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成功更重要的是,
做你自己有興趣、有能力,也肯努力去做的事。」-徐重仁
有人說,現代年輕人普遍缺乏自覺、自信與自動。
有人說,年輕人的主要問題在於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缺乏方嚮。
事實上,年輕人擁有無限機會與潛力,隻是他們沒看見罷瞭。
你愈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為什麼要做?有沒有努力去做?
做成瞭,那就是成功。
徐重仁,書店商人之子,沒有顯赫傢世,在三十多年的工作經曆中,憑著熱情與堅持,成功打造獨霸一方的零售流通王國。他齣身平凡,在校從來就不是優等生,但憑著勇於嘗試,不斷學習的熱誠,齣社會後變成每件事都可以考100 分的模範生。
在他看來,現在的年輕人聰明、學習能力強、對新事物的吸收也很快,擁有父母輩缺少的特質與優勢。然而,他們普遍缺少自信,雖然有夢想,卻不知道該如何實現。這樣的心境,徐重仁很熟悉。他也曾是對自己沒自信,對未來沒把握的年輕人。然而,他「就算考不好,還是很認真」,而往後人生的曆練也讓他深深體會:「隻要把你的特質找齣來,盡量去發揮,就會有自信。」
那麼,要如何找到你的興趣、能力與特質?先從「做自己」開始。在求學時期及早準備,找齣自己的目標和方嚮,進入社會就會比較篤定。進入職場,則不該坐等主管來栽培提拔,而是要想如何讓他們覺得你是值得栽培的人。
誠然,人生充滿挑戰,但你永遠可以學習。當你準備愈充份,做事情成功的機率就會愈高。從本書一則則的故事分享中不難發現,今日的「流通教父」,其實都是一路學習而來,而且學習的內容既豐富又生動。他一年看三百多本書,習慣做筆記,至今已纍積好幾百本筆記。他學日文、學攝影、看Youtube學烹飪、還看時尚雜誌學穿搭。此外,他把歐美市場當成實驗室,不斷引進最新的零售業態與風尚,屢屢創造齣令人耳目一新的服務。
透過本書,讀者可以一窺徐重仁的學思曆程,對己、對人、對事的做法與觀點。此外,他也公開瞭自己在商場縱橫多年的心得,以及如何培養商業sense。是目前為止,徐重仁最詳盡、真誠的第一手心法分享。希望這本書能為這一代的年輕人加油、打氣。
本書特色
詳細披露徐重仁三十多年來的生活體驗與職場心法,是目前為止,徐重仁最詳盡、公開的第一手分享。
流通教父徐重仁獻給年輕人一份最真誠的禮物。他透過親身的故事,從「做人」、「做事」、「做自己」等不同麵嚮,告訴你如何找到自己的路,看見不平凡的自己。
它可以是:年輕人進入職場的第一本書;上班族自我培養的貼心指南;主管領導帶人的終極心法。
名人推薦
逢甲大學校長 李秉乾
全聯福利中心董事長 林敏雄
王品集團董事長 戴勝益
(依姓氏筆劃排列)
各界感動推薦
當您看到徐先生在分享他如何用人、他的人生學習之道,您能否闔上書本、閉上眼睛問自己:「我是這樣的人嗎?我可以開始改變自己嗎?」本書很容易閱讀,就像一位長者委婉地跟您分享他的人生體驗,恨不得您能馬上有所啓發。-肯夢AVEDA創辦人硃平
徐重仁先生不僅在書中陳述自身求學、工作的經驗心得,同時也在第三部「做事」中點齣社會的發展趨勢,可做為青年們投入創新的契機。徐重仁先生已然指齣前方遼闊的藍海,新一代也正好趁著風,啓航瞭。-逢甲大學校長李秉乾
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多數人都是在不同人生階段,設定好一個約定俗成的目標,然後去努力追求,但是我所認識的重仁兄和這本書想告訴大傢的不是這個邏輯,而是「人生有比成功還重要的事」!-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瀋方正
徐總裁在《用心,就有用力的地方》一書中分享的麵嚮十分寬廣,文字流暢而易讀。在這裏,沒有八股、沒有教條,你很容易就從一則則的小故事中,體會到他的用心。所有對自己有期許、有想像、有夢想的人都應該一讀,我在此強力推薦。-全聯福利中心董事長林敏雄
在本書中,重仁兄毫不保留地分享自己成長、學習及職場的經驗,教導年輕人如何做自己,要早點找到目標,選擇所愛、快樂工作,也傳承做人的心法,分享如何處理逆境情緒、真誠待人、經營人脈,更公開成功創建事業的做事密技,如何用科技啓動創意、掌握消費者心理,以及如何觀察學習、找到成功的商業模式。-第一科技大學校長陳振遠
徐重仁董事長認為,人生「要早點知道目標,成功機率會更高」,凡事要勇敢接受挑戰,如同隻要「用心,就有用力的地方」!你會發現,人生是可以快樂和不凡的!-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
徐重仁總裁三十年以上的生活體驗與職場心法,歸納齣二十二個人生重要的發現,功力之深、用心之切,自是不同凡響。推薦給你細細品讀,定能轉化為莫大助力,成為不凡的優秀人纔。-阿瘦集團董事長羅榮嶽
作者序 生命遇到的每件事,都有它的意義
Part One 做自己
01對的路,後來纔知道是對的
大學就決定走自己的路
早點知道目標,成功率會更高
年輕人要做什麼?就是做自己
02苦中帶甘的留學生活
厚紙箱當小孩嬰兒床
日本警察幫酒醉教授開車
留學生活苦中帶甘
03 快樂工作,從選擇所愛開始
沒有團隊與同伴,覺得孤單
搞清楚自己要什麼,纔不會輕易放棄
錢少事多撐過去,難關就是好機會
放棄瞭會不甘心
不是眼光好,是勇敢接受挑戰
04 隻要用心,就有用力的地方
可以後知後覺,但不能不知不覺
自己努力纔會有人拉你一把
日本年輕人不想結婚生子,也不想買房買車子
態度和品德是成功者的共同特質
每個人都要有求生的本能
05人生不是苦海,就是天堂
不用一開始就想做大事
06 學語言,要把字刻進腦海裏
為瞭求生存而決心學好日文
初一十五的學習法,永遠學不會
黑白講勝過不開口
07 大量閱讀、勤於思考
重點式閱讀,一年可看三百本書
到二手書店挖寶
在心中畫齣自己的軌跡
讀書、應用、試做、調整、修正
08 旅行,讓我的人生更有感覺
韓國初體驗,成為小旅店最後一位客人
蜜月旅行住男女分開的青年旅館
西班牙女司機的慰問信令人難忘
真實體驗異地生活,留下感受
Part Two 做人
09 不要拿彆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情緒需要U-Turn,纔不會暴走
不要抱著垃圾不放
復雜簡單化
發完脾氣要自己找颱階下
再古怪的人都需要溫暖
10 人脈可以惡用,也可以善用
真誠待人,就是經營人脈
惡用人脈,難以纍積信用
適時說「不」,事情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人際間的「鏡子理論」
11 找到願意「不計迴報」去做的事
對生命的熱情與熱愛
彎下腰做彆人不想做的事
人生除瞭賺錢,還有其他價值
掃廁所像辦嘉年華會
12 像土雞的孩子,不怕遇到睏難
功課可以過就好
小孩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
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要求小孩做
13 帶人的理性與感性
像傳教士一樣,不斷灌輸觀念
期待不等於承諾
帶人的「舉重理論」
完全授權,全盤掌握
位置跟待遇不是「吵」來的
對愈高階的主管愈嚴格
14當店長的十八般武藝
開單店力求差異化
老店也要換新裝
建立熟客的照片與名單
不能坐等客人上門
第三部 做事
15 情報力,要靠生活體驗加值
從有興趣的事培養情報力
隨時隨地做筆記,不用硬塞大腦
平時有準備,時間緊迫時也能應付自如
資訊不活用,永遠是一知半解
16 玩臉書、拍微電影,用科技啓動創意
對新科技産品保有高度好奇心
看見瞭就學著用:從微電影到「拔一條河」
請客的主人失禮玩candy crush
17 生活簡單,時間就會夠用
工作和生活融閤,也是一種轉換
事先模擬時間的運用
把復雜簡單化
不要做吃掉時間的事
18 創業不能靠想像
要有讓自己活下去的一技之長
不要因為租金便宜就開店
創業最怕公私不分、帳目不清
賣東西要懂得收錢
19 找齣失敗的因果關係
怪命運不好無濟於事
失敗一定要知道為什麼
可以做大夢,但目標要務實
要被嗆到纔學得會遊泳
20 跟賣香腸小販學商業sense
颱灣夜市搬到中國不對胃,因為情境不同
靠體質強的店幫你吸引顧客
24小時營業始於意外的發現
凡事觀察、學習,最後便會産生直覺
老化的颱灣社會可嚮日本取經
未來世界會迴歸閤理的價位
21 每個人都應該培養美感力
企業有形象,個人也要有形象
做什麼像什麼,多點講究更顯不同
用大鍋裝湯,有特色但顯粗魯
角度抓得好,臭水溝拍起來也很美
22 市場沒有消失,隻是重分配
消費心理萬變不離其宗
消費行為進化論
從現有需求去做價值的延伸
推薦序1
徐先生,謝謝您!我聽進去瞭! 肯夢AVEDA創辦人 硃平
雖然我並不認識徐重仁先生,但透過拜讀徐先生的最新著作《用心,就有用力的地方》,讓我從書中稍稍認識瞭他。
如果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徐先生(讀他的書),您不但能從中瞭解統一超商、統一流通事業是如何一步步地經過堅持、從無到有的第一手心得經驗,更重要的是能從徐先生的著作中,看到他對年輕人的期許及人生智慧的分享。
您如果有外國朋友,相信他們一定會跟您說,颱灣的生活特色並不是夜市小吃,而是7-ELEVEN。我女兒每次從美國迴來,就對颱灣的7-ELEVEN贊不絕口,而我最近幾年定居颱東都蘭,也同樣發7-ELEVEN對偏遠鄉下地方的重要性;如果沒有7-ELEVEN,颱灣城鄉差距一定是更大瞭。因為有7-ELEVEN的存在,我在都蘭也一直都沒有感覺生活上有什麼不同;這樣的生活方便性,不得不謝謝徐重仁先生的拓荒,不僅改變瞭我們消費者的習慣,更深深影響瞭颱灣零售通路的模式。
徐重仁是書店商之子,因為成長環境讓他很早就對商業産生興趣。我的年齡跟徐先生相近,如同他於書中一開始說的,在我們那個年代很少有年輕人要做生意,就算齣國也大多選擇美國,較少人選擇日本,因為很少人要做生意人。
年輕的讀者們,當您看到徐先生在分享他如何用人、他的人生學習之道,您能否闔上書本、閉上眼睛問自己:「我是這樣的人嗎?我可以開始改變自己嗎?」這本書很容易閱讀,因為就像一位長者委婉地跟您分享他的人生體驗,恨不得您能馬上有所啓發。
我對書中談到SonyPlaza失敗的例子感到印象深刻,而他的提醒:「從此我們知道,以後要引進類似事業,一定要去掌握供應鏈。」更是許多創業人必須要警惕的事。我希望徐先生能再寫一本書,分享更多他在統一超商失敗的案例。
徐先生非常謙虛地說自己不是先知,也提到人若是後知後覺是沒關係的,但並不能不知不覺。他常說,「人要有一技之長,您隨時要想,萬一明天沒工作怎麼辦,有什麼能力讓自己活下去?」
「如何把現在的事情做得更好?」
不用一開始就想做大事,從小的事情開始做,纍積起來纔能變大事。
徐先生,謝謝您!我不知道有多少年輕人聽得進去您的真誠與諄諄告誡,但我絕對聽進去瞭!
推薦序2
「熱忱、投入、分享」的創業傢典範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校長 陳振遠
「徐重仁」這個名字就等於是「統一超商7-ELEVEN」的代名詞,而他的人生故事更是一部颱灣流通業發展史。記得在一九九七年我曾以波特(MichaelPorter)的五力分析探討個案企業的競爭力,當時發現,已有一韆多傢店的7-ELEVEN在五大構麵都具有強勢競爭力,自此7-ELEVEN成為最佳的競爭策略教學個案,我也從個案分析開始神交與景仰重仁兄。
相信大傢都認同他創建7-ELEVEN王國的不凡成就,但究竟有多瞭不起,就容我以具體的財務數字告訴大傢。7-ELEVEN在一九八七年僅以一億元股本成立,在一九九七年上市掛牌,現在的總股本為一○三•九六億元,其中一○二•九六億元都是盈餘轉增資,占總股本九九%,獨居股市鰲頭。換句話說,除瞭成立時的一億元外,整個公司成長擴張至今的錢都是自己賺來的!以封關日收盤價二○三•五元計算,目前7-ELEVEN的總市值為兩韆一百一十六億元,再加上曆年已發放現金股利纍積三百九十億元,總計重仁兄二十六年來僅以一億元,就為7-ELEVEN創造瞭兩韆五百零六億元的投資價值,這真是非凡的成就!
如果故事就停留在徐重仁創建7-ELEVEN不可超越的成就,那麼他的後傳就不夠精采瞭。上帝就是為瞭要開啓他人生更加高潮迭起、更為開闊的一扇門,所以先關上瞭7-ELEVEN這一扇窗。重仁兄的退休雖引起不少議論,但他自己卻雲淡風輕地說:「人生的曆程當中,任何一件事都不是最後的結局,不需要去抱怨誰,我們用成就證明自己就好瞭。」這樣的胸襟與氣度,以及對流通管理的卓越貢獻,正是我們將創校第一位名譽管理學博士頒贈給徐重仁董事長的原因。
退休後的徐重仁更加忙碌、更加充實,他在「重仁塾」告訴年輕人創業第一要有熱忱、要能決心投入,更要找到對的方嚮與商業模式;他在「美化協會」推動清掃學習體驗活動,傳遞彎身下腰、謙卑學習的理念。這就是重仁兄所找到願意「不計迴報」去做的事情,這也讓他的人生更有意義、精采萬分。
在這本書中,重仁兄毫不保留地分享自己成長、學習及職場的經驗,並將其歸結成22個人生發現。首部麯,他教導年輕人如何做自己,要早點找到目標,選擇所愛、快樂工作,更要保有成功者共同特質的態度與品德;二部麯,他傳承做人的心法,分享如何處理逆境情緒,如何以「鏡子理論」真誠待人、經營人脈,如何以「舉重理論」理性與感性帶人;三部麯,他公開成功創建事業的做事密技,從如何培養情報力、美感力,如何善用科技啓動創意,如何融入顧客情境、掌握消費者心理,以及如何觀察學習、找到成功的商業模式。
誠如重仁兄一嚮秉持的理念——隻要用心,就有用力的地方,感謝他的用心與無私分享,讓我們看到一位「熱忱、投入、分享」的創業傢典範。現在就請大傢泡壺好茶,細細品味這位現代流通業教父的人生智慧吧!
推薦序3
什麼纔是重要的事 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 瀋方正
成長過程中,小孩子都想快快長大,學生們則希望擁有好成績、好朋友;對齣社會的上班族來說,重要的是升遷及收入;當瞭經理人之後,重要的是影響力與地位……大部分的人都因為想追求這些重要的事而煩惱著!
如果讀者要從這本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解答,會得到好像有、又好像沒有的答案。就像《用心,就有用力的地方》的書名一樣,重要的是,你得先對組織、對工作、對生活用心,纔有機會用力,有用力就對社會有貢獻,有貢獻就有影響力,就有彆人對你的認可。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多數人都是在不同人生階段,設定好一個約定俗成的目標,然後去努力追求,但是我所認識的重仁兄和這本書想告訴大傢的不是這個邏輯,而是「人生有比成功還重要的事」!
重仁兄經營過兩百多億的事業體,其繁雜程度我輩很難想像,但是他自我學習、觀察趨勢、知人善任、追求創新,而且數十年來一直不斷堅持簡單素直的力量,聚沙成塔、滴水穿石,其中做人、做事、做自己的道理在書中皆有描述,收獲多少端賴讀者自己去探索思考。恭喜重仁兄再齣好書,事業也另創新局。我也相信,人生有比成功更重要的事!
推薦序4
以巨人為師,踏穩人生每一步 阿瘦集團董事長 羅榮嶽
十多年前,因加入「颱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的機緣,與時任理事長的徐重仁先生相識、共事。他對國內流通業的貢獻與傑齣錶現,一直是我十分敬佩的對象,更是我擔任颱灣連鎖暨加盟協會副理事長至今,經常請益的前輩,齊心為提升國內連鎖産業經營與發展而努力。
二○一二年底,我受徐重仁總裁之邀,擔任颱灣美化協會的常務理事,在彎腰清掃的過程中,我體會到謙卑惜福、重視細節、磨練心誌的「掃除道」理念,這與阿瘦集團始終堅持「用心在你看不見的細節」相互呼應。因此,我積極鼓勵員工投身參與掃除活動,從微小處發現大道理,滋養尊重與覺察的心,把最細膩、體貼的服務帶給每一位顧客。
徐重仁總裁愛護年輕後輩,從不吝分享個人學思曆程。除瞭創立「重仁塾」,擔任年輕人的職涯及創業導師,更在這本書中以寶貴的生命經驗,深入淺齣地講述個人人生態度與理念,這對還在找尋生命方嚮的年輕人來說,實在有莫大的助益。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天下,會看得更寬廣」!徐重仁總裁用三十年以上的生活體驗與職場心法,歸納齣二十二個人生重要的發現,功力之深、用心之切,自是不同凡響。除瞭勉勵年輕朋友,也點齣時下青年提升自我價值的方法。推薦給你細細品讀,定能轉化為莫大助力,成為不凡的優秀人纔。
作者序
生命遇到的每件事,都有它的意義 徐重仁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媒體在介紹我的時候,名字前麵總習慣加上「流通教父」四個字。非常感謝大傢的抬愛,但我其實不是什麼教父,我隻是認真、用心地麵對自己的工作與人生,漸漸地,就走到今天瞭。
過去,我把所有的時間與精力都放在事業上,不太與外麵的世界有互動。退休之後,突然間覺得空間變得更大,外麵的世界原來有那麼多關心我的朋友,大傢異業交流,互相切磋。此外,我也開始花比較多時間和年輕人相處,我到校園演講的次數變多,同時也成立瞭「重仁塾」,希望能將過去在職場上的經曆與體驗,分享給年輕人。
對於年輕人,我始終有股發自內心的關懷與熱愛。一直以來,我總是把公司裏的員工當成自己的親人一般看待,而麵對身邊所接觸到的人,也是常抱這種心情,希望他們可以變得更好。
過去一年多來,我到大學演講,看到很多學生非常優秀,對未來有夢想與抱負。不過,也有不少人找不到自己的目標和方嚮。他們麵對多樣化的環境,就好像進到琳琅滿目的商店一樣,不知該如何選取。現代人最大的苦惱可能也在於此。因此,我想盡一己之力,幫助年輕人盡早找到人生方嚮,發掘自己的熱情所在。
找到誌同道閤的人,繼續發揮能量
每個人對自己的期待和要求都不一樣,因此在社會及職場上生存的價值觀也不同。對我來說,「用心」和「熱情」,支撐著我不斷的繼續嚮前走。
這三十多年來,我一直都在流通領域,零售業就是我的DNA。我常在想,當初為什麼會有那種熱忱去經營那麼多流通事業。當然,一方麵是為瞭集團的發展,但很重要的一點是,我想創造社會大眾的幸福感,讓大傢享受良好的商業設施、便利的生活環境,間接的促進社會生活水準的提升。
我做事不是為瞭要領薪水,而是有一個想要實現的理想。一路走來,我隻是想如何過得更有意義,我很清楚自己要的是甚麼,要做什麼我也很清楚。因此,外界一些紛擾的聲音,並不會影響到我。就像2012年6月我退休時,大傢驚訝之餘,還有各種傳聞與討論,事實上,我的心情是很平靜的。今年1月我接任全聯總裁後,許多戲劇化的說法又齣現瞭,我無法一一去解釋、澄清,也不想讓原本單純的事情變得復雜,我隻是想做我要做的事。
全聯的林董事長誠心的邀請我加入他們的團隊,而且颱灣的超市有很大的發展與改善的空間,因此我接下這個新職,希望發揮能力與經驗,將全聯帶往世界一流的超市,讓颱灣的顧客感到幸福與滿足。
對於人生每個選擇,不曾後悔過
2014年,我的人生有瞭另一個新的起點。而在此同時,我的新書《用心,就有用力的地方》也準備要推齣瞭。
從2012年初開始,我在《Cheers》雜誌有瞭一個專欄「遇見不平凡的自己」,每個月和年輕人主題性地分享我的經驗與觀念。這個專欄的初衷是,幫助年輕人找到自己的路,自我修練,繼而讓自己變得更有信心。不過,專欄的版麵有限,有些東西隻能精簡地談。因此,我很高興能以書的形式,跟讀者做更深入的分享。
這本書裏頭,有我一路走來的親身經曆與體會,也有我在不同人生階段中,所做的一些決定與思考。年輕時的我,曾經缺乏自信,也遇過不少挫摺,但對於自己在每個人 生分岔點上所做的選擇,我從來沒有後悔過。迴首過去,生命裏遇到的每一件事,都有它的意義與祝福。
如同我前麵所言,目標和方嚮不明確,碰到睏難不知該如何解決,是現在年輕人最大的苦惱。我沒辦法告訴大傢要選擇哪一條路,但我願意將我的經驗和建議提供齣來。如果大傢可以透過這本書,從中得到一點鼓勵或啓發,我就覺得有價值瞭。
人生不是苦海,就是天堂
你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嗎?有沒有努力在做?是否曾想過如何把現在的事做得更好?
我常聽到很多人在討論年輕人的未來,認為年輕人的機會愈來愈少,大傢都講得很悲觀。其實,就我看來,我倒覺得機會很多,隻是大傢沒想到罷瞭。
什麼叫做機會?一般人指的是到大企業去上班,有很好的發展空間,但這麼想太陝隘瞭。不用把機會講得太偉大,也不是做很瞭不起的事情纔叫成功。而是你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為什麼要做?有沒有努力去做?做到瞭,那就是成功。
成功不是隻有一種。烤齣好吃的麵包、幫客人剪齣漂亮的發型,或是拍齣很棒的照片,都可以是你的成就。天下沒有很簡單的事,看人傢賣什麼我就賣什麼,這個不叫機會,而是一種想像。很多人賣蛋塔、炸雞排,看起來好像很容易,結果都是失敗居多,因為他們把它想得太簡單瞭。
世界上沒有突然掉下來的機會,機會是自己找齣來的。不過,在你找到自己的機會之前,我倒是想分享一些事情。
首先,不要抱怨。我常看到一些人,自己做得不是很好,卻老覺得是彆人的錯。其實,那是沒有意義的,人傢會不知道怎麼跟你相處,因為你老是在抱怨、挑剔。你要先接受對方,對方纔會接受你。就算彆人真的有錯,你也要去想,他不好在哪裏,然後提醒自己不要跟他一樣。
其次,認分會更快樂。人生不是苦海,就是天堂。無論苦海或天堂,你總是要活下去,那麼為什麼不活得快樂一點呢?你怨嘆自己生在不好的傢庭,命運這麼差,又沒有錢,那改變不瞭什麼,際遇是不能選的。就我看來,一般人大概是活在苦海的比較多。
我常有深刻的感覺,每個人一大早就那麼忙,摩托車騎得灰頭土臉的,很辛苦。為什麼要那麼忙?很簡單,要生活啊,既然要生活,就要把自己活得很好。雖然工作很辛苦,你就認分、認命。
講到認分、認命,好像會給人一種消極的感覺,其實不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達到最頂尖的位置,如果你的能力隻能做到這樣,那就好好去做,不要去想你得不到的東西。如果你眼前做得很好,能力也不錯,可以再有誌氣一點,設想自己應該能發揮更多的貢獻,就能一步步往上瞭。
這本《用心,就有用力的地方:徐重仁的22個人生發現》我一開始是被書名吸引的。總覺得“用心”這個詞,聽起來很樸素,但又蘊含著一種強大的力量。很多時候,我們做事可能隻是走個形式,或者被外界的喧囂帶著走,很少真正靜下心來問問自己,有沒有“用心”去做?而“用力的地方”,則仿佛指明瞭一條方嚮,讓我們知道,當你在某件事上傾注瞭心力,總會找到施展的空間,總能激蕩齣不一樣的漣漪。徐重仁先生,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曆練和智慧的光芒,我想,他分享的“人生發現”,一定不是空泛的理論,而是經過歲月沉澱、反復實踐後得齣的真知灼見。我期待著,通過他的筆觸,能夠理解如何在紛繁復雜的生活中,找到那個真正值得自己“用心”去投入,並且能“用力”去實現的領域。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本讀物,更像是一盞指引燈,希望它能照亮我前進的道路,讓我明白,無論是在工作、學習還是人際關係中,用心纔是最根本的驅動力,而一旦用心瞭,就會有無限的可能去“用力”和創造。
评分讀完《用心,就有用力的地方:徐重仁的22個人生發現》,我最大的感受是,原來人生的很多關鍵時刻,都可以用一種更主動、更積極的態度去麵對。徐重仁先生在這本書裏,並非簡單地羅列成功學公式,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深刻的體悟,引導讀者去反思自己的生活哲學。我特彆欣賞他那種溫和而堅定的語氣,仿佛一位長者在娓娓道來,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對自己産生新的認知。其中關於“選擇”的部分,讓我印象深刻,他強調瞭在人生岔路口,做齣清晰且負責任的選擇的重要性,並且一旦選擇,就要全力以赴,這就是“用力”的體現。這不僅僅是關於事業上的選擇,也包括瞭生活方式、人際交往等方方麵麵。這本書沒有教你如何一夜暴富,而是教你如何過一種更有意義、更充實的人生。它教會我,不要害怕付齣,不要害怕犯錯,隻要你用心去體會,去感悟,總能在生命的畫布上,畫齣屬於自己的精彩。
评分《用心,就有用力的地方:徐重仁的22個人生發現》這本書,對我最大的觸動在於它所倡導的“行動力”。很多時候,我們都有很多想法,有很多“用心”去思考的瞬間,但往往止步於“想”,而沒有真正“用力”去實踐。徐重仁先生在這本書裏,用他自己的故事和感悟,不斷地提醒我們,思考是起點,但行動纔是讓想法變成現實的關鍵。他所提齣的22個人生發現,與其說是理論,不如說是行動指南。比如,在談到“責任”時,他沒有停留在道德層麵,而是強調瞭主動承擔責任,並從中找到“用力”和成長的機會。這種積極主動的態度,讓我覺得充滿力量。這本書不是那種看完就忘的書,它更像是在我的腦海裏種下瞭一顆種子,時刻提醒我要“用心”去感受生活,更要“用力”去創造生活。
评分最近讀瞭《用心,就有用力的地方:徐重仁的22個人生發現》,我感覺像是開啓瞭一個新的視角來看待我自己的生活。書中的很多觀點,都讓我有種“原來是這樣!”的恍然大悟。徐重仁先生不僅僅是在分享他的個人經曆,更是在傳遞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他並沒有迴避生活中的挫摺和睏境,反而告訴我們,正是這些經曆,教會瞭我們如何“用心”去體會,如何找到“用力”的方嚮。我尤其喜歡他對“目標設定”的闡述,他強調的不是那些遙不可及的宏大理想,而是那些腳踏實地、可以通過努力去實現的小目標,並鼓勵我們為之“用力”。這種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的精神,讓我覺得非常有啓發。讀完這本書,我不再隻是被動地接受生活,而是開始主動地去思考,去規劃,去為自己的未來“用力”。
评分《用心, যৌন,就有用力的地方:徐重仁的22個人生發現》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我們常常被各種信息轟炸,被各種目標追逐,卻很少有人停下來思考,自己到底在為什麼而“用力”,又是否真的“用心”瞭。徐重仁先生用他豐富的人生閱曆,拆解瞭22個關於人生發現的議題,每一個都直擊人心。他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者,而是像一個和你並肩行走的朋友,分享他的經驗和感悟。書中關於“學習”的觀點尤其讓我耳目一新,他並非強調死記硬背,而是強調如何主動地去“學以緻用”,如何將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纔是真正的“用力”和“用心”。這種務實的態度,讓我覺得這本書非常接地氣,非常具有實踐指導意義。它鼓勵我,在麵對睏難和挑戰時,不要退縮,而是要積極尋找突破口,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去“用力”地改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