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私法,無論是國外或中國,無論是古老年代或近代,其發展過程,各有其裏程碑貢獻。惟國際私法在國內法並不是顯學,但國內學界仍有一群用心學者努力研究,卓有貢獻。其中,國際私法巨擘馬漢寶教授春風化雨,門下弟子及再傳弟子,在國際私法學界已經建立地位。
本書為國際私法學非常重要的論文選集,時任國際私法研究會執行秘書李復甸教授稱,本選集論文著述豐富。總論部份之選法理論、連係因素、即刻適用法則、當事人基本權保障,各論部份之當事人能力、代理、契約、無因管理、侵權行為、夫妻財産製等資料豐富,引註詳實。
第1編 國際私法總論
.國際私法選法理論之比較/林恩瑋
.國際私法連係因素實體化簡析:以涉外侵權行為選法規範為中心/許兆慶
.國際私法上「即刻適用法則」簡析/許兆慶
.國際私法上的基本權保障問題:從德法相關判例發展談起/許耀明
第2編 國際私法各論
.國際私法中法人屬人法之研究/陳駿賦
.論大陸公司在颱灣之當事人能力:評釋最高法院八十九年颱上字第四六一號與八十九年颱上字第二八九號判決/陸尚乾
.代理關係衝突法則國際公約與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之修正/吳光平
.當事人意思自主原則下關於意思欠缺之研究/林恩瑋
.船舶碰撞問題研究/蔡佩芬
.海難救助準據法之研究/吳光平
.海牙國際私法公約之研究:以一九七八年海牙關於夫妻財産製之國際私法公約為中心/伍偉華
.涉外監護事件之準據法與相關國際公約/許耀明
.吳憶樺案評述/陳駿賦
李序
國際私法存在之事實,可考諸羅馬之萬民法,我國遠溯唐律也有「諸化外人」之規定,但近代國際私法之理論應始於西元十一世紀封建屬地確立之時。真正的國際私法之理論應濫觴於Bartolus of Saxoferrato (1314-1357) 所提齣之法則區分說。至於國際私法之規定見諸法典,則在十八世紀末。最早齣現衝突規範的是一七五六年的巴伐利亞法典與一七九四年的普魯士法典,觀念完整推齣且影響最大者,應推一八□四年法國民法之緒編第三條,規定「不動産即使為外國人所有,也受法國法支配。」「關於警察及安寜之法律,對在領土內居住的所有人有效。」「關於人的身分及能力的法律,對國外之法國人仍受拘束。」其後,一八一一年奧地利,一八二九年荷蘭,一八六五年義大利及羅馬尼亞,一八六七年葡萄牙,一八八八年西班牙,一八九一年瑞士,一八九六年德國,一八九八年日本均先後製定瞭國際私法的條文。
我國最早之成文國際私法為民國七年,北洋政府公布「法律適用條例」。民國十六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以後,明令暫準援用,作為外國人在華民事訴訟之準據。迨至抗戰勝利領事裁判權徹底廢除,又重行擬議國際私法成文法典。民國四十二年訂定「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適用至今。惟在國內法學界國際私法一直不是顯學。早在大陸有著作者有唐紀翔、周敦禮、王毓英、盧峻等人。遷颱後,因有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之立法,又有馬漢寶老師等人之努力傳揚,研習之風氣略盛。但有專書著作者亦僅梅仲協、陳顧遠、翟楚、洪應竈、阮毅成、何適、馬漢寶、劉甲一、蘇遠成、劉鐵錚、曾陳明汝、藍瀛芳、柯澤東、陳隆修、賴來焜、陳榮傳等人。
近年,師承馬漢寶教授門下之學者及再傳之弟子紛紛齣道,國際私法之討論會與論文日益增多。除馬教授主持之國際私法研究會之外,復有颱灣財産法暨經濟法研究協會以及網路「國際私法研習會」之成立,對國際私法之研究注入活力。
許兆慶、蔡佩芬、許耀明、林恩瑋、吳光平、陳駿賦、陸尚乾、伍偉華等成員均甚活躍,論文著述豐富。兆慶等人將近來論文集結成冊,內容包括總論部分之選法理論、連係因素、即刻適用法則、當事人基本權保障,各論部分之當事人能力、代理、契約、無因管理、侵權行為、夫妻財産製等資料豐富,引註詳實。餘翻閱所及,深覺本論文集對學術研究及實務均極具價值,固樂為之推介,並綴數語,以為序焉。
國際私法研究會執行秘書
中國文化大學法律係教授
李復甸於華岡大成館
民國九十四年九月十九日
編者序
國際私法在大學學科當中受到關注的程度嚮來不高,涉外法製的研究者,在法學界的比例也始終偏低。值得欣喜的是,晚近三、五年之間,跨國法製的研究風氣,似乎有逐漸熱絡之勢;拜網路科技之賜,海內外包括海峽兩岸對國際私法有共同興趣的研究者組成網路「國際私法研習會」,透過網際網路的討論平颱,彼此交換並分享研究心得,同時針對跨國界法律相關議題共同研究、公開討論、相互激盪,使國際私法的研究更加活潑、有趣且無國界,本書即為「國際私法研習會」成員近年研究成果的匯集。
本書依各篇論文的主題與性質區分為總論與各論兩部分,總論部分包括選法理論的比較、新選法理論的提齣、近年來頗受矚目的即刻適用法則以及國際私法上當事人基本權保障議題,各論部分則包括法人屬人法、契約當事人意思欠缺之法律適用、代理關係準據法、因吳憶樺案而備受關注的監護關係準據法、夫妻財産準據法相關國際公約、以及海事國際私法上船舶碰撞與海難救助之問題等。本書編輯過程,除盡可能統一各篇論文的格式,以利讀者查閱外,並力求維持各篇作者的寫作風格,以示對原創性的尊重。
長久以來,法律學人,似仍難免文人相輕之習,闡述己見同時,亦偶有情緒性攻擊,以緻彼此的心得難以交流、經驗難以傳承、成果難以纍積,甚且彼此相互抵銷,殊屬可惜。相對於此,在國際私法領域,國內大專院校擔任國際私法課程的老師們早於民國七十四年間組成「國際私法研究會」,二十年來,在馬大法官漢寶教授與劉大法官鐵錚教授以及諸位令人崇敬的師長風範引領下,已奠定相互敬重的優質傳統;「國際私法研習會」成員有感於此,彼此亦期許相互尊重、鼓勵與提攜,承諾團結這一股好不容易凝聚的力量,願共同嗬護我國的國際私法園地。藉本書之成,懷抱感恩之心,特誌成員初衷,以示不忘。「國際私法研究會」執行秘書李教授復甸熱情加入研習會社群,參與討論、提供寶貴資料,並為本書賜序,特申謝忱。
最後感謝「颱灣財産法暨經濟法研究協會」將本書選編為颱灣財産法暨經濟法研究叢書,並感謝翰蘆圖書齣版有限公司協助本書的齣版。惟本書作者學植未深,疏漏違誤難免,祈濛斯學宏達不吝賜正,幸甚矣!
許兆慶 謹序
2005/9/20於颱灣嘉義地方法院
收到《國際私法論文選集》這本大部頭,心裏其實是挺忐忑的。我本人雖然不是法律科班齣身,但因為工作性質,偶爾會接觸到一些涉外閤同的審閱,以及一些比較簡單的跨國糾紛。說實話,對國際私法的理解,一直停留在比較錶麵的程度,很多概念,比如“衝突規範”、“連結點”、“反緻”等等,總覺得有點模糊不清,就像隔著一層紗。我一直很希望能有那麼一本書,能夠把我這些零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並且用比較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清楚。我希望這本書不是那種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能夠結閤一些生動的案例,讓我明白這些抽象的法律規則在現實中是如何應用的。特彆是關於涉外婚姻、繼承、以及一些財産權益的判定,這些都與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如果這本書能在這方麵提供一些深入的講解,我會覺得非常有價值。我希望它能幫助我建立起一個比較完整的國際私法知識體係。
评分說實話,當初翻開《國際私法論文選集》,我主要是抱著學習的心態,畢竟在現實的法律操作中,國際私法常常是處理跨境糾紛的“關節”。我最在意的是,這本書是否能夠有效地幫助我厘清那些在不同國傢法律體係間遊走的模糊地帶。特彆是關於管轄權和準據法的選擇,這往往是案件初期最棘手的環節。我曾在一個涉及外國公司在中國境內進行侵權訴訟的案件中,花瞭大量時間研究管轄權的確立原則,以及在中國法和外國法之間如何選擇適用的法律。那段經曆讓我深刻體會到,一本好的國際私法著作,不僅要理論紮實,更要能夠提供清晰的分析框架和解決路徑。我期待這本選集中的論文,能夠針對這些實務難點,提供深入的學術探討,並且能夠引用最新的國際公約和國內司法解釋,這樣纔能真正指導實踐。我個人對那些能夠提供不同視角,尤其是那些挑戰傳統理論的觀點比較感興趣,因為這有助於我們打破思維定勢,尋找更創新的解決方案。
评分說真的,當我看到《國際私法論文選集》這本書名時,我腦子裏立刻浮現齣的是那種厚重的學術著作,但同時我也感到一絲期待。我本身在一傢專門處理國際仲裁事務的機構工作,經常需要接觸到形形色色的跨境爭議。在處理這些案件時,國際私法的基本原則和規則,是構建案件基礎的關鍵。我尤其對那些深入探討仲裁地法律、仲裁協議的效力、以及涉外判決的承認與執行等問題的論文感興趣。我希望能從這本書中找到一些新的研究視角,或者是一些對現有理論進行批判性反思的文章,這樣有助於我拓展思路,更好地理解和適用國際私法規則。此外,我對那些能夠梳理國際私法發展曆史脈絡,或者能夠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預測的論文也相當關注。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嚴謹的學術論證,並且能夠引用大量的權威資料,這樣纔能真正滿足我作為一名專業人士的學術需求。
评分這本書,光看書名《國際私法論文選集》,就覺得它是一本沉甸甸的學術著作。我本身在一傢律師事務所工作,常接觸涉外案件,所以對於國際私法領域一直是相當關注的。不過,坦白說,國際私法對我而言,有時候就像是一門深奧的語言,雖然知道它重要,但要深入理解其內在邏輯和精髓,總覺得需要專業係統的指導。我一直很期待能有一本能夠串聯起各種復雜概念,並且提供一些實際案例分析的書籍。尤其是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比如跨國婚姻的財産分割、繼承權的認定、閤同履行地的問題等等,這些都需要國際私法來提供明確的法律依據和解決方案。因此,我希望這本《國際私法論文選集》能夠從理論層麵給齣清晰的梳理,並且能夠結閤近年來的司法實踐,提供一些具有參考價值的論述。我個人比較偏好那些能夠深入淺齣、條理清晰地解釋復雜法律問題的著作,如果能有一些不同學派的觀點碰撞,那就更好瞭,這樣可以幫助我更全麵地理解國際私法的發展趨勢和不同學者的見解。
评分作為一個經常需要處理跨境業務的公司法務,我對《國際私法論文選集》這本書的期望值是相當高的。在我的日常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閤同的簽訂、履行、爭議解決等問題,而這些問題的法律適用,往往會因為涉及不同的國傢和地區而變得復雜。我特彆關注那些關於閤同法律適用、知識産權跨境保護、以及公司在不同司法管轄區的法律地位等方麵的論文。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這些核心問題,並且能夠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分析,比如在數字經濟時代,國際私法如何應對新的挑戰,以及不同國傢在這一領域的立法和司法實踐的比較。我個人比較喜歡那種結構嚴謹、邏輯清晰、並且能夠提供深刻見解的學術論文,如果論文中能夠包含一些對比分析,比如對比不同國傢的法律製度,或者對比不同學者的觀點,那會更有啓發性。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解決涉外法律問題的一個重要參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