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台湾美术家传记,带领读者认识台湾的艺术文化之美
「家庭美术馆──美术家传记丛书」内容以详实生动的文字、丰富而难得的生平照片与作品图版
带出艺术家在大时代下,以艺术创作自我勉励,并开拓新局的硕果
本书为「家庭美术馆──美术家传记丛书」台湾美术家之一的郑善禧(1932-)。曾获国家文艺奖的郑善禧,他的绘画在21世纪台湾水墨画的发展历程中,被认为最具台湾本土色彩,不但有传统诗、书、画的涵义,又有西洋绘画的造形、色彩,更含蕴民间美术的俚俗野趣。无论山水、人物、花鸟、走兽无所不工。又擅彩瓷、书法,堪称丹青妙手,早已竖立个人浓墨、重彩又朴拙的艺术风格。他的艺术创作,既有纵的历史感,也有横的在地感,更有纵横相交的现实感。他穷毕生之力锻鍊画魂,追求至善,把诗、书、画合一的文人画推向另一种圆融又雅俗共赏的境界。
此系列记录了六位美术家在胶彩画、水墨画、油画等领域的卓越表现,详尽的生平介绍,配合超过两百幅的图版及重要作品的解析,精彩生动地呈现了美术家追求艺术之美的历程及成果,为美术家在台湾美术史上留下印记,同时也回顾台湾现代美术的进程。
「家庭美术馆--美术家传记丛书」共六册:
《灵动.淬炼.吕铁州》 /赖明珠 着
《典雅.奔放.张启华》 /陈奕恺 着
《高逸.奇趣.吴学让》 /熊宜敬 着
《写景.抒情.何肇衢》 /陈长华 着
《醇朴.融通.郑善禧》 /郑芳和 着
《豪迈.幽远.欧豪年》 /潘 襎 着
作者简介
郑芳和(原名郑惠美)
生于台南。
台北市立美术馆学术编审。
任教实践大学、辅仁大学、文化大学 专业艺术写作者及策展。
学历:. 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
获奖:
.行政院新闻局人文类最佳图书着作「小太阳奖」。
.「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 .「书写的可能性」美展创作奖。
着作:
.《山水.独行.席德进》、《空间.造境.陈其宽》、《灵之舞动.徐永进》。
.《台湾近现代水墨画大系——郑善禧》、《探险.巫师.刘其伟》。
.《现代美术大系——乡土写实绘画》等二十余本。
Ⅰ 九龙江畔,顽童涂鸦
▍九龙江畔的漳州儿女
▍涂鸦小子‧厮混匠师阵容
▍美术启蒙,由「看」开始
▍混迹江湖,卖布谋生
Ⅱ 画艺生涯,壮丽敞开
▍渡海来台,一举考入南师
▍街头写生,练就一手速写绝技
▍师大求艺的「老夫子」
▍名师门下,使出「看」的本事
▍中西兼顾,全方位学习
Ⅲ 浓墨重彩,乡土写实
▍写生,用笔愈狂、愈乱、愈得奖
▍乱笔皴法画出「台湾山」
▍旅居纽约,饱受色彩冲击
▍浓墨重彩,才有神采
▍乡土写实水墨的台湾味
Ⅳ 十项全能,丹青妙手
▍水墨素描,走兽写生
▍童心未泯,画牛,画女儿
▍民俗戏偶,碗筷杯盘,自画像
▍飞机、丁字裤照样入画
▍异国行脚,由写生到造境
Ⅴ 老而不老,连连出招
▍画瓷,不务正业成正业
▍勤学善画,获国家文艺奖
▍壮游石窟,抚触摩崖
▍乡巴佬,玩年画
▍乐在书写,七十七岁首开书法展
Ⅵ 锻造画魂,锲而不舍
▍俯视风土的眼,贴近现实的心
▍无所不工的手,老不厌新的学
▍雅俗文化的跨,中西杂揉的用
▍匠思童心的趣,题诗作画的白
▍土味、拙味、草根味
附录 参考资料
郑善禧生平年表
序
照耀历史的美术家风采
台湾的美术,有完整纪录可查者,只能追溯至日治时代的台展、府展时期。日治时代的美术运动,是迈向近代美术的黎明时期,有着启蒙运动的意义,是新的文化思想萌芽至成长的时代。
台湾美术的主要先驱者,大致分为二大支流:其一是黄土水、陈澄波、陈植棋,以及颜水龙、廖继春、陈进、李石樵、杨三郎、吕铁州、张万传、洪瑞麟、陈德旺、陈敬辉、林玉山、刘启祥等人,都是留日或曾留日再留法研究,且崛起于日本或法国主要画展的画家。而另一支流为以石川钦一郎所栽培的学生为中心,如倪蒋怀、蓝荫鼎、李泽藩等人,但前述留日的画家中,留日前多人也曾受石川之指导。这些都是当时直接参与「赤岛社」、「台湾水彩画会」、「台阳美术协会」、「台湾造型美术协会」等美术团体展,对台湾美术的拓展有过汗马功劳的人。
自清代,就有不少工书善画人士来台客寓,并留下许多作品。而近代台湾美术的开路先锋们,则大多有着清晰的师承脉络,尽管当时国画和西画壁垒分明,但在日本绘画风格遗绪影响下,也出现了东洋画风格的国画;而这些,都是构成台湾美术发展的最重要部分。
台湾美术史的研究,是在1970年代中后期,随着乡土运动的兴起而勃发。当时研究者关注的对象,除了明清时期的传统书画家以外,主要集中在日治时期「新美术运动」的一批前辈美术家身上,尽管他们曾一度蒙尘,如今已如暗夜中的明星,照耀着历史无垠的夜空。
战后的台湾,是一个多元文化交错、冲击与融合的历史新阶段。台湾美术家惊人的才华,也在特殊历史时空的催迫下,展现出属于台湾自身独特的风格与内涵。日治时期前辈美术家持续创作的影响,以及国府来台带来的中国各省移民的新文化,尤其是大量传统水墨画家的来台;再加上台湾对西方现代美术新潮,特别是美国文化的接纳吸收。也因此,战后台湾的美术发展,展现了做为一个文化主体,高度活络与多元并呈的特色,汇聚成台湾美术史的长河。
「家庭美术馆—美术家传记丛书」于民国81年起陆续策划编印出版,网罗20世纪以来活跃于台湾艺术界的前辈美术家,涵盖面遍及视觉艺术诸领域,累积当代人对台湾前辈美术家成就的认知与肯定,阐述彼等在台湾美术史上承先启后的贡献,是重要的艺术经典。同时,更是大众了解台湾美术、认识台湾美术史的捷径,也是学子及社会人士阅读美术家创作精华的最佳丛书。
美术家的创作结晶,对国家社会及人生都有很重要的价值。优美艺术作品能美化国家社会的环境,净化人类的心灵,更是一国文化的发展指标;而出版「美术家传记」则是厚实文化基底的首要工作,也让中华民国美术发展的结晶,成为丰饶的文化资产。
每次提到郑善禧老師,腦海裡立刻浮現的是那種渾然天成的筆觸,以及作品中流淌著的生命力。這次看到這本《醇朴‧融通‧鄭善禧(附DVD)》,光是書名就讓人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分量,彷彿是時間沉澱下來的智慧與藝術。我一直很喜歡鄭老師的畫,那種樸拙的線條,帶著一種溫潤的光澤,無論是描繪生活中的小物,抑或是山林間的景象,總能讓人感受到一股安定的力量。尤其是一些蔬果題材,看著他畫的瓜果,彷彿能聞到那股天然的清甜,感受到陽光的溫度。他的畫作總是不那麼張揚,卻又能在不經意間觸動人心最柔軟的地方。我一直覺得,好的藝術作品,應該是能夠與觀者產生共鳴的,而鄭老師的畫,恰恰做到了這一點。這種「醇朴」,並非是缺乏技巧,而是一種回歸本質的純粹,一種對生命最真實的理解。而「融通」,在我看來,更是對他創作歷程的一種概括,他能將東西方藝術的精髓巧妙地融合,也能在不同的媒材、不同的主題之間遊刃有餘,形成獨特的個人風格。這本書的出現,對我這樣一個長久以來欣賞鄭老師作品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場期待已久的盛宴。書名就已經吊足了胃口,讓人迫不及待想一窺究竟,看看這「醇朴」與「融通」是如何在鄭善禧老師的藝術世界裡生長、綻放。 DVD的附加,更是讓人欣喜,能夠透過影像更直觀地感受老師的創作過程,聆聽他的藝術理念,這對藝術學習者而言,絕對是無價的。我期待著,在這本書中,能有更多關於鄭老師創作心路歷程的分享,能有對他作品的深入剖析,能有他對藝術、對生活的獨到見解。我相信,這將是一本能夠讓人細細品味,並從中汲取養分的寶藏。
评分自從接觸到鄭善禧老師的畫作,我就被他那種溫厚質樸的風格深深吸引。他的作品,不像一些現代藝術那樣充滿視覺上的衝擊,卻能長久地留在觀者的心裡,散發出淡淡的餘韻。這本《醇朴‧融通‧鄭善禧(附DVD)》,單看書名,就覺得這本書一定能帶給人豐富的感受。「醇朴」二字,恰恰點出了他畫作中最動人的特質,那種不加修飾的真實,以及對生活最純粹的熱愛。我看過他畫的許多題材,從山林水墨到日常生活小物,都帶著一種溫潤的光澤,讓人感到安心與慰藉。而「融通」則是我對鄭老師藝術生涯的一種理解,他能夠將傳統的技法與現代的思維巧妙地結合,也能夠在不同的藝術觀念之間找到自己獨特的立足點,並且將其融會貫通,形成自成一格的藝術面貌。我尤其欣賞他對線條的運用,那種充滿力量又不失柔韌的線條,彷彿能勾勒出事物的靈魂。這本書附帶的DVD,更是讓我非常期待,能夠親眼看見老師是如何揮灑畫筆,聽他分享創作的心路歷程,這對於我理解他的作品,感受他藝術的生命力,無疑是極為寶貴的。我希望書中能有對他不同時期作品的深入探討,以及他對藝術創作的哲學思考。同時,我也期待能夠了解他如何將藝術與生活結合,以及他對台灣這片土地的藝術情感。這本結合了影像與文字的書籍,我相信將會是一場藝術的饗宴,讓我更深入地走進鄭善禧老師的藝術世界,感受那份醇朴與融通的力量。
评分每次看到鄭善禧老師的作品,總會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感受。他的畫,沒有過多的矯飾,卻有著直擊人心的力量。那種「醇朴」的風格,不是因為技法不夠精湛,反而是因為他對事物本質的深刻理解,以及對生命最純粹的熱愛。這本《醇朴‧融通‧鄭善禧(附DVD)》的書名,就完美地概括了鄭老師藝術生涯的兩大特質。我特別喜歡他畫的靜物,那種放在尋常人家桌上的瓜果、茶壺,在他筆下,都彷彿被賦予了靈魂,散發出溫暖的光芒。而「融通」二字,則讓我聯想到他如何在不同的藝術媒材、不同的文化元素之間穿梭自如,並將其融入自己的創作,形成獨特的個人風格。我一直覺得,真正的藝術家,應該是能夠跨越界線的,他能夠從傳統中汲取養分,又能勇敢地擁抱現代,並且能在東西方的藝術觀念之間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平衡點。鄭老師的作品,正是這種「融通」精神的絕佳體現。這本書附帶的DVD,對我這樣一位熱愛藝術的讀者來說,更是難得的機會。能夠透過影像,更近距離地觀察鄭老師的創作過程,聽他細膩地講述每一幅作品的構思與情感,這將會是對我理解他藝術深度的一個重要途徑。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有更多關於他早年經歷的介紹,以及他是如何一步步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的。這種對藝術家成長歷程的了解,往往能幫助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其作品背後的意義。這本書,絕對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反覆閱讀的藝術寶典,它將帶領我們進入鄭善禧老師那個充滿醇朴與融通的藝術世界。
评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藝術家,不僅僅在於技藝的精湛,更在於他們能用作品觸動人心,並傳遞出對生活、對世界的深刻理解。鄭善禧老師的作品,正是我心中理想藝術家的典範。這本《醇朴‧融通‧鄭善禧(附DVD)》的書名,就已經讓人感受到一股撲面而來的氣息。我對「醇朴」這個詞印象特別深刻,它代表了一種不矯揉造作、返璞歸真的態度,而這正是鄭老師畫作最迷人的地方。他的畫,無論是描繪熟悉的風景,還是生活中的尋常物件,總能讓人感受到一種真實的情感和溫暖。我常常覺得,他的畫作就像一杯陳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越看越能感受到其中的醇厚。而「融通」二字,則體現了鄭老師在藝術上的博採眾長、海納百川的氣度。他能夠將東方的水墨意境與西方的現代繪畫觀念巧妙地結合,同時又能與台灣在地文化產生深刻的連結,形成一種獨特而豐富的藝術語彙。這本書的出現,對我來說,不僅是一次藝術的欣賞,更是一次心靈的對話。附帶的DVD,更是讓人充滿期待,能夠透過影像,更直觀地感受鄭老師的創作熱情,聽他分享創作的理念與心法,這對於我這樣的藝術愛好者而言,無疑是極大的鼓舞。我希望書中能有關於他創作生涯的完整回顧,包括他在不同時期所面臨的挑戰與突破,以及他如何不斷地在藝術的道路上探索與前進。我相信,這本書將是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藝術之作,讓我更深入地理解鄭善禧老師的藝術世界,並從中汲取豐富的靈感。
评分每次欣賞鄭善禧老師的作品,總會有一種被溫柔擁抱的感覺。他的畫,不是冷冰冰的技術展示,而是充滿了人情味和生命溫度。這本《醇朴‧融通‧鄭善禧(附DVD)》,書名本身就透露出一種藝術家的氣度。「醇朴」二字,恰如其分地描繪了他畫作中那種不事雕琢的真實,以及對生活最細膩的觀察。我常常被他畫的蔬果、花卉所打動,那些平凡的生命在他筆下,都散發出耀眼的光彩,彷彿能聞到那份自然的清香。而「融通」則是我對鄭老師藝術生涯的一種理解,他能夠將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藝術精髓巧妙地融合,同時又能保持自己獨特的個性和風格,這是一種非常難能可貴的藝術智慧。我一直相信,真正的藝術家,應該是能夠不斷學習、不斷吸收、不斷創新的,而鄭老師的作品,正是這種精神的最好體現。這本書附帶的DVD,更是讓我充滿了期待。能夠親眼看到老師的創作過程,聽他講述創作背後的故事,這將會是對我理解他藝術深度的一個極佳補充。我希望書中能夠有對他作品中一些具體元素的深入剖析,例如他對色彩的運用、對線條的處理,以及他如何透過畫面傳達情感。同時,我也希望能了解他對台灣這片土地的藝術情感,以及他如何將這份情感融入自己的創作。這本書,絕對是一本值得我細細品味、反覆閱讀的藝術經典。
评分我對鄭善禧老師的認識,始於一次偶然的藝廊參觀,當時就被他那充滿生命力的筆觸和獨特的色彩運用所吸引。他的畫作,總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親切感,彷彿是從我們的生活經驗中提煉出來的,又帶著對世界溫柔的凝視。這本《醇朴‧融通‧鄭善禧(附DVD)》,光聽名字就覺得內容肯定非常豐富,充滿了老師藝術生涯的精華。我尤其好奇「融通」這兩個字,它暗示著鄭老師在藝術道路上不斷探索、融合的精神,這對我這樣的藝術愛好者來說,是極具啟發性的。我一直覺得,藝術的魅力就在於它的不斷演變與創新,而能夠在傳統中尋求突破,又能在不同文化、不同風格之間找到平衡,這是一種非常高深的境界。鄭老師的作品,我常常看到其中蘊含著傳統水墨的韻味,但又大膽地融入現代的構圖和色彩,這種結合非但沒有違和感,反而營造出一種獨特的視覺張力。他的畫,有時候是那麼的沉靜,有時候又充滿了力量,像是對生活的細膩描摹,又像是對自然萬物的讚頌。這本書附帶的DVD,更是錦上添花,能夠親眼看到鄭老師是如何運筆、如何調色,聽他講述創作的靈感來源,這比單純的文字介紹更能深入理解他的藝術世界。我非常期待書中能有對他不同時期作品的介紹,以及他對藝術教育的看法。畢竟,鄭老師在藝術教育領域也貢獻良多,他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對年輕一代的藝術創作者一定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總之,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是一本藝術畫冊,更是一份關於藝術家生命軌跡的珍貴紀錄,充滿了學習與啟發的空間。
评分我對鄭善禧老師的畫作,一直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親切感。他的作品,總有一種紮實的根基,卻又能在平凡中見不凡。這本《醇朴‧融通‧鄭善禧(附DVD)》,光是書名就已經讓人感受到一種藝術家沉澱下來的智慧與情懷。「醇朴」二字,完美地捕捉了他畫作最動人的特質,那種不造作的純粹,以及對生活最真實的描繪。我喜歡他畫的風景,那種樸實的山林,充滿了生命力;我也喜歡他畫的靜物,那些尋常的物件,在他的筆下都變得生動而有故事。而「融通」則是我對鄭老師藝術道路的一種概括,他能夠將東方藝術的寫意與西方藝術的寫實巧妙地結合,同時又能融入現代的思維,形成一種獨特而創新的藝術語言。這種「融通」的過程,我相信一定是充滿了探索與思考。這本書附帶的DVD,更是讓我倍感驚喜。能夠透過影像,更直觀地了解鄭老師的創作理念,聽他分享藝術創作的心得,這對於我這樣一位熱愛藝術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份珍貴的禮物。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有更多關於他早期創作的介紹,以及他如何在這個基礎上不斷突破與創新的故事。同時,我也希望能看到一些他對於當代藝術發展的看法,以及他對台灣本土藝術的期許。這本書,相信將會是一次深入鄭善禧老師藝術世界的精彩旅程。
评分鄭善禧老師的畫,總有一種「潤物細無聲」的魅力。他的作品,不會刻意去追求視覺上的張揚,卻能在觀者心中留下深刻而持久的印記。這本《醇朴‧融通‧鄭善禧(附DVD)》,光是書名就已經讓我感受到一種沉靜的力量。「醇朴」二字,精準地概括了鄭老師藝術風格中最核心的特質,那是一種對生命本源的尊重,一種對自然最真摯的描繪。我看過他畫的許多山景、樹木,都帶著一種樸實而堅韌的生命力,彷彿能感受到土地的溫度和陽光的氣息。而「融通」則體現了鄭老師在藝術上的廣度和深度,他能夠將東方的意境與西方的技法完美結合,也能夠在不同的藝術媒材和主題之間游刃有餘,形成一種既有傳承又有創新的獨特風格。這種「融通」不僅是藝術上的,也可能包含了他對不同文化、不同思想的包容與吸收。這本書附帶的DVD,更是讓我覺得物超所值。能夠透過影像,更直接地感受到鄭老師的創作熱情,聽他闡述自己對藝術的理解,這對於我這樣一位藝術愛好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學習機會。我希望書中能有關於鄭老師個人成長經歷的詳實記錄,以及他如何從傳統中汲取養分,又如何開創出自己獨特藝術道路的故事。我相信,這本書將是一本能夠引領我更深入認識鄭善禧老師藝術世界的珍貴寶藏,讓我從中獲得更多的啟迪與感動。
评分每次提到鄭善禧老師,總會聯想到他那種厚實而溫潤的藝術風格,彷彿能感受到他對生命最真誠的關懷。這本《醇朴‧融通‧鄭善禧(附DVD)》,書名就已經傳達出一種藝術家深厚的底蘊。「醇朴」二字,正是我對鄭老師作品最直觀的感受,那種不加修飾的自然,以及對事物本質的深刻洞察。他畫中的山水、花鳥,都帶著一種樸實而動人的生命力,讓人感到心安。而「融通」則體現了鄭老師在藝術上的廣泛涉獵與深刻理解,他能夠將不同的藝術觀念、不同的表現手法巧妙地融合,同時又能保持自己獨特的藝術品味,這是一種非常高明的藝術境界。我一直認為,優秀的藝術家,應該是能夠在傳承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而鄭老師的作品,正是這種平衡的典範。這本書附帶的DVD,更是讓我感到格外興奮。能夠親眼看到鄭老師的創作過程,聽他分享藝術創作的心得與體悟,這對於我理解他的藝術世界,無疑是一個極好的機會。我希望書中能夠有對他作品的深入賞析,例如他如何運用筆墨,如何營造畫面氛圍,以及他透過作品想要傳達的情感。同時,我也希望能了解到他對藝術教育的看法,以及他如何看待藝術與社會的關係。這本書,相信將會是一本引領我更深入探索鄭善禧老師藝術世界的寶貴指南。
评分每當我翻開鄭善禧老師的作品集,總會被他畫作中那種紮實而溫潤的氣息所吸引。他的畫,不像曇花一現的流行,而是像土壤一樣,默默孕育著生命的力量。這本《醇朴‧融通‧鄭善禧(附DVD)》,光是書名就已經讓人充滿好奇與期待。「醇朴」二字,正是我一直以來對鄭老師作品的感受,那種不加雕琢的自然,以及對生命本質的深刻體悟,總能給人一種安定平和的力量。我看過他畫的許多題材,從山林間的樹木、石塊,到生活中的蔬果、茶壺,都帶著一種渾然天成的生命力,彷彿能聽到大地的呼吸。而「融通」則點出了鄭老師在藝術上的開闊視野與包容精神。他能夠將傳統水墨的韻味與現代繪畫的表現手法巧妙結合,也能夠將不同文化、不同觀念融為一體,形成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這種「融通」的藝術態度,不僅體現在他的創作上,也體現在他對待生活的態度上。這本書附帶的DVD,更是讓我欣喜萬分。能夠親眼看到鄭老師的創作過程,聽他娓娓道來每一個筆觸背後的想法,這將會是對我理解他藝術世界的一個絕佳的補充。我非常期待書中能有更多關於他對藝術創作的哲學思考,以及他如何看待藝術在當代社會中的角色。同時,我也希望能看到一些他對後輩藝術家的啟迪與建議。這本書,相信不僅是一本畫冊,更是一份關於一位偉大藝術家生命歷程的深度記錄,充滿了智慧與感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