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童话作家山鹰与科学巨人爱因斯坦的跨世纪合作,
联手创造一场惊险又精采的光速探险之旅,
揭开人类永不衰老的宇宙真相!
一个「来自过去」的「祖先」——「金鹰」,
一个「活在未来」的小孩——「安安」,
在地球被破坏殆尽、人类极需在另寻安身之地的年代,
两人谱出一段跨越时空的忘年情谊。
安安与金鹰相差六个世代、两百多岁,心里始终存着一个疑惑:为什么这个「曾祖父的曾祖父」,看起来只有四十几岁,甚至比爸爸还年轻?
金鹰长期在宇宙以光速飞行,他永保年轻的祕密,似乎跟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有很大的关系——「长生不老」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而金鹰背负着全人类的希望,抛开所有家人,在未知的宇宙中探险;回到地球后却发现亲人相继离去,只剩他一人独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底何处才是他的家?他还是原来的他吗?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重要。」人类本着对宇宙的好奇和无边无际的想像,总是抱持着怀疑探究的精神,因此让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化为可能。然而这背后有太多无名英雄牺牲个人的家庭和生活,只为了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身为宇宙的一份子,都应该一起来关切人类的未来!
《家在万重星外》从天文物理学出发,以具体而微的写作手法细腻刻划光明人性,描绘宇宙和人性的实相,字里行间更呈现了智慧满溢的话语,令人百读不厌!是一部精采游走在童话与小说之间的杰出儿童科幻小说,让读者阅读后对宇宙有更深层的了解,对生命有更深刻的体悟。
本书特色:
1. 想像结合知识的科幻小说:以科学理论为骨干,以丰富的想像力为血肉,全新打造易读易懂、适合本土读者的科幻小说,满足大小读者对天文科学与人类未来的关切与好奇心。
2. 新锐漫画家倾力制作:邀请以《时空铁道之旅》一书受到瞩目之潜力漫画家简嘉诚,以年轻读者最喜爱的漫画配图,帮助读者轻松理解天文科学,拉进读者与知识间的距离。
3. 宇宙星航日志大揭祕:完整记录宇宙航行与太空生活点滴,太空星舰迷不可错过的星航记录。
4. 「456读书会」学习触角再延伸:宇宙有多远?外星人在哪里?延伸故事内容,以有趣的小知识触发读者对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
作者简介
山鹰
以前是电信工程师,曾奉派到英法两国监造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现在是儿童文学作者。
脑袋瓜里装的,都是科学童话故事,尤其喜爱天文遐想,常梦游于宇宙洪荒。
作品获奖及入选:洪建全儿童文学奖、民生报儿童文学奖、吴浊流文艺奖、九歌年度童话奖、金鼎奖儿童及少年图书类入围、九歌93、95~101年度童话选、国语日报「童话精选集」及「故事i知识」合集……等。
出版作品:《台风的生日礼物》、《山鹰童话——地球弯弯腰》、《我的阴阳眼同学》……等。
绘者简介
简嘉诚
曾担任博客来畅销铁道漫画《时空铁道之旅》主笔、财经漫画《股市之神是川银藏》主笔、动画分镜师、广告分镜师、妈祖公仔包装图案设计、消防局公仔包装图案设计。现为自由创作者。
推荐序1
启发生命与宇宙的思惟
《家在万重星外》是一部游走在童话与小说之间的杰出儿童文学作品,既有小说刻划具体入微的手法,又有丰富的象征意味,以及概括整个宇宙,统合时空的缩影。作者宏大的心胸,果然神气活现的描绘了宇宙和人性的实相,字里行间更呈现了智慧满溢的话语,令人百读不厌!
一、抛出奇异的信息
在这个科幻故事里,作者一开始就抛出了奇异的信息,回返地球的「曾祖父的曾祖父」,竟然看来只有四十岁左右,这神祕的「祖先」是何来历?
对这令人称奇的疑问,作者以热闹的场景和夸张的口气叙述,尤其把载誉归来的金鹰塑造成全地球人希望所系的大英雄。
可是大英雄却困在「世代隔阂」的苦恼。曾祖父的曾祖父,以地球人而言,已是两百多岁的人,而他此生的经历却与地球人又完全不同,彼此能互相接受、互相融合吗?太空人回来后的诸多怪异行径,难解的话语,作者以儿童的眼光来观察叙述,果然深入问题的核心,也充满童心童趣。
二、罗列科幻的趣味
科幻之所以魅力十足,在于它满足了人们对科学和科技的无限遐思、冥想和推理。作者是作家也是科学人,果然把太空科学的真知和奇幻一一罗列,令人有饱尝科学鲜味的愉快感觉。
譬如「虫洞」是太空科学的一个焦点,作者把它变成孩子们的趣谈。连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以接近光速旅行,时间会变慢的推论,也变成不可思议的「长生不老药」了。于是整个太空之旅,许多奇幻的知识,都成为妙趣横生的故事。
三、充满人性的光辉
不管是科幻小说或科幻童话,既是文学作品,必然要发扬人性的光辉,给人性一个真诚的诠释或完美的救赎。故事里安安问太祖父金鹰:当年离家,是否想过可能再也见不到地球上的家人?金鹰沉思好久,眼角泛出泪光。
太空旅程中与家人以「时光宇宙影像电话」相见互语,流露的情感、思念、关心,还有丧母的哀伤——诚如作者所言,距离有多远,思念就有多长!
在故事里,作者处处以扣人心弦的文笔,把人物的愧疚、爱恨、悲欢、离合等情感,加以生动的描述,展现了人性的温润可贵,也增添不少可读性。
四、寻找无常的恆常
宇宙中各星球之所以恆常的在轨道上运行,是引力和惯性使然,但宇宙不断的在扩张,因此保持恆常的力量也不断的减弱,最后宇宙终将趋于毁灭,然后重新再来一次大爆炸,这是何等巨大的无常!
诸行无常,是宇宙的实相,这隐而不显的真理,人类凭借好奇的心理、探险的本能、怀疑的精神、无边无际的想像力,既可到达未曾到达的地方,又可区别和检验虚幻和真实的区别。人类之所以踏出太空之旅的机缘在此,而在无常变易的宇宙,寻找不变的真实,那智慧的泉源也在此。这虽然是颇为深远的科学和哲理,但作者深入浅出的导引,确能引人入胜,令人激赏!
五、家在何处的哲思
《家在万重星外》的主题,其实是启发思考「家在何处」。人类因为愚蠢而逐渐毁灭地球这个家,于是有寻求另一个星球迁移的想法,这任务就落在太空科学家的身上,也活在太空科幻的世界。
可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珍惜地球,「活在当下」,才是最实际的作为。至于回到过去或回到未来,都是不应该发生的。作者这充满哲思的话语,值我们再三反思!
《家在万重星外》,也蕴含深刻的宗教意涵,碧草如茵不是家,华屋巨厦也不是家,人情杂沓更不是家,心安才是家。当我们仰望星空,其实是在寻找原始原子,是在找寻回家的路。这番话,对生命归宿和宇宙实相的思维,是何等深邃的启示和象征!细细品赏,余味无穷!
文∕傅林统 退休校长、资深儿童文学作家
推荐序2
鹰扬星宇
一、鹰的传奇
我们常常向往那些不能触及的梦想、到达不了的远方,那些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传奇」,常以一种惊心动魄的魅力,撞击我们、感动我们。
像山鹰的故事,曾经是中华电信总公司工程师,担任国际传输通信中心主任及国际海缆站主任,穿越各个国家,身陷调度电路、出国开会、安排海缆船抢修海缆……这些焦头烂额的「工作囚牢」,直到挣脱侷限,用一种迥异于科学精确的文学浪漫,漫游在浩瀚的「文字星宇」时,他的名字,成为一种不能复制的文学品牌。
藏在他文字里的深沉动人,不再是科学的解说,也不是文学的技巧,最重要的,还是回到人性的探索和关切,游走在天真欢愉和疼痛领略之间,一点一滴,揭露着在科学和文学边界的反覆思索。所有的创作素材,绕逐在「宇宙」、「地球」、「科技」这三个基准点,像卫星定位(GPS),折射出情感牵系、生活素描、生命侷限和人生选择,交织着鹰的高度视野、鹰的无限追寻,同时也吐露着鹰的飞扬和疲倦。
《家在万重星外》的主角金鹰,也用他的追寻、选择和重生,书写出一段鹰的传奇。
当地球变得愈来愈脏乱、愈来愈不适合居住,星际移民,成为大家「最后的希望」。背负着「寻找第二家园」的重大使命,怀着巨大的梦想和勇气,压下眷恋和思念,丢下家人、朋友、家园土地……,飘流在浩瀚长空,探测距离我们九十五光年远的K银河系α恆星的β行星。
当我们跟着这场不太可能实现的「艰难卓绝的星宇探险」,在千万重星光无限光年的孤独寂寞中,终将发现,这些「天才中的天才」和我们一样,无论飞得多远,永远都藏着平凡生活里的眷恋和思念,以及始终盘旋着的反覆思索:「宇宙将要带领我们到达的地方,真的会比亲情的距离还远吗?」
二、鹰的选择
漫游在山鹰的「文字星宇」,像金鹰的「星空探险」,充满希望,也兴起迷惑;更像书中的小小孩「虫洞安」一样,迷航在平凡的此生此刻,窜挤着这么多的好奇和渴望。
当世界愈来愈大时,我们更需要在愈来愈小的关键点,找到真实人生最重要的生活信念。慢慢的,我们会感念他人无怨无悔的付出,确认团队合作的价值,学习无条件的信任和服从,以及最重要的,藏在每一个人内心底层最珍贵的决心和毅力,勇往直前,不屈不挠,一关又一关,冲破所有可以预期或者不曾想像过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金鹰回到「未来」、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现在」。所有他最眷恋的母亲、妻子、小孩,全都不在了,即使和尊敬他的子孙们在一起,那些不能跨越的时空差异、四散飘零的记忆,全都无从分享。当金鹰告诉虫洞安「心安就是家」后,不愿忍受挤在陌生心灵里的寂寞,重回四顾茫然的星宇间飘流,那是他最安心的「家」。
相对的,活在此时此地的虫洞安,有一个「安心的家」,却还是张望着数百万年的过去和即将往前走去的未来。我们的祖先,渴望理解这个地球,可是一路跌跌撞撞;任何一次探测背后,都藏着无数破碎的家庭;当我们开始了解自己是银河的一部分,和宇宙的命运紧紧相连时,同时也发现,我们的太阳,只是虚空中的一座岛屿,孤独的飘流在整个宇宙的洪流中。
金鹰一路走来的生命历险,以及虫洞安往前走去的向往和困惑,都让我们不得不去想,我们所有的努力,会不会都只是徒劳?究竟,我们要为什么而努力?为什么坚持?不停的生和死,延续不断的分解和组合,真正的意义在哪里?什么样的选择和去向,才是生命最好的答案呢?这时,金鹰的声音又回响在星子和星子之间:「生命有时必须有所抉择。」
我们仰望星空,会做出甚么样的选择呢?
文∕黄秋芳 资深儿童文学作家
推荐序3
另一种童话
我始终觉得科学是「另一种童话」,也一直相信爱因斯坦是一位「童话作家」!只是,他不用文字说故事,而是用方程式。
他的方程式我看不懂,但是由方程式所引发出来的想像,却让我忍不住想去他的脸书上按赞!(哦?你说爱因斯坦没有脸书?嘿,谁知道呢?说不定他做过「时光旅行」,偷偷「回到未来」,在我们这个年代设了一个脸书──「时光旅行」正是从他的「相对论」引申出来的呢!)
在爱因斯坦之前,时间是时间,空间是空间,明明白白,固定不变。爱因斯坦却说:时间和空间都能改变,可以伸长或缩短。如果你在宇宙各处都放上一个时钟,它们走动的速率可能都不一样!而其中的关键,便跟「移动的速度」有关──如果你移动得愈快,时间就过得愈慢!
这就引发出了「双生子弔诡」:假设双胞胎中有一个人乘坐太空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向宇宙,那么,当他重回地球时,将发现另一位留在地球上的兄弟比他变得更老了!瞧,这不就是一篇很妙的童话点子吗?
只是,要把它转换成童话,还需要一位「科学翻译」的高手。
《家在万重星外》便是山鹰和爱因斯坦「联手」合作的童话。山鹰不但把「双生子弔诡」搬上童话舞台,而且比它更大胆、更往前,把对比拉到了极致,竟让「曾祖父的曾祖父」活生生的从宇宙中回来了!
这么有冲击性的构思,是这一本书的最大亮点,而由它所引发出来的思考,也成了这本书的论述重心。
山鹰是学理工的,在中华电信服务,曾奉派到英法两国监造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之后还曾管理过国际传输通信及国际海缆通信业务。这么特殊的背景,让他在「科学童话」和「科学童诗」上,都比一般创作者拥有更方便的「切入位置」和「下笔能量」。他脑海中的「童话资料库」,也因此比一般创作者更特别!尤其是面对一些需要「科学密码」才能开启的童话世界,他也比我们更容易得以轻松进出。也因此,他让「浦岛太郎、李伯大梦」式的时间故事,有了科学解释,有了现代诠释,也有了现代的思考。这让我想到台湾的童话界,如果能有更多不同专业领域的人才投入,是不是会有更丰硕的成绩呢?
套一下相对论的着名方程式 E = mc□ (能量=质量×光速的平方),也许,我们可以说:
童话宇宙=作者背景×想像力□
每当有一位来自新领域的人投入童话写作,那么,他的专业训练在想像力的催化下,就有可能为童话打开更广大的空间。这是我看了这一篇科学童话所联想到的。很期待山鹰能从他的理工背景,继续深耕科学童话,为童话增添更壮阔的科幻风景。也期待更多不同背景的创作者能投入童话创作,为童话开拓出更广、更深、更多层的面貌。
文∕林世仁 资深儿童文学作家
作者序
小宇宙和大宇宙
小时候我喜欢问:「我怎么来的?」
「路上捡来的。」爸爸故意捉弄我。
「我不相信。」我和爸爸长得这么像,不可能是路上捡来的。
「石头里蹦出来的。」爸爸又说。
「我又不是孙悟空,不可能。」
「别傻了,你是妈妈生的。」阿妈在一旁笑着说。
「那妈妈是谁生的?」
「妈妈是妈妈的妈妈生的。」
「妈妈的妈妈又是谁生的?」其实,我不是好奇我是谁生的,我是好奇,人是怎么来的。
「妈妈的妈妈是她的妈妈生的。」
「妈妈的妈妈的妈妈又是谁生的?」
「你有完没完啊?」阿妈有点不耐烦了,「妈妈的妈妈的妈妈当然还是她的妈妈生的。」
「那,妈妈的妈妈的妈妈的妈妈……」我还想继续问下去。
「别闹了,大家都是祖先生的。」爸爸打断我。
「那……,祖先怎么来的?」有问题时我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
「猴子变的。」
「我不相信,人怎么会是猴子变的?爸爸乱说。」
「我没有乱说,大家都是猴子的后代。」
长大以后,我相信了,人类真的是人猿变的。
达尔文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猿和猴子都是灵长类,属于哺乳类;所有的哺乳类又属于嵴椎动物;而所有的嵴椎动物,都属于多细胞动物。
达尔文的意思是说,人类由人猿进化,人猿则由哺乳类动物进化,哺乳类动物由嵴椎动物进化,嵴椎动物则由多细胞动物进化。
那那那,多细胞动物怎么来的?
听说是由单细胞进化来的,单细胞来自「原始细胞」,「原始细胞」则由一个活在「原始汤」的巨分子不断自行分裂,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形成的。
也就是说,地球上的万物都是由巨分子变成的,万物同源。
原来你和我、和猴子、和老鼠、和蝴蝶、和蜜蜂、和……,原始点并没有差别啊,大家都是巨分子的后代。
可是,我的疑问还是没解决啊——巨分子,怎么来的?
四十六亿年前有一天,地球和太阳一起诞生了。
太阳是一团熊熊的火球;地球出生之时,地表还没有大气层,由于太阳幅射线的照射,使得第一个单细胞有机体得以成形,再经过千万年后,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了,大气层慢慢有了氧气,使得用肺唿吸的动物逐渐进化,最后产生高智慧生命。太阳,正是提供源源不绝的生命之源。
这么说来,人类最早的母亲,来自太阳。
那,太阳又是怎么来的呢?
来自银河。
银河怎么来的?
来自宇宙。
宇宙怎么来的?
来自「大爆炸」。
什么是「大爆炸」?
大约在一百五十亿年前,那时宇宙的温度非常高,压力非常大,能量也非常大,所有的物质都集中在一个小范围里。
在这个小范围里的粒子,在高速之下互相碰撞,然后产生新的粒子;新的粒子又和旧的粒子继续高速碰撞,产生更多新的粒子,如此循环不已,宇宙就这样演变下去,我们就称这个现象为宇宙「大爆炸」。
一九二九年,美国天文学家哈伯,在观察了四十六个星系后,下了一个结论:「离地球愈远的星系,往外移动的速度愈快。」证实了宇宙真的在膨胀,正是支持「大爆炸」模型的重要依据。
这个「大爆炸」模型,让科学家可以解释天体来源和相互之间的运转。
如果你问我,宇宙如此浩瀚,而人类这么渺小,知道了宇宙的起源,对人类又有什么帮助?
生物学家说,每一个人身体内的细胞,加起来大约有一百兆个,这一百兆个细胞,彼此分工合作,构成独立运作的各种器官和思维。
而最最奇特的是,虽然生命都由细胞开始,却都使用不同的遗传密码;因此,即使我们有着相同的身体,却个个面貌不同,思想各异。
而我们的星空,就目前所知,大约有一千亿个以上的银河,每一个银河,大约有一千亿颗以上的星星,亿亿成万兆,也是多到无法计算。奥妙的是,每一颗星星也都面貌不同,都有自己的生存密码。
从我们出生到死亡,细胞一直在不断的死亡和生出;从宇宙「大爆炸」开始,星星也一直在重生和死亡。生命是一个小宇宙,星空是一个大宇宙,从小宇宙可以窥知大宇宙,从大宇宙可以想像小宇宙,他们是一体两面。
希望读了这本书后,能让你对宇宙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对生命有更深一点的体悟。
【乐读456】系列企划缘起
以多元化的题材深耕阅读实力
天下杂志童书出版自2007年推出【阅读123】桥梁书系,帮助孩子从「图画书」过度到「文字书」,让孩子能轻巧的跨越阅读文字的障碍,循序渐进的「学会阅读」。
随着孩子的年纪渐增,这些小读者们对「阅读」已经不再害怕,甚至建立了自己的阅读习惯以及有偏好的故事主题。他们对故事的需求从「拉近自己与文字的距离」进阶到「自书中探求对自己内心及外面世界的了解」,并期待在书里找到认同感。
因应小读者们不同的需求,天下杂志童书出版再推出衔接【阅读123】的全新书系【乐读456】,收纳二到四万字的中长篇故事,以更多元化的题材及结构完整的故事内容,带给小读者更深刻的阅读经验。无论是幽默趣味童话、侦探冒险故事,或是小大人的成长心事……,这些故事将拓展小读者的视野,满足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进而观察到人性的多样貌,建立同理心,并发现人性的真、善、美。
有了【阅读123】奠基,【乐读456】以「字数更长」、「题材更广」、「内容更深入」深耕小读者的阅读实力,期待小读者能在一篇篇好故事中获得启发,并享受阅读的乐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