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讀完資治通鑑故事

一次讀完資治通鑑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孫臏擒龐涓

  孫臏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兵法傢,他曾和龐涓一起拜師於鬼榖子門下。龐涓後來去魏國做瞭大將軍,但他自知纔華不及孫臏,擔心日後孫臏危及自己的成就,於是設計陷害孫臏。可憐的孫臏被削去瞭兩個膝蓋骨,臉上也給刺瞭字。

  齊國使者齣使魏國時,孫臏想辦法偷偷見瞭齊使並說動他帶自己離開。使者把孫臏藏在車中偷偷地帶迴瞭齊國。齊國大將田忌十分賞識孫臏,用貴賓之禮對待他,並把他推薦給瞭齊威王。齊威王嚮孫臏求教兵法,孫臏迴答得頭頭是道,齊威王十分喜歡,便拜他做瞭老師。

  這時魏國正攻打趙國,齊威王打算救助趙國,於是封孫臏為大將軍率軍前往。孫臏以自己受過刑罰為由堅辭不受。齊威王隻好改封田忌為大將,封孫臏為軍師,為田忌齣謀劃策。田忌原主張直接率兵到趙國去,孫臏勸他道:「現在趙魏開戰,魏國一定將他們的精銳之師全部帶到瞭前綫,國內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殘。我們不如直接帶兵去魏國的國都大梁。魏軍聽到消息,一定會急速迴國。我們趁勢殺他個齣其不意,這樣,趙國的危險也就解除瞭。」田忌聽從瞭他的建議。到十月份時,趙國投降,此時卻傳來瞭魏國國都被齊兵攻打的消息,魏軍火速班師迴朝,到達桂陵時遭到齊軍的伏擊,大敗而歸。

  幾年後,魏國派龐涓去攻打韓國。韓國也嚮齊國求救。齊威王召集大臣商量這件事:「咱們是早點去救呢,還是晚點去?」成侯說道:「還是不去救的好。」田忌說:「如果不救,韓國一定會被魏國滅瞭,魏國將變得更強大,還是早點去救吧。」孫臏想瞭想說道:「現在兩國剛剛開戰,士氣正旺,如果我們現在就去,豈不是替韓國白白犧牲。魏國既然一心想滅掉韓國,一定會下大力氣。等到韓國支持不住的時候肯定會再來懇求我們。到那個時候再齣兵,既可以獲得韓國的擁護,又能趁著魏軍疲憊收獲勝利,一舉兩得。」

  齊威王聽後大喜,連連點頭道:「對,對!」於是暗中答應瞭韓使並送他迴去。韓國以為有瞭齊國的支持,便拼盡全力抗擊魏兵,但五戰五敗,隻好苦苦支撐來等待齊國的援兵。齊國看時機成熟,便派田忌、田嬰、田盼為大將,孫臏為軍師,率兵前去韓國支援。這次孫臏故技重施,直接去攻打大梁。

  龐涓聽到消息後,果然帶兵離開瞭韓國,星夜返程。魏國人也都被召集起來,在太子申的帶領下來抵禦齊師。孫臏對田忌說:「韓、魏、趙這三國的士兵以驍勇善戰著稱,一嚮瞧不起我們齊兵,認為齊兵都是膽小鬼。善於打仗的人要抓住一切有利因素並利用好,我們正好利用他們的這種心理來做些文章。」於是傳令下去,在齊軍進入魏地後修建十萬個竈颱,第二天減為五萬,第三天再減為兩萬。龐涓追著齊軍跑瞭三天,看到這種情形後大喜,說道:「我本來就知道齊兵膽小,現在看來果然不錯。纔到我的地盤三天就少瞭一多半人。」

  於是他甩開大部隊,隻帶領精銳之師繼續追趕。孫臏暗自計算龐涓的行程,知道他傍晚的時候會到達馬陵。馬陵地形十分狹窄,而且險隘很多,是個設伏兵的好地方。孫臏派人在馬陵找到一棵大樹,除去樹皮,在上麵寫上「龐涓死此樹下」六個大字。接著選取瞭軍中萬名優秀的弓箭手埋伏在道路兩側,約定隻要見到火光就萬箭齊發。

  龐涓果然在傍晚時分到達這棵樹下,隱約看見樹上有字,就命人掌燈。兩邊的伏兵一見火光立刻動手,頓時漫天箭雨,魏軍大亂,死傷無數。龐涓自知無法挽迴,隻能拔劍自刎,死前留下一句話:「讓孫臏這小子成名瞭!」齊軍趁勢大敗魏軍,俘虜瞭太子申。

  蘇秦促閤縱

  蘇秦,戰國時期洛陽人。蘇秦拜師於鬼榖先生,學成之後到秦國嚮秦王進獻自己吞併天下的計謀,怎奈秦王完全沒有興趣。

  蘇秦隻好離開,走上瞭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離開秦國後,蘇秦來到瞭燕國,見到燕王後提齣瞭著名的縱約主張。

  蘇秦對燕王說:「燕國之所以不被侵犯,是因為趙國在南邊形成瞭一道屏障。秦國在燕國韆裏之外,趙國卻近在咫尺,國君您不擔心眼前的危險卻憂慮韆裏之外的敵人,實在錯得不能再錯瞭。我建議大王和趙國聯閤,這樣燕國就沒有憂患瞭。」

  燕文公聽從瞭他的建議,資助他車馬前去趙國遊說。蘇秦見到趙肅侯後對他說:「當今世界,山東的國傢沒有強過趙國的,秦國最擔心的也是趙國。現在秦國之所以不敢舉兵伐趙,是害怕韓國和魏國在後麵有所行動。秦國如果攻打韓魏,這兩個國傢都沒有大山大河這些自然屏障,很容易就能打下他們的國都。這兩國支持不住自然會對秦國俯首稱臣。這時候秦國再想攻打趙國就沒有後顧之憂瞭。我觀察天下大勢,發現秦以外六國的土地是秦國的五倍,士兵是秦國的十倍。

  隻要六國聯閤起來,嚮西進軍,一定可以打敗秦國。那些主張連橫的人隻是想讓諸侯國割地給秦國來使自己升官發財,至於國傢遭受的患難,他們就不管不顧瞭。所以這些人天天誇大秦國的強大來恐嚇眾位諸侯,使各國割地給秦國。希望大王您仔細考慮。我認為大王不如聯閤韓、魏、齊、楚、燕五國來共同抗秦,盟會於洹水之上,互換人質,規定如果秦國攻打任何一國,其餘五國都要各自派齣精銳之師,或者牽製秦國,或者直接救援。如果有不遵從約定的,其他五國當共同討伐它!隻要各國諸侯聯閤起來共同對付秦國,秦國的軍隊就不敢齣函榖關來侵犯山東之地瞭。」趙肅侯聽瞭蘇秦的話很是高興,賞賜給他很多東西,將他待為上賓,派他去聯閤各諸侯。

  蘇秦首先來到瞭韓國。他對韓宣惠王說道:「韓國的土地方圓九百餘裏,軍隊數十萬,普天之下的武器,諸如弓箭、利刃都産自這裏。憑藉士兵的勇猛、盔甲的堅硬、弓箭的有力、武器的鋒利,每個人都能以一當百。在這種條件下,大王如果還臣服於秦國之下,秦國一定會對韓國提齣土地要求,今天割這裏,明天割那裏,什麼時候纔是個頭?如果不割瞭,還會把秦國惹惱,給自己招來兵戎之禍,之前割的那些土地也白割瞭。況且大王的土地也是有限的,怎麼能滿足秦國的貪欲,如果就這樣侍奉秦國,還沒開始打仗,韓國就被割完瞭。以大王您的聰明纔智,又擁有這樣勇敢的士兵,如果隻是跟在秦國的後麵唯唯諾諾,我私下也會替您感到羞愧。」韓王聽從瞭蘇秦的建議。

  蘇秦接著來到瞭魏國。他對魏王說道:「大王,咱們魏國國土一韆餘裏,雖然跟秦趙這些強國比小瞭些,可是我們人口稠密,沒有一寸土地是荒廢不用的。照這樣算下來,您的國力絕對不在任何國傢之下。我還聽說,大王您很重視軍隊建設,訓練瞭二十萬武士、二十萬蒼頭軍、二十萬突擊隊、十萬後勤人員;戰車有六百輛之多、戰馬有五韆匹。這麼強大的實力,我怎麼聽您的大臣們說您打算去臣服於秦國呢?現在趙王正打算召集六國之眾來對抗強秦,隻要咱們聯閤起來,何愁大事不成呢?您好好考慮考慮,是要加入我們呢,還是要繼續侍奉秦國。」魏王聽後連連點頭稱是。蘇秦又成功地說動瞭一個人。

  信心大增的蘇秦來到瞭齊國。齊國是當時東方的大國,但迫於秦國的國力也是屈身侍秦。蘇秦見瞭齊王,對他說道:「都說齊國是富庶之地,果然所說非虛。彆的不說,單說臨淄城,走在街上到處都是人挨人人擠人,每個人揮一把汗下來都能夠下一場雨,把大傢的袖子連起來都能搭成一頂大帳篷瞭。如果打起仗來,不用動用彆的地方的軍隊,單單臨淄城保守估計就能招來二十一萬兵員,更彆說整個國傢瞭。再看咱的地理位置,四麵都是要塞,易守難攻,國土麵積足足有兩韆餘裏。訓練有素的精兵有數十萬,倉庫裏的糧食堆積如山。士兵們打起仗來個個以一當十,勇猛無比。秦國雖然強大,但是現在想要攻打齊國,那是很不現實的事情。魏國和韓國之所以害怕秦國,天天給人傢割地送禮,那是因為他們兩國跟秦國接壤,秦國要搞擴張,第一個就要找上他們,一旦打瞭敗仗,就會給整個國傢帶來滅頂之災。所以韓魏很注意避免跟秦國打仗,即使受點委屈也忍瞭。但齊國就不一樣瞭,秦國在西齊國在東,中間隔著韓魏這些國傢。秦國對齊國是有賊心沒賊膽啊,一旦大軍浩浩蕩蕩地開過來,隻要韓魏在背後給他搞個小突襲,秦軍就完瞭。所以秦國現在是絕對不敢對齊國下手的。大王您現在卻聽信群臣的話,一味地屈從於秦國,這也太杞人憂天瞭。不如還是跟我們一塊去攻打齊國吧。」齊王一聽還真是這麼個道理,於是也加入瞭。

  蘇秦最後來到瞭南方的楚國。他對楚王說道:「楚國是諸侯國中唯一能和秦國抗衡的,秦國唯一忌憚的也是楚國。但一山不容二虎,你們兩國的關係隻能是此消彼長。秦國強大瞭,楚國必定會被削弱。大王您富有六韆餘裏國土,百萬大軍、韆輛戰車、萬匹戰馬,足夠軍隊吃十年的糧食,這是成就霸業天大的資本啊。我現在正在聯閤六國攻打秦國,如果大王您加入,憑藉楚國的實力,一定可以坐上盟主的位置。到時候率領六國之兵是件多麼愜意的事。如果您還是像以前那樣,委身事秦,除瞭多給秦國割點地齣去,又能有什麼收獲呢?您好好想想吧。」楚王也聽從瞭蘇秦的建議,加入瞭閤縱的隊伍。

  於是蘇秦自然而然地成瞭六國的「縱約長」,並兼任六國聯軍的「首相」。蘇秦返迴趙國時,隨行的隊伍浩浩蕩蕩,不比任何一個國王遜色。

本書特色

  ■ 全方位、新視角、多層麵的闡述中國曆史,簡單扼要地勾勒齣中國曆史的發展。
  《資治通鑑》的本意是「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是司馬光根據大量的史料編纂而成的一部編年體史書,記載瞭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下終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年)共1362年的曆史。其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方麵的重要史實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曆史人物評價,有「網羅宏富,體大思精,為前古之所未有」的美譽。

  ■ 本書的敘述手法,輕鬆而詼諧,讀者可以因此進入曆史的時光隧道,與古人的生活閤而為一。
  自《資治通鑑》橫空齣世以後,成為曆史上很多君王枕邊的必備書,書中對政治、軍事、少數民族關係的描寫,對經濟、文化政策以及曆史人物的評價,都發人深省,被推崇至極。

  清代著名學者王鳴盛曾評價此書道:「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他在肯定《資治通鑑》曆史價值的同時,也極高地評價瞭它的文學價值。

  我們從《資治通鑑》中選取瞭一百多個經典故事並編纂成書,希望能夠給讀者打開一扇觀照曆史的窗戶。讀史使人明誌,願我們的努力能為您帶來些許收獲。

  曆史不但是一個國傢和民族的發展史,也是一部有思想、有靈魂的生活史和奮鬥史。迴顧中國過去五韆年的曆史,每一處都值得人們去感受、去品味。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張靈慧


  目前專職寫作,擅長從小熱愛中華文化,並精心研究曆史,對曆史故事中的哲理頗有心得,遂引用曆史中祖先處世的智慧哲理,與生活經驗並以故事的形式,來傳達深奧的哲理。

圖書目錄

周紀
秦紀
漢紀
魏紀
晉紀
宋紀
齊紀
梁紀
陳紀
隋紀
唐紀
後梁紀
後唐紀
後晉紀
後漢紀
後周紀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