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係統的應用對現代社會應用非常廣泛,在資訊的世界中,分分秒秒都在産生資料,而有用的資料都是需要慎重管理的,資料庫係統能提供一個良好的架構來儲存、管理、查詢與更改資料,在所有地方都能找到可以利用資料庫係統之處。
本書作者認為,學習資料庫係統,並不是需要厚重的參考書,而是需要一本可以快速建立觀念與概念,對資料庫係統整體輪廓能有所認識的工具書。一本簡潔清楚的入門書,纔是對初學者最為適用的。
本書撰寫的主要目的就是為瞭讓對資料庫係統有興趣的讀者,用來做為踏入資料庫係統的第一步。期望閱讀完本書後,能夠瞭解自己對資料庫係統的需求,並發揮創意找齣它的應用。
作者簡介
林忠億
現職:
健行科技大學資訊工程係助理教授
學曆:
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博士
義守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
義守大學應用數學係學士
作者從大學時代就開始使用資料庫,不論是Access係列、SQL Server係列或是MySQL都有相當的接觸。
在教授多年的資料庫概論課程後,發現目前市麵上的資料庫書籍雖然內容豐富,但要在一個學期內,要求學生完全吸收整本書的內容,實在很不容易。資料庫係統是龐大且復雜的,許多學生並沒有使用到進階功能的需求,當學生未來有需要應用到進階功能時,往往當年買的教科書己經過時,不符市麵上的最新産品,最後還是必須採購新書。因此,在五南書局邀約下,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可以將自己任教的心得與經驗應用在這本書中,希望可以讓學生在一個學期內,對資料庫規劃、設計、應用都能有所認識。
第一章 資料庫的概念
Unit 1-1資料庫的由來
Unit 1-2資料庫管理係統
Unit 1-3資料庫的使用者
Unit 1-4資料模型
Unit 1-5資料庫的三層式架構
習題
第二章 資料庫的設計
Unit 2-1設計資料庫的流程
Unit 2-2個體關係模型
Unit 2-3關聯的種類
Unit 2-4主鍵與外部鍵
Unit 2-5資料庫的三層式架構
Unit 2-6功能相依性
Unit 2-7正規化
習題
第三章 SQL Server 與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的使用
Unit 3-1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SQL
Unit 3-2 SQL Server 2008 R2簡介
Unit 3-3 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SSMS) 的操作
Unit 3-4 識彆名稱與結構描述
Unit 3-5 SMSS的選項設定
Unit 3-6 SMSS的工具列設定
習題
第四章 建立資料錶
Unit 4-1 屬性的設定
Unit 4-2 資料型彆
Unit 4-3 主索引鍵
Unit 4-4 建立關聯錶之間的關聯
Unit 4-5 使用資料庫圖錶來觀看關聯
Unit 4-6 使用SQL敘述新增資料錶
Unit 4-7 對資料內容設定限製
習題
第五章 新增與刪除資料記錄
Unit 5-1 新增資料記錄
Unit 5-2 刪除資料記錄
Unit 5-3 檢視新增與刪除的資料
習題
第六章 資料查詢
Unit 6-1 資料查詢
Unit 6-2 資料型彆
Unit 6-3 主索引鍵
Unit 6-4 建立關聯錶之間的關聯
Unit 6-5 使用資料庫圖錶來觀看關聯
Unit 6-6 使用SQL敘述新增資料錶
Unit 6-7 對資料內容設定限製
習題
第七章 檢視錶(VIEW)
Unit 7-1 建立檢視錶
Unit 7-2 檢視錶查詢
Unit 7-3 修改檢視錶
Unit 7-4 新增記錄到檢視錶中
習題
Unit1
1-1
資料庫的由來
在電腦尚未發明之前,人類就有處理資料的苦惱。我們用瞭大量的紙張來做資料記載,然後利用不同的編排索引方式將資料分門彆類,方便資料的儲放,也方便未來的搜尋。
我們在以前將一份文件、一份記錄稱為一個檔案。這種檔案往往是由一大疊文件所組成的。大量文件所造成的問題除瞭佔用大量的空間之外,在搜尋資料時非常不便,即使利用索引或編號,能快速找到文件夾,但往往所需的資料不知分散至哪一個索引。不同的文件歸檔方式或是不同的文件管理師,若是採用的技術沒有一緻,往往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重新處理一次。使用文件檔案的另一個缺點是重復性很高,同一份文件若是屬於不同主文件的附件,則需要復製一份留存,非常浪費空間。
到瞭電腦時代,我們將文件資料進行數位化,例如:照片掃瞄為圖檔,文件以打字輸入儲存等等。但是文件的性質仍然存在,隻是改名叫作「檔案」。
一個文件檔案,在開啓之前,無法得知內容包含瞭什麼資料。雖然透過應用程式的存取,可以快速的進行搜尋與取代等功能,但是要查詢不同格式或不同條件的資料,仍有相當的睏難,例如:存放在EXCEL 中的文字,與存放在純文字檔中的文字,所需要的處理機製是不同的。
另外,網路時代也造就瞭許多資料的産生,各式的資料應用環境,産生瞭更大量的資料,例如:登錄檔、記錄檔、交易資訊等等。而這些資料該如何儲存管理呢?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資料庫。
我們可以將資料庫單純的視為「依特定規格儲放資料的地方」,這樣的定義很容易理解,但無法體會它的功用。資料庫不論在儲存的效率或是使用便利性上,都做瞭很大的努力,在下一章節,可以看到資料庫係統的多層式架構,因為這些架構,讓資料庫具有適用在多種環境下的彈性,而這些彈性,讓資料庫成為各式資訊係統不可或缺的存在。
這本書的封麵就散發著一種獨特的魅力,簡潔卻不失厚重感,我第一眼就被那精美的插畫吸引瞭。迫不及待地翻開,撲麵而來的是一種求知欲被點燃的感覺。我一直對那些看似深奧的理論和復雜的數據望而卻步,總覺得它們離我太過遙遠,難以理解。然而,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的語言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益友,將那些曾經令我頭疼的概念,一一拆解,化繁為簡。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曆史事件的敘述,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年代和人物,而是通過生動的筆觸,將一個個曆史場景呈現在我眼前,讓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個時代的脈搏。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的插圖並非簡單的圖解,而是與文字內容絲絲入扣,相輔相成,有些甚至是充滿藝術感的,讓我一次又一次地停下來,細細品味。這種將知識與藝術完美融閤的方式,讓我覺得閱讀不再是枯燥的任務,而是一種享受,一種精神的盛宴。我迫不及待地想繼續深入探索,看看這本書還能給我帶來多少意想不到的驚喜。
评分這本書的結構設計得非常巧妙,我喜歡它循序漸進的編排方式。從最基礎的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更復雜的知識體係,整個過程就像攀登一座知識的高峰,每一步都清晰可見,充滿瞭成就感。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一些比較抽象的理論時,所采用的類比和舉例。它們往往來自於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非常貼切,讓我能夠迅速地理解並內化這些信息。我之前在學習某個特定領域時,曾經遇到過瓶頸,感覺自己怎麼也抓不住核心要點,後來偶然翻到這本書的某個章節,書中對那個核心概念的解釋,簡直是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很多時候,我們不是缺乏知識,而是缺乏理解知識的有效途徑。這本書恰恰提供瞭這樣的途徑。它不是簡單地灌輸,而是引導你去思考,去發現,去聯係。我非常喜歡這種主動的學習方式,它讓我覺得自己在主動地構建知識體係,而不是被動地接收。每一次閱讀,都像是在完成一次小小的“知識升級”。
评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幫助我拓寬視野的書籍情有獨鍾,而這本書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它所涵蓋的領域非常廣泛,仿佛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窗戶,讓我得以窺見那些我從未觸及過的風景。每一次翻閱,都像是一次全新的探索,讓我驚喜地發現自己對某個領域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作者在引介新知識時,總是能夠巧妙地將它們與我們已有的認知建立聯係,讓我們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融閤的探討,它打破瞭學科的界限,展現瞭知識的整體性和 interconnectedness。我從中學習到瞭很多以前聞所未聞的概念,也對世界有瞭更全麵的認識。閱讀這本書,就像在進行一次思維的“環球旅行”,讓我得以領略不同領域的獨特魅力,也讓我更加意識到學習的無止境。我迫不及待地想將書中獲得的知識運用到我的學習和工作中,相信它會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改變。
评分我一直認為,好的圖書應該能夠激發讀者的思考,而不僅僅是提供信息。這本書正是這樣一本充滿啓發性的讀物。它不僅僅是在講述“是什麼”,更是在引導我們去思考“為什麼”。例如,在探討某個社會現象時,作者並沒有急於給齣結論,而是通過列舉不同的觀點和分析,讓我們自己去辨彆真僞,形成自己的判斷。這種開放式的討論,讓我覺得非常有價值。它鼓勵我們跳齣固有的思維模式,從不同的角度審視問題。我特彆喜歡書中提齣的一些“反直覺”的觀點,它們往往挑戰瞭我之前的認知,迫使我去重新審視自己所學到的東西。這種挑戰和顛覆,恰恰是知識進步的動力。閱讀這本書,就像在與作者進行一場思想的對話,每一次的交流,都讓我受益匪淺。我發現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變得更加多元,思考問題的方式也更加深刻。
评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吸引我,它不像一般的學術著作那樣枯燥乏味,而是充滿瞭人文關懷和生活氣息。作者善於運用一些生動形象的詞匯,將復雜的概念描述得活靈活現。我常常在閱讀的過程中,被書中某些幽默風趣的段落逗得忍俊不禁,又在某些深刻的論述中陷入沉思。這種情感上的共鳴,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保持瞭極高的興趣。我尤其喜歡作者在講述一些曆史故事時,那種娓娓道來的語氣,仿佛一位老者在與你分享他的人生智慧。這些故事不僅僅是事件的記錄,更是蘊含著人性的光輝和時代的變遷。它們讓我感受到瞭曆史的溫度,也讓我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有瞭更深的理解。這本書就像一位多纔多藝的朋友,既能與你談笑風生,又能與你進行深入的交流,讓你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獲得寶貴的知識和啓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