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2-01
《唐宋詞十七講》
詞所錶現的是比詩更為深遠幽微的情思與境界,那種語盡而意不盡的餘韻,需要細細吟味方能有所體會。
葉嘉瑩結閤詞人的曆史背景、生平經曆、性格學養,剖析作品中深婉的情意。本書收錄葉嘉瑩對十六位重要詞人的講述,引領大傢心領神會地進入這些動人的樂章。
《唐宋詞名傢論稿》
本書分彆論述瞭溫庭筠、韋莊、馮延巳、李璟、李煜、晏殊、歐陽修、柳永、晏幾道、蘇軾、秦觀、周邦彥、陸遊、辛棄疾等十六位名傢的詞作,
具體而微地揭示瞭詞的發展過程,可視為唐宋詞的發展簡史,也是葉嘉瑩論詞之作中論說最具係統、探討最為深入的一本書。
詞這種韻文原是隋唐之間,流行於民間、伴著新興音樂興起的一種歌詞。但從晚唐五代到北宋初期,卻從歌筵酒席之間本不具個性的歌詞,發展成能夠流露齣作者的修養、品格、感情、學識、襟懷的一種文學體式,成就瞭詞的黃金時代。
詞,不同於一般散文,不是用說明的,而是直接訴之於人直接感受的。它的每一個語言符號、每一個形象和每一個聲音,都有它的作用。書中著名詞人都曾曆經苦難、流離顛沛,這些傳世之作,透過葉嘉瑩的融會通達,結閤詞人的曆史背景、生平經曆、性格學養、寫作藝術,一一細述深入剖析,闡述這些作品的敏感深情與博大開闊,讓我們彷彿重迴曆史場景,體會詞人內心的孤獨蒼涼,將詞作之中的內蘊涵泳,作瞭最細膩、最生動的傳達。
葉嘉瑩先生幼年學習古典詩詞,對於中國古典詩詞以及中西文藝理論涉獵頗深,這位中國古典文學專傢,以其生動優美的語匯和獨特細膩的興發感動,跨越時空阻隔,去體味挖掘詞人復雜而敏感的內心世界。
作者簡介
葉嘉瑩
1924年生。1945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國文係。自1945年開始,任教生涯長達六十五年以上。曾在颱灣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任教十五年之久,1969年赴加拿大,被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並曾先後被美國、馬來西亞、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多所大學以及大陸數十所大學聘為客座教授及訪問教授。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傢學會院士」,是加拿大皇傢學會有史以來唯一的中國古典文學院士。此外,還受聘為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名譽研究員及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並獲得香港嶺南大學榮譽博士、颱灣輔仁大學傑齣校友奬與斐陶斐傑齣成就奬。2012年被中國中央文史館聘為終身館員。
1993年葉嘉瑩教授在天津南開大學創辦瞭「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並捐獻齣自己退休金的一半(10萬美金)設立瞭「駝庵奬學金」和「永言學術基金」,用以吸引和培養優秀人纔,從事中國古典文學方麵的普及和研究工作。
中英文著作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中國詞學的現代觀》、《唐宋詞十七講》等多種著作。
《唐宋詞十七講》
《葉嘉瑩作品集》序言
敘論
序言
第一講 溫庭筠(上)
第二講 溫庭筠(下)
第三講 韋莊
第四講 馮延巳(上)
第五講 馮延巳(下) 李璟 李煜(上)
第六講 李煜(下) 晏殊 歐陽修(上)
第七講 歐陽修(下) 晏幾道 柳永(上)
第八講 柳永(下) 蘇軾(上)
第九講 蘇軾(下) 秦觀(上)
第十講 秦觀(下) 周邦彥
第十一講 辛棄疾(上)
第十二講 辛棄疾(下)
第十三講 薑夔(上)
第十四講 薑夔(下) 吳文英
第十五講 王沂孫(上)
第十六講 王沂孫(中)
第十七講 王沂孫(下)
《唐宋詞名傢論稿》
《葉嘉瑩作品集》序言
前言
—談撰寫此書的動機、體例以及論詞絕句、詞話、詞論諸體之得失
論詞的起源
論溫庭筠詞
論韋莊詞
論馮延巳詞
論李璟詞
論李煜詞
論晏殊詞
論歐陽修詞
論柳永詞
論晏幾道詞在詞史中之地位
論蘇軾詞
論秦觀詞
論周邦彥詞
論陸遊詞
論辛棄疾詞
論吳文英詞
論詠物詞之發展及王沂孫之詠物詞
附錄《靈谿詞說》中繆鉞所撰篇目
葉嘉瑩說唐宋詞套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葉嘉瑩說唐宋詞套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