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01
《唐宋词十七讲》
词所表现的是比诗更为深远幽微的情思与境界,那种语尽而意不尽的余韵,需要细细吟味方能有所体会。
叶嘉莹结合词人的历史背景、生平经历、性格学养,剖析作品中深婉的情意。本书收录叶嘉莹对十六位重要词人的讲述,引领大家心领神会地进入这些动人的乐章。
《唐宋词名家论稿》
本书分别论述了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璟、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晏几道、苏轼、秦观、周邦彦、陆游、辛弃疾等十六位名家的词作,
具体而微地揭示了词的发展过程,可视为唐宋词的发展简史,也是叶嘉莹论词之作中论说最具系统、探讨最为深入的一本书。
词这种韵文原是隋唐之间,流行于民间、伴着新兴音乐兴起的一种歌词。但从晚唐五代到北宋初期,却从歌筵酒席之间本不具个性的歌词,发展成能够流露出作者的修养、品格、感情、学识、襟怀的一种文学体式,成就了词的黄金时代。
词,不同于一般散文,不是用说明的,而是直接诉之于人直接感受的。它的每一个语言符号、每一个形象和每一个声音,都有它的作用。书中着名词人都曾历经苦难、流离颠沛,这些传世之作,透过叶嘉莹的融会通达,结合词人的历史背景、生平经历、性格学养、写作艺术,一一细述深入剖析,阐述这些作品的敏感深情与博大开阔,让我们彷彿重回历史场景,体会词人内心的孤独苍凉,将词作之中的内蕴涵泳,作了最细腻、最生动的传达。
叶嘉莹先生幼年学习古典诗词,对于中国古典诗词以及中西文艺理论涉猎颇深,这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以其生动优美的语汇和独特细腻的兴发感动,跨越时空阻隔,去体味挖掘词人复杂而敏感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
叶嘉莹
1924年生。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自1945年开始,任教生涯长达六十五年以上。曾在台湾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任教十五年之久,1969年赴加拿大,被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聘为终身教授,并曾先后被美国、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多所大学以及大陆数十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及访问教授。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此外,还受聘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及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并获得香港岭南大学荣誉博士、台湾辅仁大学杰出校友奖与斐陶斐杰出成就奖。2012年被中国中央文史馆聘为终身馆员。
1993年叶嘉莹教授在天津南开大学创办了「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捐献出自己退休金的一半(10万美金)设立了「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用以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普及和研究工作。
中英文着作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中国词学的现代观》、《唐宋词十七讲》等多种着作。
《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作品集》序言
叙论
序言
第一讲 温庭筠(上)
第二讲 温庭筠(下)
第三讲 韦庄
第四讲 冯延巳(上)
第五讲 冯延巳(下) 李璟 李煜(上)
第六讲 李煜(下) 晏殊 欧阳修(上)
第七讲 欧阳修(下) 晏几道 柳永(上)
第八讲 柳永(下) 苏轼(上)
第九讲 苏轼(下) 秦观(上)
第十讲 秦观(下) 周邦彦
第十一讲 辛弃疾(上)
第十二讲 辛弃疾(下)
第十三讲 姜夔(上)
第十四讲 姜夔(下) 吴文英
第十五讲 王沂孙(上)
第十六讲 王沂孙(中)
第十七讲 王沂孙(下)
《唐宋词名家论稿》
《叶嘉莹作品集》序言
前言
—谈撰写此书的动机、体例以及论词绝句、词话、词论诸体之得失
论词的起源
论温庭筠词
论韦庄词
论冯延巳词
论李璟词
论李煜词
论晏殊词
论欧阳修词
论柳永词
论晏几道词在词史中之地位
论苏轼词
论秦观词
论周邦彦词
论陆游词
论辛弃疾词
论吴文英词
论咏物词之发展及王沂孙之咏物词
附录《灵谿词说》中缪钺所撰篇目
叶嘉莹说唐宋词套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叶嘉莹说唐宋词套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