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小说家林满秋超越颠峰、最新魔幻写实心理小说
历经失去母亲的孤独与悲伤,
柳儿终于等到父亲流浪归来!
一个来自南美洲古墓的陪葬布偶,
从此改变这对父女的人生……
无法启口的温柔父爱,只能借由古墓娃娃诡祕道出;
渴望亲情的女儿心,因此经历人生最魔幻无光的惊惧与挣扎……
他们该如何释放深藏在腹语中的亲情挚爱,再次真诚对话?
柳儿上小学之前,忧郁成疾的妈妈突然离世。她的爸爸失去挚爱的妻子之后,独自远赴南美洲流浪;生命最低落的那一刻,他在安地斯山脉的荒村意外拥有了腹语娃娃奇莉,人生因此出现转折……柳儿则继续跟祖母生活在深幽大宅中,等待一张张爸爸寄自南美洲的明信片,以及他从世界尽头归来的身影。
多年后,柳儿的爸爸果然归来。可是,父女重逢非但不能相互取暖,距离反而愈来愈遥远。柳儿做梦也没想到,娃娃奇莉竟将她的生命带向黑暗深渊……
一场月夜祭典,让柳儿证实了心底的猜测:奇莉是个有魔法的陪葬布偶!当她将奇莉与南美雪峰上的童灵连结在一起,顿时发现自己正处于极度险境中。 在奇莉的步步逼迫下,柳儿发现了一个隐藏在内心深处、早已被自己遗忘的祕密。那个祕密,使她陷入狂乱,把她逼得无路可退。她究竟会被毁灭,还是会得到救赎、赢回父亲的爱?
旅英金鼎奖作家林满秋,以及旅美新锐画家黄立佩,首次跨国合作这本跨文化、跨时空的魔幻写实心理小说。故事文字生动且想像鲜明,插图细腻雅净却令人惊艳,让读者得以从独特的小说视角,为书中对于亲情之爱、之牵绊的深刻描写而低回不已。
★ 重量级青少年小说家 林满秋 最新魔幻写实心理小说
★ 作者林满秋曾荣获金鼎奖、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创作奖
★ 绘者黄立佩曾多次入选国际插画竞赛、入围开卷好书奖
作者简介
林满秋
国内数一数二的重量级青少年小说作家。目前旅居英国伦敦。
曾荣获金鼎奖,以及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创作奖。作品多元且题材多变,包括生活风格类散文:《墨西哥情人》、《漫走,在熊的国度里》,以及青少年小说:《坚持创新的梦想家:贾伯斯》、《十八岁倒数计时》、《浴帘后》……还有多本脍炙人口的绘本与儿童小说:《阿公的茄苳树》、《小J的聪明药》、《云端里的琴声》、《寻找尼可西》、《代号:小鱿鱼》、《胖少男减肥之歌》……等,甚至跨界书写《孩子一生的理财计画》、《蒙娜丽莎逛美术馆》……等书。
几乎每年都会和英国先生前往南美洲旅行,安地斯山脉的古印加童灵传说特别令她着迷;几经蕴酿,她跳脱一贯的写实风格,以崭新的书写面貌与气势,创造出《腹语师的女儿》这本揉合魔幻、写实与悬疑的心理小说!
绘者简介
黄立佩
台湾师大美术系、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插画研究所毕业。《安静也可以美丽》绘本作者。对她来说,世界本身是以数不尽的故事所组成,她必须认真生活、旅行、创作,希望能使自己与他人的故事都更美好。
曾获荷兰银行青年艺术奖优选、彰化艺术新人奖第二名、桃源美展第三名、教育部艺术类留学奖学金、美国《Print》杂志手绘插画竞赛入选、洛杉矶插画家协会竞赛入选,以及开卷好书奖入围。插画作品散见于各报刊杂志,包括《中国时报》、《插画市集》、《船的创作志》等。《腹语师的女儿》是她首次尝试为魔幻写实风格的小说创作插画。
个人网站: lipeihuang.com
作品赏析
故事、奇想、神话与现实──穿越魔幻世界四象限
许建崑 东海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林满秋的作品总令人期待。她起先写过晚明郑芝龙的历史故事,描述三百多年前渡过黑水沟开发台湾的总总,展现了闽南族群在政治纷争、海盗侵扰之中为生存而孤注一掷的勇气,已经让人眼睛一亮。后来她随夫婿旅居英国伦敦,来往世界各地,视野更加宽广。她关怀听障、爱滋病、癌症、肥胖和初次感染爱情症候群的孩子,也为他们写作。对于生活困顿、生命脆薄,以及各种病痛缠身,都有敏锐的观察与描写。
新近创作的这本《腹语师的女儿》,完全跳脱她惯用的写实风格,而有了崭新面貌。故事背景穿梭在墨西哥、祕鲁、阿根廷与台湾之间,似乎要带领台湾的读者去探望那陌生南美洲,体验绵延将近九千公里、奇诡的安地斯山脉,翻越数千公尺的高峰,去鸟瞰建筑在海拔二千四百公尺的印加帝国古城马丘比丘;或者行经巴塔哥尼亚高原,在晶蓝的冰川、橘红的火山与黄褐的沙漠交界处,去体验自然界的雄伟壮丽。那儿气候干爽,阳光亮丽,天空湛蓝,居民穿着棉、毛织成的布衣,背着条纹布袋,也是颜色灿然。他们以农耕为业,为了招揽观光客,偶尔会兜售扎着马尾巴、戴着火红帽子、穿着传统服饰的布偶娃娃。如果有机会去旅游,你还可以看到成千上万顽皮的羊驼、被驯化的狐狸、好奇的企鹅,也可以眺望林中极少数的安地斯山猫,以及海中的鲸豚。
林满秋从这个瑰丽而神祕的国度酝酿了一则奇幻故事。失去妻子的丈夫凯翔放弃医师的工作,独自浪迹天涯;家中唯一的牵挂是爱女柳儿,也只能以一张张旅行地点的风景明信片,如风筝丝线般的牵系。有这么一天,父亲在「路的尽头」转身回来,祖父已往生,表叔明德接任了医院院长。柳儿只要爸爸在,一切便足够。
然而回家的爸爸变了!他在祕鲁学会腹语术,以「奇里」的艺名走唱街头,还带回两尊腹语娃娃:一个是性格强烈、行为乖张的奇莉,一个是被压在箱底默默无声却会出坏主意的无名小偶。是爸爸利用奇莉来表演,还是奇莉控制着爸爸?奇莉的魔法又来自何方?奇莉在月夜林间与猫群对决,父亲竟然吹奏笛子助阵。爸爸的笛声如汉梅林吹笛人的故事,具有强大的魔法,可以降伏猫咪,让牠们列队行走;然而在奇莉的唆使下,猫咪们不仅凶恶,还集体攻击柳儿。柳儿几度反击,造成住家大火,自己也被灼伤送医。而出院那天,透过明德表叔的安排,爸爸、柳儿和奇莉三方在返家的汽车里「摊牌」,所有的因果关联都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母亲为何死亡?谁应该负责?一切都出人意料。
这一桩奇幻事件,如假似真,在林满秋的笔下活脱而生。读者起初会对柳儿的处境感同身受,并打从心底相信──不是爸爸的腹语术才能让奇莉说话。因为奇莉是祕鲁墓穴中殉葬的布偶,而根据传说,这些布偶被雪山里的幽灵攀附,能够独立思考、说话,甚至有了妒忌心,当然不容柳儿与父亲亲密相处。而幽灵则来自于献祭给神明的孩童,被埋在冰天雪地里成为木乃伊,无法回归天国,只好留在凡间作祟。林满秋为这些来不及长大的孩子叫屈,揣摩他们死亡前的恐惧与愤怒,让他们在柳儿心里和眼中翻转为阴魂厉鬼。
在水灵节活动中,更透过爸爸的腹语表演,暗示了布偶奇莉与木乃伊之间的可能纠缠。另外,她还借用许多风景明信片和图书馆里的考古杂志,间接交代了印加帝国的古文明、阿兹特克的杀俘献祭,以及冰峰上留存的童灵尸骸。而这些鲜血染红的图象,建构了印加文明特有的神话与羽蛇神的图腾信仰。
然而,在林满秋的故事里,其实还隐藏着更古老的神话原型。佛洛依德说,男孩爱恋自己的母亲,而与父亲为敌,宛如古希腊伊底帕斯「弒父恋母」的故事,被称作伊底帕斯情结;而女孩则欣羡父亲丰仪,仇恨自己的母亲,所谓「恋父弒母」,也有另一个希腊神话可以对应。传说特洛伊战争结束之后,希腊联军统帅阿伽曼农回国,被王后和姘夫杀害。女儿伊莉克特拉(Electra)鼓动弟弟入宫,杀死母亲,为父亲报仇。这样的女性恋父,被称为伊莉克特拉情结。在国人内心里头,既不愿承认,也不喜欢述说如此的人间困局。故事中的柳儿渴望父亲全盘的爱,排斥母亲和来不及出世的弟弟,正有同样的影子;而她之所以受到奇莉「鬼祟」,应该是她内心里的「自我」投射,一种「真实的讲实话、却讨厌自我而又渴望霸占父亲」的心理冲突。
除了以佛洛依德的学说来解说柳儿的「分裂人格」之外,这部小说还碰触了中国人另一个传统的心理症结。柳儿的父亲有艺术天分,不喜欢当医生,在妻子死后,独自浪迹天涯,医院院长的职务只好由明德表叔代理。此与印度神话──罗摩耶那让位给二王子婆罗多,离开宫廷,又因为爱妻息妲失踪,四境去寻找──颇有异曲同工之处。作为有继承权的长子,除非狠心的专权独揽,面对诸多兄弟期望分享,内心必然有许多冲突。当主权者一旦失去继承人,又有更大的苦楚环伺。在故事中,我们还读出了国人思想观念中的「魔咒」,那就是「重男轻女」、「崇医师而轻艺文」的价值观,紧紧缚系了每个人的心房。
林满秋通过安地斯山的神话情境,似乎用来掩饰独生子女心理层面的不安,除了反映现实社会中对子嗣、对性别的压力,也间接表现了单亲家庭孩子的孤寂、惶惑和创伤。在故事结尾处,柳儿长大以后,接受专业训练,成为心理治疗师,把家后的林子规划成「心灵休憩所」,更可以了解林满秋作「疗癒书写」的企图了。
作者序
魔幻与实境的交战 林满秋
在南美洲多次旅行中,我听到了许多魔幻故事,其中最令我着迷的是安地斯山上的童灵传说。
五百多年前,还活跃在安地斯山脉的印加人在举行重要的宗教仪式时,会把孩童当成祭品。他们相信,把孩子献给神等于把孩子送上天堂,还可以造福族人和自己,因此很多人都自愿将孩子奉献出来。
祭典那天,被当成祭品的孩子在众人簇拥下,踩着排笛的节奏,带着心爱的布偶,乘着羊驼,攀上海拔五千公尺的雪峰。这段路程会延续好几天,沿途都有繁琐的仪式。随着高度的攀升,村落愈来愈疏落,送行者也减少了,被当成祭品的孩子在空气稀薄的山谷中昏昏欲睡。抵达冰峰后,巫师和所剩寥寥无几的群众举行了最后一场祭典,就将那些献给神的孩子依照一定的姿势綑绑起来,连同陪葬品,一起埋入三公尺深的垂直洞穴里。
传说中最吸引人的部分是──那些怀着美梦的孩子死后,灵魂根本上不了天堂,反而成为漫游在雪山之巅的游魂。他们孤独寂寞,哀伤无助,看着古印加帝国走向灭亡,看着西班牙人来了又走,看着南美民众拥有自己的主权。在政权转移中的杀戮,他们看到族人愈来愈稀少,担心有一天会被遗忘。
进入二十世纪后,古印加人淹没在历史的灰烬中,雪峰上的童灵传说也逐渐被遗忘,只有一些盗墓者半信半疑。有一天,盗墓者登上雪山之巅,果真发现了宝物。就在他们把宝物带回人间时,雪峰上的童灵传说也重植于人们的记忆里,还添增了新的色彩:那些漫游在雪山之巅的童灵,附身在陪葬的布偶上,随着盗墓者回到人群中。
这个传说触动了我的灵感,特别是当我在阿根廷的博物馆看到那些幼童木乃伊,《腹语师的女儿》的故事便诞生了。
故事的关键角色是一对父女。他们同时面对失去至亲的痛苦,也因为一个古墓里的陪葬布偶改变了人生。
父亲在失去挚爱的妻子后,逃离了日常扮演的角色。他在南美洲流浪,行尸走肉般的从一个城市走到另一个城市,直到有一天,他走入安地斯山脉的一个荒村,在生命最低落的那一刻,意外的拥有了布偶奇莉,人生因此出现转弯。他舍弃原本的名字,抛弃医生身分,变成了街头腹语艺人奇里。
奇里.奇莉,自此成为一体,带着魔幻的色彩,游走在南美洲的大城小镇。
女儿柳儿在母亲过世、父亲远离后,跟着祖母生活在深幽大宅中。她的生活如死水,唯一的活泉是那一张张从南美洲寄来的明信片。她徘徊在埋葬母亲的那片林子里,耐心的等待父亲归来。
几年后,果然如她所期盼的,父亲回来了,并带回了她期待中的娃娃,只是她做梦也没想到,那个腹语娃娃竟将她的生命带向黑暗深渊。
她期待父亲的爱,父亲也因挂念她而返回。他们渴望彼此的温暖,可是当两人在一起,非但不能相互取暖,距离反而愈来愈遥远。
一场月夜祭典,让柳儿毛骨悚然,也证实了她的猜测:奇莉是个有魔法的布偶。当她把奇莉和南美雪峰上的童灵连结在一起,顿时发现自己的生命正处于极度险境中。她需要支援,可是没有人相信她。
这是个带着魔幻色彩的故事,其实是一部写实小说。魔幻和写实之间,只是一种叙事方式、一种表达的手法。创作这个故事时,我并不想把它变成奇幻文学,只是想借由奇莉来描写柳儿的内心变化──在奇莉的步步逼迫中,她发现了一个隐藏在内心深处、早已被自己遗忘的祕密。
那个祕密使她陷入狂乱,把她逼得无路可退,魔幻与实境间的对决一触即发。
在这场对决中,她究竟会被毁灭,还是得到救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