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
‧联合报读书人推荐
‧行政院新闻局第三十次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推介
‧行政院新闻局九十七年金鼎奖优良图书出版推荐奖
花是不会飞的
蝴蝶,蝴蝶是
会飞的花。
蝴蝶是会飞的
花,花是
不会飞的蝴蝶。
花是蝴蝶
蝴蝶也是花。
这本诗画集是由诗人林焕彰先生和画家郑明进先生联手合作,书中共蒐录二十二首童诗,有脍炙人口的〈妹妹的红雨鞋〉、〈小猫走路没有声音〉,还有在两岸三地的国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如〈影子〉、〈夏天〉、〈晒衣服〉等,也有些是得奖作品,如〈小猫〉、〈两只小松鼠〉等。书中的每一首诗,皆由前辈资深画家郑明进先生,针对不同的诗作,配上精采的画作,透过诗与画的对话,感受诗中美妙的意境。 本书并附录「诗的告白」,由林焕彰先生针对每一首诗的创作动机、方法、欣赏等,让读者了解诗人创作的想法与技巧。
书评、推荐
「好书大家读」推荐的话:柯倩华(儿童文学评论者)
童诗是儿童最容易亲近的文学体验,也让他们用游戏的、吟唱的方式去学习和感受文字的魅力。这本童诗集提供了文字的趣味、文学和艺术的美感,以及丰富的想像空间。书中有二十二首童诗,让读者细细品味文字的声音、气味、姿态、节奏、情绪和意像,还附有「诗人的告白」,以浅显的说明文章,叙述每首诗的创作动机、写诗和欣赏诗的方法,供读者参考。
这本诗集的插画和整体设计也较以往常见的同类型作品更用心,每首诗的配图不仅有视觉美术的效果,在涵意与情感的表达上也与诗文契合,为诗意提供了适当的场景和氛围。
精鍊的诗文取材自儿童熟悉的动物、日常生活经验和自然季节等,以充满创意的想像,引导儿童发现观察事物的新奇角度和深入浅出的人生思想。这本诗集很像小孩的朋友,陪他们一起玩,也有安慰和鼓励。例如「我种我自己」,就充满初生之犊的生命力和自信,非常适合小孩每日大声朗读,为自己加油打气。
作者简介
林焕彰
1939年生,台湾宜兰人;从事新诗、儿童文学、绘画创作及史料整理、评论和阅读推广工作。
现为《儿童文学家》发行人、《干坤诗刊》发行人兼总编辑。
曾获中山文艺奖,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洪建全、陈伯吹、冰心、宋庆龄儿童文学奖,澳洲建国二百年现代诗奖章、中华儿童丛书金书奖、好书大家读年度书奖、行政院新闻局少年儿童优良读物及金鼎奖、台湾文学舘好书评选等。大陆儿童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海崃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中华民国儿童文学学会理事长,世界华文儿童文学资料舘馆长,亚洲儿童文学学会台北分会会长,杨唤儿童文学奖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五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执行长等。
已出版新诗、散文、儿童文学、绘画、史料及评论等着作100种,部分作品译成十余种外文发表及出版单行本多种。
绘者简介
郑明进
1932年出生于台湾台北市。
台北师范学校艺术科毕业,国立艺专西画组肄业;曾任国小美术教师25年。
「今日儿童美术教育研究会」发起人。
曾任雄狮美术月刊、儿童日报及汉声、光复、信谊等出版社公司顾问。
着有《怎样了解幼儿的画》、《儿童美术主题100》、《杰出图画书插画家-欧美篇》、《杰出图画书插画家-亚洲篇》、《图画书的美妙世界》、《民众美术教室》等。图画书代表作:《动物儿歌集》、《小纸船看海》、《一条线》、《小喜鹊的叹息》、《看地图发现台湾物产》等。
序:一个诗人的告白/林焕彰
影子
钟声
飞,只是想飞而已
睡姿
妹妹的红雨鞋
小猫
小狗
小猫走路没有声音
蜻蜓
花和蝴蝶
爱读书的蜗牛
青蛙
不睡觉的小雨点
蝉
鸟和海
两只小松鼠
夏天
秋天要走了
冬天来了
光的车
晒衣服
我种我自己
附录─诗的告白/赏析
序
一个诗人的告白/林焕彰
感谢您愿意打开这本书,也请您别错过书中的每一个字,因为每一个字都有它存在的必要。这本书的出版,我很高兴;也希望看这本书的您──无论大小朋友,都能和我一样,感到高兴。我高兴的原因有三:
第一是,总编辑细心规画,决定以「图画书」形式编印,并邀请国内最资深、最着名的儿童美术教育家、插画家郑明进先生首次为我的一本童诗集配画;他的画,一向是我所喜爱的。
第二是,收在这集子里的二十二首童诗,有的是我用作书名的诗作,如〈妹妹的红雨鞋〉(在台湾有两种版本,在中国大陆也有一种)、〈小猫走路没有声音〉;有的在两岸三地的国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如〈影子〉、〈夏天〉、〈晒衣服〉等;也有些是得奖作品,如〈小猫〉、〈两只小松鼠〉等。更有的是,经常在学者专家的文章中给予赏析、评点、导读,或教学者引用,以及被选入在多种选集中及教师手册;因此,这本童诗集,我把它当作是一种很另类的童诗「选集」(有「他选」和「自选」的双重意义),所以我个人很看重这本书的出版。
第三是,早在十年前,我在《国语日报》社主办的《小作家》月刊,撰写「诗的告白」专栏时,就想出版一本书名叫《一个诗人的告白》的书,因为这个专栏的撰写,是一个「新点子」,在文坛上从未有人这样规画过;每篇文章的架构,我都设计成四个单元,包括:一、文本(选的童诗,每一首都是自己较为喜欢的作品);二、诗的动机;三、诗的方法;四、诗的欣赏; 而每篇字数,大都控制在一千二百左右。大约写了近二十篇之后,不知何故,却停笔了,当初出书的构想就搁了下来!
人生的际遇总有些不按常理来的;有时计画好好的,却未必能顺顺当当的完成或实现;有些不在计画之内的,却又有了意外的成果;这本书能顺利出版,并能以「附录」的方式呈现我写「诗的告白」的部分构想,也算是实现了我十年前的部分心愿吧!
写诗近五十年,我已习惯养成喜欢做些「开创性」的工作,想些「新点子」的事情;虽然个人才具有限,能把一些「开创性」的工作逐步做出来,能把一些「新点子」的意念写下来,就是值得自己欣慰了。
我为什么要规画设计写「诗的告白」这类诗之外的文字呢?我能写诗,与我的学历毫无关系,但与我的生活及长期自我教育有关;我先是「喜欢诗」,然后学习写诗;在我学习写诗之前,我看了不少的诗;我看过的诗,有的懂,有的不懂;但看不懂的,我还是照看...懵懵懂懂一路看下来,我懂了一些「诗是什么」之后,我就开始模模煳煳的尝试写我认为懂得的那部分「诗」,而写久了写多了,自己也慢慢的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心得,有了主张;我的这些想法、心得、主张,我想跟别人分享,所以我必须在写诗之外,写一些自己的想法、心得、主张,谈谈写诗、欣赏诗的文字,但我不是诗学专家,我无法撰写诗论的东西,所以我才想出了以「诗的告白」、源源本本的一种「现身说法」的方式,针对自己写的一首诗,理清那首诗的写作有什么样的「动机」,我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读者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欣赏」它...,这就是我写「诗的告白」的主要原因。
我的诗都是来自我在生活中的发现和体会,用我自己笨拙的方式忠诚的写出来;我的诗之外的文字,也是我自己对诗的发现和体会,我用我自己的想法忠实的把它写出来;这本书,希望对有志于诗的欣赏、写作、教学者,有一些些帮助。
〈花和蝴蝶〉是我自己相当满意的一首童诗,它是我三十多年前的作品,三十多年后我还是非常喜欢它;三十多年前有许多人喜欢它,三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喜欢它,所以我就决定用它当这本书的书名,也希望看到这本书的朋友们,都会喜欢它。
影子
影子在左,
影子在右,
影子是一个好朋友,
常常陪着我。
影子在前,
影子在后,
影子是一只小黑狗,
常常跟着我。
钟声
钟声打国民小学那边
有心无心的,飘过来
在一棵老龙柏树的顶端
绕了一圈,谁也没有看见的
飘过来,飘过来
夏天,是闷热的
且常常下着阵雨
我坐在一张爱打盹的
旧藤椅中
慢慢的,慢慢的,醒转过来
钟声也有意无意的
敲打着我的内耳膜,停在
一条狭窄的小巷中
飞,只是想飞而已
飞,只是想飞而已
想飞,就感觉是
飞了起来
我们,冉冉上升
我们,不要翅膀
我们想飞
就飞了起来,而且是
高高兴兴的
飞了起来
飞,只是想飞而已
飞,只是想飞而已
想飞,就感觉是
飞了起来
我们,冉冉上升
我们,不要翅膀
我们想飞
就飞了起来,而且是
高高兴兴的
飞了起来
《追风筝的人》这本书,读完之后,眼泪止不住地流。它讲述了一个关于友谊、关于背叛、关于救赎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阿米尔,他是一个生活在阿富汗的富家少爷,他的童年伴侣哈桑,是一个哈扎拉族人,他们之间的友谊非常纯真和美好。但是,在一次风筝比赛中,阿米尔为了获得父亲的认可,背叛了哈桑,导致哈桑遭受了巨大的伤害。 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是,阿米尔最终选择了救赎。他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和愧疚,回到阿富汗,寻找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并且将他从塔利班手中救了出来。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和危险,但阿米尔始终没有放弃。他用自己的行动,弥补了过去的错误,并且重新找回了自我。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个人救赎的故事,它更是一个关于战争、关于种族、关于人性的故事。它让我们看到,在战争的阴影下,人性的光辉仍然闪耀。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感到非常感动,它让我相信,即使我们犯了错误,我们仍然可以有机会去弥补,并且重新找回希望。这本书,我会一直珍藏,并且时不时地拿出来翻阅,提醒自己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过去,并且用自己的行动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评分《解忧杂货店》啊,真的是一本让人感到温暖和治愈的书。它讲述了一个关于人与人之间连接的故事。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一个可以穿越时空的小杂货店,人们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向过去的人寻求帮助。店长浪矢爷爷,他总是耐心地倾听每一个来信,并且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为他们提供建议。 这本书的结构非常巧妙,它通过一个个独立的信件,串联起不同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人性的光辉,每一个人物都面临着各自的困境。但他们最终都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并且在浪矢爷爷的帮助下,走出了困境。我特别喜欢这本书的氛围,它很温馨、很治愈,让人感到安心和温暖。读到后来,我感觉自己也仿佛置身于那个小杂货店,感受着浪矢爷爷的温暖和智慧。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解忧的故事,它更是一个关于希望、关于勇气、关于爱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即使我们身处困境,我们仍然可以相信希望,并且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感到心情非常愉悦,它让我相信,即使世界再复杂,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仍然是最重要的。
评分《百年孤独》这本书,说实话,读起来真的有点费劲。马奎斯那种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一开始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书里的人物名字都差不多,家族的世代关系也特别复杂,我常常需要翻回去才能搞清楚谁是谁。但是,一旦你进入了这个故事,就会被它深深地吸引住。 马孔多这个小镇,它就像一个微缩的世界,展现了拉丁美洲的历史和文化。布恩迪亚家族的七代人,他们的命运与马孔多的兴衰紧密相连。他们经历了战争、爱情、死亡、孤独,最终走向了毁灭。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孤独的描写。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一个成员,都活在自己的孤独之中。他们渴望爱,渴望被理解,但最终却无法摆脱孤独的命运。这种孤独,不仅仅是情感上的孤独,更是精神上的孤独。它象征着人类的普遍困境,以及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寻。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感到非常震撼,它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它让我明白,孤独是人类无法避免的命运,但我们仍然可以努力去寻找爱和希望。
评分读完《时间的皱纹》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啊,它不是那种一开始就抓住你、让你欲罢不能的类型,它像一杯温开水,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渗透进你的心里。主角梅格,她是个不被理解的孩子,总是觉得跟别人不一样,学习不好,还常常惹麻烦。但作者玛德琳·英格却并没有把她塑造成一个完美的英雄,反而展现了她所有的缺点和挣扎。这种真实感,真的让我觉得特别亲切。 故事的设定也很有意思,关于时间旅行、多维度空间,这些概念听起来很科幻,但作者却用一种非常诗意的方式去呈现。她没有用复杂的科学理论去解释,而是用想象力和隐喻,让读者自己去感受。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皱纹”的描述,它不仅仅是空间上的弯曲,更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以及爱和希望的力量。读到后来,我发现这本书其实是在讲关于爱、关于勇气、关于接纳自己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即使我们不完美,即使我们与众不同,我们仍然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并且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变世界。这本书读完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我常常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常常因为别人的眼光而否定自己。但梅格的故事告诉我,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内心的勇气和对自己的接纳。这本书,我会一直珍藏,并且时不时地拿出来翻阅,提醒自己要勇敢地做自己。
评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本书,看完之后,感觉整个人都被掏空了。我一直以为自己对社会黑暗面有足够的了解,但这本书还是让我感到震惊和绝望。作者林奕含用一种近乎残酷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少女被老师性侵的故事。她没有用煽情的语言去控诉,而是用冷静、理性的叙述,将整个事件的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冷静,反而更让人感到心痛。 这本书最让我难受的,不是性侵本身,而是它所造成的心理创伤。房思琪在遭受性侵之后,她的内心世界被彻底摧毁,她失去了对世界的信任,失去了对自己的爱。她把自己封闭起来,沉溺在幻想和痛苦之中。作者对房思琪心理的描写非常细腻,她用大量的内心独白和意象,展现了房思琪的挣扎和绝望。读到后来,我感觉自己也仿佛置身于房思琪的内心世界,感受着她的痛苦和无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性侵的故事,它更是一个关于权力、关于社会、关于人性的故事。它让我们看到,在看似美好的社会背后,隐藏着多少黑暗和不公。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感到非常沉重,但我知道,我不能逃避,我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且尽自己所能去改变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