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送信,传递信息。这是他的工作。他以为,等到分派今生的真正名号时,「送信人」这个头衔将会雀屏中选。他喜欢这个名字唸出来的声音,更期待获得这分殊荣。不过,今夜他并不是来送信或收信的……他是要去森林中的空地,他熟悉的老地方,就在茂密的松树林后面……他需要一点点隐私,来思索他对自己的新发现:他必须找个隐密的地方,悄悄的测试一下,解决心中的恐惧,理解它所代表的含意。
麦迪刚来到村里的时候,是个爱使诈、打架的小男孩,喜欢自称为「强中之王」。在失明但有远见的「先知」调教下,麦迪成为光明磊落的年轻人,往返奔波,替人送信。近来他所居住的村子发生了一些古怪的变化,原本欢迎外人并以此自豪的乌托邦社区,竟决定不再接纳外来的难民。村中领袖委任麦迪,让他穿越危险的大森林,向外传递边界即将封闭的消息。在围墙砌起之前,他还兼任另一项使命:说服先知在外执行任务的女儿绮拉,随他一同返村团聚。可是,大森林已不再友善,麦迪必须冒险克服重重险阻才能完成任务,而他唯一的凭借,只有刚刚发现却还无法解释或理解的独特天赋。
《森林送信人》让我们看见理想国的堕落与复活,再次验证人类文明不断灭亡与新生的历史循环。大森林象征人心,人心无私时,大森林欣欣向荣,万物共生;人心变得自私时,大森林也将毁坏……
作者简介
露薏丝.劳瑞
于一九七七年以第一部得奖小说《A Summer to Die》掳获了青少年读者的心。后来她又创作出广受欢迎的《阿纳塔斯西亚.克鲁布尼克》(Anastasia Krupnik)。她是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的得主,一九九○年以《数星星》(Number the Stars)一书获奖,一九九四年再度以《记忆传承人》(The Giver )摘下纽伯瑞金牌奖。
译者简介
朱恩伶
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系毕业,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校区广播电视电影系硕士。曾任《综合月刊》、《妇女杂志》编辑,《中国时报》【开卷周报】记者,《诚品阅读》双月刊主编,近年专事翻译。译有《婚礼画密码》、《魔幻蓝屋》、《时代精神捕手》、《命运烟镜》(维京国际)、《猫咪魔法学校》(印刻)、《男装扮终生》(女书)、《浮世畸零人》(天培) 、《先划一条小船》、《绿荫深处》(远流)、《我的第三只脚》(大块)与《历史刺绣人》、《我儿佳比》(东方)等四十余种。
目录范例
出版缘起
作者介绍
理想国四部曲 总导读
译者导读 我的森林我行走,我的世界我拯救
第一章 即将转弯的未来
第二章 领袖的目光
第三章 不能说的祕密
第四章 送 信
第五章 神祕的力量
第六章 交易大会
第七章 气氛诡异
第八章 小狗欢乐
第九章 村民大会
第十章 关闭边境
第十一章 即将出发
第十二章 充满敌意的森林
第十三章 再见绮拉
第十四章 预见未来
第十五章 进入大森林
第十六章 路程崎岖艰困
第十七章 陷入险境
第十八章 出发救援
第十九章 恶林攻击
第二十章 意念交会
第二十一章 灵疗大地
理想国四部曲 总导读
追寻亲情的乌托邦 张子樟(海崃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长)
经过漫长二十年的积淀,先后于一九九0年与一九九四年以《数星星》(Number the Stars)和《记忆传承人》(The Giver)两部作品,两次荣获纽伯瑞金牌奖的青少年小说大家露薏丝.劳瑞(Lois Lowry),终于在二0一二年,七十五岁高龄时完成理想国四部曲。《记忆传承人》于一九九三年出版后即好评不断,不久就得到纽伯瑞奖;二000年完成《历史剌绣人》(Gathering Blue);二00四年我们读到《森林送信人》(The Messenger);二0一二年《我儿佳比》(Son)问世。
细读这四部作品,读者可把它们归类为反乌托邦小说,虽然每个故事各有主角,也可独立,但基本架构仍然有连结之处。譬如首部曲《记忆传承人》的主角乔纳思逃离同化社区,放弃受领者的身分,他的生死成为一个谜。作者在二、三部虽没有直接点明,但聪明的读者细读时,不难发现书中的另一村落乐土的领袖,就是大难不死的乔纳思。到了第四部曲时,乔纳思与绮拉结婚,卸下领袖重担,主角换成克莱儿与佳比母子。克莱儿在同化社区里,身为孕母,因为未服用药丸,竟一直思念编号三十六,即被乔纳思带走的婴儿佳比,于是决心远离家园寻找儿子。
好的少年小说总不离亲情、友情、爱情的宣扬,这四部曲尤其强调亲情。在首部曲中,主角乔纳思是孕母所生,与所谓的「父母」毫无血缘关系,因此与家人互动时,彼此言语僵硬,不含情意。他在接受记忆传承训练时,反而向往为长者庆生的画面,渴望可以摆脱制式的生活,以获得真正的亲情滋润。他的出走当然也受到传授人亲生女儿萝丝玛丽(Rosemary)自求解放的影响,因为他们父女展现的是大爱。后来乔纳思从未提到他形式上的养父母,对自己的养妹也只是轻松带过,因为他追寻的也是人类大爱。
对于熟悉《记忆传承人》的读者来说,《历史剌绣人》的情节似曾相识,同样是闭锁型的社区。社区的生活同样由一群所谓的长老掌控。绮拉的遭遇宛如乔纳思的翻版。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细心的观察,她发现了真相,只是为了更大的使命,她必须隐藏自己的情感。母亲的过世让顿失亲情的她转而对小麦、汤玛、小乔深切的关怀,直到未曾谋面的盲父出现,她才无法抑制的宣洩对亲情的渴望。
《森林送信人》中的麦迪(即小麦)也一直期待亲情的滋润。他在原生家庭里并未得到应有的照顾。认识绮拉后,感受到她的和善,便把她当作亲姐姐般看待;后来与绮拉的盲父同住,也视其若父,甚至不惜冒着生命的危险,带领绮拉勇闯森林。至于《我儿佳比》中的克莱儿,则是终其一生都在追寻亲生儿佳比,她历尽艰辛,纵使舍弃青春也要请求交易大师指点迷津,最后终能达成愿望。克莱儿的强烈母性,可以说是作者追忆丧子的情绪转移,作品带有净化作用。
劳瑞书写这四部曲的基本手法,仍然依循着「在家→离家→返家」(home→away→home)的追寻(quest)模式(也就是神话大师坎伯在《千面英雄》里提到的英雄历险过程:启程、启蒙与回归)。《记忆传承人》中的主角乔纳思带着佳比离开居住的社区,目的有二:一是将传授人背负的一切,归还给社区里的每一个人。二是自己去寻找另一个真正的乐园。《历史剌绣人》中的绮拉被迫毁家,走入预先设计安排的另一个舒适却冰冷的处所。等她认为自己使命已达时,再跟随麦迪到另一个家——她盲父的家。《森林送信人》中的麦迪离开充满暴戾的家,去追寻新的归属,终于在另一个略具乌托邦模式的村子落户,并与绮拉的盲父同住。《我儿佳比》中的孕母克莱儿为了寻找亲生佳比,被迫离开原来的社区,经过艰辛的考验后,终于到达新的乌托邦村子。
这些角色即使能够完成旅程,重返家园,也会赫然发现,原来的家已经不是原本的模样,因为经过不同时空的陶铸与冶炼,扩展了自己的省察视野与生活历练,对家的观念也会有另一层新的看法。他们可能学会自我调适,让自己适应新家,或者颠覆已经濒临灭绝的老家,另起炉灶,给家人带来新气息、新希望。
作者刻意铺陈各书中主角的追寻旅程,其用意并不难理解。「大同世界」一直是古今人类向往的理想社会,但实际生存的社会,却始终与理想社会差距太远,于是一些先知先觉便把这种愿望寄託在创作中。在中国,我们有陶潜(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李汝珍的《镜花缘》(如「君子国」的说法);在西方,除了较早的柏拉图的《理想国》与穆尔的《乌托邦》说法外,希尔顿的《香格里拉》也给予我们相当程度的憧憬。但这些作品基本上不切实际,不合人性人情,因为禁绝饱暖以外的一切物欲,根本违反人类天性。在经过上天下海,苦苦寻觅之后,人们发现乌托邦的负面影响远远超过正面,所以二十世纪开始,出现的反乌托邦文学就是这种理念的反动,例如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和《岛》,欧威尔的《一九八四》和《动物山庄》;这些作品强调的是:乌托邦社会只是一种虚幻的想望,不可期待。
借由理想国四部曲,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乌托邦制度的检视。《记忆传承人》里的老传授人在传授记忆的过程中,帮乔纳思揭露了社区的真相,并间接鼓励乔纳思出走,把所有记忆还给社区的每一个人。《历史刺绣人》中的绮拉以近乎神奇的刺绣天分侥倖存活,但盲父却告诉她:迫使她差点成为孤儿的,正是她一向视为恩人的长老;她又在传唱大会上,亲眼目睹传唱人脚踝上的脚镣时,才终于了解这个社区的本质。即使在《森林送信人》中接近真正理想乌托邦的村子里,亦有许多异议的声音。良师益友的反常态度、社区出现反对收容更多外来者的声浪,加上交易大师的搅局,都令人不安。整个理想社区颇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诡谲气氛。
《我儿佳比》先从不同角度重述克莱儿与乔纳思曾经生活过的同化社区的故事,再把前面三本小说的角色牵连在一起,故事既有魔法又带神祕。背景虽是三个独特的社区,但主轴都不离对爱的渴望与反思。在《记忆传承人》和《历史刺绣人》里,作者把「自私」与「掌控」描述成一件自然不过的事。统治阶层往往站在制高点,做出一些不见得正确、甚且有害大众的决策。在《森林送信人》、《我儿佳比》里,人性中的「恶」以一种超自然的、巧妙的处理方式,做出相同的诠释;只是拥有奇特力量的交易大师,终因误用能力而导致灭亡。
这些追寻理想梦土的故事,同时告诉我们,即使是像大森林之外的那个力主自由民主、收容不同族群的村子,也难免会出现「良师益友」或「交易大师」这类自命不凡、自以为是的人物。他们自私自利,以完成某种企图为终极目标,往往使整个村子陷于不安、混乱的状况。他们忘记村子创立的宗旨是「无私」,他们忘记他们逃离「政府残暴、严刑峻法、民不聊生、虚幻不实」的故乡,是为了建立一个更理想的生存空间。人们在追求与形塑完美社会的过程中,如何避开或去除这类人性中本具的「恶」,是许多深信人性本善的人必须费尽周折才能达成的。
在细读这四部曲后,我们充分了解乌托邦永远无处可寻。无论我们如何努力,我们生存的空间永远有无数的难题等待解决。
这一系列小说和一般科幻小说不同,它们不刻意强调高科技的奇幻与毁灭性杀戮的场面,没有恐怖的争权夺利的描绘,没有虚无渺茫的未来承诺。它告诉读者,人间天堂不是香格里拉,不是人民公社,而是我们目前正生活其间的现实世界。纵然这世界并不完美,有太多的生死离别,依然是最理想的世界──不要畏惧,也毋须排斥。
译者导读
我的森林我行走,我的世界我拯救 朱恩伶
麦迪发现自己一再失去神志,而且开始想像自己灵魂出窍,飘到身体外面。他喜欢这样,因为这样可以逃离肉体的痛楚。他飘到自己的头上,俯瞰一个奋力前进的男孩,坚毅不拔的推开漆黑多刺的灌木丛,领着一个瘸腿的女孩前进。他深深为这两人感到难过,真想邀请他们与他一起自由自在的飞上天际翱翔盘旋,可是他没有躯体,没有声音,无法唿唤下面的男孩与女孩。
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也是一个合上书本后,还会令人久久难以忘怀的故事。你猜到了吗?没错,麦迪就是《历史刺绣人》中那个勇闯大森林为绮拉找回蓝色(象征和平与亲情)的小麦。小男孩长大了,成了另一个理想村落的「森林送信人」。
【理想国四部曲】迈入第三部《森林送信人》,我们终于得以一窥世外桃源的真面目。这里是由各地的难民互助合作建立的人间天堂,成立的宗旨是「利他」与「无私」。六年前,小麦因为家暴离家出走,冒险穿越大森林,到远方帮好友绮拉寻找蓝色,来到这里,与绮拉失明的父亲「先知」相依为命。他在这里得到温暖的亲情和友情,接受爱的教育,长成一个有为的青年,担任村子与外界联系的「送信人」,还尝到情窦初开的滋味。
劳瑞让我们透过麦迪的眼睛,看到人间天堂的黄金年代。那是一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桃花源。不论是因为「政府残暴,民不聊生,严刑峻法,虚幻不实」等等理由而逃离故乡的难民,在这里都受到盛大的欢迎,不必再挨饿,也不必再接受不公平的待遇,而且永远不会再遭到迫害。在这里,受伤的人可以获得救治与照顾,不良于行的人有强壮的人协助,失明的人也有人带路。而且,所有的人都要接受爱的教育,摆脱无知与过去的坏习惯,相互扶持。领袖是村民选出来带领和保护大家的,他代表勇气与希望,这人就是驾着雪橇来到这里的乔纳思。这是一个没有祕密的乌托邦,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
可是,当小麦努力读书,长成一个有为的青年时,他所居住的「理想国」却不知不觉的发生了古怪的变化。古老的交易风俗变了质,新来的交易大师用游戏机等新奇玩意儿吸引村民,人们纷纷将最深的自我交易出去,因而变得自私,凡事都遮遮掩掩的,彷彿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祕密。交易过的人,有的外表改变,有的心性改变。最可怕的是,向来最受麦迪敬重的老师「良师益友」,竟然带头倡导封闭边境,不再欢迎外来的难民,而且在村民大会中以压倒性的人数通过决议。
边境再过三个星期就要关闭,麦迪必须在森林各个入口张贴公告,劝告颠沛到此的难民折返。他还必须穿越危险的大森林,返回故乡,将先知的女儿绮拉带来团聚。可是,大森林已不再友善,就像乔纳思的「超眼界」所见,它变浓密了,彷彿理想国自私的人心,呈「呆滞、生病,如同血栓一样」。麦迪要如何完成任务呢?
你猜到了吗?没错,恰如绮拉在上部曲所料,麦迪也和绮拉和乔纳思一样,具有特殊的天分。在人心最晦暗的时刻,必须仰赖他最深情、最有力的手。
麦迪温柔善良,可说是「爱」与「无私」的代表,他从小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帮助他人:在《历史刺绣人》中,他救活重伤的小狗树枝,也帮绮拉到远方找回蓝色,又将绮拉失明的父亲带回野蛮的故乡,再送回理想的村落。在《森林送信人》里,他无意间救活森林中的小青蛙,将牠的断腿接回;他也想救治生病的好友雷蒙与瘸腿的绮拉,在领袖的叮咛下,才勉强保留潜力。
劳瑞把麦迪的最后一趟森林之旅写得像首诗,是四部曲中最具诗意的一本。这样细致的描写,在青少年小说中十分罕见。我不想告诉你麦迪和绮拉在森林中发生了什么事,这些得留给你自己慢慢享受。我只想告诉你,麦迪勇敢的经历重重险阻后,终于在大森林中顿悟,原来他是雀屏中选要来灵疗这个世界的,所以他心甘情愿的担负起这个任务。
《森林送信人》让我们看见了理想国的堕落与复活,再次验证人类文明不断的灭亡与复活的历史循环。大森林象征着人心,当人心无私时,大森林欣欣向荣,万物共生。当人心变得自私,不再接受外来的难民时,大森林也渐次毁坏。
【理想国四部曲】让我们发现,每个主角都具有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天分。每个天分都要自己去发现,每个天分也都有它相对应的功能。你不妨透过这样的故事思考一下:劳瑞笔下这几名天赋异秉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象征着什么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