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早期,汉人和原住民与来自外国的红毛番一直以来保持着相当微妙的关系,无论是传教士还是因船难而滞留的洋人,有的水火不容,有的却成为了原住民的「红毛亲戚」.....。
当「红毛番」踏上传说中的「美丽之岛」,会产生怎样的冲突和邂逅?当台湾的原住民踏出宝岛,出国考察,对于当时的「抚番政策」真起了作用?《红毛探亲再记 : 岛内岛外趴趴走》从历史的各个角度探讨19世纪红毛亲戚与原住民和汉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作者简介
陈政三 (Jackson Tan)
彰化人,辅仁大学毕,曾任公职、驻美(旧金山)办事处、民营公司、电台主持人。现为台湾研究者,并任职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着作:
《英国广播电视》、《北台封锁记─茶商陶德笔下的清法战争》、《泡茶走西仔反:清法战争台湾外记》、《征台纪事─武士刀下的牡丹花》、《征台纪事─牡丹社事件始末》、《出磺坑钻油日记》、《异人的足迹:转角的风华─陶德》、《翱翔福尔摩沙─英国外交官郇和晚清台湾纪行》、《美国油匠在台湾:1877-78年苗栗出磺坑採油纪行》等,其他作品散见国内外报刊、网路。
导读:外国探险家与19世纪老台湾
1.匈牙利番东台湾奇幻之旅
2.鸦片鬼佬死亡之旅
3.李仙得将军与卓杞笃酋长
4.遇见卓杞笃─许妥玛走访琅峤下十八社总头目卓杞笃
5.寻人启事─抢救多马先生‧抢救船难水手
6.平埔与高山原住民的「红毛亲戚」情怀
7.靠海吃海─番鬼与海盗
8.老地图‧小故事‧说台湾
9.郇和澎湖煤矿探勘行
10.日治时期原住民海外及岛内考察记
自序
门里‧门外
1771年(干隆三十六年),倍勇斯基伯爵(Count de Benyowsky)探险东台湾。〈倍勇斯基伯爵东台湾奇幻之旅〉乙文叙述他率领三桅船、96位亡命者,停留东岸19天,期间和阿美族、平埔族与泰雅族冲突或合作的故事。离台时,留下一位波兰籍的小骆基诺(young Loginow),等他们回来建立殖民地。不料,伯爵爽约了,小骆基诺也就根留台湾,成为原住民的?红毛亲戚?。
鸦片战争期间,自命天朝的大清帝国屡战屡败,英国发现状似兇勐的老虎,居然是纸扎的,胡打乱赢,连自己都不太敢相信。期间只有一个地方「连战皆捷」──孤悬海外的台湾总兵达洪阿、道台姚莹居然3次「击败」来犯英船。道光帝可乐了,批示多句反映压抑之纾解:「大快人心」、「稍舒积忿」、「全赖尔等智勇兼施,为国宣威;朕嘉悦之怀,笔难罄述」。几位英俘在台湾留下不愉快的纪录,还兴起「美丽岛—好个错误的名称」(Formosa, a sad misnomer)的想法。〈鸦片鬼佬死亡之旅〉描述100多位英国俘虏在台湾被处决的故事,里面牵涉虚报战功、内部斗争、外交折冲与代罪羔羊的情节。
〈李仙得将军与卓杞笃酋长〉叙述1867年美国驻厦门领事李仙得将军(General Charles W. Le Gendre)来台处理船难事件,和排湾琅峤下18社首领卓杞笃(Tooke-tok)会晤的过程,达成美国与该族间的口头合约。1869年2月28日,李仙得再度会晤卓杞笃,签订「书面合约」。〈遇见卓杞笃〉试图解开这位恆春半岛大头目的神秘面纱。〈寻人启事─抢救多马先生‧抢救船难水手〉从各个外国船难、查访、营救事件,反映、探讨19世纪洋人、原住民与汉人的关系。〈平埔与高山原住民的「红毛亲戚」情怀〉则是从荷兰、西班牙理台开始,以及后来的船难事件,原住民和洋人有了?传宗接代?关系,导致不少原住民族群把洋人当作?红毛亲戚?。而日本「生蕃通」森丑之助,也曾被泰雅族苏鲁社视为分支同宗;邹族则认为日本人像同宗Maya的后裔。
〈靠海吃海─番鬼与海盗〉描述早期两岸往来商船,可能受到海盗劫掠、绑票的情形。〈老地图‧小故事‧说台湾〉以4类型地图,解说里面隐含的故事。〈郇和澎湖煤矿探勘行〉是19世纪欧美国家亟思从台澎地区取得轮船主要动力煤炭的缩影。〈日治时期原住民海外及岛内观光记〉挖掘从荷兰、大清、日本,以迄国府时期,原住民不但在岛内四处观光,也有机会到大清中国、日本,甚至英国考察的故事。这种岛内外考察,是各时代台湾统治者都很喜欢採用的统治手段之一;但原住民也因此有了增长见闻的机会。
本书总共搜集11篇相关文章,和拙着《红毛探亲记─1870年代福尔摩沙纵走探险行》(台北:五南,2013)题材虽部分类似,但范围更广,尤其原住民更是跨足海外,因此命名为《红毛探亲再记─岛内岛外趴趴走》。
这是笔者第10本和台湾历史文化相关的书籍,也可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过程的告别作。10余年来,摸索过程,受到多位贵人相助,得能在研究台湾的?门里?流连多年,有苦、有乐。此时,可能是放下笔桿(或该说,停敲键盘),暂时踏出?门外?的适当时机。或许沉潜一段时间,假使还有勇气,也有体力,再思索下一阶段的写作方向。
感谢10余年来在研究、写作、出版帮助过笔者的长者、朋友,以及曾买过我任何一本小劳作的读者。真努力喔!
李仙得将军与卓杞笃酋长
罗妹号事件
1867年3月9日,美国商船罗妹号(Rover)从广东汕头出发,开往牛庄(辽宁省营口市)。12日被暴风雨吹到台湾南端,于鹅銮鼻南方海面七星岩触礁沈没,韩特船长(J. W. Hunt)偕夫人Mercy、船员共14人搭小船逃难,在垦丁狮龟岭海边龟仔甪(律)社(Koalut)控制的东方海岸登陆,被杀害,只有叫德光(Teh-kwang)的汕头籍厨师逃过一劫,辗转来到打狗(高雄)报案。英驻打狗副领事贾禄(Charles Carroll)误以为英船遭难,先照会台湾兵备道吴大廷,又禀报英公使阿礼国(Rutherford Alcock);后来搞清是美船,才转知美公使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
贾禄商请英舰鸬鹚号(Cormorant)开赴出事地点,搜寻可能的残存者,德光与打狗海关医师万巴德(Patrick Manson)也随行。3月25日下午4点抵龟仔甪,翌日上午9点登陆搜索,遭伏击,一名水兵受伤,被迫回舰。布劳德船长(Capt. Broad)下令开砲,驱离隐藏林丛的土着,由于兵力不足,只好返航。水野遵《征蕃日记》记载西乡从道曾在射麻里社(满洲乡永靖村)目睹一颗重达120斤的未爆弹,即英船砲轰留下的纪念品。
4月中下旬,美驻厦门领事李仙得将军(General Charles W. Le Gendre)搭乘砲船阿修罗号(Ashuelot)来台,19日先会晤总兵刘明灯、道台吴大廷寻求解决之道,但后者出示「查台地生番,穴处猱居,不隶版图,为王化所不及,…更无烦合众国兵力相帮办理」照会,辩称对「生番地区」没有直接管辖权,无力干预;李仙得只好自行到南湾,想和部落头目沟通,希能避免往后类似惨剧发生,但龟仔甪社拒绝他登岸。
排湾族勇挫美国舰队
还未得到华府训令前,李仙得即力促美驻亚洲舰队司令柏尔少将(Henry H. Bell)率远征军赴台查明真相。于是哈特佛号(Hartford)、怀俄明号(Wyoming)两舰开往南湾,6月13日上午9点至9时半间,由旗舰舰长博可纳上校(Flag-Captain Belknap, 后升任美驻清日舰队司令)率领登陆龟仔甪社海岸,总兵力共181人;好事的「台湾通」必麒麟(William Pickering)受邀担任向导,也随队。
拿到这本书的瞬间,我就被它浓厚的文学气息所吸引。书名本身就有一种叙事感,让人联想到一系列的故事将要徐徐展开。我对“红毛”的解读,可能不仅仅局限于字面意思,它或许代表着一种异域文化的视角,一种看待世界的独特角度。而“探亲”这个词,则赋予了整个旅程一种深刻的情感内涵,它不仅仅是地理上的移动,更是心灵上的回归与探索。我猜想,这本书的叙事方式会非常跳跃和多元,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当下的观察,更可能包含对未来的展望。“岛内岛外”的设定,则让我想象到一种错落有致的叙事结构,可能在岛屿的静谧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又在岛屿之外的喧嚣中感受生命的活力。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捕捉到那些转瞬即逝的情感,将那些平凡生活中的闪光点放大,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和情感的力量。这本书可能会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故土的关系,也可能让我对“家”这个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我甚至可以想象,书中会穿插一些历史的片段,一些关于家族的故事,让整个叙事更加厚重和有层次感。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我内心深处的涟漪。它给我的感觉,是一种充满故事性和人文关怀的旅行记录。“红毛”二字,虽然直白,却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可能暗示着主人公的某种身份,或是她所看到的、所经历的,都带着一丝与众不同的色彩。而“探亲”这个词,则瞬间拉近了我和书的距离,因为它触及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关于“家”和“亲情”的情感。“岛内岛外趴趴走”,这句口语化的表述,让我想象到一种非常接地气的叙事方式,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真挚的情感。我猜测,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一位善于观察生活、体味人情的人。她可能会用非常细腻的笔触,记录下旅途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背后的故事,以及那些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情感。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一个充满人情味的世界,去感受那些温暖的瞬间,去思考“家”的意义,去理解那些跨越地域的羁绊。它可能不会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但一定会充满打动人心的力量,让我们在阅读中,找到一丝共鸣,一丝慰藉。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名字,我立刻被它所传达出的那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旅行精神所打动。“红毛”这个词,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外貌的特征,更可能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代表着一种不羁、好奇、以及勇于探索未知的心态。而“探亲”则让整个旅程注入了一丝温情和人情味,它不像纯粹的观光,而是带着一种情感的羁绊,去寻找那些早已在心中生根发芽的连接。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展现一种非常生活化的叙事风格,没有刻意的雕琢,却能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岛内岛外趴趴走”,这个描述让我脑海中浮现出无数画面:可能是在某个海岛的黄昏,看着渔船归来,听着渔民的歌谣;也可能是在异国他乡的街头,偶然闯入一家小店,遇见一位有趣的老板;甚至可能是在某个意想不到的地方,与一位素不相识的人,进行一场深入的交流。这本书可能会让我感受到一种“在路上”的自由,一种放慢脚步去体会生活的美好,去发现那些被我们常常忽略的细节。我希望作者能够用她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卷,让我们跟着她的文字,一起去感受那些充满惊喜和感动的瞬间。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吸引力,那种复古的油画风格,配合着书名中“红毛”这个带着些许神秘感又俏皮的词语,瞬间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对那些带着历史痕迹和人文色彩的旅行故事很感兴趣,而“探亲”这个主题又让整个旅程多了一份温情和人情味。我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一条充满惊喜的叙事线:主人公可能带着一种既是寻根又像是初次探索的心情,穿梭于不同的地点,遇见各种各样的人,听到他们讲述的故事。这种“趴趴走”的姿态,暗示着一种随性而自由的旅行方式,没有刻意的安排,却总能在不经意间发现最真实的美好。岛内岛外的切换,更增添了一层空间的维度,让我想象着从一个熟悉的故土,走向一个可能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那里会有怎样的风土人情?会有怎样的惊喜或挑战?这本书仿佛一扇窗,让我得以窥探一个不同于我日常生活的世界,去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羁绊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我期待着作者能够用细腻的笔触,将那些鲜活的画面、生动的人物、以及隐藏在细节中的情感,一一呈现在我的眼前,让我跟着主人公一起,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旅程。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画面感和故事感,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红毛”这个词,带着一种异域的风情,又带着一丝亲切感,让我很好奇主人公的身份,以及她这次“探亲”的意义。“岛内岛外趴趴走”,这句形容语,一下子就把我带入了一种随性而自由的旅行状态,仿佛可以感受到海风拂过脸颊,阳光洒在肩头。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一位有着丰富旅行经历,并且善于捕捉生活细节的人。她可能会用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旅途中遇到的风景,遇到的人,以及那些触动她心灵的瞬间。“探亲”这个主题,也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游记,更增添了一份深情和人文关怀。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让我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感受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去体会那些隐藏在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它可能会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亲人的关系,也可能会让我对“家”这个概念有更深的理解。这本书,就像一次充满惊喜的旅程,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出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