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匠手笔下唐吉轲德」
「有丑角不得已的喜感
螳臂当车的气宇」
──罗智成
上个世纪的小说 本书收录的六则小说,有呈显当年风行的写实主义色调的作品,如分别获得第三、四届《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时报文学奖小说优等的〈新来的狮子〉与〈圣人再世〉,也有闪烁着现代派光泽的作品,譬如同在一九八〇年代头一两年创作的〈等待星星〉。在两种文艺创作路线之间,我们在吴永毅小说中读到的不是判然二分的撕裂,而是汇聚某些坏情感而成的汗渍与馊味;一边讽刺但也一边羡慕的男子汉之梦,尴尬的善人、别扭的受害者……。
二流的小人物 本书另部分选收作者两千年后的作品。上世纪与这世纪,小说创作与社会书写,不论在此在彼,我们都读到了吴永毅对于身体、对于阶级的关注与孜孜矻矻的描写。或许,这个世纪的故事多了点年纪的重量,所以长出了〈致罗某〉里的哀悼,却也让〈致罗某〉比〈等待星星〉更等待星星,而〈怕水・80 c.c.〉里的青春有着一九八〇年代的生勐,毫不手软的自剖或许也意谓着二流身体自我锻鍊后的转进;或许这次,我们有机会不被新来的狮子所噬食,甚至原来,打老虎的武松靠的也是一副二流身体,而卖炊饼的武大郎才是说故事的人。
没有名字的小矮人也要说话 改搞工运不再写小说的得奖作家有时得面对这样的提问:「为什么不写小说了?」似乎放弃创作总需要一个伟大的理由,在这样的期待里,献身文学比投身社运更能抵挡人事全非,而在另个脉络里,似乎搞运动又比写小说来得神圣给力。但这本文集或许正试着告诉我们:加诸文学与运动头上的桂冠都是荆棘做成的。可能有些事文学/运动做不到,或许另些事文学/运动做得更好,也或许文学与运动的距离并没有三十年那么远,就像在全国关厂工人抗争中悍然绝食的卧轨大叔与带着胸部疤痕怕黑怕鬼怕脏的二等兵,两者间的距离可能也比所能想像的更近──重要的是摘下桂冠感觉那荆棘的刺痛,在拾起与扔掉之间曲曲折折的路途里,记下小矮人没说出口、说不出口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