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历史本身已比一般历史更富诠释空间,口述历史突出的主观性也许更添争议,然而众『说』纷纭,互相比对参照下所呈现的复杂性,也许更贴近文学历史的本质。追寻历史的结果,每每都指向当下眼前,这一系列的访谈,期望在未来的历史里更见意义。」
─卢玮銮、熊志琴
「香港文化众声道」系列的诞生,缘于二○○二年展开的「口述历史:香港文学及文化」研究计划。计划由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主持,卢玮銮教授和熊志琴博士投入逾十二年时间,向数十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文坛及文化界前辈进行口述历史访问,并结集成书。访问内容全面、详尽,受访者的创作历程、参与的文学活动、对同时期作家的评价、对所在组织的了解、对时局和政治的看法等都是记录的范畴。记录者广泛蒐集并保存第一手资料,为读者完整、真实地呈现数十年来香港的文化、政治与历史的互动。这些原始材料经记录者严谨整理和查证,并补充大量注释和附录,有助填补文献记录的空白,为学者和研究者提供珍贵资料。一般读者也能从书中读出趣味,通过记录者与受访者的一问一答,进入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社会,感受当时的文化氛围。
《香港文化众声道——第一册》受访者包括何振亚、奚会暲、古梅、孙述宇、王健武、林悦恆、胡菊人及戴天。