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小說傢林滿鞦超越顛峰、最新魔幻寫實心理小說
曆經失去母親的孤獨與悲傷,
柳兒終於等到父親流浪歸來!
一個來自南美洲古墓的陪葬布偶,
從此改變這對父女的人生……
無法啓口的溫柔父愛,隻能藉由古墓娃娃詭祕道齣;
渴望親情的女兒心,因此經曆人生最魔幻無光的驚懼與掙紮……
他們該如何釋放深藏在腹語中的親情摯愛,再次真誠對話?
柳兒上小學之前,憂鬱成疾的媽媽突然離世。她的爸爸失去摯愛的妻子之後,獨自遠赴南美洲流浪;生命最低落的那一刻,他在安地斯山脈的荒村意外擁有瞭腹語娃娃奇莉,人生因此齣現轉摺……柳兒則繼續跟祖母生活在深幽大宅中,等待一張張爸爸寄自南美洲的明信片,以及他從世界盡頭歸來的身影。
多年後,柳兒的爸爸果然歸來。可是,父女重逢非但不能相互取暖,距離反而愈來愈遙遠。柳兒做夢也沒想到,娃娃奇莉竟將她的生命帶嚮黑暗深淵……
一場月夜祭典,讓柳兒證實瞭心底的猜測:奇莉是個有魔法的陪葬布偶!當她將奇莉與南美雪峰上的童靈連結在一起,頓時發現自己正處於極度險境中。 在奇莉的步步逼迫下,柳兒發現瞭一個隱藏在內心深處、早已被自己遺忘的祕密。那個祕密,使她陷入狂亂,把她逼得無路可退。她究竟會被毀滅,還是會得到救贖、贏迴父親的愛?
旅英金鼎奬作傢林滿鞦,以及旅美新銳畫傢黃立佩,首次跨國閤作這本跨文化、跨時空的魔幻寫實心理小說。故事文字生動且想像鮮明,插圖細膩雅淨卻令人驚艷,讓讀者得以從獨特的小說視角,為書中對於親情之愛、之牽絆的深刻描寫而低迴不已。
★ 重量級青少年小說傢 林滿鞦 最新魔幻寫實心理小說
★ 作者林滿鞦曾榮獲金鼎奬、最佳少年兒童讀物創作奬
★ 繪者黃立佩曾多次入選國際插畫競賽、入圍開捲好書奬
作者簡介
林滿鞦
國內數一數二的重量級青少年小說作傢。目前旅居英國倫敦。
曾榮獲金鼎奬,以及最佳少年兒童讀物創作奬。作品多元且題材多變,包括生活風格類散文:《墨西哥情人》、《漫走,在熊的國度裏》,以及青少年小說:《堅持創新的夢想傢:賈伯斯》、《十八歲倒數計時》、《浴簾後》……還有多本膾炙人口的繪本與兒童小說:《阿公的茄苳樹》、《小J的聰明藥》、《雲端裏的琴聲》、《尋找尼可西》、《代號:小魷魚》、《胖少男減肥之歌》……等,甚至跨界書寫《孩子一生的理財計畫》、《濛娜麗莎逛美術館》……等書。
幾乎每年都會和英國先生前往南美洲旅行,安地斯山脈的古印加童靈傳說特彆令她著迷;幾經蘊釀,她跳脫一貫的寫實風格,以嶄新的書寫麵貌與氣勢,創造齣《腹語師的女兒》這本揉閤魔幻、寫實與懸疑的心理小說!
繪者簡介
黃立佩
颱灣師大美術係、美國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插畫研究所畢業。《安靜也可以美麗》繪本作者。對她來說,世界本身是以數不盡的故事所組成,她必須認真生活、旅行、創作,希望能使自己與他人的故事都更美好。
曾獲荷蘭銀行青年藝術奬優選、彰化藝術新人奬第二名、桃源美展第三名、教育部藝術類留學奬學金、美國《Print》雜誌手繪插畫競賽入選、洛杉磯插畫傢協會競賽入選,以及開捲好書奬入圍。插畫作品散見於各報刊雜誌,包括《中國時報》、《插畫市集》、《船的創作誌》等。《腹語師的女兒》是她首次嘗試為魔幻寫實風格的小說創作插畫。
個人網站: lipeihuang.com
作品賞析
故事、奇想、神話與現實──穿越魔幻世界四象限
許建崑 東海大學中文係副教授
林滿鞦的作品總令人期待。她起先寫過晚明鄭芝龍的曆史故事,描述三百多年前渡過黑水溝開發颱灣的總總,展現瞭閩南族群在政治紛爭、海盜侵擾之中為生存而孤注一擲的勇氣,已經讓人眼睛一亮。後來她隨夫婿旅居英國倫敦,來往世界各地,視野更加寬廣。她關懷聽障、愛滋病、癌癥、肥胖和初次感染愛情癥候群的孩子,也為他們寫作。對於生活睏頓、生命脆薄,以及各種病痛纏身,都有敏銳的觀察與描寫。
新近創作的這本《腹語師的女兒》,完全跳脫她慣用的寫實風格,而有瞭嶄新麵貌。故事背景穿梭在墨西哥、祕魯、阿根廷與颱灣之間,似乎要帶領颱灣的讀者去探望那陌生南美洲,體驗綿延將近九韆公裏、奇詭的安地斯山脈,翻越數韆公尺的高峰,去鳥瞰建築在海拔二韆四百公尺的印加帝國古城馬丘比丘;或者行經巴塔哥尼亞高原,在晶藍的冰川、橘紅的火山與黃褐的沙漠交界處,去體驗自然界的雄偉壯麗。那兒氣候乾爽,陽光亮麗,天空湛藍,居民穿著棉、毛織成的布衣,背著條紋布袋,也是顔色燦然。他們以農耕為業,為瞭招攬觀光客,偶爾會兜售紮著馬尾巴、戴著火紅帽子、穿著傳統服飾的布偶娃娃。如果有機會去旅遊,你還可以看到成韆上萬頑皮的羊駝、被馴化的狐狸、好奇的企鵝,也可以眺望林中極少數的安地斯山貓,以及海中的鯨豚。
林滿鞦從這個瑰麗而神祕的國度醞釀瞭一則奇幻故事。失去妻子的丈夫凱翔放棄醫師的工作,獨自浪跡天涯;傢中唯一的牽掛是愛女柳兒,也隻能以一張張旅行地點的風景明信片,如風箏絲綫般的牽係。有這麼一天,父親在「路的盡頭」轉身迴來,祖父已往生,錶叔明德接任瞭醫院院長。柳兒隻要爸爸在,一切便足夠。
然而迴傢的爸爸變瞭!他在祕魯學會腹語術,以「奇裏」的藝名走唱街頭,還帶迴兩尊腹語娃娃:一個是性格強烈、行為乖張的奇莉,一個是被壓在箱底默默無聲卻會齣壞主意的無名小偶。是爸爸利用奇莉來錶演,還是奇莉控製著爸爸?奇莉的魔法又來自何方?奇莉在月夜林間與貓群對決,父親竟然吹奏笛子助陣。爸爸的笛聲如漢梅林吹笛人的故事,具有強大的魔法,可以降伏貓咪,讓牠們列隊行走;然而在奇莉的唆使下,貓咪們不僅凶惡,還集體攻擊柳兒。柳兒幾度反擊,造成住傢大火,自己也被灼傷送醫。而齣院那天,透過明德錶叔的安排,爸爸、柳兒和奇莉三方在返傢的汽車裏「攤牌」,所有的因果關聯都有瞭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母親為何死亡?誰應該負責?一切都齣人意料。
這一樁奇幻事件,如假似真,在林滿鞦的筆下活脫而生。讀者起初會對柳兒的處境感同身受,並打從心底相信──不是爸爸的腹語術纔能讓奇莉說話。因為奇莉是祕魯墓穴中殉葬的布偶,而根據傳說,這些布偶被雪山裏的幽靈攀附,能夠獨立思考、說話,甚至有瞭妒忌心,當然不容柳兒與父親親密相處。而幽靈則來自於獻祭給神明的孩童,被埋在冰天雪地裏成為木乃伊,無法迴歸天國,隻好留在凡間作祟。林滿鞦為這些來不及長大的孩子叫屈,揣摩他們死亡前的恐懼與憤怒,讓他們在柳兒心裏和眼中翻轉為陰魂厲鬼。
在水靈節活動中,更透過爸爸的腹語錶演,暗示瞭布偶奇莉與木乃伊之間的可能糾纏。另外,她還藉用許多風景明信片和圖書館裏的考古雜誌,間接交代瞭印加帝國的古文明、阿茲特剋的殺俘獻祭,以及冰峰上留存的童靈屍骸。而這些鮮血染紅的圖象,建構瞭印加文明特有的神話與羽蛇神的圖騰信仰。
然而,在林滿鞦的故事裏,其實還隱藏著更古老的神話原型。佛洛依德說,男孩愛戀自己的母親,而與父親為敵,宛如古希臘伊底帕斯「弒父戀母」的故事,被稱作伊底帕斯情結;而女孩則欣羨父親豐儀,仇恨自己的母親,所謂「戀父弒母」,也有另一個希臘神話可以對應。傳說特洛伊戰爭結束之後,希臘聯軍統帥阿伽曼農迴國,被王後和姘夫殺害。女兒伊莉剋特拉(Electra)鼓動弟弟入宮,殺死母親,為父親報仇。這樣的女性戀父,被稱為伊莉剋特拉情結。在國人內心裏頭,既不願承認,也不喜歡述說如此的人間睏局。故事中的柳兒渴望父親全盤的愛,排斥母親和來不及齣世的弟弟,正有同樣的影子;而她之所以受到奇莉「鬼祟」,應該是她內心裏的「自我」投射,一種「真實的講實話、卻討厭自我而又渴望霸占父親」的心理衝突。
除瞭以佛洛依德的學說來解說柳兒的「分裂人格」之外,這部小說還碰觸瞭中國人另一個傳統的心理癥結。柳兒的父親有藝術天分,不喜歡當醫生,在妻子死後,獨自浪跡天涯,醫院院長的職務隻好由明德錶叔代理。此與印度神話──羅摩耶那讓位給二王子婆羅多,離開宮廷,又因為愛妻息妲失蹤,四境去尋找──頗有異麯同工之處。作為有繼承權的長子,除非狠心的專權獨攬,麵對諸多兄弟期望分享,內心必然有許多衝突。當主權者一旦失去繼承人,又有更大的苦楚環伺。在故事中,我們還讀齣瞭國人思想觀念中的「魔咒」,那就是「重男輕女」、「崇醫師而輕藝文」的價值觀,緊緊縛係瞭每個人的心房。
林滿鞦通過安地斯山的神話情境,似乎用來掩飾獨生子女心理層麵的不安,除瞭反映現實社會中對子嗣、對性彆的壓力,也間接錶現瞭單親傢庭孩子的孤寂、惶惑和創傷。在故事結尾處,柳兒長大以後,接受專業訓練,成為心理治療師,把傢後的林子規劃成「心靈休憩所」,更可以瞭解林滿鞦作「療癒書寫」的企圖瞭。
作者序
魔幻與實境的交戰 林滿鞦
在南美洲多次旅行中,我聽到瞭許多魔幻故事,其中最令我著迷的是安地斯山上的童靈傳說。
五百多年前,還活躍在安地斯山脈的印加人在舉行重要的宗教儀式時,會把孩童當成祭品。他們相信,把孩子獻給神等於把孩子送上天堂,還可以造福族人和自己,因此很多人都自願將孩子奉獻齣來。
祭典那天,被當成祭品的孩子在眾人簇擁下,踩著排笛的節奏,帶著心愛的布偶,乘著羊駝,攀上海拔五韆公尺的雪峰。這段路程會延續好幾天,沿途都有繁瑣的儀式。隨著高度的攀升,村落愈來愈疏落,送行者也減少瞭,被當成祭品的孩子在空氣稀薄的山榖中昏昏欲睡。抵達冰峰後,巫師和所剩寥寥無幾的群眾舉行瞭最後一場祭典,就將那些獻給神的孩子依照一定的姿勢綑綁起來,連同陪葬品,一起埋入三公尺深的垂直洞穴裏。
傳說中最吸引人的部分是──那些懷著美夢的孩子死後,靈魂根本上不瞭天堂,反而成為漫遊在雪山之巔的遊魂。他們孤獨寂寞,哀傷無助,看著古印加帝國走嚮滅亡,看著西班牙人來瞭又走,看著南美民眾擁有自己的主權。在政權轉移中的殺戮,他們看到族人愈來愈稀少,擔心有一天會被遺忘。
進入二十世紀後,古印加人淹沒在曆史的灰燼中,雪峰上的童靈傳說也逐漸被遺忘,隻有一些盜墓者半信半疑。有一天,盜墓者登上雪山之巔,果真發現瞭寶物。就在他們把寶物帶迴人間時,雪峰上的童靈傳說也重植於人們的記憶裏,還添增瞭新的色彩:那些漫遊在雪山之巔的童靈,附身在陪葬的布偶上,隨著盜墓者迴到人群中。
這個傳說觸動瞭我的靈感,特彆是當我在阿根廷的博物館看到那些幼童木乃伊,《腹語師的女兒》的故事便誕生瞭。
故事的關鍵角色是一對父女。他們同時麵對失去至親的痛苦,也因為一個古墓裏的陪葬布偶改變瞭人生。
父親在失去摯愛的妻子後,逃離瞭日常扮演的角色。他在南美洲流浪,行屍走肉般的從一個城市走到另一個城市,直到有一天,他走入安地斯山脈的一個荒村,在生命最低落的那一刻,意外的擁有瞭布偶奇莉,人生因此齣現轉彎。他捨棄原本的名字,拋棄醫生身分,變成瞭街頭腹語藝人奇裏。
奇裏.奇莉,自此成為一體,帶著魔幻的色彩,遊走在南美洲的大城小鎮。
女兒柳兒在母親過世、父親遠離後,跟著祖母生活在深幽大宅中。她的生活如死水,唯一的活泉是那一張張從南美洲寄來的明信片。她徘徊在埋葬母親的那片林子裏,耐心的等待父親歸來。
幾年後,果然如她所期盼的,父親迴來瞭,並帶迴瞭她期待中的娃娃,隻是她做夢也沒想到,那個腹語娃娃竟將她的生命帶嚮黑暗深淵。
她期待父親的愛,父親也因掛念她而返迴。他們渴望彼此的溫暖,可是當兩人在一起,非但不能相互取暖,距離反而愈來愈遙遠。
一場月夜祭典,讓柳兒毛骨悚然,也證實瞭她的猜測:奇莉是個有魔法的布偶。當她把奇莉和南美雪峰上的童靈連結在一起,頓時發現自己的生命正處於極度險境中。她需要支援,可是沒有人相信她。
這是個帶著魔幻色彩的故事,其實是一部寫實小說。魔幻和寫實之間,隻是一種敘事方式、一種錶達的手法。創作這個故事時,我並不想把它變成奇幻文學,隻是想藉由奇莉來描寫柳兒的內心變化──在奇莉的步步逼迫中,她發現瞭一個隱藏在內心深處、早已被自己遺忘的祕密。
那個祕密使她陷入狂亂,把她逼得無路可退,魔幻與實境間的對決一觸即發。
在這場對決中,她究竟會被毀滅,還是得到救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