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私法,无论是国外或中国,无论是古老年代或近代,其发展过程,各有其里程碑贡献。惟国际私法在国内法并不是显学,但国内学界仍有一群用心学者努力研究,卓有贡献。其中,国际私法巨擘马汉宝教授春风化雨,门下弟子及再传弟子,在国际私法学界已经建立地位。
本书为国际私法学非常重要的论文选集,时任国际私法研究会执行秘书李复甸教授称,本选集论文着述丰富。总论部份之选法理论、连系因素、即刻适用法则、当事人基本权保障,各论部份之当事人能力、代理、契约、无因管理、侵权行为、夫妻财产制等资料丰富,引註详实。
第1编 国际私法总论
.国际私法选法理论之比较/林恩玮
.国际私法连系因素实体化简析:以涉外侵权行为选法规范为中心/许兆庆
.国际私法上「即刻适用法则」简析/许兆庆
.国际私法上的基本权保障问题:从德法相关判例发展谈起/许耀明
第2编 国际私法各论
.国际私法中法人属人法之研究/陈骏赋
.论大陆公司在台湾之当事人能力:评释最高法院八十九年台上字第四六一号与八十九年台上字第二八九号判决/陆尚干
.代理关系冲突法则国际公约与涉外民事法律适用法之修正/吴光平
.当事人意思自主原则下关于意思欠缺之研究/林恩玮
.船舶碰撞问题研究/蔡佩芬
.海难救助准据法之研究/吴光平
.海牙国际私法公约之研究:以一九七八年海牙关于夫妻财产制之国际私法公约为中心/伍伟华
.涉外监护事件之准据法与相关国际公约/许耀明
.吴忆桦案评述/陈骏赋
李序
国际私法存在之事实,可考诸罗马之万民法,我国远溯唐律也有「诸化外人」之规定,但近代国际私法之理论应始于西元十一世纪封建属地确立之时。真正的国际私法之理论应滥觞于Bartolus of Saxoferrato (1314-1357) 所提出之法则区分说。至于国际私法之规定见诸法典,则在十八世纪末。最早出现冲突规范的是一七五六年的巴伐利亚法典与一七九四年的普鲁士法典,观念完整推出且影响最大者,应推一八□四年法国民法之绪编第三条,规定「不动产即使为外国人所有,也受法国法支配。」「关于警察及安宁之法律,对在领土内居住的所有人有效。」「关于人的身分及能力的法律,对国外之法国人仍受拘束。」其后,一八一一年奥地利,一八二九年荷兰,一八六五年义大利及罗马尼亚,一八六七年葡萄牙,一八八八年西班牙,一八九一年瑞士,一八九六年德国,一八九八年日本均先后制定了国际私法的条文。
我国最早之成文国际私法为民国七年,北洋政府公布「法律适用条例」。民国十六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以后,明令暂准援用,作为外国人在华民事诉讼之准据。迨至抗战胜利领事裁判权彻底废除,又重行拟议国际私法成文法典。民国四十二年订定「涉外民事法律适用法」适用至今。惟在国内法学界国际私法一直不是显学。早在大陆有着作者有唐纪翔、周敦礼、王毓英、卢峻等人。迁台后,因有涉外民事法律适用法之立法,又有马汉宝老师等人之努力传扬,研习之风气略盛。但有专书着作者亦仅梅仲协、陈顾远、翟楚、洪应灶、阮毅成、何适、马汉宝、刘甲一、苏远成、刘铁铮、曾陈明汝、蓝瀛芳、柯泽东、陈隆修、赖来焜、陈荣传等人。
近年,师承马汉宝教授门下之学者及再传之弟子纷纷出道,国际私法之讨论会与论文日益增多。除马教授主持之国际私法研究会之外,复有台湾财产法暨经济法研究协会以及网路「国际私法研习会」之成立,对国际私法之研究注入活力。
许兆庆、蔡佩芬、许耀明、林恩玮、吴光平、陈骏赋、陆尚干、伍伟华等成员均甚活跃,论文着述丰富。兆庆等人将近来论文集结成册,内容包括总论部分之选法理论、连系因素、即刻适用法则、当事人基本权保障,各论部分之当事人能力、代理、契约、无因管理、侵权行为、夫妻财产制等资料丰富,引註详实。余翻阅所及,深觉本论文集对学术研究及实务均极具价值,固乐为之推介,并缀数语,以为序焉。
国际私法研究会执行秘书
中国文化大学法律系教授
李复甸于华冈大成馆
民国九十四年九月十九日
编者序
国际私法在大学学科当中受到关注的程度向来不高,涉外法制的研究者,在法学界的比例也始终偏低。值得欣喜的是,晚近三、五年之间,跨国法制的研究风气,似乎有逐渐热络之势;拜网路科技之赐,海内外包括海崃两岸对国际私法有共同兴趣的研究者组成网路「国际私法研习会」,透过网际网路的讨论平台,彼此交换并分享研究心得,同时针对跨国界法律相关议题共同研究、公开讨论、相互激盪,使国际私法的研究更加活泼、有趣且无国界,本书即为「国际私法研习会」成员近年研究成果的汇集。
本书依各篇论文的主题与性质区分为总论与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包括选法理论的比较、新选法理论的提出、近年来颇受瞩目的即刻适用法则以及国际私法上当事人基本权保障议题,各论部分则包括法人属人法、契约当事人意思欠缺之法律适用、代理关系准据法、因吴忆桦案而备受关注的监护关系准据法、夫妻财产准据法相关国际公约、以及海事国际私法上船舶碰撞与海难救助之问题等。本书编辑过程,除尽可能统一各篇论文的格式,以利读者查阅外,并力求维持各篇作者的写作风格,以示对原创性的尊重。
长久以来,法律学人,似仍难免文人相轻之习,阐述己见同时,亦偶有情绪性攻击,以致彼此的心得难以交流、经验难以传承、成果难以累积,甚且彼此相互抵销,殊属可惜。相对于此,在国际私法领域,国内大专院校担任国际私法课程的老师们早于民国七十四年间组成「国际私法研究会」,二十年来,在马大法官汉宝教授与刘大法官铁铮教授以及诸位令人崇敬的师长风范引领下,已奠定相互敬重的优质传统;「国际私法研习会」成员有感于此,彼此亦期许相互尊重、鼓励与提携,承诺团结这一股好不容易凝聚的力量,愿共同呵护我国的国际私法园地。借本书之成,怀抱感恩之心,特志成员初衷,以示不忘。「国际私法研究会」执行秘书李教授复甸热情加入研习会社群,参与讨论、提供宝贵资料,并为本书赐序,特申谢忱。
最后感谢「台湾财产法暨经济法研究协会」将本书选编为台湾财产法暨经济法研究丛书,并感谢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协助本书的出版。惟本书作者学植未深,疏漏违误难免,祈蒙斯学宏达不吝赐正,幸甚矣!
许兆庆 谨序
2005/9/20于台湾嘉义地方法院
收到《国际私法论文选集》这本大部头,心里其实是挺忐忑的。我本人虽然不是法律科班出身,但因为工作性质,偶尔会接触到一些涉外合同的审阅,以及一些比较简单的跨国纠纷。说实话,对国际私法的理解,一直停留在比较表面的程度,很多概念,比如“冲突规范”、“连结点”、“反致”等等,总觉得有点模糊不清,就像隔着一层纱。我一直很希望能有那么一本书,能够把我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并且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我希望这本书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能够结合一些生动的案例,让我明白这些抽象的法律规则在现实中是如何应用的。特别是关于涉外婚姻、继承、以及一些财产权益的判定,这些都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提供一些深入的讲解,我会觉得非常有价值。我希望它能帮助我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国际私法知识体系。
评分作为一个经常需要处理跨境业务的公司法务,我对《国际私法论文选集》这本书的期望值是相当高的。在我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合同的签订、履行、争议解决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法律适用,往往会因为涉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而变得复杂。我特别关注那些关于合同法律适用、知识产权跨境保护、以及公司在不同司法管辖区的法律地位等方面的论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这些核心问题,并且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分析,比如在数字经济时代,国际私法如何应对新的挑战,以及不同国家在这一领域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的比较。我个人比较喜欢那种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并且能够提供深刻见解的学术论文,如果论文中能够包含一些对比分析,比如对比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或者对比不同学者的观点,那会更有启发性。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解决涉外法律问题的一个重要参考。
评分说实话,当初翻开《国际私法论文选集》,我主要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毕竟在现实的法律操作中,国际私法常常是处理跨境纠纷的“关节”。我最在意的是,这本书是否能够有效地帮助我厘清那些在不同国家法律体系间游走的模糊地带。特别是关于管辖权和准据法的选择,这往往是案件初期最棘手的环节。我曾在一个涉及外国公司在中国境内进行侵权诉讼的案件中,花了大量时间研究管辖权的确立原则,以及在中国法和外国法之间如何选择适用的法律。那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一本好的国际私法著作,不仅要理论扎实,更要能够提供清晰的分析框架和解决路径。我期待这本选集中的论文,能够针对这些实务难点,提供深入的学术探讨,并且能够引用最新的国际公约和国内司法解释,这样才能真正指导实践。我个人对那些能够提供不同视角,尤其是那些挑战传统理论的观点比较感兴趣,因为这有助于我们打破思维定势,寻找更创新的解决方案。
评分说真的,当我看到《国际私法论文选集》这本书名时,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的是那种厚重的学术著作,但同时我也感到一丝期待。我本身在一家专门处理国际仲裁事务的机构工作,经常需要接触到形形色色的跨境争议。在处理这些案件时,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则,是构建案件基础的关键。我尤其对那些深入探讨仲裁地法律、仲裁协议的效力、以及涉外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等问题的论文感兴趣。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找到一些新的研究视角,或者是一些对现有理论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文章,这样有助于我拓展思路,更好地理解和适用国际私法规则。此外,我对那些能够梳理国际私法发展历史脉络,或者能够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论文也相当关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严谨的学术论证,并且能够引用大量的权威资料,这样才能真正满足我作为一名专业人士的学术需求。
评分这本书,光看书名《国际私法论文选集》,就觉得它是一本沉甸甸的学术著作。我本身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常接触涉外案件,所以对于国际私法领域一直是相当关注的。不过,坦白说,国际私法对我而言,有时候就像是一门深奥的语言,虽然知道它重要,但要深入理解其内在逻辑和精髓,总觉得需要专业系统的指导。我一直很期待能有一本能够串联起各种复杂概念,并且提供一些实际案例分析的书籍。尤其是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跨国婚姻的财产分割、继承权的认定、合同履行地的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国际私法来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和解决方案。因此,我希望这本《国际私法论文选集》能够从理论层面给出清晰的梳理,并且能够结合近年来的司法实践,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论述。我个人比较偏好那些能够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地解释复杂法律问题的著作,如果能有一些不同学派的观点碰撞,那就更好了,这样可以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国际私法的发展趋势和不同学者的见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