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01
回归15年,随着香港和中国内地的交流愈趋紧密,不少内地的社会和政治议题也同样成为港人的讨论焦点;当中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成功的或被打压的信访个案,便不时引起港人关注。
「信访」是中国当代社会非常独特的社会现象,但港人对此制度认识不深,本书搜罗了多篇内地学者对于信访制度的研究文章,就信访制度的历史变更,其与政制和法治的冲突和协调,及现时信访制度的问题及建议的解决办法等不同议题阐述意见,辅以信访实例,为读者深入剖析信访制度,既分析其在内地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也揭示其诸多缺陷,借以反映现今中国政制和法治的实况,展望未来信访制度甚至中国政制和法治改进的可能性。
本书为研究中国法治的学者及研究生提供素材和理据,对关注中国民生和法治议题的读者,更是不可多得的学术着作。
作者简介
林峰
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教授、中国法与比较法研究中心主任。
王书成
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中国法与比较法研究员。
第一部分 信访与制度转型
第一章 中国信访制度的运作机制及其变化—应星
第二章 主流意识形态的调适性变迁—陈明明
第三章 通过信访制度完善宪法监督体制 — 兼论信访制度改革的共识及推进— 刘茂林、秦小建
第四章 国家政权建设与新中国信访制度的形成及演变—冯仕政
第五章 正题与反题 — 信访制度化及制度反思—林 峰、王书成
第二部分 信访与法治建设
第六章 信访实践和司法权威的冲突与协调 — 参照挪威人权监察官的分析—冉井富
第七章 涉诉信访案件审理过程中的行政手段研究— 王亚秦
第八章 内地涉法信访繁发的原因及解决出路—候海军
第九章 论信访救济的补充性—王 锴、杨福忠
第三部分 信访与宪政民主实践
第十章 非民主体制下国家治理信息的传递机制 — 以中国的信访制度为例—任剑涛
第十一章 政策缝隙、风险源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朱德米
第十二章 信访体制在中国宪法框架中的合理定位—童之伟
第四部分 中国信访制度—批判与构建
第十三章 上访体制的根源与出路—张千帆
第十四章 信访理想与现实脱节的治理—朱应平
第十五章 中国信访制度的历史流变、困境及出路—夏正林
第十六章 作为「新兴」权利的信访权—任喜荣
附录 有关信访的主要行政法规及司法解释
中国民主法治建设中的信访制度
建国以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走上了一条截然区别于西方的发展道路,其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前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特质,也发展及创新了诸多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内容,如毛泽东所创设的群众路线,等等。
虽然新中国发展历经坎坷,但1978年邓小平实行经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所奉行的发展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又区别于建国后首三十年的发展路径。
基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情境,目前社会上近乎已达成共识的是,当下中国正处于急速转型期。可想而知,期间呈现的一些错杂了中西及古今特质的制度,在改革的浪潮上,也遇到了诸多前所未有的困境,其中的哲理及制度正当性颇值得深思。
信访是新中国所採取的一种独特制度。从最初的发展至今的存废之争,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此,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法与比较法研究中心特邀请来自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研究这一制度的部分学者,召开了题为「信访、民主与法治—中国话题」的学术研讨会,集中对信访在中国的现状、发展及走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后,各位学者又根据讨论的成果对文稿进行了润饰修改,而成此书。
此书整体上从四个方面对信访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是信访与制度转型,其主要从转型的维度来剖析信访问题。
第一章「中国信访制度的运作机制及其变化」分析了信访制度的历史演变,即从大众动员型信访、到拨乱反正型信访、到安定团结型信访、再到维护稳定型信访,接对信访机制运作中的「去信与上访」、「一次上访与重复上访」、「逐级上访与越级上访」、「个人上访与集体上访」及「正常上访与异常上访」等现象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信访者的行动与治理等机制的变化对最新情况进行了探讨。
作者认为,中国的信访之所以构成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因为当下中国不存在西方宪政体制下的三权分立,司法往往受制于政治,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在执政党以及政府机关,各级政府官员习惯听命于上级官员而非底层民众。
信访、民主与法治 中国话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信访、民主与法治 中国话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