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大白,行动刻不容缓!
本世纪华文首部核灾预言小说,以故事召唤勇气,让一切错误归零!
无法忽视!《30杂志》《联合文学》大篇幅报导、最全面全才的小说家 伊格言 继畅销作《噬梦人》后最新话题长篇
核能神话崩坏,后灾难时代末日的人性写真
★特别收录:骆以军X伊格言 对谈〈我将介入此事〉
一定有什么地方出了差错。他们的脸书中止在灾变的前一天
GroundZero 倒数归零。2015年10月19日,核四预定商转日
轻度台风登陆北台湾,当天清晨,工程小组成员纷纷接到停止上班的简讯。身为其中一员的工程师林群浩收到来自小组主任一则空白简讯。
几小时后,核四厂证实辐射外洩,台湾陷入毁灭性核灾危机。
这是他记忆里最后的讯息。
GroundZero 归零过后。2017年,核四灾变后两年
北台湾成为荒城,政经中心迁往台南。
重灾区探勘敢死队进入灾区探勘,政府当局颁布灾区禁制令,北台湾灾区成为孤岛,苗栗以北农畜牧食品禁止食用,翡翠水库饮用水源污染,银行出现挤兑潮,台北变成大型停车场,离开灾难现场的最快交通工具是机车与脚踏车……
丧失记忆的林群浩受到医疗小组严密看照,他有一大群旧识下落不明,这些人在现世的时间瞬间终止,脸书页面永久中止在灾变的前一天:无论是一份食记、一张家庭合照、一条新闻或两句刻薄的牢骚。但他记得一种触感:有个人的指尖与掌心,曾那么轻轻熨贴上他的脸颊,他的额头,他的发际与眉眼。
就在记忆逐渐唤起、脑内梦境残影中的人事物唿之欲出时,这岛上仅存的、与他有关的人们,却开始无故陆续失踪。
不能再有人下落不明了,现在是行动的时刻!
暴力与权谋的黑影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林群浩能否在关键时刻掀开灾难真相,以勇气找回记忆与所爱的人?
◎我为何涉入其中:小说家的宣言
我想正面撞击,甚至直接介入当下现实──伊格言
作为一本显然具有社会批判功能的小说,我选择与现实直接对撞──这是我的行动艺术。我将一本小说创作完成,作为叙事艺术,它有单纯作为叙事艺术的价值,但当我将之交付予台湾市场和台湾人民,它将同时离开单纯叙事的范畴,而兼作为行动艺术。每个台湾人都将是此一行动艺术的参与者,当然,也包括马英九、台电、核四厂、民进党、刘宝杰等等。我无法预期台湾社会将如何看待如此贴地飞行的小说──它距离当下现实如此之近,却又保持三公分的危险磁浮间距。这是小说对现实的介入与进场──媒材是文字,以及现实。在这点上,《零地点 GroundZero》与其所侵略的现实界域将共同组构一个巨大的世界;我的作品将不仅是小说,而是小说以及小说诞生之后的现实(相较于另一个《零地点 GroundZero》未曾诞生的平行宇宙而言)。我希望它会是另一次大江健三郎式的突围尝试──我们在革命前夕,我或将介入此事。
我将介入此事。
作者简介
伊格言 Egoyan Zheng
1977年生。台大心理系、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系肄业,淡江中文硕士。《联合文学》杂志2010年8月号封面人物。曾获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自由时报林荣三文学奖等,并入选《台湾成长小说选》、《三城记:台北卷》、《年度小说选》、《年度散文选》等选集。
2003年出版首部小说《瓮中人》,已成新世代经典,并获德国莱比钖书展、法兰克福书展选书。
2007年获英仕曼亚洲文学奖(The Man Asian Literary Prize)入围;并获选台湾十大潜力人物。2008年获欧康纳国际小说奖(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入围。
2010年出版长篇后人类小说《噬梦人》,为该年度华文纯文学小说卖座冠军,入围台湾文学奖长篇小说金典奖,并获2010年《联合文学》杂志年度之书。2010、2011连续两年攻占博客来网路书店华文创作百大排行榜。
2011年出版诗集《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2013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拜访糖果阿姨》。
曾任香港浸会大学国际作家工作坊访问作家、国立成功大学驻校艺术家、元智大学驻校作家等。现任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兼任讲师。
脸书: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推荐序】夏至。伊格言。魔幻广场 ∕小野
零地点 GroundZero
【附录】我将介入此事--伊格言对谈骆以军
推荐序
夏至。伊格言。魔幻广场 文∕小野(作家)
我已经想不起来上次遇到伊格言,是在第几集的五六运动的现场了。
到目前为止,这个反核的运动已经连续举行二十一集了,连苏力台风登陆的那个夜晚,我们都还在那个广场狂欢高歌。那些已经过去的每个星期五的黄昏和夜晚,从变幻无穷的万丈橘色霞光,到不同层次的紫色,然后整个天空被涂抹了浓浓的深蓝和墨黑,星辰倒是不多见。特别是下过雨后的广场积满了水,灯火辉煌的两厅院建筑的倒影常常吸引了许多摄影者的守候。鸽群不见踪影,偶尔从自由广场的牌楼上滴下一滴鸽粪,洩漏了他们的高处不胜寒的祕密巢穴。整个广场都带着魔幻般的瑰丽神祕色彩。
我就像是一个得到失忆症的人,先是想从脸书上找到伊格言,然后直接问他,我们见面是在那一次的星期五?我从脸书上的五千个「朋友」中找到了伊格言,他双手支着那张戴着宽边眼镜的斯文的脸,我按了一下他的脸,忽然他就从我的「朋友」中蒸发了。我重新进到朋友里面去寻找时,还剩四个姓伊的,我也都不认识。当初我在不知道脸书是怎么一回事的情况下,用本名建立了脸书,然后在来者不拒的情况下,五千个朋友就满了。然后我陷入了一场生活中原本不必要忍受的灾难中,和一点点的惊奇和欣喜。我不习惯有计画的完成我的每天生活,和这一辈子。
我忽然想起另一种寻找我们是在何时见面的方法了。那天,伊格言送了我一本书,我有请他签名,上面也许有日期。我从身旁不停堆高的新书堆里很快找到了《拜访糖果阿姨》,我急急翻开了扉页,他写着:「我希望我可以比这本书更温柔。」签名处没有写下日期。当初他随手写下这样的句子后我就在想,伊格言想在作品中反覆探索的,或许就是关于人类在许多习以为常的暴虐残忍的行为之外,偶尔灵光乍现的那种良知、良善、同情心、同理心和慈悲这些属于温和柔软的高贵特质吧。他在过往的作品中,惯常使用理性冷冽的文字,隐隐散发着一种不滥情的温柔微光。是的,温柔,那是他最在乎的人类特质。但,就是没有写上日期。
我剩下一个线索。我的日记。我开始翻找我的日记,我印象中遇到他时,已经是夏天了。我从五月底六月初的星期五开始找起,我发现我的日记经常记载的是一些奇怪的梦境,或是前一天夜里失眠时想到的一些事情,关于每个星期五晚上的五六运动,我写得很少。我最近做了一个噩梦,梦中的我东奔西跑,反核四五六运动,苗栗大埔声援北拆屋事件,上街头参加替洪仲丘讨真相的大游行,我疲倦的坐在地上放声大哭。在痛苦中吓醒,内心充满了恐惧。
我想知道我和伊格言碰面到底是那一天,因为我答应要替他的一本关于核灾的预言小说《零地点 GroundZero》写一篇推荐序,我觉得从五六运动我们的相遇写起,会是不坏的切入点。我想将这篇推荐序写成和他的小说的结构和形式有点像,包括失忆、梦境、时间、真相等元素,因为我不是小说评论家,我本身也是写小说和电影剧本的人。我不会写小说评论,但是我可以确定,这部关于北台湾发生核灾的预言小说很好看。一些真实的人物都被写进了他的预言小说里。他在这部小说里预言二○一七年的总统大选中,当时核能署的署长贺陈端方因为抢救核灾被捧为英雄,在国民党的初选中打败了副总统吴敦义,成为国民党的总统候选人,而民进党推出的总统候选人是苏贞昌。为什么是二○一七?这可是这部预言小说最有趣的地方了。因为在马英九执政期间的二○一五年十月十九日北台湾发生了核灾,台湾的北部已成废墟,执政党说是为了全力救灾,宣布迁都到台南,总统大选也顺延一年半。因此,马英九只好再多做一年半的总统,因为是九嘛,一切都是天意。古代的皇帝都是这样说的。
别生气,这只是伊格言的预言小说。当然,这些政治人物都不是小说中的主角,最多只是个配角,甚至于是个丑角(马总统曾经说,核能是主角,再生能源连配角都不是,只是个丑角)。既然是核灾的预言小说,主角当然应该是核能有关的人了。没错,他叫做林浩群,一个核四厂的工程师,他在核四灾变后失去了记忆。只能透过一种最先进的技术「梦境显像」(Dream Image Reconstuction)来找出他所看到的真相。操作这种先进技术的人便是小说中的女主角女医师李莉晴。为了保留阅读小说的乐趣,故事情节只能透露到这里为止。当然整篇小说都是暗藏玄机,让读者很想知道核灾发生时的真相和最后的结局。包括总统大选结果。
我终于确定我和伊格言碰面正是夏至,二○一三年六月二十一日星期五,第十五集的五六运动,那天正好轮到我当现场的救援教练。如果是在龙潭得渴望村,光蜡树上会出现今年夏天的第一只独角仙,这是我连续几年记录到的结果。这一天,政府宣布和对岸签下了服务贸易协定,一大早我匆匆赶到台北宾馆前参加抗议的记者会。这一天,美国职篮总冠军第七场,年轻的热火终于打败了马刺,连续第二年拿下总冠军。
这一天,距离这本预言小说发生核灾的日子还有八百四十九天。别害怕,这只是预言小说,我们要唿吁千万人民站出来,拚这次的鸟笼公投。让预言小说中的故事不会成为真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