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延續"介麵設計與實習-使用LabVIEW"一書籍,並以VisualBasic2010程式語言來重新設計與測試所有的介麵電路。主要介紹VisualBasic2010基本概念、並列埠的基本概念與相關應用、串列埠的基本概念與相關應用、IrDA無綫連結介麵的基本概念與相關應用、USB介麵的基本概念與相關應用。
透過VisualBasic2010應用程式,我們可以與各種週邊介麵整閤,並提供最佳的圖形處理以及設計友善的人機介麵。但隨著WINDOWSNT作業係統的普及,許多輸齣與輸入函式都已經無法使用,因此在本書中都會介紹如何加以應用。本書所有的程式設計皆在WINDOWSXP環境底下執行,且都加以驗證測試過。本書適用於大學、科大電子係、電機係、資工係之「介麵技術實習」、「介麵控製實習」課程使用。
第1章 Visual Basic 2010簡介
1.1 初步認識Visual Basic
1.2 整閤開發環境的介紹
1.3 變數型態與常數
1.4 基本語法
1.5 工具箱
1.6 撰寫第一個Visual Basic應用程式
1.6.1 第一個Visual Basic應用程式
1.6.2 儲存所建的程式檔案
1.6.3 進階程式的設計
第2章 復閤式介麵開發闆硬體與軟體開發工具
2.1 復閤式介麵開發闆介紹
2.1.1 UART介麵電路介紹
2.1.2 USB介麵電路介紹
2.1.3 I2C介麵電路介紹
2.1.4 SPI介麵電路介紹
2.1.5 SMbus介麵電路介紹
2.1.6 1-Wire介麵電路介紹
2.2 韌體編譯環境-Keil C
2.2.1 安裝與進入Keil C Vision2軟體
2.2.2 Keil C Vision2軟體環境介紹
2.2.3 Keil C Vision2新專案建立
2.2.4 Keil C Vision2除錯環境介紹
2.2.5 Keil C Vision2軟體環境設定
2.3 韌體燒錄軟體介紹- Flash Magic
第3章 並列埠的基本概念
3.1 並列埠的基本介紹
3.2 硬體特性
3.3 Centronics並列埠
3.4 軟體暫存器-標準並列埠(SPP)
3.5 雙嚮埠
3.6 BIOS的並列埠模式
3.7 係統資源
3.7.1 並列埠位址
3.7.2 中斷
3.7.3 DMA通道
3.7.4 增加並列埠
第4章 並列埠VB程式設計
4.1 並列埠的程式設計概念
4.2 並列埠8位元之輸入程式設計
4.3 並列埠Nibble模式之輸入程式設計
4.4 並列埠SPP模式之VB程式設計
第5章 串列周邊埠的基本概念
5.1 串列傳輸的格式與協定
5.2 串列介麵基本介紹與概念
5.3 RS-232C規格的介紹
5.3.1 電氣特性
5.3.2 連接器的機械特性
5.3.3 RS-232C的介麵信號
5.4 RS-232C常用的接綫方式
5.5 RS-232資料格式
5.6 UART特性與概念
5.7 UART與RS-232C的信號準位轉換
5.8 PC主機的資源
第6章 RS-232 VB程式設計
6.1 實習目的
6.2 實習儀器及設備
6.3 實習原理
6.3.1 串列介麵之傳輸設計
6.3.2 A/D轉換器簡介
6.3.3 A/D轉換器類型
6.3.4 ADS7852特性
6.4 實習方法
6.4.1 實習模組連接步驟
6.4.2 串列介麵通訊之單一通道A/D實驗
6.4.3 串列介麵通訊之8通道A/D實驗
6.5 實驗與測試結果分析
第7章 RS-485串列介麵設計與應用
7.1 實習目的
7.2 實習儀器及設備
7.3 實習原理
7.3.1 RS-422與RS-485的基本概念
7.3.2 RS-232、RS-422與RS-485串列介麵的比較
7.3.3 RS-422與RS-485串列介麵標準
7.3.4 新增RS-485串列埠
7.4 實習方法
7.4.1 實習模組連接步驟
7.4.2 RS-485韌體程式設計
7.4.3 RS-485介麵的VB程式設計
7.5 實驗與測試結果分析
第8章 USB的基本架構與特性
8.1 USB基本特性
8.2 USB的曆史沿革
8.3 如何安裝USB裝置?
8.4 USB的匯流排架構
8.5 USB資料流的模式與管綫的概念
8.6 USB的傳輸類型
8.7 USB的連接器與纜綫
8.7.1 機械結構
8.7.2 USB介麵的電氣特性
8.7.3 USB匯流排狀態
8.7.4 USB的電源管理
8.8 USB介麵的通信協定
8.8.1 資料欄位的格式
8.8.2 封包格式
8.8.3 資料交易格式
8.9 USB描述元
8.10 USB的標準裝置要求
8.11 USB 3.0協定與基本概念
8.8.1 USB 3.0實體介麵
8.8.2 USB 3.0機械特性
8.8.3 USB3.0匯流排架構
8.8.4 USB 2.0與USB 3.0協定的差異
第9章 PDIUSBD12 USB周邊裝置設計
9.1 USB晶片的簡介
9.2 PDIUSBD12晶片組之基本特性與功能
9.3 端點描述
9.4 PDIUSBD12晶片組硬體介紹
9.5 PDIUSBD12晶片組之命令總覽
9.6 USB韌體函式設計與應用
第10章 USB應用程式的設計概念
10.1 主機通訊的基本概念
10.2 主機如何發現裝置
10.3 所需之API相關文件
10.4 HID裝置驅動程式與DLL的特性
10.5 USB HID API函式
10.6 API函式與Visual Basic的基本概念
10.6.1 宣告
10.6.2 ByRef與ByVal傳遞的格式
10.6.3 傳遞空值
10.6.4 函式與副程式
10.6.5 DLL名稱的使用
10.6.6 字串格式
10.6.7 結構
10.6.8 如何呼叫API函式?
第11章 USB HID API函式設計
11.1 Windows與HID裝置通訊的API函式
11.2 尋找所有的HID裝置
11.2.1 取得HID群組的GUID-HidD_GetHidGuid函式
11.2.2 取得所有HID訊息的結構陣列
-SetupDiGetClass Devs函式
11.2.3 辨識每一個HID介麵
-SetupDiEnumDeviceInterfaces函式
11.2.4 取得裝置的路徑
-SetupDiGetDeviceInterfaceDetail函式
11.2.5 取得裝置的代碼-CreateFile函式
11.2.6 取得廠商與産品ID碼-HidD_GetAttributes函式
11.3 檢查HID裝置功能
11.3.1 取得包含裝置能力的緩衝區指標
-HidD_GetPreparsedData函式
11.3.2 取得裝置的能力-HidP_GetCaps函式
11.3.3 取得數值的能力-HidP_GetValueCaps函式
11.4 讀取與寫入資料
11.4.1 傳送輸齣報告(Output Report)給裝置
-WriteFile函式
11.4.2 從裝置讀取輸入報告-ReadFile函式
11.4.3 傳送特性報告給裝置-HidD_SetFeature函式
11.4.4 從裝置讀取特性報告給-Get_Feature函式
11.5 關閉通訊-CloseHandle函式
第12章 USB介麵應用程式設計
12.1 HID API函式的引用
12.2 USB韌體程式設計
12.2.1 實習模組連接步驟
12.2.2 USB韌體程式設計
12.3 打開HID裝置的通訊步驟
12.4 Visual Basic錶單程式設計
12.4.1 取得HID群組GUID碼-HidD_GetHidGuid函式
12.4.2 取得所有HID訊息的結構陣列
-SetupDiGetClassDevs函式
12.4.3 辨識每一個HID介麵
-SetupDiEnumDeviceInterfaces函式
12.4.4 取得裝置的路徑
-SetupDiGetDeviceInterfaceDetail函式
12.4.5 取得裝置的代碼-CreateFile函式
12.4.6 取得販售商與産品ID-HidD_GetAttributes函式
12.4.7 取得包含裝置能力的緩衝區指標
-HidD_GetPreparsedData函式
12.4.8 取得裝置的能力-HidP_GetCaps函式
12.4.9 取得數值的能力-HidP_GetValueCaps函式
12.4.10 傳送輸齣報告給裝置-WriteFile函式
12.4.11 從裝置讀取輸入報告-ReadFile函式
12.5 完整的USB HID裝置測試程式
第13章 動態鏈結函式庫(DLL)檔案的設計與製作
13.1 DLL檔案的設計方法與步驟
13.2 多個USB裝置控製的DLL設計
13.3 個彆位元組傳輸的DLL設計
第14章 I2C串列介麵之D/A轉換設計與應用
14.1 實習目的
14.2 實習儀器及設備
14.3 實習原理
14.3.1 D/A轉換器特性與工作原理
14.3.2 I2C串列介麵規格與特性
14.3.3 TC1320-I2C 8-Bit D/A轉換器
14.4 實習方法
14.4.1 實習模組連接步驟
14.4.2 I2C D/A轉換之韌體程式設計
14.4.3 具備RS-232介麵的I2C D/A轉換之韌體程式設計
14.4.4 具備RS-232介麵的I2C D/A轉換之VB2010程式設計
14.4.5 具備USB介麵的I2C D/A轉換之韌體程式設計
14.4.6 具備USB介麵的I2C D/A轉換之VB2010程式設計
14.5 實驗與結果分析
第15章 1-Wire串列介麵之溫度感測設計與應用
15.1 實習目的
15.2 實習儀器及設備
15.3 實習原理
15.3.1 1-Wire串列介麵規格與特性
15.3.2 DS1821溫度感測器介紹
15.4 實習方法
15.4.1 實習模組連接步驟
15.4.2 1-Wire溫度量測之韌體程式設計
15.4.3 具備RS-232介麵的1-Wire溫度量測之韌體程式設計
15.4.4 具備RS-232介麵的1-Wire溫度量測之VB2010程式設計
15.4.5 具備USB介麵的1-Wire溫度量測之韌體之程式設計
15.4.6 具備USB介麵的1-Wire溫度量測之USBVB2010程式設計
15.5 實驗與測試結果分析
第16章 SPI串列介麵之EEPROM存取設計與應用
16.1 實習目的
16.2 實習儀器及設備
16.3 實習原理
16.3.1 SPI串列介麵規格與特性
16.3.2 SPI時脈類型
16.3.3 SPI協定之連接方式
16.3.4 SPI介麵的資料和控製引綫
16.3.4 25LC1024 EEPROM介紹
16.4 實習方法
16.4.1 實習模組連接步驟
16.4.2 SPI EEPROM存取之韌體程式設計
16.4.3 具備RS-232介麵的SPI EEPROM存取之韌體程式設計
16.4.4 具備RS-232介麵的SPI EEPROM存取之VB2010程式設計
16.4.5 USB介麵的SPI RRPEOM存取之韌體程式設計
16.4.6 具備USB介麵的SPI EEPROM存取之VB2010程式設計
16.5 實驗與測試結果分析
第17章 SMBus串列介麵之人體紅外綫感測設計與應用
17.1 實習目的
17.2 實習儀器及設備
17.3 實習原理
17.3.1 SMBus串列介麵規格與特性
17.3.2 人體紅外綫感測器- MLX90615介紹
17.4 實習方法
17.4.1 實習模組連接步驟
17.4.2 SMBus紅外綫溫度量測之韌體程式設計
17.4.3 具備使用RS-232介麵的SMBus紅外綫溫度量測之韌體程式設計
17.4.4 具備RS-232介麵的SMBus紅外綫溫度量測之VB2010程式設計
17.4.5 具備USB介麵的SMBus紅外綫溫度量測之韌體程式設計
17.4.6 具備USB介麵的SMBus紅外綫溫度量測之VB2010程式設計
17.5 實驗與測試結果分析
參考資料
我是一個對程式設計充滿熱情的業餘愛好者,平常工作之餘,喜歡鑽研各種程式語言和工具,試圖將腦中的一些小想法實現齣來。Visual Basic 2010我接觸過一段時間,對它的易學性和快速開發的特性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這次看到這本《介麵設計與實習:使用Visual Basic 2010 (第三版)(附範例光碟)》,我被「介麵設計」和「實習」這兩個關鍵字深深吸引。在開發的過程中,我常常覺得自己缺乏的是如何將功能性的程式碼,包裝成一個使用者友善、視覺化的介麵。一本好的書,如果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巧妙運用VB 2010的各種控件,以及如何規劃和佈局介麵元素的技巧,那對我來說將是極大的幫助。我特別希望書中能夠涵蓋一些進階的介麵設計技巧,例如如何實現響應式佈局,或者如何為應用程式添加一些動態效果,讓它看起來更具專業感。而「實習」的部分,我則期待能看到一些真正有意義的範例專案,最好是能夠涵蓋一些常見的應用場景,例如簡單的記事本、計算機、或是可以讀寫檔案的小工具。光碟中的範例程式碼,如果能讓我從頭到尾地剖析其結構和邏輯,並能理解每一個部分的設計理念,那將會是我進步的關鍵。
评分這本書的名字是《介麵設計與實習:使用Visual Basic 2010 (第三版)(附範例光碟)》,身為一個長期在颱灣電腦補習班打滾的講師,加上自己也開發過一些小型應用程式,我一直覺得Visual Basic 2010這套工具雖然不是最頂尖的,但對於初學者來說,它的語法親切、介麵直觀,絕對是踏入程式設計世界的一塊敲門磚。我曾看過不少坊間的VB教材,有些過於學術,有些又太過簡略,無法真正帶領讀者從零開始建立紮實的基礎。這本《介麵設計與實習》之所以讓我特別感興趣,是因為它明確地將「介麵設計」與「實習」連結在一起,這錶示它不會隻是空談理論,而是會引導你動手做齣東西來,這對初學者來說是相當重要的。通常,程式設計的學習過程中,最讓人挫摺的往往是看到一堆程式碼卻不知道它的實際用途,或是無法將腦中的想法轉化成可執行的應用程式。這本書如果能有效地將Visual Basic 2010的強大功能,透過大量的範例和實務操作,一步步地教導讀者如何設計齣使用者友善的介麵,並且將之與後端的程式邏輯結閤,那將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參考書。我尤其期待它在「實習」這塊的呈現,是否能提供一些貼近實際開發情境的專案,讓讀者在學習過程中就能纍積實際的開發經驗,而不是隻停留在練習題的層級。
评分作為一名資訊科係的教授,我對於學生的程式設計能力養成一直非常重視。Visual Basic 2010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一直是我們課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它能夠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透過圖形化介麵的設計,快速地看到程式的執行結果,從而激發學習興趣。這本《介麵設計與實習:使用Visual Basic 2010 (第三版)(附範例光碟)》的齣現,讓我對如何提升學生的實務操作能力有瞭新的期待。我認為一本好的教材,應該能夠在理論與實踐之間取得良好的平衡。在「介麵設計」的部分,我希望能看到作者對於如何運用Visual Basic 2010的視覺化工具,來創建齣符閤現代審美和易用性原則的介麵,有深入且係統性的講解。這不僅僅是控件的擺放,更包含瞭對於色彩、佈局、字體選擇以及使用者互動流程的考量。而「實習」的環節,則是我最為關注的。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係列由淺入深,能夠逐步引導學生完成的小專案,甚至是結閤一些簡單的資料庫操作或檔案處理的案例,那將會非常有助於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實際的應用開發能力。附帶的光碟,如果能提供完整的專案原始碼,並有詳細的說明,那將會大大提高這本書的教學效益。
评分身為一個在科技業前線奮鬥多年的軟體工程師,我對於坊間的程式設計書籍總是抱持著一種審慎評估的態度。畢竟,技術更新的速度太快,一本好的書不僅要傳授基礎知識,更要具備一定的前瞻性,讓讀者學到的東西不會很快就落伍。Visual Basic 2010雖然是比較早期的版本,但它的許多核心觀念和物件導嚮的思維,在後續的版本乃至於其他程式語言中依然適用。我對這本書的興趣點,主要在於它對於「介麵設計」的側重。在現代軟體開發中,使用者介麵(UI)和使用者體驗(UX)的優劣,往往是決定一個產品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一本好的VB教材,應該能夠深入淺齣地解析如何利用Visual Basic 2010的工具箱,設計齣符閤人性化操作邏輯的介麵,並將使用者與程式之間的互動設計得流暢而直觀。我特別希望書中能夠涵蓋一些關於佈局、色彩、字體、控件選擇以及事件處理等方麵的設計原則,並透過具體的範例來演示這些原則的應用。此外,「實習」的部分也很重要,如果能包含一些實際的專案,例如小型資料庫應用、簡單的報錶生成工具,甚至是桌麵小遊戲的開發,那將會大大提升這本書的實用價值,讓讀者在學習過程中就能真正掌握到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程式的能力。
评分我是一名正在準備程式設計學習之路的學生,對於學習新的程式語言總是充滿瞭期待,但也時常感到迷惘。市麵上的程式設計書籍琳瑯滿目,我總是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纔好。這次看到《介麵設計與實習:使用Visual Basic 2010 (第三版)(附範例光碟)》這本書,它的標題就吸引瞭我。我對「介麵設計」這個詞特別感興趣,因為我常常覺得很多軟體雖然功能強大,但使用起來卻很複雜,不好上手。如果這本書能教我如何利用Visual Basic 2010來設計齣好看又好用的介麵,那對我來說將是一大福音。而且,書名中的「實習」兩個字,也讓我覺得這本書不是隻教我理論,而是會透過實際操作來讓我的學習更有成就感。我非常希望書中能提供許多具體的範例程式碼,最好是能夠從最基礎的按鈕、文字框開始,逐步引導我建立一個完整的應用程式。光碟中的範例程式碼,如果能夠讓我直接下載、修改,甚至是在此基礎上進行擴充,那學習效果肯定會更好。我期待這本書能帶我進入Visual Basic 2010的世界,讓我能夠從零開始,一步步地學會如何設計和開發屬於自己的應用程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