意的笔调,邀请读者重新审视那些塑造了我们集体听觉历史的伟大瞬间,理解它们如何如同地质断层般,记录了现代精神的挣扎与蜕变。 这是一本献给所有对声音的文化力量怀有好奇心的人的作品,它迫使我们思考:我们听到的,究竟是旋律,还是我们自身的倒影?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序曲

第1章 音乐与我
01  两张唱片的启蒙
02  当上音乐剧男主角
03  一圆40年DJ梦

第2章 旧金山
04  从旧金山开始
05 Dock of the Bay
06 If You Going To San Francisco

第3章 布兰森(Branson)
07  居民两千,游客一年600万
08 汉克.威廉斯秀
09 银币城(Silver Dollar City)Box: 我没疯~在美国大啖美牛
10 桃丽.巴顿(Dolly Parton)
11 模仿秀(Legends in Concert)
12  猫王
13 Grand Jubilee综艺秀
14 安迪.威廉斯(Andy Williams)的Moon River Theater
15  Bobby Vinton 的Blue Velvet Theater

第4章 孟斐斯(Memphis)
16  皮巴迪旅馆的鸭子秀
17  曼斐斯的名人B.B.King
18 我住在伤心酒店
19  Graceland猫王故居

第5章 纳许维尔(Nashville)
20  矿工的女儿Loretta Lynn
21  纳许维尔(Nashville)
22  Ryman Auditorium
23  Grand Ole Opry大歌剧院
24  到牛仔教堂听歌
25 我在美国录制专辑
26  巧遇Hee Haw女明星

第6章 纽奥良(New Orleans)
27  纽奥良
28  2012再访纽奥良
29  纽奥良第一名人──路易士.阿姆斯壮
30  我在住在保罗麦卡尼隔壁
31 寻找日昇之屋(The House Of The Rising Sun)
32  纽奥良都有什么好吃的
33 Beatles
34  <外一章>Beatles在利物浦
35  <外外一章>滑翔看人生的Eagles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当披头四遇见猫王:陶爸的西洋老歌城市嬉游记》的书名,单是看一眼就足以勾起我内心深处对音乐和旅行的无限向往。披头四与猫王,这两位殿堂级的人物,他们的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一个辉煌的音乐时代,承载了无数人的青春记忆和情感寄托。而“陶爸”的加入,则让这本书充满了人格魅力和故事性,仿佛是一位饱经沧桑却又充满活力的长者,带着我们这些晚辈,一同去“嬉游”那些充满音乐气息的城市。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跳脱出枯燥的音乐史论述,而是以一种更加生动、更加个人化的方式,去展现音乐的魅力。我想象中的内容,可能是陶爸在某个城市街头,偶然听到一首披头四的歌,然后他便回忆起当年自己是如何被这支乐队所吸引;又或者是他在某个充满历史感的录音室门口驻足,想起猫王当年是如何用他的嗓音征服世界。书中或许还会穿插着他对不同城市音乐氛围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如何将这些老歌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融合,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叙事视角。我渴望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音乐共鸣,也希望通过陶爸的眼睛,重新发现那些被时光沉淀下来的经典之美。

评分

这本《当披头四遇见猫王:陶爸的西洋老歌城市嬉游记》,光是书名就够让人心痒痒了。我一直以来对欧美流行音乐的黄金年代充满了好奇,尤其是披头四和猫王这两座丰碑,他们的音乐不仅代表了一个时代,更承载了无数人的青春回忆。陶爸这个名字,乍一听,好像是一个对老歌有着深厚情感的“老玩家”,能用他独特的视角去解读这些经典,我实在太期待了。想象一下,他在某个城市街头,可能是在伦敦的 Abbey Road,也可能是在孟菲斯的 Graceland 附近,听着一首熟悉的旋律响起,然后脑海里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涌现出无数关于披头四和猫王的故事,还有他自己的生活经历。这本书会不会就像一个寻宝图,带领我一步步走进那些闪耀着音乐光辉的年代,去感受当时的社会氛围、文化碰撞,甚至是那些不为人知的趣闻轶事?我特别好奇,陶爸会用怎样的笔触来描绘这些巨星,他会不会挖掘出我们不知道的另一面?是那种波澜壮阔的叙事,还是细腻入微的个人感悟?我甚至可以想象,他可能会在一个古老的唱片店里,翻出尘封的黑胶唱片,然后娓娓道来。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音乐朝圣之旅,我迫不及待地想成为其中的一员。

评分

我之所以对《当披头四遇见猫王:陶爸的西洋老歌城市嬉游记》这本书产生浓厚的兴趣,是由于其书名中蕴含的强大文化符号与个人叙事相结合的潜力。披头四与猫王,作为西方流行音乐史上两座无法逾越的丰碑,各自代表着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时代精神,他们的碰撞本身就充满了戏剧张力。而“陶爸”的出现,则将原本宏大的历史叙事拉回到个人层面,让音乐故事变得更加鲜活和 relatable。我设想,这本书并非是简单的音乐评论集,而更像是一次由音乐串联起的个人旅行日记。书中可能会穿插着陶爸在某个城市漫步时,偶遇一家唱片店,或是听到某个街头艺人演唱着这些经典老歌的场景。他会如何将这些音乐瞬间,与他所处的环境、所见所闻联系起来,从而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我期待的不仅仅是关于披头四和猫王音乐的深度解读,更希望看到陶爸如何通过他们的音乐,去理解一个时代,去体悟人生的起伏。或许,书中还会有一些关于音乐背后创作故事的考据,亦或是陶爸个人与这些音乐的独特情感连接,这些都将是吸引我深入阅读的动力。

评分

《当披头四遇见猫王:陶爸的西洋老歌城市嬉游记》这个书名,立刻在我脑海中构建起一幅幅画面,充满了怀旧与探索的意味。披头四和猫王,这两个名字本身就承载着太多故事,他们是音乐史上的传奇,是无数人心中的偶像。而“陶爸”这个角色,则为这本书注入了一种温情和个人化的色彩,仿佛是一位对老歌有着深厚感情的长者,将带领我们进行一次充满惊喜的音乐之旅。我非常期待,这本书不仅仅是罗列关于这两个传奇人物的事迹,而是通过陶爸的视角,将音乐与他所经历的城市、所感受的生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想象一下,他可能是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走在异国他乡的街头,耳边忽然响起了猫王那标志性的歌声,那一刻,他会回忆起什么?又或者是在一家充满复古气息的酒吧,伴随着披头四的旋律,他会如何解读那个年代的叛逆与创新?我渴望从中读到音乐的力量,感受到不同城市独特的文化韵味,以及陶爸那份对音乐和生活的热爱。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旅行,一场与经典老歌的深度对话。

评分

这本书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它那充满故事感的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了那些充满复古情怀的场景。披头四和猫王,这两个名字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代名词,他们的音乐穿越了时间,至今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陶爸”这个称谓,则为整本书增添了一丝亲切感和个人色彩,仿佛是一位长者,带着我们这些晚辈,去回顾一段段辉煌的音乐史,同时又不失他的个人体验和感悟。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将音乐本身与旅行、城市探索巧妙地结合起来,不仅仅是枯燥的音乐史介绍,而是通过陶爸的视角,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城市角落里的音乐印记。也许是在某个咖啡馆,播放着披头四的经典曲目,他会借此聊起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是如何表达自我;又或者是在一家老牌的酒吧,猫王的歌声回荡,他会分享猫王如何改变了音乐的走向,又如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音乐人。这种“在路上”的叙事方式,能够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潜移默化地了解到音乐的魅力和背后的文化故事。我非常好奇,陶爸的“城市嬉游记”会带我们去到哪些地方,又会邂逅怎样的音乐奇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