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网路:开放源码导向》认为通讯协定是以特殊方式设计而成,而其背后原因为何远比它是如何运作来得更为重要。本书阐释协定行为,并传达关键概念和基础原理。为了进一步弥补设计和实作之间长久以来的落差,本书以Linux 系统为例,说明了在系统何处及如何实作通讯协定的设计。一组全方面且实际运作中的42 个开放源码之实作穿插于各章中,其范围横跨硬体(8B/10B、OFDM、CRC32、CSMA/CD 及密码)、驱动程式(乙太网路和PPP)、系统核心(最长字首比对、校验和、NAT、TCP 讯流控制、插槽)以及守护行程(RIP/OSPF/BGP、DNS、FTP、SMTP/POP3/IMAP4、HTTP、SNMP、SIP、影音串流及P2P)。
‧从为何、何处及如何这三点来逻辑论述协定的设计与实作。
‧42个有明确编号的关键协定和机制的开放源码之实作。
‧4章附录,其主题分别为网际网路和开放源码社群里谁是谁、Linux系统核心之总览、开发工具和网路实用工具。。
‧在每章的开始就以待回答之重大问题来激励读者对一般性议题之学习动机。
‧以「封包的一生之旅」来说明本书的内容路线图和封包行进流程。
‧提供丰富的补充教材,包含历史演进、原理应用、效能专栏。
‧每章之末的「常见误解」指出常见的错误理解。
‧每章结尾附有「常见问题」集锦。
‧除了书面练习题之外,尚附有基于Linux系统的动手实作练习题。
Chapter 1 基础概念
1.1 电脑连网的条件
1.2 基层原理
1.3 网际网路的结构
1.4 开放源码的实作
1.5 本书内容路线图
1.6 总结
Chapter 2 实体层
2.1 一般性议题
2.2 传输媒介
2.3 资讯编码和基频传输
2.4 数位调变和多工传输
2.5 进阶议题
2.6 总结
Chapter 3 链结层
3.1 一般性议题
3.2 点对点协定
3.3 乙太网路(IEEE 802.3)
3.4 无线链结
3.5 桥接
3.6 网路介面的装置驱动程式
3.7 总结
Chapter 4 网际网路协定层
4.1 一般性议题
4.2 资料层面的通讯协定:网际网路协定
4.3 网际网路协定第6版
4.4 控制层面协定:位址管理
4.5 控制层面协定:错误回报
4.6 控制层面协定:路由
4.7 多点传播路由
4.8 总结
Chapter 5 传输层
5.1 一般性议题
5.2 不可靠的非连接式传输:UDP
5.3 可靠的连接导向式传输:TCP
5.4 插槽程式介面
5.5 用于即时讯流传输的传输层协
5.6 总结
Chapter 6 应用层
6.1 一般性议题
6.2 网域名称系统
6.3 电子邮件(e-mail)
6.4 全球资讯网(WWW)
6.5 档案传输协定(FTP)
6.6 简单网路管理协定(SNMP)
6.7 网路电话(VoIP)
6.8 串流传输
6.9 同侪式应用(P2P)
6.10 总结
Appendix A 谁是谁
Appendix B Linux系统核心之总览
Appendix C 开发工具
Appendix D 网路实用工具
索引
作为一个长期在IT领域摸爬滚打的工程师,我深知网路技术的重要性,也见证了它如何从最初的简单连接,发展到如今高度复杂和动态的生态系统。选择一本优秀的网路书籍,就像是为自己的技术生涯选择了一位可靠的向导。这本书的书名——“电脑网路:开放源码导向”,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一直坚信,开放源码是现代网路技术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从Linux操作系统到各种开源的路由器固件,再到大量的网路监控和管理工具,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网路世界。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开放源码在网路领域的核心应用,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介绍,更希望能够看到一些实际的案例,例如如何利用开源技术来构建高性能的企业级网路,或者如何通过开源工具来提升网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我尤其好奇书中会不会探讨一些关于容器化网路(如Docker、Kubernetes)以及服务网格(如Istio)等前沿技术,并且能够结合具体的开源项目进行讲解。
评分我一直认为,要真正掌握电脑网路,就不能停留在“知其然”的层面,而要深入到“知其所以然”。这几年,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打下坚实基础,并且能够与时俱进的书籍。当我在书店看到《电脑网路:开放源码导向》这本书时,我的眼前一亮。开放源码这个词,在我看来,代表着透明、灵活和强大的能力。我希望这本书能把我从那些模糊的网路概念中拉出来,让我看到网路协议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数据包又是如何被处理的。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深入讲解一些底层的网路技术,比如Linux内核的网络栈是如何工作的,各种网络驱动程序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以及如何通过命令行工具来精细地控制和优化网络流量。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关于网络安全和性能优化的实践经验,并且能够通过开放源码的工具来演示,那这本书的价值就真的无与伦比了。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不仅理解网路的工作原理,更能让我拥有独立解决复杂网路问题的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非常有吸引力,那种扎实的蓝色调,配合清晰的字体,第一眼就给人一种专业、可靠的感觉。我一直对电脑网路这个领域很感兴趣,但市面上很多书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讲解得云里雾里,很难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实操性的。看到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开放源码导向”,这立刻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众所周知,开放源码在网路技术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Linux操作系统到各种网路设备固件,几乎都离不开它。如果这本书能深入讲解如何利用开放源码来理解和构建网路,那就太棒了。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对一些主流的开放源码网路工具,比如Wireshark、tcpdump,甚至是像Open vSwitch这样更底层的技术,有详细的介绍和实操指南。毕竟,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自己动手去解决网路问题,而拥有扎实的开放源码知识,就像是拿到了一把万能钥匙。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或者是一些常见的网路故障排除场景的解决方案呢?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给我带来这样的启发和帮助。
评分老实说,我在网路技术方面算是一个“学习者”,从学校里学到的基础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觉得不够用,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复杂且非标准的网路问题时。市面上很多网路书籍,要么停留在比较基础的概念层面,要么就直接跳到一些非常高深的理论,让我感觉有点力不从心。这本书的书名“电脑网路:开放源码导向”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因为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电脑网路,必须深入到它的实现层面,而开放源码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绝佳的窗口。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那些“幕后”的东西,比如数据包是如何在网路中传输的,路由器和交换机是如何工作的,DNS解析的过程是怎样的,等等。而且,我一直对Linux系统下的网路配置和管理很感兴趣,希望这本书能详细介绍一些命令行工具的使用,让我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得心应手。例如,如果能讲解如何使用Wireshark来抓包分析,或者如何通过一些工具来诊断网路延迟和丢包问题,那对我来说将是巨大的福音。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被它厚实的体量给小小地震撼了一下,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踏实的期待。在网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拥有一本能够系统性梳理知识体系的书籍至关重要。而“开放源码导向”这个切入点,恰恰是我一直以来所追求的。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枯燥的技术堆砌,而是能够带我理解网路协议的底层逻辑,以及如何在开放源码的世界里构建、管理和优化网路。我脑海里设想的,是书中能够详细讲解TCP/IP协议栈的各个层次,并结合Linux下的相关命令和工具进行演示。比如,如何利用iptables进行防火墙配置,如何使用netstat或者ss来监控网路连接,甚至是如何通过一些脚本自动化网路管理任务。更进一步,如果能涉及到一些现代网路架构的概念,比如SDN(软件定义网路)或者容器化网路,并且能够用开放源码的技术栈来阐释,那这本书的价值就真的不可估量了。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会不会讲解如何从零开始搭建一个简单的网路环境,然后一步步去测试和验证各种网路功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