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當代攝影大師藤原新也的青春放浪記
無畏的輕狂靈魂 直探印度的灼熱、印度的失序
肉身敗陣瞭,卻換來自在的心與勇氣。
這,是我25歲的模樣!
印度,是個可以目睹生命現場的地方,
藤原新也以初生之犢的勇氣直視死亡的臉譜,
從觀望、迷惑、沉重到融閤,他找到瞭重新觀照印度的方式
:「與其用人原本有限的力氣大搖大擺前進,
這片土地卻要求你我以堪憐的肉身來順應一切的矛盾…… 」
25歲這年,日本攝影大師、也是旅行名傢藤原新也身負採訪任務,背著一架相機和幾捲底片,第一次來到印度旅行,初識的印度和其他旅者眼中所見並沒兩樣:髒汙、擁擠、紛亂、躁動,甚至帶點滑稽的矛盾。
這是一場輕狂歲月的浪蕩痕跡,不矯情不預設立場,所以能以青春的眼界,從觀望、迷惑、沉重到融閤,深刻體悟到如何順應印度的方式。然而,經曆多年後,已是壯年的藤原新也在麵對和當初自己踏足印度時同樣年紀的年輕人的提問「為何要去印度?」時,當年那夯不郎當纔20歲齣頭的年輕小夥子的形貌如顯影般齣現眼前,是啊,藤原新也也開始嚮自己索求答案:為什麼要去印度?
「……那個年輕的昔日之我,一副大病初癒的樣子。身形臒瘦,頭發很長,鬍須有如亂草,突齣的顴骨因為強烈日曬而泛光。盡管看起來非常虛弱,但被太陽曬得焦黑的肩膀,正體現齣一個年輕人在這個灼熱的國度奮戰時間之長短,以及旅行的種種可能樣態。
年輕人似乎是敗給瞭什麼。很可能他是敗給瞭太陽。還有,他也敗給瞭大地。他敗給瞭人,還有熱。他敗給瞭牛、敗給瞭羊、敗給瞭狗和蟲。年輕人敗給瞭包圍在他周遭的一切東西。大約這就是……,我二十五歲當時的模樣沒錯。……雖然不知道爲什麼,我就是不顧一切、鬍搞亂搞,隻爲瞭敗北而去的不是嗎?……至少剛開始是這樣。」
不顧一切選擇去印度,隻是為瞭給年少輕狂的自己找個失敗的體驗!
這個答案聽在前來探問的兩位年輕朋友耳中,或許心下會頓時鬆瞭口氣,原來藤原新也也不過是個「正常人」罷瞭!然而,眼前這位被印度這龐然大物似的熱氣球,炙烤摺磨到形容枯槁、清瘦疲憊的年輕人,卻再一次讓藤原新也迴顧過去的自己:青春的行旅歲月縱然清澀、疲憊、衝擊,卻是開啓瞭他更有勇氣四處”漂流”,更有勇氣認識世界的開端。
《印度放浪》是藤原新也青春浪遊的足跡,以兩大部分紀錄從初次旅遊印度到之後多次重遊踏遍印度全境的見聞體悟。令人震撼動容的是,藤原新也在印度是全然地融入其中,多次讓自己置身火化屍體現場,透過鏡頭貼身見證印度人在麵對生與死的矛盾,以及瞭解他們不得不自然以待的順應之道;印度,是個可以目睹生命現場的地方,大自然中的各種生命,獨自帶著強烈的個性,以自己想要的麵貌活著。
放浪印度,藤原新也以初生之犢的勇氣直視死亡的臉譜,從觀望、迷惑、沉重到融閤,他找到瞭重新觀照印度的方式:「與其用人原本有限的力氣大搖大擺前進,這片土地卻要求你我以堪憐的肉身來順應一切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