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历史笔记》系先师高华教授的遗作。2011年有国内出版社主动表达出版先师文集的愿望,先师为此着手整理文章,并决定将这部自选集命名为《历史笔记》。然而不断加重的病情迫使他不得不将此事悬置起来。先师身后师母刘绍洪命嘱我继续整理文章。现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部文集,就是在先师自选集的基础上,再增添文章而成。出于对往生者意愿的尊重,故本书仍以《历史笔记》命名。
本书分二卷,收录有先师的论文、讲稿与访谈四十余篇。
第一编「革命、内战与民族主义」分述国共两党1949年前各自的历史。作为内战胜利方的中共是本章论述的重点,所选文章不仅反映其革命夺权历程,还映射出1949年后政治实践的某些雏形。
第二编「断裂与延续」主要论及毛泽东时代,内容涵盖了多个历史事件。毛与林彪内争堪称毛时代最具戏剧化的事件。它固然以毛的获胜告终,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个人崇拜神话的谢幕就此徐徐开启。本章最后一篇文章就集中阐释了先师对毛林之争的见解。
第三编「文革研究」选用的《 「从『大破』走到『大立』」:文革中的「新生事物」 》系一篇未刊稿。先师生前承担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丛书第七卷的写作任务。他已列出该卷写作纲要,惜乎天下假年,只完成了十余万字的文稿。我从这十余万字遗留文稿中整理出完整一章的内容,另附上先师的规划与观点与读者分享,希望借此推动波诡云谲的文革史研究。
第四编「读书有感」包含多篇书评,论及对象既有风云人物,也有平头百姓,既有追随国民党政权迁台的作家,也有大陆人所皆知的左翼文人。本章通过对他们回忆的评议展现出多角度的时代变迁与个体感受。
附录部分主要收录了数篇先师与媒体的访谈、人生述往以及他人笔下的先师印象记。
本书得以出版,要特别感谢先师的两位好友章诒和女士与胡杰先生。章女士从胡先生处得知先师留有遗作后,主动向师母推荐了牛津大学出版社,并为《历史笔记》的顺利出版付出心力,因此这本书也是她与先师友谊的见证。牛津大学出版社的林道群总编辑为这本书做出许多细致的工作,在此谨向林先生和帮助校对书稿的董明兄致以诚挚的谢意。
先师虽已远去数年,可他的音容笑貌仍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对我的耳提面命彷彿还在昨天,祝他在天国一切安好!
黄 骏
2014年3月16日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